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毕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宽甸县发展沟域经济的规划和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08 共358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3 章 宽甸县发展沟域经济的规划和作用

  3.1 宽甸县沟域经济发展规划

  (一)总体定位。坚持生态农业和旅游也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内部结构。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检出设施建设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投资人士,把宽甸地区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内涵丰富、交通方便快捷的休闲旅游胜地和城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的基地和展区。

  (二)主要目标。以“总部经济、会所经济、生态观光农业、纯旅游观光经济、旅游地产”五大经济形态,以乡镇为单位,“一江(鸭绿江水上景观线)、三路(201 国道、东边道铁路、丹集线)”为线,对 22 个乡镇进行沟域经济调研,高标准制定沟域规划,突出特色、分期实施,科学包装,大力宣传,争创品牌。充分发挥沟域经济生态服务、经济增长、空间拓展三大价值。

  (三)规划布局。以宽甸县城为中心,以鸭绿江和北部山区为两条线,努力把地区建设成生态环境优良、交通条件优越的生态旅游观光圣地,调动相关适宜产业的发展,形成 以点成线,以点带面,沟沟有特色,处处可游览的局面,农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等多种生产元素置于其中产业发展布局。

  根据宽甸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重点搞好旅游县城,旅游乡镇,旅游村屯的接待基地规划。确定宽甸镇为全县旅游接待基地,相关旅游乡镇为二级接待基地,相关旅游村屯为三级接待基地。建设“一城、八镇、十六村”的全县接待服务体系。即以宽甸县城为中心,长甸镇、青山沟镇、灌水镇、双山子镇、虎山镇、大川头镇、步达远镇、古楼子乡为次中心,以旅游景区范围内十六个村屯为接待点。

  目前,宽甸县旅游正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产业过渡,总体上步入旅游后现代发展阶段,即与世界接轨的休闲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同时,在区域旅游热点地区日益增多,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旅游业要实现脱颖而出、领先发展,需要牢固树立大旅游发展观念,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发展根本方针,进一步盘活用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以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出发点,统筹摆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旅游业发展为着眼点,全面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建设;以促进旅游业发展为着力点,整体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就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切入点,站在宽甸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整体谋划深度推进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开发,带动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这就需要切实加强对旅游市场需求的研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基本原则,统筹整合旅游资源与市场要素,整体推进县域旅游业产业化发展增速提质、集约增效;以旅游规划创新、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实现旅游开发模式的突破,因地制宜“亮出宽甸休闲旅游之剑”,推动县域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3.2 宽甸县发展沟域经济的优势

  良好的生态资源、厚重的地域文化、独特的异国风光、广阔的发展空间,构成了宽甸生态旅游厚积薄发的优势。通过辽宁生态旅游实验区的建设,宽甸人将努力打造生态宽甸、美丽宽甸、边城宽甸、智慧宽甸、幸福宽甸!

  1、地处中朝边境,区位得天独厚

  宽甸是辽宁省最大的边境县,与朝鲜一衣带水,边境线长 216.5 公里,中朝界河鸭绿江具备国际性旅游品牌特点。同时,宽甸是长白山、鸭绿江、渤海“山-江-海”黄金旅游线路的核心区域、重要节点,具备成为国际化、高端化旅游度假目的地。有便利的立体化交通网络,201 国道、丹通高速、铁长线、丹集线穿境而过,距丹东浪头机场 1 小时车程,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3 小时车程内;同时,在不久的将来,沈丹、丹大高铁、本桓宽高速公路的开通将快速增加客源量。

  2、生态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

  宽甸生态良好,四季分明,山光水色,宜居宜游。全县年均降水量 1100 毫米,森林覆盖率 78.4%,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 1 万多个,最高处超过 10 万个,被誉为“辽宁绿肺”、“世界六大无污染区”之一,生态是宽甸百年发展基础。

  建成了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山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桥沟国家级旅游景区(4A)、天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4A)、黄椅山省级森林公园(3A)、花脖山省级森林公园等多处国家级或省级旅游景区和自然保护区,安平河、九水峡、城顶山高句丽遗址等多处市级旅游区。正在开发建设的景区有天罡山、富寿山、绿江、三道湾 4 处。

  3、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丰厚

  宽甸是满族聚居地,也是朝鲜族的重要聚居区之一,汇集红色文化、边境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古城文化、红山文化、长寿文化于一体。融汇明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长城、杨靖宇抗联遗址、抗美援朝河口断桥、高句丽城顶山遗址、赫甸古城等历史文化景点于一身。如此丰富的文化背景对于县域开展文化旅游、文化产业相关产品具有极强的支撑作用。文化作为旅游的基础资源,旅游产品作为文化保护传承的平台,通过文化与旅游的共融,可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文化遗址观光、文化演艺事业、养生养老、文化休闲度假等方面内容,打造文旅结合互相促进发展的局面。

  4、物产资源丰富,生态产品多样

  宽甸矿产品、淡水产品、林下产品、绿色农产品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居辽宁省第一位,水产养殖业发达,是辽宁最大的淡水鱼出口创汇基地,其中特产“池沼公鱼”远销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宽甸还是全国的板栗生产基地县、食用菌种植和中药材驯养基地县;此外山野菜、果蔬、林蛙油及蜂产品等绿色农副产品全国闻名,有着“国之瑰宝”美誉的石柱参更是享誉海内外。
  
  5、客源市场稳定,发展空间巨大

  宽甸地处沈阳中部城市群,沈丹高铁、本桓宽高速不久将开通,宽甸将真正进入“2 小时旅游经济圈”内,这将为宽甸发展生态旅游构筑强大的地缘市场;另外,依托丹东机场的地理优势,使宽甸进入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圈“4 小时旅游经济圈”内,年旅游人数在 500 万以上,潜在旅游市场空间巨大;毗邻日、韩、朝、俄,未来国际市场开发潜力无限。

  6、政策环境利好,开放机遇凸显

  国家、省、市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赋予生态旅游实验区更多的扶持政策,实行绿色发展绩效考评,营造更加宽松的绿色经济发展环境。国家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国家在“十二五”时期,着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健康、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产业逐渐兴起。

  《国务院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50 号)明确指出,要发展旅游和特色旅游,联合开发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在边境地区开展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等等。这对宽甸的开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3.3 沟域经济发展对县域经济的提升作用

  宽甸 2011 年全年接待过游客 504 万人次,增长 14%,旅游总收入 50 亿元,增长 43%.结合宽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近几年的宽甸县政府工作报告、辽宁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实地调研的情况,以朝鲜半岛形势基本稳定的前提,本规划对宽甸县游客接待规模和收入进行了预测,结果如表所示。

  近几年来,沟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县也悄然兴起,如天桥沟旅游度假区、天华山旅游度假区、青椅山鸿云谷、绿江生态园、溪山圣地等等。这些沟域经济形态内容十分丰富,特色明显,具有良好的发展势态,为宽甸县域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同时,宽甸县域经济结构、土地利用、环境优化、产业发展、新农村发展都意义重大,在沟域经济发展都得以解决。

  1、宽甸发展沟域经济带动了现代服务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在闲暇时间对青山绿水和一些户外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到一些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突出的山区感受生态,宽甸县地区发展旅游业,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一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吸引广大人群。在服务业也有发展,为满族游客对服务项目的需求,目前产业链条已经具备雏形,基本上实现了县域服务业和优势产业的良性发展。

  2、沟域经济的发展对宽甸县实现青山绿水工程,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随着沟域的发展,建设资金和民生得到了基本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为沟域发展提供了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事实上,宽甸县发展沟域经济的脚步从未停歇过,自辽宁省评为“辽宁生态旅游实验区”以来,生态绿色经济转型一直是县域经济奋斗目标,坚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决心,成为宽甸县发展沟域经济的良好契机和保障。

  3、发展沟域经济缓解宽甸县土地需求矛盾。多年来,辽宁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随着“南资北移”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随着项目不断增多,提地需求量也在增加,宽甸县对土地需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趋势。然而推进沟域经济发展,为宽甸县服务业和农业都提供了相应空间,也是部分工业项目的载体,有效的缓解了土地利用问题。

  4、宽甸县发展沟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是宽甸发挥比较优势的理性选择,更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省政府批准宽甸为辽宁生态旅游实验区,是对宽甸发展态势的肯定,更为我们干事创业增添了无穷的动力,极大地增强了沟域经济发展阔步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