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电化教育论文 >

基于知识的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01 共574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 基于知识的微课程分类开发策略研究
  
  3.1 微课程开发策略模型设计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基于学习心理学进行的教学设计首先要对所选择知识的类型进行鉴别,确定它属于哪一类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每种类型知识的特点都不相同,其教学设计也必然不一样。笔者按照知识点类型对当前微课程的发展和开发策略进行了深刻思考:不拘泥于开发工具,怎样使开发的微课程能将知识点体现地更加清晰有条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心理特征呢?通过上文对知识分类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具体科目来说,首先要了解它的知识体系,根据知识体系将知识分为一个个知识点,根据这些知识点的特点进行归类,分别有概念型知识点、答疑型知识点、操作型知识点、反思类知识点以及元认知型知识等,再根据这些知识点选择相应的开发策略。具体的微课程开发策略设计如图 3-1所示:
  
  3.2 各类型微课程的开发策略研究
  
  3.2.1 主题讲授型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一、设计思路
  
  根据前文对微课程的分类方法可知,主题讲授型微课程主要适用于对纯言语信息符号、概念、事实等知识点的学习。根据言语信息具有的特点,纯言语信息内容的教学往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容易使学习者为了理解所学习的材料不得不对其进行深层的认知加工活动,因此特别容易产生疲劳。与此同时,这类知识点往往是属于下位知识的,一般出现于学习者刚开始学习某一学科或者某类知识的时候,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和匮乏,于是只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因此,学习者是否能够快速地学好、记牢该类知识点直接会影响到学习者在学习时的心理以及接下来学习的进度安排与效果。在现有的微课程的教学当中,制作者更加倾向于讲解那些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却忽视了对这种基础性知识的讲解与分析,以致于主题讲授型微课程较不多见。这对学习者的知识学习以及新教师的观摩来说都是不利的。
  
  针对这个现象,笔者以知识分类思想为指导,给出了主题讲授微课程的设计思路如下:
  
  1.将抽象符号具体化
  
  经图像记忆法原理得知,对图像的记忆往往都要比单纯地对文字的记忆轻松很多。于学习者而言,将零碎而又抽象的言语符号信息具体化,如嵌入恰当的图形、图像以及图表加深记忆。
  
  Step1:图像化
  
  内容的图像化即将符号类的言语信息(如文字、概念等)由纯文字表达方式转化为具体图像,然后呈现于教学之中。例如,在教授“计算机”概念时,可以将“计算机”进行图片化展示,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学习者学习“文字+图像”共同呈现的学习材料比只有“文字”单独呈现的学习材料的效果要好得多,原因就在于与纯文字叙述的学习材料相比,无论是在信息呈现方面,还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学习者眼球方面,包含多种多媒体信息的呈现方式具有较大优势。对于图像记忆法的脑科学研究也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文字刺激来说,图像记忆法的效率高出 3-10 倍左右[58].所以,实现文字学习材料的图像化是制作主题讲授型微课程的第一步。
  
  Step2:情境化
  
  完成文字图像化之后就要解决图像的呈现方式问题。为了减少外来信息加工[59]的负担,我们在进行微课程设计的时候要保证学习材料的一致性,去除无关多媒体信息,以讲故事、设情境等方式将图像连接起来,构建教学情境,使教学情景化。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应完成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编写工作。
  
  Step3:生动化
  
  生动化是指对所设置情境加以修改和完善,然后付诸于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从而使微课程立体化。这是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已经完成了的微课程设计进行细化和改进,使其更加流畅,从而优化教学目标。在该步骤中,教师设置一些教学的情境,以形象具体化和拟人化方法实施教学情节,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如果是对概念类的符号性知识进行学习的话,那么除了要使用图像衔接情境之外,还应该配合音频类的媒体信息,以音频代替大量的过渡性文字,使学习者能够充分地利用视听觉,减少信息加工,提高学习效率。
  
  Step4:内省化知识点的内省化是指将主题概念类的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变成为长时记忆,使学习者能够长久记忆的过程,也可以监测学习者的学习结果[60].在这个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将所学到的主题概念类的符号性知识内化成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比较稳固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与前面的学习情境以及风格要保持一致性。
  
  此外,之所以要将知识点图像化主要是因为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建立知识点与学习者内部认知结构之间的衔接,也是文字、图像以及记忆三者之间的连接能否长久维持的关键。因此,在主题讲授型微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在文字图像化的过程中,越夸张的图像呈现方式,越能让学习者记忆深刻,动态的情境较静态的图像或文字更能使学习者记忆清楚。因此要注意图像转化的有趣化以及多种素材的搜集。还可以采用图形图像设计软件对已有的图像进行加工,使之更符合教学的需要,当然,也可以自己制作符合教学要求的图形图像。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换要始终以多媒体信息和教学需求相一致的原则为基础,否则,即使是内容再有趣,也只能成为学习内容的干扰[61].
  
  其次,在情境创建方面,情节越形象、生动、真实,学习者记忆得就越牢,情境的创设越能引发学习者共鸣,其记忆也就越难以忘记,情境的情节衔接要具有一致性、流畅性,避免跳跃感。所以微课程的设计者务必精心设计符合教学需求的教学情境,设置生动而贴近生活日常的情境,引发学习的者共鸣,强化记忆。
  
  二、信息呈现处理
  
  主题讲授型微课程设计能用到的多媒体信息除了图片和文字之外,还有可能会用得到一些音频、视频等。既建立了情境,丰富了课堂情节,还可以充分地利用视、听觉通道刺激学习者。
  
  在使用各种多媒体信息时,需要特别注意处理各种媒体间的关系,具体如下:
  
  1.当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媒体时,需注意将听觉媒体和视觉媒体相结合、文字和图片相结合,使学习者的视、听觉双通道同时进入工作,避免同种信息对同种通道的相互竞争,反而增加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2.遵循冗余控制的原则,避免同种类型的媒体信息重复呈现。例如,当图片信息已经足够能描述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较少地呈现或者不呈现文字了,如果呈现文字也只是强调或说明,而不是重复。
  
  3.内容的呈现形式要遵循邻近原则,画面与描述性文字一起呈现,整体性的知识不适宜分开呈现,练习和反馈必须要在同一页面进行同时呈现等。
  
  3.2.2 解题答疑型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一、设计思路
  
  解题答疑型微课程属于程序性知识,解题算法是抽象的,是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的描述,特别是一些关键性解题步骤,很多学生较难掌握解题技巧,导致学习成绩很难脱颖而出,而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能一一指导,微课程能把难题的解题步骤制作成微课程放在网络上,学生可以随时访问并反复练习、揣摩,直至学懂为止,使得掌握式教学成为了可能。理论上讲,程序性知识表现为产生式规则(即 if 条件 then 行为)。每个步骤的讲解都要慢且详细,从而让学习者不仅能获取知识结论,还可以掌握知识产生时的逻辑推理过程。
  
  课程设计一般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讲解方法,第二步是提供情境,对方法加以运用。这类知识讲解起来比较简单,其难点主要是在于情境的创设方面以及教学中的互动方面。根据微课程的讲解,学习者能够很快获得解题方法或者解题步骤,但在知识的迁移方面难免会有所欠缺。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方面。并且,由于方法、策略等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长期性过程,解题答疑型微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很难在某一节课中就得以实现的,有时需要的是一个微课程系列。
  
  解题答疑型微课程的讲解重点是讲清楚方法、步骤以及运用的条件等。
  
  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微课程的开发设计思路如下:
  
  Step1:绘制步骤图等,总体呈现方法。可借助流程图等形式对方法的步骤进行总体介绍,让学习者对所学习的方法有个总体认知。
  
  Step2:详细讲解方法。可以通过软件演示、录制现场、演示解题步骤过程等方式,对方法所包含的每个步骤都进行详细地讲解。还可以对所呈现的教学信息进行强调,利用视频处理软件的添加屏幕文字等相关功能,处理所录制的微课程,使每个操作步骤都能清晰明了。
  
  Step3:总结方式方法,加强训练。在方法讲授完了之后,要及时地给予学习者课前准备好了的练习任务,使学习者对方法进行强化操作练习。
  
  Step4:情境的迁移。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解题方法之后,就要设置不同的迁移情境了,督促学习者进行情境迁移的练习,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Step5:总结。在进行完前面四个步骤之后,学习者已经掌握了解题方法的运用以及适合的多种情境,这时,应当及时地对适用于该解题方法的所有问题情境加以汇总总结,找出它们共同具有的特征,使学习者加深对解题方法的认知,提升学习效果。
  
  二、信息呈现处理
  
  解题答疑型微课程在制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解题步骤图示化。由于讲解方法的逻辑顺序性的特点,在进行教学解答时要注意步骤的讲解。如果能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给出方法的图示,能够使学习者对该解题步骤有所了解,不会忽略某个步骤。
  
  2.多媒体信息呈现要将图像、文字、演示步骤、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组合呈现,并且要注意图像与文字、操作演示以及音频等的呈现保持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声画不同步的现象。
  
  3.2.3 实验操作型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一、设计思路
  
  实验操作型微课程主要是演示实验过程和讲解重难点,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程中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操作,引起实验对象发生变化,从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实验操作型微课程也属于程序性知识,在实际课堂中,一些实用性学科,例如物理、化学等,都会涉及实验,对此类微课程来说,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授课难点,尤其是化学,某些实验很危险,可能引起爆炸等情况,微课程可以模拟实验,借助于视频、动画等,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模拟出来,避免了学生自己动手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且可供学生课下反复观看。实验操作型微课程的开发策略有:手写板演示,难点步骤处着重强调、实验操作的现场视频、网络虚拟实验动画加教师旁白。
  
  二、信息呈现处理
  
  实验操作型微课程与解题答疑型微课程相似,都是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微课程,只不过解题答疑型微课程是关于智慧技能方面的程序性知识,而实验操作型微课程是关于操作技能方面的程序性知识,因此,在制作操作型微课程时要注意的是:
  
  1.实验操作步骤图示化。由于操作方法的顺序性特点,在进行实验操作型微课程设计时要注意操作步骤的展示和讲解。如果能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给出流程示意图的话,能使学习者对该解题步骤前期的了解,不会忽略某个步骤。
  
  2.多媒体信息呈现要将图像、文字、演示步骤、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组合呈现,并且要注意图像与文字、操作演示以及音频等的呈现保持时间、空间上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声画不同步现象。
  
  3.2.4 现象反思型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一、设计思路
  
  现象反思型微课程主要用于对当前社会存在的现象或自然现象等进行呈现,引起学生共鸣,并激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课程开始时可以引入情境,然后抛出问题,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激发其思考的热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中来,再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讲解此现象反映的道理或问题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最后引出总结。
  
  此类微课程的开发要注意阐明现象,从习以为常中发现不同,巧设疑点,引入思考,最后作总结、提出期望。通过多媒体方式,可降低上课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不同的处事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展示可能出现的后果,教会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做人的道理,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象反思型微课程的开发策略主要有:运用动画或视频再现情景,巧设疑点和难点、类比分析、善于提问、引导、深入浅出、图文并茂。
  
  二、信息呈现处理
  
  对于现象反思型微课程来说,微电影讲述式是个不错的方式,即将微课程所讲解的知识以微电影的方式呈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
  
  1.先将知识点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筛选,挑出最符合课程要求的多媒体信息加以组织。
  
  2.将内容进行由静态的文本等形式向视频化或者动画片段化的形式转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设计者需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多媒体材料,满足后期微课程的制作需求。
  
  3.将搜集到的媒体材料按顺序排列,串联成一个小故事。
  
  4.将小故事整合起来,进行修饰、剪辑,形成连贯的微课程视频。现象反思型微课程在内容呈现上需要设计者精心地设计和组织,对媒体材料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制作起来也比较麻烦些,但是也并不困难。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对微课程的把握,设疑合理、情节发展比较流畅、节奏感较强等。
  
  3.2.5 元认知型知识的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一、设计思路
  
  元认知型知识的微课程是用可以反映出人们如何控制与调节自己的学习、思维和记忆的方式来支配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记忆与思维等认知行为,并改进自己的认知活动。元认知型知识是在陈述性知识和智慧技能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的运用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元认知型知识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成分。
  
  元认知型知识的微课程教学需要设计应用策略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元认知型知识的微课程开发策略有:借助视频、图片、动画或实物展现情境、巧设疑点、对比分析、善于利用有效信息激发学生情感以产生共鸣[57].
  
  二、信息呈现处理
  
  元认知型知识的微课程在进行信息呈现处理的时候应注意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 该类微课程主要涉及的媒体素材有:图片、动画、视频等。这些素材都是围绕微课主题展开的,在内容上保持高度一致性。这些素材在教学组织与运用时要注意区分主次,以某一个案例为主线,讲解知识内容,以其他案例作为辅证,使内容生动、活化。切不可为了讲解案例而讲解案例,生拉硬扯。
  
  2. 注意冗余控制原则与邻近原则的运用。在微视频案例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可能有时会需要添加讲解,这时教师便需要注意解说与案例视频声音大小、文字与视频内容匹配等问题,使学习者观看起来最为舒服。
  
  3. 这类微课程在设计时可以采用微视频或微动画的方式,对案例情境加以复现,使学习者更好地体验到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
  
  3.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给出了微课程开发策略的选择和建构模型,并对各种类型微课程的不同开发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