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画创作中的“互有”现象探究(2)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李制;沈亚丹
发布于:2017-06-26 共7882字
这首诗是苏轼在辽使的诘难下创作的。“东坡曰:‘赋诗亦易事也,观诗稍难耳',遂作《晚眺》诗以示之。”①苏轼将这首诗概括为可与“赋诗”对等的“观诗”,不仅是指诗中描绘了可供观赏的景色,更是在书写上独树一帜,使诗歌本身也可观赏。据《苏东坡轶事汇编》记载,苏轼将“长亭”的“亭”字写得极长,“短景”的“景”字写得极短,“老大”的“老”字写得稍大,“横拖”的“拖”字则横写,“筇”字的部首写得稍细,“回首”的“首”字反写,“断云(雲)”的“雲”字上下两部分(“雨”、“云”)间距稍远,“斜日暮”的“暮”字则是下方“日”字斜写,“曲江”的“江”写作“ ”,“倒蘸”的“蘸”字倒写,“侧山峰”的“峰”字部首略向右倾。苏轼用一系列特殊的书写方式和运笔手法,达到“以意写图,令人自悟”②的目的,赋予文字特定的形式美感,实质上是将文字当作图像,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以《晚眺》为代表的神智体③诗作,在苏诗中所占比例极小,不足以全面地体现“诗画互有”.为此我们将以苏轼的一般诗文为例,继续探讨“诗中有画”问题。
在一些诗文中,苏轼有时通过两个层次或步骤实现其“诗中有画”的美学思想。首先,通过某种哲学传统和文学传统中的概念或意象,营造特定的审美空间。例如用“空”等哲学的、宗教的理念建构朦胧的虚景,以虚景为衬托,描摹实景,形成虚实相生的画中画④。在此基础上,运用比喻、通感、衬托等文学修辞手法,或将听觉对象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对视觉对象作位置、性状、色彩上的细致描摹,在相应的审美空间中生发具体画面。在诸多诗文作品中,苏轼的《登州海市》诗集中体现了这种“构图”方法: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遥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⑤在上述诗句中,苏轼通过三个“空”字营造出特定审美空间。“空”于营造审美空间有以下两个作用:其一,将“空”的理念引入诗文创作中,往往能够轻松建构起某种朦胧的意境;其二,朦胧的“空境”,有利于运用“通感”等修辞手法,达成“混淆视听”的效果,从而生成“有声画”.
观赏画作时动用视觉是理所当然的,动用听觉就显得奇怪了。周裕锴在梳理宋前文学作品五感互用现象的基础上,结合钱钟书“耳视”的论述⑥,认为“有声画”与佛教“六根互用”进入宋代士大夫的视野有关。他分析了“六根互用”与中国文学传统中“五感”的关系,指出“六根互用”在宋代诗画创作中,就是今天所说的“通感”的修辞手法。苏轼及其文人集团所反复提及的“有声画”、“无声诗”,正是通感手法在诗画创作中的具体运用⑦。
苏轼在诗文作品中营造“空境”并不是偶尔为之,其《赤壁赋》有“击空明兮泝流光”,《双石》有“一点空明是何处”,《记承天夜游》有“庭下如积水空明”等,这些几乎都成为后世的画题⑧。如根据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自宋至清末,流传有序的诸种赤壁图在80幅以上。因篇幅所限,我们无法过多涉及。相对而言,《记承天夜游》短小精悍,晚清任颐、陆恢等人也有相应的图像转译⑨,更适合本文予以详细论述。
《记承天夜游》通过优美的文辞,建构起了虚实两帧妙到毫巅的小景图像,而核心素材实际上只是竹、柏两种物象:
①颜中其:《苏东坡轶事汇编》,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32页。
②王洪:《试论苏轼的“以文字为诗”》,《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③《中国诗学大辞典》“神智体”条:“一种近乎文字游戏的诗体。因其能启发人的神智而得名。此体创自苏东坡。”参见傅璇琮、许逸民等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1721173页。
④宋画对屏风、镜子等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苏轼诗文以虚写实所建构的画中画。相关论述参见巫鸿:《时空中的美术》,梅枚、肖铁、施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32236页。
⑤苏轼:《登州海市》,《苏轼诗集》,第1387页。
⑥钱钟书:《通感》,《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74页。
⑦周裕锴:《“六根互用”与宋代文人的生活、审美及文学表现》,《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⑧历代画家对苏轼诗文作品的图像转译充满兴趣,尤以“前后赤壁赋”为甚。
⑨任颐、陆恢都有《承天夜游图》传世。
原文出处:李制,沈亚丹. 论“诗画互有”——以苏轼诗画作品为例[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131-136.
相关内容推荐
-
李商隐诗歌多义难解的原因探析
李商隐(813-858),是中国爱情诗创作上的杰出代表。他继承前人的诗歌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商隐的诗歌被历代评家视为侧僻、难解。元代著名历史学家元好问(11901257)就曾叹道:诗家总爱西昆好,...
-
从个体和社会之悲研究郑珍杜甫诗歌中的悲剧意
\郑珍,字子尹,1806年出生于贵州遵义的一个儒医之家,卒于1864年,清代诗人,经学家,古文家,在绘画、书法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清史稿》称他为西南巨儒。他在少年时代就充满豪迈之气与宏伟之志,《和渊明饮酒二十首》道少志横四海,夜梦负天飞,二...
-
古典诗歌竹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2古典诗歌竹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国是竹的故乡,又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竹植被的种植范围辽阔,种植竹的历史悠久,竹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为竹能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创造了先决条件。中国人发现竹的...
-
陆游与杨万里对王安石诗艺与变法的态度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前后期有较大不同。早期,他多以诗针砭时事,怀古讽今,言辞激愤,风格浓烈;晚年,多作诗吟啸讴歌,怀古悼今,意境闲远,诗风恬淡。南宋陆游与杨万里对王安石的诗艺称赏不已,尤其是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大量师法荆公暮年小诗的流丽风格...
-
“孔颜乐处”对苏轼行为处事以及文学创作的影
苏轼是传统文人的代表,他既有强烈的政治进取心,更有丰富的文学创作,乌台诗案是其一生进取转退的分界点。从谪居黄州开始,其早期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一步步冷却,而渐趋于性命之忧。然而与一般士大夫遭贬谪之后显现的愤懑忧虑不同,苏轼被贬黄州,在经历过初期的失...
-
唐宋诗歌中的竹诗探究绪论
1绪论竹属于禾科竹亚科植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为集中1,中国是竹的故乡,中国西南部地区是竹的主要盛产地,如云南省的南部和中部。中国种植竹子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以前就已开始种植...
-
张祜留存诗歌特征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张祜乐府诗是乐府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弥补了前人之于张祜乐府研究的不足。从张祜乐府诗文献留存情况谈起,继而论述张祜乐府诗的创作背景、张祜乐府诗之复与变、张祜乐府诗的文学特点。明晰张祜乐府诗在文学史、诗歌史和乐府诗史的意义和地位...
-
清初诗歌创作的特点及异同研究
赵伯陶有清一代涌现出大批诗人,他们丰富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独具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为了研究工作的便利,如果分清代为初、中、晚三期,那么从清代初期至中期乾嘉时期是清诗发展的关键阶段。钱谦益、王士镇、袁枚又是这一阶段...
-
简要阐释百戏对乐府诗歌的影响
百戏,虽然在汉代大为流行,由于司马迁《史记乐书》和班固《汉书礼乐志》以记载雅乐为主,所以对百戏涉猎极少。百戏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孝安帝纪》,书中记载:延平元年十二月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鱼龙曼延只是百戏的一种,此处的百戏,包罗众多的表演...
-
唐宋诗歌中“竹”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
3唐宋诗歌中竹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文人士大夫就开始关注竹,开始对竹进行描摹和书写,文人笔下的竹既是现实生活中的竹形象,又不仅仅是现实中的竹,它们在文人笔下获得了新的生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它们象征着坚贞高节...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