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30 共750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随着人类的进化,女子教育也逐渐开始。在原始族群和母系氏族时期,男女1男女平等的教育便开始为男女有别的教育所代替,而且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获得极大发展。由于“男尊女卑”,女子不能与男子受同等教育,学校教育和较高水平的文化科技教育在 1840 年前的中国几乎与女子无缘,反而女德却极为受重视。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女子教育既继承了古代女子教育的优秀成果,又受落后女子教育思想的束缚。向警予成长于中国社会动荡时期,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一系列事件。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其次,从主观方面看来,向警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和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促使她走上了教育救国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女子教育思想。
  
  第一节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在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统治下,家庭文化教育是女子文化知识获得的主要渠道,而女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对象始于近代,“如此内涵的‘女子教育',被正式纳入’新教育‘制度体系,则始于 1907 年 3 月《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颁布。”①即是说,女子教育是自近代才开始成为新教育的一部分。
  
  向警予出生于内忧外患、清王朝日趋没落的年代。1894 年日本发起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可以在华投资设厂,开辟大量通商口岸,等等。其他帝国主义根据“最惠国待遇”,也纷纷获得此特权。’天朝大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主要的资源来源地和资本输出地,国家命运危在旦夕。此时,民族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的呼声响彻中华大地。
  
  一、女子教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压迫下的惨状
  
  正如向警予所说,“就一般原则说,教育是政治的副产物,教育无时无地不受政治的影响和支配。……政治既被反动派势力霸占了,教育当然也免不掉遭池鱼之殃。”
  
  在经过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之后,中国女子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受到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教会女学创办的女子教育模式,为中国女子教育提供参考,女子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管理等,人们开始跃跃欲试。“先是在各省城创办女子学堂,随即推进到沿海城市。”
  
  这些女学堂在当地无疑是属于新生事物,难免受到各种势力的阻扰。“绅界中人对女学堂众说纷纭:有的视自办女学堂是’胆妄之举‘,认为绅士之妻出任女教师(汪举人之妻刘佩珍)是’大伤风化‘.主张查封女子学堂,对女校长、女教员’殇其夫家,母家严厉管束‘.”
  
  虽然唱反调的人也不少,但是最终不少女校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压迫下,女子教育的状况呈现出三个特征:
  
  第一,女生入学率低。向警予在《留法女生对海外大学只要求》一文中指出了中国女子入学率低的现状。“自一二高等大学开女禁以来,而大多数女子以实力不足,有瞻望门墙而不得入之慨。闻北大第一次破天荒开女禁之招考,竟无一人有及格之程度。投考南高之女生,被录为正班生者亦仅寥寥数人,女子实力薄弱,程度不足,征之事实而益显着。”④虽然当时已经开启了高等学校男女同校的风气,可是,入学女生数仍是寥寥无几。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一些大学兼收女生,数目如下:
  
  第二,女子教育的教学质量低。“学校的好,全在于职教员得人与课程的完备。教职员固然要人格高尚,有教育家的精神;尤其要能明了世界大势,有充分的近代思想和科学常识。……全国教育,已成为官僚化与饭碗化。可是女子教育,更是落在水平线以下了。女师范不及男师范,女中学不及男中学,女高师不及男高师,这是今日之普遍现象。”
  
  教学质量是众多教学环节和教学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女子教育的教职员配备低是中国女子教育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女子教育,属于社会新型事物,女子教育的教学质量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员质量的高低和学校管理系统是否完善。当时女子学堂的人员配备情况大致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多数女子学堂集中在大都市、省会城市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富庶的地区,而边缘地区和省份则相形见绌。其次,按平均值统计:
  
  统计学堂处数 433 所,职员数 630 人,教员数 1051,女生数 14751;平均每所学校的职员数约等于 1.45 人;教员数 2.42 人,每所学校女学生数还不足 34 人。可以看出女学堂的人员配备不足,“资料难,教师难,金钱难。盖教师愈好,则身价愈好,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欲求加速的进步,实有资于明师。”①间接反映了当时较低的女子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女子教育规模小。男女应该有平等的教育权,这是中西所达的共识。
  
  然而中国女子的教育,应当要提高。针对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规模,向警予指出:
  
  “我国现状实在相差太远了,全国学校的数量,男的占最多数,女的占最少数。至于学生的名额,当然也就是这个比例。”②中华教育改进社调查 1922-1923 年度全国高等小学 35,182 所,民国学校368,560 所得到的资料统计表,如下:
  
  可见,尽管女子教育得到一定的发展,从其所占比例可以看出,相对于男子教育来说,女子教育仍然是严重滞后。
  
  二、女子教育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救国道路中的演进
  
  近代女子教育从萌芽到发展,经历了被拒斥、被容纳直至迅猛发展的曲折过程。从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各阶级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救国运动,例如以太平天国为主的农民阶级、以洋务运动为主的封建地主阶级、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主的资产阶级等等,中国女子教育在这些爱国道路探索中不断得到发展。
  
  太平天国与女子教育。1850 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明确提出了:“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难以九等。”
  
  这也明确表明男女享有经济权平等的思想。政治上,为女子设置了朝内、军中和职同等职位,在女子参政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婚姻上,废除了婚姻买卖,这给予当时女子婚姻包买包卖沉重一击。教育上,女子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等等。这是女人有史以来第一次享受到了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地位上的平等待遇。
  
  洋务运动与女子教育。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清政府的进步官僚们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引进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技术,保护封建统治的改良运动,史称“洋务运动”.此次运动虽以中日甲午战争失败而告终,但它证明了“中体西用”的改良运动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其次,陈东原的《中国的女子教育》一文中指出:“光绪十年 1884 年,美以美会在镇江宝盖山上设镇江女塾,为长江一带女校之始。”
  
  洋务派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引进了西方女子教育思想,教会女学明显增加。教会女学实质上是帝国主义进行对华教育扩张和控制中国新教育的工具,具有浓重的文化侵略色彩。教会创办女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教会女干部,利用这些女干部去感化更多的妇女,进而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甚至整个国家。
  
  教会女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使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文化侵略进一步加强,劝诱多数女子信教,安于现实,寄希望于未来,这无疑对中国妇女解放起阻碍作用。另一方面,教会女学的发展,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心,促进了中国自办女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尽管洋务运动失败了,但从此中国女子教育更加受到人民的关注。
  
  维新变法与女子教育。1898 年的维新变法是继太平天国之后的由民族资产1在广东南海还创办了不缠足会。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请禁妇女裹足摺》,致使皇帝下发各省禁止妇女缠足的谕旨。”
  
  缠足在身心上摧残着女子,严重阻碍着女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她们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格,置于男性的统治之下。同时也是使女子无法走进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维新变法倡导女学,倡导女权。梁启超说:“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
  
  明确指出,女子受教育与否,与国家的强弱和存亡有关系。除此之外,在反缠足和兴女学运动中,一小批维新派妇女也投入到维新运动中,在反对封建礼教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她们利用《女学报》这块阵地,向旧礼教发起猛攻,发表大量关于提倡男女平等、女子学习、婚姻自主的文章。对封建礼教形成重大冲击,促进近代女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由下表可以看出,女子学堂开始遍布中国大地,女子教育蓬勃发展。
  
  辛亥革命和女子教育。辛亥革命是 1911 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群众基础最广的一次革命,所以也称之为’大革命‘.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说:“中国人数四万万人,此四万万之人皆应受教育。然欲四万万人皆得受教育,必倚重师范。此师范学校宜急办也。而女子师范尤为重要。”
  
  对师范教育给与肯定的同时,也对女子师范给与重视,强调了女子教育的重要性。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于 1912 年 1 月 19 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规定初等小学男女同校;民国小学课程中,女生比男生多修一门缝纫课;女子高等小学设家事课。1912 年至 1913年两次公布的新规定,合称“壬子癸丑学制”.一系列的法令说明,女子教育成为正规教育的组成部分,女学被纳入教育体制。
  
  辛亥革命前的近代女子教育事业,对于女子权利、婚姻自由、兴办女学、批判妇德等传统思想,起到了瓦解作用。使新的女子教育理念得到传播,并渐入人心,从而激发了广大女子为争取妇女解放,培养出一大批巾帼豪杰,向警予就是其中一位。向警予自 8 岁开始,进入文昌阁小学,遂开县城女子入校读书之先声。
  
  16 岁考入常德女子师范学校;19 岁转学到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毕业后,返乡创办女校,以实际行动证明投身于女子教育事业,为中国女子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三、中国共产党对女子教育的早期探索
  
  “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开始得到大力的传播,届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也风行一时,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播种者。此时,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也开始席卷中国,先进马克思主义者在《新青年》上不断发表俄国关于妇女的文章,如《俄国的婚姻制度》、《劳农俄罗斯之保护妇女儿童观》、《劳农俄罗斯之妇女》、等等,并且逐渐开始翻译一些关于妇女的文章。如李汉俊翻译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李达翻译了倍倍尔着的《妇女与社会主义》部分章节和《列宁的妇女解放运动论》,发表在《新青年》和《妇女评论》上,这些进步文章极大地冲击了中国思想界。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入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启发,为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入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明确指出:“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他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他们一切的基础。经济组织一有变动,他们都跟着变动。换一句话说,就是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的解决。
  
  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个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①向警予也意识到了妇女问题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表面上看是男权社会的压迫,其根源在于经济原因。
  
  向警予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影响,提出:“大概以为欲谋女子解放与改造,需从教育平等与经济独立入手。”即女子受压迫,未能得到解放根源于经济原因;女子教育亟需解决的三大问题即“第一,供给学问的资料;第二,指导学问的教师;第三,兑换学问的金钱。”然而,好的资料需要金钱购买,越好的老师,身价也就越高,所以要想女子教育快速发展,“第三问题,实为一切问题的枢纽”,④即女子教育事业滞后也是源于经济落后的原因。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启发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使空想社会主义上升为科学社会主义。1919 年 12 月,《新青年》杂志以全体社员“公共意见”的名义发表了《新青年宣言》,提出“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成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了。”⑤“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分别指“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即表明中国进步份子对西方认识的一个转变。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此时,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主流。
  
  中国在认识西方资本主义过程中,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在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的旗号下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攻读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等等,不管这些理论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但对当时中国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而言,这些救国理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向警予结合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妇女问题的方法,《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一文中,明确提出,例如“组织婚姻自决同盟、组织儿童公育、组织女子教育经费接待银行、组织工读互助团、组织合作社、组织新村。”⑥等措施,来解决妇女问题。
  
  四、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向警予出生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少年时代就充满了求知的渴望,关心国家的兴亡,向往古代花木兰式的女英雄。向警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和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第一,父亲的谆谆教诲。父亲向瑞龄以经商为主,属于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先天不足,既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革命性;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具有依赖性。向瑞龄身上也很明显地现实出这种阶级特性。在经济上,不得不依赖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发生联系,谋取利润。在政治上,却渴望国家富强,有一个安定的局面,不满于清王朝的屈辱投降和军阀混战。他同情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同时反对袁世凯的卖国政策。他“对于社会公益,尤能挺身以当大难,个人厉害素不计及。”在向警予离开溆浦外出求学时,“父亲曾对她说:全县到外地求学的女子,从你开始,毕业后,应当为家乡办女学,培养女学生。”
  
  乃至后期向警予回家乡创办女校,在校舍、经费、人脉等资源方面都得到了向瑞龄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子女教育上,他不愿子女委身商界,希望他们能求学深造,有一门专长,将来立足社会。因此,向警予五岁时,父亲就教她开始识字了。第二,大哥的思想启蒙。大哥考取日本官费留学生,在早稻田大学法制经济科肄业。在大哥的影响下,她开始接触《民报》《新民丛报》等先进刊物,接触新思潮,关心国事。“平时在家讨论,鼓励向警予积极发言,给向警予幼小的心灵灌输了启蒙思想。大哥对她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启蒙。”③第三,自己个人努力。向警予从小就爱读书,例如:《三字经》《孝经》《幼学》等封建读本,喜欢屈原的《离骚》,而对《木兰辞》则是爱不释手。中国古代花木兰式的男扮女装、代父从军的感人事迹,冲击着她的少女情怀。她及其向往花木兰式的女英雄的征战生活。从小便立志“成为女界第一人”的伟大志向。后来在校读书期间,勤奋苦读,对待工作也是一丝不苟,一直是学校“文武双全”的佼佼者。
  
  (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向警予的女子教育思想与她入骨入髓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分不开的。向警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她还是女学生之时,就已经有所体现了。1911 年,辛亥革命这一年,向警予家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大哥在参加孙中山在日本组织的革命活动时病故;二是五哥参加中国六日医药学生救护队回国,成绩突出,授予奖章。“一’喜‘一’悲‘,在向警予心中留下难忘的印象,两个哥哥在旧民主主义道路上奔走呼号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她。”
  
  她离开家乡,立志教育事业,以教育救国为己任。如果说此前向警予少年时期的爱国主义比较肤浅的话,那么,她后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则上升到了更为深刻的理性阶段。1915 年,向警予在考察湖南地型时发出感概:“异日者又恶知夫湖南之果不为中国之普鲁士也。吾党之小人退息其间,有观兴感,安能无动于?然则普鲁士之铸造其在斯乎!先中国,后湖南,学校之用意可思矣。”而在平时日记中,也不难发现,向警予时时刻刻把救国爱国铭记于心,由此可见向警予视教育救国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融于骨血。
  
  (二)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
  
  向警予的女子教育思想在她参加和进行了一系列女子教育、女子解放等相关的实践活动不断完善。第一,她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表现在将理想付诸于实践。周南女校毕业返乡,创办男女同校的溆浦女校,是溆浦第一所男女兼收的女校。
  
  把男女教育平等、教育救国等思想付诸于实践。第二,她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体现于克服创办女子学校的困难中。她创办溆浦女校之初,开学一周了,学生只有几十人。为了让更多的女孩子上学,向警予不仅建议知事颁发文告,要求家长送女孩子上学。而且还亲自四处劝学。“一个人从县城出发,带着包袱雨伞,顶着烈日,冒着大雨,走遍四乡,到处劝学。”她每到一处,都不厌其烦地向家长们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把女子上学的好处也详细地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家长们。在向警予吃苦耐劳、不怕艰辛精神的感动下,很多家长开始陆陆续续送女孩上学。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学校的运转严重缺乏资金,而大多数贫困学生也面临着’辍学‘危机。所以,向警予开始四处筹款,在向警予的文集书信中,可以看见大量的关于筹款的文稿,如:《请吴知事筹款书》《再上知事探问筹款消息书》《上谢知事请筹加二年级常年经费书》《呈请追加预算文》《为补习科毕业敦请特别费书》等等,女校得以继续发展无疑是向警予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的结果。第三,她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展露于她领导的妇女工作中。向警予在担任中央妇女部负责人期间,她创办女性刊物《大江》,办平民女校,以及各种夜校,培养女干部;经常深入工厂了解劳动妇女的工作、生活状况,动员群众,发展组织。亲自领导各种女工大罢工运动,并且参加领导了五卅运动。
  
  (三)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早在 1920 年,向警予就写了《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系统地阐述了妇女运动的理论,当时,她是透过“夜色沉沉”“寂寞荒凉”的黑暗境遇,预见到中国妇女问题,她像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迎接风浪的海燕,热情地向苦难中的姐妹们呼唤:“觉醒吧!”向警予是“中国妇女宣传运动新纪元的开拓者”,她的关于妇女运动的理论,就是“中国沉沉女界报晓的第一声”.“向警予每次上街宣讲,总是穿着雨衣,带着雨帽。当她讲演时,都是任水龙头扫射,等群众跑散了,才最后一个跟着走。”
  
  可她仍然坚持四处宣讲革命精神,动员群众,这种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鼓舞着听众。在向警予革命斗争中,她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婆婆带,与他们总是聚少离多。在《向警予传》中这样描述着:“向警予是一位革命的母亲。她热爱自己的家庭,更热爱千千万万个劳苦大众的家庭;她关心自己的孩子,更关心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孩子。为了全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孩子们的幸福,她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一切,这就是向警予!”
  
  向警予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1928 年于武汉地下斗争过程中,受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在走向刑场的路途中,仍然不忘宣传革命思想,英勇就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