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的“家林”、“忘归”及米诗的“岁晏未言归”,隐晦地将枯木图像的文学蕴藉指向了《诗经》传统;俞希鲁跋文则沿着这一文学传统,将枯木图像与庾信《枯树赋》联系起来。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③
庾信《枯树赋》:“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④
苏轼《新葺小园二首·其一》:”三年辄去岂无乡,种树穿池亦漫忙。暂赏不须心汲汲,再来唯恐鬓苍苍。应成庾信吟枯柳,谁记山公醉夕阳。去后莫忧人剪伐,西邻幸许庇甘棠。“⑤苏轼《次韵子由岐下诗·柳》:”今年手自栽,问我何年去?他年我复来,摇落伤人意。“⑥从《诗经·采薇》到庾信《枯树赋》,到苏诗,再到刘、米题画诗和俞跋,文学传统中的枯树意象蕴藉着离愁别绪和羁旅思归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通过今昔对比,附着于”摇落“伤情之上。飞鸿、圆月、故园、枯木,能够表达思乡和羁旅的文学意象有很多。在绘画上,苏轼选择了枯木。在俞希鲁看来,枯木图像的虬屈盘旋、树梢的枝杈列举,正是对庾信笔下”鱼龙起伏,节竖山连“图像的具体呈现。
此外,刘良佐的题画诗有”支离天寿永“,而苏轼题画诗《题过所画枯木竹石图三首·其二》有”散木支离得自全“,此二句都是用《庄子·人间世》的典故。在苏轼和刘良佐看来,虬屈的枯木图像暗合庄子寓言中的树木形象⑦,隐喻了”散木不材“的庄学思辨。
苏轼画作中的枯木造型之所以与绘画传统有较大的差异,归根结蒂是因为这种”怪奇无端“的形象并非是对自然物象的描摹,也不是苏轼无缘由的生发,而是源于早已深入人心的诗文、寓言,是他对学意象的图像呈现。
①米芾:《画史》,北京:中国书店,2014年,第42页。
②据眉山三苏纪念馆所藏苏轼《枯木怪石图》摹本,刘、米、俞三人的题跋诗文皆附于画后。
③《诗经·采薇》,见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41页。
④庾信:《枯树赋》,见庾信:《庾子山集注》,许逸民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3页。
⑤苏轼:《新葺小园二首·其一》,《苏轼诗集》,第121页。
⑥苏轼:《次韵子由岐下诗·柳》,《苏轼诗集》,第140页。
⑦《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南泊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参见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77181页。
李商隐(813-858),是中国爱情诗创作上的杰出代表。他继承前人的诗歌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商隐的诗歌被历代评家视为侧僻、难解。元代著名历史学家元好问(11901257)就曾叹道:诗家总爱西昆好,...
\郑珍,字子尹,1806年出生于贵州遵义的一个儒医之家,卒于1864年,清代诗人,经学家,古文家,在绘画、书法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清史稿》称他为西南巨儒。他在少年时代就充满豪迈之气与宏伟之志,《和渊明饮酒二十首》道少志横四海,夜梦负天飞,二...
2古典诗歌竹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国是竹的故乡,又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竹植被的种植范围辽阔,种植竹的历史悠久,竹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为竹能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创造了先决条件。中国人发现竹的...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前后期有较大不同。早期,他多以诗针砭时事,怀古讽今,言辞激愤,风格浓烈;晚年,多作诗吟啸讴歌,怀古悼今,意境闲远,诗风恬淡。南宋陆游与杨万里对王安石的诗艺称赏不已,尤其是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大量师法荆公暮年小诗的流丽风格...
苏轼是传统文人的代表,他既有强烈的政治进取心,更有丰富的文学创作,乌台诗案是其一生进取转退的分界点。从谪居黄州开始,其早期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一步步冷却,而渐趋于性命之忧。然而与一般士大夫遭贬谪之后显现的愤懑忧虑不同,苏轼被贬黄州,在经历过初期的失...
1绪论竹属于禾科竹亚科植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为集中1,中国是竹的故乡,中国西南部地区是竹的主要盛产地,如云南省的南部和中部。中国种植竹子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以前就已开始种植...
结语张祜乐府诗是乐府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弥补了前人之于张祜乐府研究的不足。从张祜乐府诗文献留存情况谈起,继而论述张祜乐府诗的创作背景、张祜乐府诗之复与变、张祜乐府诗的文学特点。明晰张祜乐府诗在文学史、诗歌史和乐府诗史的意义和地位...
赵伯陶有清一代涌现出大批诗人,他们丰富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独具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为了研究工作的便利,如果分清代为初、中、晚三期,那么从清代初期至中期乾嘉时期是清诗发展的关键阶段。钱谦益、王士镇、袁枚又是这一阶段...
百戏,虽然在汉代大为流行,由于司马迁《史记乐书》和班固《汉书礼乐志》以记载雅乐为主,所以对百戏涉猎极少。百戏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孝安帝纪》,书中记载:延平元年十二月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鱼龙曼延只是百戏的一种,此处的百戏,包罗众多的表演...
3唐宋诗歌中竹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文人士大夫就开始关注竹,开始对竹进行描摹和书写,文人笔下的竹既是现实生活中的竹形象,又不仅仅是现实中的竹,它们在文人笔下获得了新的生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它们象征着坚贞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