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辽宁省推广家庭农场的策略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10 共460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013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家庭农场"的说法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上世纪 70-80 年代开始,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农业生产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也逐渐暴露出本身的弊端。土地均分的家庭承包制形成的是土地细碎化和小农分散经营局面,这限制了机械化耕作与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农民收入普遍不高。

  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土地闲置现象出现,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我国农业的比较效益与国际竞争力较低。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能够整合土地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用机械的推广,促进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又保持了家庭经营的农业剩余索取权,提高了家庭成员生产主动性与增加农户收入,因此,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一种可行方式。

  家庭农场是西方多数发达国家的主要农业经营方式,美国的家庭农场占全国农业经营组织的 90%,澳大利亚占比为 90.4%,法国为 80%.对于国内而言,据农业部的信息显示,近年来上海松江、江苏苏南、安徽郎溪等地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对于辽宁省的家庭农场建设情况来看,2013 年 3月,盘锦市西安镇王家塘村农民朱宝振领取了"大洼县宝振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的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这是辽宁省首个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的家庭农场,朱宝振在承包 300 亩水稻田的基础上,以每亩 650 元的价格租种了 700 亩土地,租期为 20 年。几乎在同一时期,法库县的 5 位农民也在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了"家庭农场"的营业执照。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辽宁省的"家庭农场"建设才刚刚起步,相比沪、浙、苏地区有相当大的差距,但这并不表示辽宁省就不能发展出成功的家庭农场模式,往往新生事物在借鉴前人经验后能少走弯路,得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为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可行性,并结合辽宁省的农业禀赋状况,试图得出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策略建议。

  1.1.2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进行理论探讨与现实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发展家庭农场的有益经验,试图提出辽宁省进一步发展家庭农场的策略建议,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首先,从本文理论上阐述了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优越性。家庭农场是在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一项制度创新,以家庭为基础的经营单位仍然是激发家庭成员劳动积极性的动力所在,通过土地适度规模集中,能够扩大家庭经营范围,提高农机化作业效率与农业生产收益,而这又明显区别于集体农场与股份制农场那样需要较高的组织成本和监管费用,这为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针对辽宁省这一特定区域给予了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策略建议。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这会存在不同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方式。与人多地少的江南稻区相比,土地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在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会高几个数量级;但同属于东北地区范畴,辽宁省的资源禀赋显然于其他两省有区别,这就要求我们按照辽宁省的现实情况来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可行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方式,美国的家庭农场产出占全部农业产出的 90%以上,加拿大占比为 91.5%,法国占比为 80%,英国占比为 75%.国外对"家庭农场"模式的理论研究从 Theodore Schultz(1964)开始,他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到,从"投入-收益"角度来考察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此后,更多的学者将"规模经济"理论融入对家庭农场模式的研究,Griffin 的研究结论认为,农业经营者的人均产出会与农地规模呈正方向变动,但单位公顷的产量与收益却与农场规模的大小呈反方向变动关系。Cronia 选取了 15 个国家的规模农场作为研究对象,对各个农场的农业投入与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农场规模与农业投入和单位公顷产出也呈反比关系。

  S.Dogliottietal(2006)认为农场适合于哪种方式进行发展与壮大,取决于农场本身的资源禀赋和经营者的发展战略,对于农场发展模式的选择应体现出资源禀赋和经营战略变化的适应性,以此对农场经营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AndreaZimmermannetal(2009)从环境和经济等宏观角度考察其对农场发展的影响,以及作为微观主体的农场对农业环境与农业政策的反应过程,以此来决定农场的规模、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Burtonetal(2005)认为家庭农场规模的扩张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家庭农场的规模扩大能形成更有效率的经济单元。

  1.2.2 国内相关研究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学者郑景骥等研究者(见文献 1-6)对其有深入的研究。国内对家庭农场模式的理论探索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那时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就出现了相类似的农业经营方式。罗必良(1991)通过分析认为,中国农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规模经营是有经济效率的。王鸿龙(2002)整理了中国农地在经营规模上的历史发展轨迹,认为适度的农地规模经营方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家庭农场模式表现出的优越性,胡书东(1996)认为家庭农场的产权结构较为简单,能够有效地对家庭成员形成激励,而且节省了监督成本。黎东升等(2000)认为,家庭农场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推广,提高土地收益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从而提高农场主的农业收入。胡鞍钢和吴群刚(2001)的研究表明,整合地权能扩大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降低交易成本,农场主也会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搜寻和对市场风险的预判,从而降低农业经营风险,获取更多的农业剩余收入。许莹(2006)提出将细碎化的土地集中进行适度的规模经营是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内在要求。发展家庭农场模式,有利于推广农机化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进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伍开群(2013)则采用了汉斯曼的企业所有权理论来分析家庭农场模式,结论表明相对其他经营方式,家庭农场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制度优势。袁赛男(2013)从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家庭农场与传统小农户、雇工制农场进行比较,得出家庭农场模式是我国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对于发展家庭农场模式在国际经验方面的借鉴,刘志扬(2003)对比了中美两国在家庭农场模式上的特点,认为家庭农场对分散地权进行整合,能够提高农场在市场中的供给地位,并获得一定的谈判能力。朱博文(2005)分析了美法日三国在发展家庭农场模式中表现出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给予了相关的启示。李志远和李尚红(2006)在借鉴了美国家庭农场模式发展的经验后,认为要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需要进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民营农场制度将是有益的探索。徐会苹(2013)总结了德国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成功经验,并给出了德国经验对中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如完善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培育现代化农场主等。

  关于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对策建议,黎东升等(2000)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关键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流转;同时,发展家庭农场需要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高志坚(2002)认为要构建家庭农场制度的法律基础,明确相关的权利与义务。李魁和夏元秋(2001)建议在对家庭农场实施基本扶持政策外,需要实施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在农机租购、种养补贴等方面加大扶植力度,实现农场发展初期的原始积累。李学兰和汪上(2010)提出要集合农科院校、农技推广站等各方力量来培养新型的农场主,提高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商品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赵维清(2010)提出政府应该组织培训家庭农场主,使其具备相应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此外,黄延廷(2010),陈纪平(2008),李军(2007),郭亚萍(2009),丁关良(2011),董亚珍(2009),胡光明(2010)等人也对家庭农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本文主要以理论分析、经验借鉴的方法,考察辽宁省在发展家庭农场方面是否具有必要性,以及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辽宁省家庭农场模式的策略建议,具体的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首先说明本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发展家庭农场模式进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明晰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阐述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基本理论。首先对家庭农场的概念与特征进行说明;然后分别分析了相关的农业产业化理论、土地产权理论、规模经营理论与诱发性制度变迁理论,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背景。

  第三章提供了国内外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经验借鉴,其中列举了美、日、德三国的经典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又选取了上海松江地区与江苏苏南地区作为国内典型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进行概述。

  第四章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的 SWOT 解析。首先对辽宁省农业发展概况进行描述;其次,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最后,应用 SWOT 方法对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为发展辽宁省家庭农场模式的策略建议。这一章是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借鉴,针对辽宁省的实际状况,提出的促进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建议。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在深入分析辽宁省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前,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本文形成正确的研究思路,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也为本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文献背景。

  (2)比较研究法。本文列举了大量的国内外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经验,试图通过比较研究方法,提取出能够有利于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经验,从而减少辽宁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碰壁的次数,促进辽宁省家庭农场模式的良性发展。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并对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进行了理论与现实的必要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经验借鉴与辽宁省现实情况,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的策略建议。

  (4)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在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中,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考察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而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与运用,这是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所以本文是结合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研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可行性,并结合辽宁省的农业禀赋状况,试图得出辽宁省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策略建议,可能具有以下几点应用价值:

  (1)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本文的分析将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中央文件进行详细解读。

  (2)通过国内外成功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借鉴,这对于刚刚兴起家庭农场的辽宁省而言,是有益的经验借鉴和启示,可以让辽宁省在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道路中少走弯路。

  (3)本文能够在现实背景和理论分析的前提下,结合辽宁省的自身禀赋特征,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策略建议。

  本文可能的不足体现在由于缺乏有效的分析数据,以及自身能力限制,无法做到对理论和结论进行计量分析。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