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09 共522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2 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可以说农村社区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最早的一种社区形式。而作为人类最初的聚落场所、活动模式,农村社区的形成与农业生产时密不可分的。早在古老的游牧社会,人类追随水源与食物而生活的时候,人们居无定所是没有社区存在的。直到农业逐渐兴起发展,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逐渐定居于某个特定区域,于是便开始形成了"村庄"这样一种最初的社区形式。正因为这种自发形成的社区是与农业发展紧密相联因此人们将其称为"农村社区".

  根据农村社区的发展起源,我们可将农村社区的概念界定为:聚居与一定区域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虽然很多学者对于农村社区的概念有着多种理解,但是他们共同强调了作为同一农村社区的成员有着高度的认同感,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可以认定为农村社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广阔的地域性及聚居程度不高;2.均从事农业生产;3.构建了共同的群体、组织;4.以村庄或城镇为主要活动中心;5.农村社区的成因有着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及行为,具有高度认同感。

  对于农村社区的种类有着不同的划分方式,在此我们根据时间及分布状况可将农村社区划分为以下三种:

  1.散村社区--是最早形成并依托地理环境而发展起来的零散小型村落。此类社区一般聚居程度低,非亲即故,经济结构单一,多从事种养殖业。内部往来较为机密,与外界沟通较少,一般处于隔绝或交通不便的地区,较为保守。

  2.集村社区--规模较大,人口较多,一般可拥有几十至上百户村民聚居而形成。一般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沿海地区、河口三角洲地带或交通枢纽沿线等地。此类社区内部联系已趋向减弱,社会内部制度逐渐形成,拥有集市。

  3.集镇社区--是由集村社区演变发展而成,拥有自身的小规模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此类社区发展时间较久,已逐渐发展演变出多产业结构,成员也趋向复杂,人际关系也较为疏远。社会制度、组织观念更为凸显,随着经济发展具备的社会功能也趋于多样化发展。

  若将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比较来看,可以发现农村社区具备以下特点:

  1.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拥有广阔的地域空间

  聚居在农村社区的居民主要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便是土地及其所需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而资源与环境对于农村的生产、生活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农业生产活动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而存在。若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直接导致自然灾害的增加、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在从事农业种植的广袤土地上,农作物的生长决定了所需的地域面积与空间体积,因此也同时决定了农村社区地域空间较为广阔的特点。

  2.人口密度较小、人均素质偏低

  由于农村社区地域、空间的广阔性决定了人口密度较小的特点,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教育普及、文化及科技发展发面相对较慢,同时交通的不便、信息流通缓慢也带来了人均普遍素质相对较低的特点。

  3.以农业生产为主
  
  农村社区的形成与农业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大多数农村社区的居民主要以充实农业生产为主,对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逐渐调整,农村居民也慢慢向非农业生产行业转移。

  4.农村社区组织结构相对简单

  在农村社区中,以地方习俗组织为主,相对的依法而定的组织结构,分级掌控的科层制组织欠发达。

  5.生活节奏缓慢、生活方式单调传统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人们的业余生活比较简单,在文化、教育、娱乐等方面均没有过高的需求,对于政治的关心度较低。因为受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农村居民较为迷信、地域观念较强,并且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根深蒂固。

  6.亲缘、地缘关系密切

  在农村社区中,由于受到自然传统农业的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较强,因此人际往来受到限制,对于亲缘、地缘意识较强。

  2.1.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随着时间推移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社区已经有了巨大变化。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推进,给农村带来了诸多外部因素的刺激,农村渐渐脱离了原有的自然状态,逐渐成为了由国家指导规划形成的样态。在我国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推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原本的传统农村社区重新规划构建,农民成为了人民公社社员。虽然在 1980 年,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但传统的农村社区已经不可能在回归。因此,农村社区随着社会的变革到了 2006 年,我国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了"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此,我国首次提出了构建"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既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设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区。1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不是指单纯的改建村庄样态,也不是指人口的重新聚集,而是为了缩短城乡差距,在原有的农村聚落构建全新的生产生活、社会生活样态,进而使当地农村居民能够拥有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与生活。并以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升生产效率为主导,采取农村居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并同时以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状况为目标,让农民主动交还原有的旧宅已恢复耕地,使其积极前往社区购房建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成之后,农村居民可以既不与土地分离,有能够享受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优越生活环境,本文论述的农村社区即指新型农村社区。

  学术界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展开的研究,主要包括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三个方面,本文重点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进行研究。2007 年,党的十七大对于城乡社区建设进行了再次强调,明确了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要求。由此可见,中共中央已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统一划分为统一领域,社区建设不见停滞于城市更应运用至农村。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三种模式:

  1."城镇开发建设带动"模式

  主要是指从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业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角度出发,将地区经济发展、小城镇开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统筹划一,共同促进。

  主要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为中心,兼顾耕地、粮食的安全保障和农民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以推进"三化"和谐发展。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乡共同发展的落脚点,促进经济的增长,倾力维护城乡体系、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2."产城联动"模式

  主要采取对原有行政村的重新规划进行对村庄、土地的双整合集中。即,实现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以及土地向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集中。农村居民可以在新的聚集区内找到工作进而实现增收,也能够享受更加优美的居住环境,同时随着土地的流转,重新集中至农业企业大户加速产业化发展。

  3."中心村建设"模式

  起步初期有当地农民企业家本着复兴本村的理念出资个人兴建,主要以联立式住宅、社区服务中心、超市等为主,形成中心村。之后以中心村为核心当地群众自筹建设为主导,企业、社会为辅建继续建设,与此同时,政府以补助、发放贴息贷款、补贴等形式进行援助,另外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从 1950 年以来,我国多次使用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词汇,但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则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搭建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要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模式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我国的经济的新一轮飞速发展。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引领下,依照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全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设:

  第一,经济建设。

  主要是指在农村生产建设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为农民的收入增长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尽最大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农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速缩短城乡差距。

  第二,政治建设.

  主要包括不断提升农民民主意识,帮助其建立农家基层的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的法制建设与宣传,引领农村居民能够依照法律形式自身的民主权利。

  第三,文化建设。

  包含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和形式多样、具备当地文化特色的活动建设、以及农村居民的日常精神文化生活建设。

  第四,社会建设。

  主要包括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方面的建设,在加大普及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同时,还要提高医疗卫生方面的建设。另外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强,争取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的和谐社会。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