第 2 章 后现代设计理论之思考
2.1 相关后现代概念的概述
2.1.1 何谓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从古至今,尚未有一位学者可以准确固定它的具体涵义。它是 20世纪 60 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从字面上看,和现代主义有着必然的关系,并且在现代主义发展之后,在现代主义主张的思想观念已经不能顺应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必然会引起重重矛盾的产生,矛盾激化后就会引起反抗与批判。现代主义在《西方文论》中是这样解释:"自 19 世纪中期以来至20 世纪 50 年代,在西方哲学、社会学、伦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出现的以'非理性'为主旨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实际上是现代主义"非理性"主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因而,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现代主义的终结,而是现代主义的初始状态,并且这种状态是持续发展的。"但是后现代主义又不同于现代主义,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看法:"后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那里继承了破碎的或分裂的自我,但却又彻底的抛弃了自身的批判眼光";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的看法:"后现代主义是被现代主义推到极端的产物。"这些观点其实都是有道理的,在现代主义思潮中,从整体上看,从未放弃过对确定性意义的探寻,但是却充满对理性的怀疑和反驳,然而后现代主义就是要彻底的消解意义中心,倾向于极端xuwuzhuyi的表现。
2.1.2 何谓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后现代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广义上来讲,是把现代主义之后兴起的设计风格统称为后现代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被成熟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它可以被理解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对现代主义思想与结构的一种批判和发展,唤醒人们陈旧的传统思想,在一定基础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中人们的思想及审美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提高设计师的创新意识,引发设计师对设计的热情。
后现代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形成的背景和主张的思想观念基本是一致的,晚期的资本主义与后工业社会产生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原有的专制、理性的思维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社会矛盾负责的背景下人们批判、否定原有主流文化的思想观念、思维逻辑、价值观。后现代设计也是从后现代主义理论中发展起来的艺术风格,这种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体现最为突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后来也慢慢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发展,最后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
2.2 后现代设计的创作特征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包含很多种类设计门类。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存在设计,但又根据时代的不同,设计也是在每时每刻更新变化。每一个艺术作品或者产品的设计理念可以说是整个设计的灵魂。后现代设计的特征又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而这些特征又是怎样指导我们进行设计创作的。
2.2.1 侧重创作主体精神
在现代主义影响下的设计作品都要赋予于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包含着作者本身的思想、对现实的感悟、对人生的体味,在这个基础之上创作出艺术。在现代主义中文学艺术家在世人眼中就像素专业教材一样,他说什么人们便以为是什么,从来没有人去怀疑作品的真实情感是什么,它所表现出来的观赏者看后自身的感受是不能表现出来的,甚至不能与作者本身的想法相互冲突。而在后现代设计中一个作品也许不会代表自身的涵义,也不会蕴含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一个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假设它是代表什么涵义,代表什么样的情感,这样看来主体就不存在了。主体的精神的渗透可以让艺术者勇于探索,勇于开拓,为人类艺术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同样的一幅作品,观赏者的眼光不同,思维逻辑不同,思想感情不同,对作品的看法和观点就不一样,这样会对作者进一步的创作会有更大的启发。
2.2.2 侧重符号语义
符号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标记,它可以记载事情的发展、变化、好坏,也可以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符号的种类也非常之多,符号可以是一种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高科技多媒体,而后现代主义设计中之所以这么注重符号的语义,是因为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中因为理性思想的过于强调而产生艺术创作没有任何差异性可言。当今的设计,可以把符号的功能性、实用性及美观性结合在一起,当今的设计师同样也是非常反对一个作仅仅代表一种涵义,他们可以借用符号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映射在自己的创作产品中,同样作为大众来讲,在欣赏或者运用产品的同时,可以通过符号来判断作者的意图和感情。久而久之,符号成为设计师与观赏者之间的"对话语言".
当今的设计中,符号也是大多数设计师运用的设计元素,根据设计对象所要传达的意思、情感,借用抽象的符号延伸至艺术设计形象。所设计的作品比较具有抽象意义,观赏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直观的了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及思想感情,而且作品所赋予的涵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个没有任何依据可言,也许是观赏者独到的眼光所给予作品新的设计思想。符号设计元素的运用让简单的符号更具有思想与内容,同一个符号在不同的设计文化氛围里所传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多元化理念,同时这样更能延伸设计者的创新空间。
2.2.3 侧重传统与区域文化
传统是个中性词,在现代主义中"传统"被视为历史的累赘,但是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传统则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继承,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也是不可抛弃的,一切从头开始的现代主义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则的。设计者在创作的时候,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借用传统的经典设计元素、形式、色彩,加上自己对其的想法去改造、分解、组合,构成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艺术美。
古今中外,众多文化也是有着地域的差异的,不同的民族传统习俗,展现不同的艺术风俗。但是在现代主义中崇尚"国际风格",在大工业时期这种思潮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多元化便取代了一元化。
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实力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文化是不能用价值可以衡量的,也就是文化无国界,艺术无国界。不管国与国之间经济差异有多大,地域文化是必须受到尊重和肯定的,后现代设计中,利用无国界的传统文化的差异性,营造更多的和谐文化交流,相互学习彼此之长,促进文化艺术更好的发展。
2.2.4 侧重装饰意义及绿色设计
在现代主义设计者里装饰是不可能的,他们觉得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会给后期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压力,这样就会产生产品的形式绝对让步于产品的功能性,过于强调功能性,而没有任何的修饰美观的性的产品太过于理性和机械,这样就失去了产品本身的特点。我个人觉得一个产品除了具备它应有的功能性,它自身也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品,产品的美观性与功能性同样重要,而不是一味去追求理性、简单、机械的功能性,这样产品就没有任何乐趣可言,同样这样的产品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装饰就是来满足人们在自然的生活状态内看不到美好,它是设计师根据产品的性能及特点专门设计的与之相匹配的装饰,这样的一个产品既能达到所需要的功能又能在装饰的衬托下突显它的艺术魅力,所以说装饰在设计中越来越重要,这是不可忽视的。
"绿色设计"一直现在设计者及大众所共同追求的一种设计思潮,这种思潮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在不断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却牺牲了生态平衡。20 世纪的社会与经济得到高速飞快的发展,但是大自然却遭到无情的破坏,环境污染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植物逐渐被砍伐为沙漠;动物在一点一点的濒临灭绝;新鲜的空气却遭到工厂废气的污染;清洁卫生的河流也被污水染了不同的色彩等等诸多的环境问题在威胁着人们绿色健康的生活。
作为创造大自然中衣食住行的设计者也不得不把"绿色设计"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鼓励回归大自然,废品再回收重新利用变为新的产品。因而,绿色设计成为当今的设计主流。
2.3 后现代设计的审美特征
在艺术界的审美是非常复杂的,这里面掺杂着观赏者对艺术作品本身发自内心的情感,但是正常的审美是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结合统一。不一样的人对同一件东西的审美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很难给他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如果给了统一的定义,那么这又不是后现代主义的范畴,后现代主义牵涉到的范围极广,其中的内涵及延伸都非常的难掌握,但对于后现代主义整体的审美特征,在美学界还是有一定的共识。
2.3.1 推崇感性、情感交流
首先,后现代设计审美强调感性,不是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中一味的崇尚理性、精英。审美作为人类对世界的直觉、情感的实践方式,它是人们的本能,人是复杂的动物,他有着复杂的情感,包括对所有的事物都有不同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一个新的艺术文化的出现,首先来讲它不是对旧文化的延伸或发展就是对旧文化的彻底批判。后现代设计加强注重感性的重要意义,因为它非常极力反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中的理性思想。反对崇尚理性,反对崇尚精英。后现代主义感性的理论在现代主义看来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是肤浅的,没有什么理论可据。后现代主义的崛起打破原来的"理性"僵局,两个相对的事物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一切都是模糊不定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对现实主义的真实写照,在现实主义中,艺术是高于现实的,艺术中所营造出来的都是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化主义,充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无限幻想寄托于艺术来实现,有着比现实更高的意义,然而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艺术和生活是对等的,没有生活,艺术的存在便没有价值,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艺术的结果。这种观点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赞同的,对于反对后现代主义的苏珊·桑塔格在《反对解释》中说:"作品的价值并不在于其意义,而在其他方面;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艺术的生命欲望,而不是艺术的阐释学。"她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对于作品不愿做任何阐述说明,现代主义注重阐释的主张在后现代设计思想中是得不到肯定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特点是喜欢把设计理念露于外表,但是后现代设计风格则是喜欢把所要表达的意思体现在表面上,反对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艺术,高雅和精英的理性审美则是现代主义的代言词,由此看来后现代主义的感性审美观则就显得肤浅没有内涵。
不可否认,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浅薄、强调感性的形式,其实在逻辑上与理性的现代主义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是站在现代主义的对立面去批判后现代主义是不妥当的,每一个审美文化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牵涉的方面很多,所站立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而不是所一种审美思想应用于所有的艺术评价。我认为对待这两种文化来讲需要辩证的看待,每个人的都有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对于一个艺术作品评价也是各抒己见,不能明确的指出孰是孰非,牺牲一方面去成就两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哲学精神原则也正是如此。
感性只是人从自身的感觉出发,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和理解,但是感性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态度,后现代主义中的审美强调感性也是对人们生活随性态度的一种肯定,这样消除了完全以理性为中心的审美文化对人们的压迫,证实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随性。当然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过于强调感性这也是不科学的,长时间下去会让人有唯心主义,这是不利于社会长久发展的。
2.3.2 推崇个性、与众不同
其次后现代主义注重个性、与众不同。"个性"一词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是非常推崇的一个词,现在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在选择自身的衣食住行等等各方面无一不在体现自身对"美"的差异化理解。但是这样的思想如果换在现代主义里,这是万万不行的,对于有着霸权地位的现代主义"个性"是要被抹杀的。现代主义者丹尼尔·贝尔认为:"在现代主义艺术中,艺术家不断自我膨胀,以人取代上帝,对功利、专制、拜金主义深恶痛绝,并以全新的叛逆姿态,否定和批判资本主义传统价值体系,逐渐形成与经济体制分庭抗礼的文化霸权。"这种无视众人意见的霸权思想阻碍了多样化的审美文化发展。与此恰恰相反的后现代主义却是鼓励多元化、多样化、个性的差异化的存在,鼓励人们在观赏同一艺术作品时各抒己见。后现代主义者利奥塔认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所都要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和看法,追求事物的不确定性。其实在世间万物中,差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物的发展就是差异中寻找新的差异,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发现差异、发展差异,而不是去抹杀差异。
在后现代主义审美文化中是推崇多元化的态度,排斥随大流、同一。艺术家在创作一个新的艺术作品中会运用大量的不同的艺术手段,而且他们的审美文化不单单有通俗的作品文化还有大众文化,显而易见,这种审美文化较对于现代主义审美文化缺少的是严谨。在现代主义审美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时肯定会以某种价值为中心,反而在后现代主义中反对中心、专制,鼓励差异、多元、边缘。认为世间万物皆为艺术,艺术没有固定意义可言,艺术没有固定的原则。
从以上的讨论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的生活中。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时装,我们追求时尚、前卫、个性、与众不同,利用前卫时尚的颜色对比、质地硬软对比、样式的参差不齐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打破陈旧的专一思维逻辑。正是这样多样化艺术审美造就了很多艺术家不断创新的精神,创作出更有新意的作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越来越多的人们把追求个性、与众不同作为一种时尚。
2.3.3 推崇多重、随心所欲
在现代主义里庄严和个体是不可抹杀的价值观,但在后现代主义设计观念里推崇随心所欲,而且鼓励艺术的多重意义。对于这种思想的改变,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有着很大的区别,并没有板上钉钉的教条主义,它自身在不断的变化着,并且尝试超越以往陈旧的教条理论,很多学者则认为"在某种场合下,这意味着被现代主义废除了的艺术风格的复活。"在很多文化领域中,很多具有前卫意识人士是非常反对现代主义的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比如说在建筑设计中,后现代主义充分凸显了它的和谐、协调、折中的风格,建筑物并不是单一的作品,它需要和周围的环境及文化氛围相互协调,把它融合在一个环境和整体里面。但是现代主义建筑家认为建筑是社会的目标、文化的象征、精神的艺术,不错建筑物可以是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目标,一个地区的文化形象,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所在,但是它不是单一的个体,需要环境的衬托才可以。有很多后现代主义者则是借助外界的环境或者以往的陈旧题材,去加以否定、延伸、颠倒,则会产生新的创作形式,会有更多的涵义出现,这样作品原意就会得到更多的解释和延伸,人们的思想空间得到无限扩大。
从以上的叙述也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消解"了现代主义,打破原来的同一性。从层次上来讲,后现代主义的多重性消解了后现代注意的单一性,艺术可以是多元性的,可以是拼凑性的,可以是随心所欲的,从艺术作品中可以挑选新的艺术创作。比如说在装饰设计中有一门称作纤维艺术的课程,这门课程就是运用和纤维有关的一切艺术组合在一起,最后成为一种新的艺术作品。像花布、纽扣、麻绳、毛线、羽毛、丝绸等一切组合在一起,这里可以按着一副形象的物品去拼凑,也可以随心所欲的搭配,最后得到的是一副怎么解释都可以的作品,没有固定的涵义,没有固定的情感,没有固定的设计原则。但是这样的一种创作方式在现代主义里是行不通的,要得到众人批判的。然而,也有人会认为这种大量的拼凑和引用是不具有创新性的,它只是模仿前辈们的一种形式,但是从后现代主义积极一面看来还是利大于弊的,我们不能决定让一种文化思想是十全十美的,世间也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东西,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后现代主义"利"的一面。
2.4 后现代设计"潜规则"的超越
"潜规则"一词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常说某一个人被潜规则了,在现代人看来这个词基本上算是一个贬义词,是通过不正当的渠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得到利益。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现代主义好比是"潜规则",在这里是中性词,代表的是现代主义的单一、理性的落后思想,而后现代设计则反对单一提倡多元化、反对理性提倡感性、反对大众提倡个性。后现代设计从艺术审美上或者从艺术创作上都不再延续现代主义设计过时的观念,这正是对现代主义设计"潜规则"的一种突破和超越。
后现代设计对情感是比较注重,注重设计色彩之间的情感,注重设计功能之间的情感,注重作者与观赏者之间的情感,打破在现代主义中的理性与单一。其实,很多学者说后现代设计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一种分解,对相对于比较陈旧的理念与传统的分解。后现代设计提倡的审美多元化、情感化;鼓励个性、与众不同,这样的思想文化促进人们在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创新的艺术特征越来越明显。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分并不是那么的清晰,他们的分界线也是很模糊的,并不是由铁障或者城墙来分开的,文化的相互渗透,渗透着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就好比我们都是人,但是同一个人可以是中国人、女人、后现代人,并没有特定的界限可言,就像感性与理性之间、艺术与生活之间、美与丑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没有谁能来清楚的界定,表现出强烈反对霸权主义、反专制主义、反对自我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把各种界限变得模糊。艺术和非艺术之间并不是像现代主义里那样分的很清晰,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是不能脱离生活的。再者艺术并非只有艺术家或者艺术博览馆里才有艺术,艺术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是无处不在的。如果只限于艺术家和博物馆,那么艺术就不是艺术了,它是服务于大众的,而且其他很多门类学科中同样存在艺术。由此可见,打破艺术的界限对于人们提高审美和发现艺术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同时也促进了艺术在其他行业和学科的发展。艺术并非只是在西方,艺术也并非只在艺术家的博物馆里,这样也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发展,艺术世界化的进步。
艺术领域在各个行业的逐渐扩大,促进各行业创新科技的发展。后现代艺术者也会大胆的把所创新的高科技利用在设计创作中,进而设计创作出更具有创新性的艺术作品,让不断增长的大众创新精神需求大开眼界,如果艺术走不出博物馆,那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创新之作呢。
2.5 后现代设计的缺陷
从古至今,众多的文化体系都会在不断的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发展的步伐都是向前的。但是在每一个时代所支撑的理论体系除了有很大的积极的一面,那么肯定也会有消极的一面。作为后现代设计也是如此,它提倡自由、个性、感性、随心所欲的同时极力反对现代主义的理性、单一、严谨、专制的风格,当今世界的艺术文化领域在后现代设计文化思潮的影响下确实带来前所未有的成就,各行各业都在运用的新兴的技术和材料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空前的提高,当然这时候的世界全球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让这样一种前卫的文化思潮不仅在西方起到更好的作用,整个世界的发展都在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积极意义是不可磨灭的,但是这种思想又有什么弊端呢?
后现代设计极力对现代主义设计专制的反对,对于随心所欲极力的推崇,就会导致人们的思想产生悖论和走极端。正是这种过分的随心所欲、过分的追求,往往让人产生很多幻想,幻想一些根本不存在事实,现实和理想之间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久而久之,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就会产生逃避的心理,推卸自己的责任,逃避现实,总以为自己所幻想的就会实现,就是存在的,这就是大家现在所说的xuwuzhuyi。现代主义里追求真理,追求理性。人们利用理性的真理去改变一切,解释一切,并从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如果一味的去追求个性、与众不同,往往很多艺术家会创作出离奇古怪的作品,有时候还会给人恶作剧的感觉。
艺术文化的发展不管在什么时代,在哪种思想文化影响下,他都有的一定的艺术规则,这些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偏离艺术本身的艺术规则,那这样就不是在创新艺术、发展艺术了,这就是在毁灭艺术了。比如说音乐在谱曲的同时不按着音符来谱,那这样的音乐还能叫绝唱吗?创新和改革固然是好的,但凡事都有一定的度和原则,超过这个度反而事与愿违,这样的精神文化是不会推动艺术文化的发展的。
后现代设计在创作艺术产品主张注重修饰的美观性,但是往往有的艺术家为了达到更强效果的美观性,却忽略了其产品的功能性。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功能性只有美观性那只能视为一个美妙的艺术品,只能观赏而不能满足人们切实物质需求。功能性是一个商品的生命力,也是生产商品的主要目的,美观性只是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去提高商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审美而不能达到功能需求,这是世人所不认可的。一只水杯在满足美观个性的同时而不能拿来喝水,那么人为什么要去购买这只杯子呢。
总的来讲,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他是有感情,有思想,有精神,有感性,有理性的,对于美好的事物和自由精神是有所追求的。人们对于和谐、平等的社会文化的向往是不变的,如果一种思想一直压抑人们自由本性的发挥,那么这种思想肯定会得到瓦解。现代主义的专制、霸权就是压制了人们的自由的追求,所以产生了后现代主义,但是一种新思想的产生固然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如果过分的去追求,也不会利于自身的发展。所以说,人们的文化发展和艺术文化的发展注定要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寻找一种和谐和平衡,这样才有利于社会与经济更好的发展。
第4章阴阳世界观在玉雕用途中的体现4.1玉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玉石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性情美化人们的生活,还可以用来治病保平安。在李时珍着名的传世之作,中医界的重要着作《本草纲目》中记载着玉石具有缓解心中烦...
第5章古代盥洗室对现代的启示5.1影响古代盥洗室发展的因素中国传统盥洗室是建筑单体或群体的一个附属空间,或独立或从属。影响这个空间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兴衰与朝代更替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直接影响到盥洗室的发展。第二,...
第三节新世纪中国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影像风格新世纪中国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影像风格体现出多样化,擅于运用光线和镜头,最大程度的突出画面的纪实感;在诙谐幽默的表现中充分运用喜剧元素;在社会发展及商业利润的驱使中开始启用偶像明星参与代言。一...
本文从晋中气候、地形地貌入手,进行实地考察与人文交流,结合已有的研究, 探讨晋中合院式民居的建筑空间布局、建造技艺、装饰艺术及文化内涵。基于晋中地区传统民居现状,分析晋中民居产生的原因、建筑形制以及价值,实现传统建筑的开发与设计创新。...
随着人们消费的升级和互联网的渗透,动漫行业也逐渐向多样化发展,传统动漫企业努力完善动漫市场,产业链下游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章绪论1.1论文研究背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一词,指的是人类对其在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通常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保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是一个通过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来推动全世界知识产权...
摘要时尚秀场中的服装设计千变万化,风格各异,以中国国际时装周为例,从1997年至2013年间共计839场发布会,以每场发布会35个造型的平均数计算,近3万套服装设计作品在秀场上进行展示。服装设计师出于灵感的设计为何如此,灵感又是从何而来,并不...
4.3契丹文图形化的创新设计研究文字源出图像,两者间有着潜在的意义关联。文字形态的塑造可以像图像般地构架描绘,而图像的塑造正是文字和图像在神情神态上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从而进一步加强文字和图像的视觉表现力。不仅如此,文字和图像在传达过程中也...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各行各业带来生机与活力,服装产业也逐渐开始复苏。随着棉纺业的迅猛发展,1983年12月1日,国家取消布票等纺织品消费限制性凭证,宣告...
第二章国共两党领导下的云南抗战音乐运动七七事变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并且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城民族统一战线,把日寇驱逐出中国!在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