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其高危症状及相关治疗后伴发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凶险,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急诊就诊的主要原因。本文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因急诊就诊,且被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共486例,对其归类并采取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86例,其中男性297例,女性189例,年龄13~86岁,均经临床、影像和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肺癌198例,宫颈癌126例,胃癌62例,直肠癌41例,原发性肝癌32例,其他27例。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恶性肿瘤患者急症归纳如下:
1.2.1 呼吸困难:是恶性肿瘤患者急诊时最常见急性症状。本组病例中共有218例患者表现首发症状为呼吸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肺部感染86例,气管狭窄23例,胸腔积液45例心力衰竭35例,呼吸衰竭9例,肺不张20例。
1.2.2 出血:本组病例以各部位出血为主诉者148例,其中阴道出血65例,尿血10例,呕血或黑便40例,咯血23例,其他部位出血10例。出血的原因多与肿瘤浸润、感染、术后吻合口漏、血小板减少及DIC有关。
1.2.3 癌痛:本组病例中以疼痛为主诉患者90例,男性33例,女性57例,引起癌痛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宫颈癌、骨转移癌及其他癌。
1.2.4 发热:本组病例中以发热为主诉有221例,体温高于39 ℃者45例,体温在38~39 ℃者66例,发热多呈间歇性发热,间歇期长短不一;热程或长或短,短者数天,长者有的可达数月之久;热型以不规则或者弛张热为主。
1.2.5 恶病质综合征:本组中以高度消瘦、衰竭等表现就诊患者为24例,主要以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等多器官衰竭为主要表现,大多数处于频死状态。
2、 应对措施
2.1 一般应对措施:由急诊收住入院的患者,首先要进行快速鉴别分类,及时判断出患者是危急症、紧急症或是一般急诊。然后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血输液前准备、给氧、除颤等各项对症及抢救措施的准备工作。
2.2 对症应对措施
2.2.1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肿瘤晚期常见的、严重的临床表现,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较多,但需快速判断,对症处理。治疗主要以改善呼吸功能,对症治疗,营养支持为主,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痰多不能咯出者可通过静脉给予化痰药物或者雾化吸入干预,必要时还可以给予电动吸痰。
2.2.2 出血:针对出血的患者,治疗主要以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改善凝血功能为主,首先了解出血的部位,估计出血的量,及时准确地应用止血药。出血严重者,应做好交叉配血试验。患者要求绝对卧床,平卧、头偏一侧,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对燥动不安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其面色、神志的变化;监测每小时尿量,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环境整洁安静,预防交叉感染,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行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或在胃镜下止血。阴道大出血,可采用填塞止血。
2.3.3 癌痛:治疗主要以药物抑制疼痛为主,首先了解疼痛部位,性质、发作情况及疼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制定止痛方案和给药途径。主要以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提出的三级止痛方案为主。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止痛效果及时提供适当的止痛方法非常重要。
2.3.4 发热:对发热的患者,治疗主要以控制感染,物理降温,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及时记录。遵医嘱使用物理或药物降温者应观察体温的变化,出汗多或体液丢失较多者,应注意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时更换衣物床单。
2.3.5 恶病质:对这些患者,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应该鼓励患者多进食,食物应以高营养易消化为主,少量多餐,饮食多样化,必要时进行胃肠外支持治疗。
3、 结果
对于因恶性肿瘤相关急症就诊患者,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相关症状进行针对性有效护理,解决危及生命的各种因素,这样才能收到症状缓解,病情稳定的效果。
4、 讨论
急诊科恶性肿瘤患者就诊原因主要与恶性肿瘤复发或手术治疗、放化疗后出现并发症有关。因此对不同病例及首发急性症状给予针对性处理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扭转危重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国梁.现代肿瘤放射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75.
[2] 陈振东,孙燕,王肇炎.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64.
[3] 梁土轩,梁玉梅.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4):967-968.
[4] 杨康,莫月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热带医学,2002,2(23):139-140.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而持续的胸骨后疼痛,可合并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该疾病不断增加。为研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方法,本次研...
采用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救治急、重症患者常用的辅助通气方案。但气管切开术对患者呼吸道的密闭性、完整性及防御机制造成了破坏,此阶段如气道湿化不足,可导致患痰液变稠,严重时可形成痰栓造成气道堵塞,影响气体交换,进而威胁患...
颅脑损伤具有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且其发病率也趋于上升的趋势。尽管医学不断发展,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已明显降低,但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仍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许多学者对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其中颅脑损伤后高热被认为是继发性...
现代医学进入近现代中国后,发展势头极为火热,而中医学在临床阵地上步步退缩。遇到问题,不能用中医的方法来解决。尤其是遇到一些急症时,处理起来首先考虑去西医院急诊科。这并不是中医同仁们没有信心,而是患者对中医药没有信心,不了解中医药的作用。因...
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急性期治疗以开通闭塞血管为最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仍以静、动脉溶栓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其成功率有限,血管再闭塞率较高,尤其是后循环脑梗死致残、致死率极高,疗效令临床医生不满意。近年来急诊血管内支架介入成形术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医疗水平的进步使得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急诊抢救室这种高危科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风险管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对于手术中或者手术环境、医疗设备等方面已经存在或者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考虑对...
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septalrupture,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后最严重的机械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病情非常凶险,往往很快发展至急性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而死亡,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极高、预后差,介入或外...
超声具有非入侵性,不产生放射以及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超声诊断不仅可以测定胃排空,还能够测定胃窦收缩等活动。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当发展至终末期而出现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涉及面广,早中期主要在于延缓病程进展,晚期则主要依靠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但其治疗费用昂贵,病人一般难以承受。为此,我们开...
镇痛镇静治疗通过控制过度应激对重症患者的病理生理产生影响,并起到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作用。今天的镇痛镇静,已不仅仅局限于患者的舒服和不躁动,其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通过镇痛镇静对ARDS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