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自媒体发展过程中人的异化表现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7-03-28 共669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自媒体发展过程中人的异化表现
  
  从自媒体的发展轨迹来看,2005 年以前诸如博客、论坛、SNS 网站红极一时,但是由于电脑 PC 终端的限制,人们还不能随时随地的实现自媒体的交流。2009年新浪微博的兴起,借助它强大的媒体属性,将其推向中国头号互联网应用之一。
  
  到 2011 年,微博发展进入到鼎盛时期,每天有超过 6000 万的用户活跃在微博应用当中。2011 年腾讯推出微信平台,2012 年推出微信公众号,在短短两年世间就具有了数亿用户的积累。自 2013 年开始中国的自媒体平台发展进入井喷期,名目繁多的自媒体应用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在 2014 年自媒体开始获得经济利益,于是越来越多个人和企业投入到自媒体大潮当中。由此可见,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的自媒体形态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的,新生事物给予了所有网络人以自我展现、平等表达的机会,人们可以在这些自媒体平台上自由地展现自我、发布信息、表达观点、碰撞思想,甚至为人的自由打开一扇网络之窗。
  
  但是,自媒体迅速崛起的背后也产生一系列乱象,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一、自媒体对人的主体性的异化

  
  (一)人的自主意识的下降
  
  如今的自媒体技术,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发展起来的,智能手机技术的迅速崛起使得自媒体平台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目前我国手机上网的人群达到 6.9 亿左右,每天通过自媒体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可以达到惊人的数量。互联网的开放性精神使得人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自己所需求的信息,打开各种自媒体平台,就可以发现各种网络账号正在竞相展现与现实自我不同的虚拟自我。他们要么纵论国事、评时议政、批判社会、反思体制;要么成功哲学、心灵鸡汤、人生励志、阿 Q 精神;要么奇闻轶事、闻所未闻、各种八卦、不知真伪;要么晒图狂魔、酥胸美照、挤眉弄眼、千篇一律;要么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珍馐佳肴、马不停蹄……总之,仿佛个个都那么与众不同、令人艳羡、卓尔不群。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广告营销、事件炒作等手段,人们从一条自媒体信息跳转到到另一条自媒体信息,甚至不曾觉察到自己的思维为何停顿至此,就已经被下一条信息所带走。尼葛洛庞帝所认为的:“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空间中,人们似乎可以获得一种另类的自由,这种自由受到欲望的驱使,靠兴趣和利益维持,人们摒弃理性的反思转而追逐一种感性的狂欢。”
  
  当下的自媒体用户就陷入一种另类的自由当中,在庞大的自媒体信息当中,受众看似享受着数字信息所带来的自由,不如说受众思维变得浅薄,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搜索找到“答案”,随手“剪切”、“复制”就将别人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观点,不再追究事情的真相和内在联系。人的自主意识也被纷杂的信息消耗殆尽,碎片化的信息使人们摒弃了理性的反思。
  
  (二)人的碎片化生存
  
  有人说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微博、微信、微拍等自媒体形式的迅速普及,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微时代”,人们的生活景观在“微时代”似乎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但是,我们的生活似乎又在这种“微景观”中一步步消逝,其中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人们的碎片化生存方式。自媒体环境将人的时空观进一步“撕裂”,我们的现实生活场景被虚拟的自媒体环境“碎片化”.首当其冲的是信息的“碎片化”,在自媒体环境中,自媒体内容的多样性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对人现有的价值观进行撕裂和争夺;其次,人的生活境遇也被媒介碎片化,我们的工作、学习和休闲过程总是被自媒体技术的推送提醒所打断,人们不能很严格的将生活进行有效的规划,在生活消费领域自媒体信息将大众消费市场向分众市场转变,将人们价值理念、生活态度不断地分化,人们被不同的自媒体营销信息不断的聚合分散,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选择困难症”出现;最后,也是最为直观的表现,人们的阅读习惯被严重的碎片化,微博、微信的盛行,让“关键词”式的阅读成为常态,人们不再追究信息内容所带来的深层寓意,“浅阅读”、“浅思考”直接导致的是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慵懒、拖沓、道德相对主义的生活方式逐渐弥漫开来。自媒体环境下人也逐渐沦为一种碎片化的生存。
  
  (三)人的同质化倾向
  
  自媒体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价值理念更为多元、文化资源更加丰富的媒介环境,这有助于人们通过更多的方式和路径深入地审视自我的本真状态,发现和总结自己平时所忽略的错误和缺陷,对网络热门事件进行换位思考、反思和自省,通过网络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和完善自我。网络环境不会给我们提供一个纯粹的数字化乐园,它会通过媒介的功能将我们的感知功能和情感功能延续,如果我们按照既定的规则去使用它,这不仅不会改变我们与生俱来的基本属性,同时也会使人的人性和多样化得到张扬。
  
  人们在现实中的失意情绪通过网络具有了宣泄渠道,逐渐体验到一种平等、成功、自由的情感氛围,似乎只有通过网络人的自我意识才能得到张扬,人的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分享者。在自媒体构造的虚拟空间中,绝对权力和特殊权利被弱化,平等自由的自主意识得到加强,同时也促进了自我的个性发展,为多元的价值理念提供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地发挥。但是,在纷繁复杂的自媒体信息中,人们更容易被所谓的网络流行文化所禁锢,一些公众大 V、或者原本就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自媒体账号,具有很强的塑造能力,他们在自媒体上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刮出一股汹涌而来的网络文化大风。
  
  如近些年来的“流行网络语”现象,“网红脸”现象、明星自媒体账号的宣传、知名自媒体人的言论观点等,都可以使普通的自媒体受众纷纷效仿。普通的自媒体受众,不可避免地在这股浪潮中越加远离本我,甚至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公知大 V 的棋子。人们不但无法在各种自媒体平台中展现个性,反而丧失了个性;不但无法在其中获得真知,反而迷失了方向;不但无法在其中自由解放,反而迷失了自我。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向着一股流行文化靠拢发展,原本个性张扬的人变得同质化、一致化。
  
  二、自媒体对人的生活方式的异化
  
  (一)人对媒介技术的依赖
  
  截至 2015 年 12 月,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 6.88 亿,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 25.6 小时。
  
  当下我们很多人的现实写照是早上睁眼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还是看手机,我们吃饭、走路、亲友聚会都在看手机,当下流行将这种现象称为“低头族”.我们将生活中闲暇的零碎时间都用在了看手机、看平板电脑上,人们的生活已经不能没有手机。从表象上看,我们似乎是对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IPAD 等技术产品的依赖,但实质上我们更是对媒介的依赖,对新媒体平台,对自媒体平台的依赖。麦克卢汉指出,技术的作用不单单作用于人的主观意识和价值层面,同时也强制的作用于人的感觉比率和认知模式。
  
  他还认为媒介的一个固有功能就是使人的意识麻木,让我们的身体被媒介占领而不自知。我们演化为 24 小时在线的屏奴,我们似乎永远生活在线上,我们分享文字、图片、视频、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情景,不断地刷新朋友圈,去关注和被关注,在点赞和被点赞之中获得“存在感”.我们沉溺于虚拟的温情氛围中不能自已,纷繁庞杂的信息环境也构成了我们日常的生活环境,我们在不断更新的信息大餐中食不知味,逐渐的丧失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而对媒介信息形成彻底的依赖,最直接的表象就是对手机等媒介技术的依赖。
  
  (二)人的思维方式的异化
  
  在媒介技术出现之前,人类的思维模式受到传统的写作和阅读以及排版模式的影响,逐渐形成以时空和逻辑顺序为特点的线性思维模式。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传统的信息阅读中依靠纸质印刷品来获得知识,纸质印刷产品按照上下、左右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这种直线的、单向的思维模式是把认识停留在对事物的抽象而不是本质的抽象,从事物的表象深入到其本质。在媒体技术出现之后,由于其超链接、碎片化、交互性的特性,人们的思维进入一种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 ,这种非线性的思维模式有利于人们进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让人的思维模式更加多元和完善。但是,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出现也使得大众的阅读思维形成一种跳跃状态,人们逐渐将书本阅读当作一种枯燥乏味的方式,转而沉溺于更加直观化的屏幕阅读,人的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也随着阅读场域的改变而下降。自媒体环境中多种阅读模式集中在一个平台中,文字、图片、视频、广告信息集于一体,人们的阅读思维总是被不断地信息干扰所打断,进入一种“碎片化”的阅读模式。自媒体平台所设置的字数要求,使文字信息不断的被压缩简化,完整的文本阅读被人为的拆碎,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也进而导致人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模式的“碎片化”.完整的逻辑思维,在大量的复杂的、零碎的信息中被不断离散和聚合,这种跳跃化、碎片化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我们主要的思维模式,就会使得我们不再深度学习和思考。
  
  如当下很多人将搜索引擎、自媒体问答作为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网络流行语“有问题,找度娘,”就是人们思维模式异化的最直观体现。
  
  (三)人的惰性思维的放大
  
  人类的思维同样存在着固有的规律,惰性规律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规律使得人们对事物不再敏感,按照个人喜好和固有思维不断重复和模仿他人,喜欢求同却不善存异。
  
  自媒体环境为人们构造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虚拟空间,这种自由的虚拟温情环境也使得人与生俱来的某些属性得到放大,人们对媒介信息达到一种空前的依赖,现实环境的压力和自媒体环境中的“负能量”,致使一些人滋生一种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从而缺失了积极主动的主观思维能力,不积极主动的去思考。
  
  一方面,人们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意识。在面对自媒体环境庞大的信息数据时,人们对信息的分析和辨别能力也遭到腐蚀,在不断、快速的信息浏览过程当中,主体的思维也在随着信息内容的不同而不断跳跃,人们被动地接受信息洪流的冲击。标题化、舆论主导化的信息内容让主体思维潜在的培养着自己的“认同”理念。我们在认同某一观点的同时积极主动的思维意识开始丧失,简单的“拿来主义”就进行复制转发。当这种信息接发模式成为常态,人之为人的主观能动思维也在不断下降。在不间断的信息浏览过程中,时间概念在不断模糊,事情被无限期的拖延,当下普遍的“拖延症”问题,就是人的惰性思维在作祟。
  
  另一方面,人们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心态。在自媒体时代,我们通过手机、电脑更加便利的享受信息交流所带来的愉悦感,人们所有的闲暇时间似乎都被媒介信息所弥补,我们积极主动的思维心态也被碎片化思维的不间断跳跃所消磨。
  
  自媒体环境中他者传递的与众不同、令人艳羡、卓尔不群的信息与自己的现实境遇形成的强烈反差,让主体产生消极心态,而过低的评价自我,造成丧失对自身能力的信心,进而对人、行事态度消极怠慢,不愿意再去思考。
  
  三、自媒体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影响
  
  (一)自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异化
  
  自媒体环境改变了当今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人们的观念、思想和价值观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文化中的集体价值观、传统审美理念、思维方式、文学艺术等文化因素也随着自媒体的异化而改变,现有的社会文化也势必被打破和重塑。现在所流行的自媒体文化中存在着很多先天的缺陷,自媒体海量的信息传播内容使人们无力一一驻足阅读,人们从碎片化的、精干短小的文章内容中获得文化养分,“快餐文化”成为一种流行,传统的书籍阅读和线性思维被侵蚀和割裂,我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都在不同程度的下降。网络文化中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和另类解读对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极大破坏,我们并不是不鼓励自媒体文化的创新,但我们同时也要警惕文化创新所带来的危害。诸如“神马”代替“什么”,“鸭梨”代替“压力”,“886”代替“拜拜了”,网络广告中对成语的改造和乱用,其中虽不乏新颖与诙谐,但从长远来看,尤其是对伴随着自媒体成长起来的 00 后、10 后来说,他们会不会在这些符号化的大众文化中对传统文化产生根深蒂固的误读呢?
  
  自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从开始交流互动的设计初衷向商业化、利益化的方向倾斜。如今的微信公众号、自媒体营销手段越来越常见,他们常常打着“网络文化”的幌子,进行着污染文化的行为。在自媒体用户的朋友圈中,随处可见微商、代购的身影,为了获得关注,大量的同质化内容、定点的数据挖掘对象、毫无根据的臆测和为求产量的人云亦云式文章随处可见,迎合受众的色情、低俗、拜金主义的内容也在充斥着自媒体平台,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这种消费意识形态引导下的大众文化虽然能让现实中的人们获得暂时的归属和满足感,但是更容易使人陷入孤独和生存危机的深渊,也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真正标准,从长远来看更是加深了人的异化。
  
  (二)自媒体环境中人际关系异化
  
  现在的自媒体交流平台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人们无休止的沉溺在虚拟交往工具当中,手机的自媒体特性将这种信息分享更随意化,生活化,无地域化。打开手机微博,微信朋友圈,腾讯 QQ 的好友动态,可以看到所关注的人发布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手机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即时通讯工具,更像是一个数字化的娱乐中心。在多元化的媒体平台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很多人以“直播”自己的生活为乐趣,在直播互动中寻求心理慰藉,不间断的信息互动又进一步刺激他们的分享欲望,自媒体主体更满足于这种虚拟的信息温情当中,这就是一种异化的表现。一旦自媒体主体不再与他人进行虚拟互动的时候,就会变得焦虑,觉得没有“存在感”,为了获得这种存在感,更加频繁的进行信息分享。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
  
  人和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也被进一步蚕食,即使朋友聚会,家人相处大家也是低头玩手机,更有甚者即使面对面也在使用手机媒介进行交流,不能不说这是技术的一种悲哀。人际交往范围扩大,原先不可能有交集的陌生群体依托自媒体平台交流,对方的年龄、外貌、经济条件、性格特征完全处于一个未知的状态,只是通过虚拟平台进行交流,交流双方都可以以虚拟的身份、角色和性格特征进行伪装,对于一些伪装高手而言,其塑造的角色还具备极高的可信度,这也是近些年来网络诈骗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人们似乎将自己影藏在了手机或电脑背后去窥视媒介信息,只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信息,而不再热衷与互动。原先所设置的交流群组,参与者都处于一种隐身或潜水的状态。自媒体最初的目的就是将人们聚集在一起,通过分享内容让这些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让朋友之间更加互动和了解,形成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共同追求的圈子文化,让陌生人之间变得熟悉,人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虚拟空间拉为零距离,但是目前的自媒体人际关系似乎正在偏离这一初衷。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依赖于自媒介平台,过度的依赖致使人际交往出现工具性异化,现实的人际交往被虚拟交往割裂,失去虚拟交往工具,主体甚至会出现交流障碍。
  
  (三)自媒体信息舆论背后的秩序失衡
  
  自媒体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由于自媒体真实身份信息的隐匿性,让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绝对自由的场所,野蛮、无知、暴力、冷漠、缺乏理性思考的推理判断已经成为自媒体用户的一种群体标签。在面对突发事件形成的舆论氛围时,他们会产生群体性地“发声”冲动,对自己的言论也不再负责。个人在舆论浪潮中敢于发泄自己的本能的欲望,个人的责任感在此时荡然无存。群体在这一过程中极易受人暗示,当这种暗示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时,群体的舆论方向会迅速发生转向,最终不可控制。
  
  如果一个人在媒体平台打算对他人进行语言攻击时,由于个人的自身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影响,他还可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如果一群人对他人进行舆论攻击时,那么此时个人的行为就变成一种群体无意识行为,他也会加入其中,反而没有罪恶感,道德的约束力消失了,个人的本能在无意识下呈现出来。
  
  更严重的是,自媒体环境中个人自媒体的情感和行动都极容易被其他情绪和言论感染,迅速地形成一股舆论洪流,将个人淹没。就像勒庞认为的那样,群体的思维游荡在一个无意识领域,听信于一切暗示,人们除了无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几年前引起网络热议的“人肉搜索”问题,在自媒体平台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和异化,公众的舆论已经一次次的冲破现实伦理的界限。比如在 2013 年,中国赴美留学女学生在宝马车内被杀,这条新闻迅速在自媒体平台引起热议,这本是一件十分令人痛心的事件,但是在自媒体舆论中却引来了众多网友的调侃,大家将女孩被杀归结为炫富、生活不检点所致,有些自媒体观点甚至认为其是咎由自取,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也会对受害者家属造成更大的伤害。这个案例只是自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一个缩影,却使我们看到了人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和敬畏态度的丧失,这种秩序失衡的自媒体环境致使虚假信息大行其道,用户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冷漠、无情、不负责任,一旦舆论氛围形成,外界就很难扭转。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