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相关概念基础
2.1 农村金融服务。
2.1.1 农村金融服务的必要性。
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党中央就决定对农村和城市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当时的工业发展水平在国际上的排名相当落后,因此党和政府将关注的目光几乎全部放在了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上。当时发展经济的政策大体上是让农村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后盾和供给,一切以城市发展为先。这样的发展观念一直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中国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工业水平飞速提升,但以城市发展为先的观念并没有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化,因此农村和城市发展速度长期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农村逐渐成为发展落后的标志。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发展农村的重要性,于是颁布"三农"政策、农业种植补贴、"工业反哺农业"等说法逐渐浮出水面,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向农村转移。农业生产受农作物季节性生产的影响,由于气候等因素,经济发展速度是缓慢的。随着大型机械的运用、互联网的普及,中国农村逐渐出现家庭农场或联合农场等大型农田经营模式,一些小微企业也在农村渐渐出现,这些新的经营主体需要资金、金融服务的支持,而商业银行由其盈利性和风险规避的经营原则,而且中国农村和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距,使中国农村地区成为金融体系的边缘地带,农村金融服务严重匮乏。
在当前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我国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机遇期,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
2.1.2 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
农村金融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城市金融服务,各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也不尽相同,农村金 融服务具有如下特点:
(1)农村金融服务的周期性。农村金融原本的服务对象就是农业生产,但农业生产的特性使得金融活动变得难以预测,由于农业生产的大跨度周期收入与支出,以及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一方面使农业生产者对生产性融资产生普遍依赖,另一方面有可能造成融资的巨大风险。
(2)农村金融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性。农村金融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户和农村企业,此外还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由于农户和农村企业的性质,活动内容和规模不同,其金融需求又表现出多层次性特征,不同类型的需求主体,其金融需求的形式特征和满足金融需求的手段与要求也不同。
(3)农村金融资金的匮乏性。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的逐利性,金融资源不断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导致农村金融严重匮乏。同时,农户收支不稳定也限制了农户获得金融资金的能力,农户很大部分收入都是非稳定非资金的收入,会受到诸多要素的影响,如受劳动力的流动就业机会的增减以及非农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而在支出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升,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和对父母的赡养投入都在不断增加,农民生产支出和消费支出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所以对农户来说,收入的不稳定,支出的不断增加,使得资金的获取越来越难,流动性越来越差,这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2.1.3 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现行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其他农村商业银行。根据 2015 年各省市农村金融营业点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分布不均匀,经济发达地区和农业大省金融机构多,而经济欠发达和西北地区的农村金融营业点少,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地域和经济方面的因素。通过对各省份农村金融机构营业人员投入情况的比较发现各省市数量差异较大,这与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分布有着直接联系。这表明农村金融开展的越来越宽,对经济的发展作用正在加大。从目前来看,金融服务产品单一,服务业务主要在存款和信贷方面,担保、保险、投资、租赁、担保、信托等业务发展严重不足。
贷款量上来看,与每年同时期相比就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范围比较广,金融机构覆盖了全国农村区域的 90%,高于世界水平的 40%.我国贷款的农民占所有农民的 30%,也远远高于其它国家。农村的金融贷款是体现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农民对金融服务的满意程度,说明了其产业的发展水平,所以农村的金融贷款是衡量这个地区金融服务的标准之一。
长期以来,为更好地服务三农,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我国农村每年还有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适度的集约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都需要资金,而现有的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当前的资金需求,因此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是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当务之急。
2.1.4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为了全面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产业,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只有不断的构建农村服务机构,扩大其覆盖范围,才能提高其办事效率。首先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密度。在调查中表明,影响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在比较发达的城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比较快,连同当地乡镇的经济水平也比较高,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十分有效。相对经济水平发展比较慢的城市,其金融服务发展也是十分缓慢的。所以对于金融服务行业来说,城市的发展是会带动农村的发展,只有城市发展水平提高了农村发展水平自然上去了。
(2)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投资。首先应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专业知识。过去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从城市中选拔出来的,但是这种选拔方式往往留不住人才,工作人员的流失比较严重,所以改革后的农村建设应该在当地农民中进行选择,然后在重点培养其专业素质。其次加大工作人员的数量,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企业的发展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目前我国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农村金融服务的最终目标,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只有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才能解决影响发展的主要问题,构建完善的发展体系。
2.2 小微金融服务。
2.2.1 小微金融服务的概念。
关于小微金融的定义,虽然国内说法各不相同但其主要意思是相同的:金融机构向中小型企业或个人发放的,具有盈利性的小额度商业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从小微金融的定义可以看出,这种金融服务虽然服务于社会底层或低收入家庭和中小型企业,但是这种金融服务同样是有盈利性的目的,因此只有当小微金融能够真正达到财务独立和拥有持续性盈利能力状况时,小微金融才能真正融为现在金融体系的具有发展潜力和生命活力的一部分。因此,小微金融的两个显著标志分别是从服务对象和产品上界定的:服务对象以小微企业和社会底层人员为主;小微金融产品是与特定服务对象相契合的特殊金融服务。
小微金融服务机构(Micro Finance Institution 简称 MFI),指凡是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的机构。目前由于中国金融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地下钱庄等非正式机构的存在,这些非正式机构会以比商业银行更加暴利的方式为小微业者提供服务;此外,在政府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和半正式机构(非政府机构、慈善机构或国际组织)逐渐为低收入者和小微企业提供小微金融服务。
2.2.2 小微金融服务发展的现实意义。
小微金融的发展为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健康有序进行,同时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实现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再次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业绩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综合发展。由于国际经济形势所迫,我国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全国总体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小微金融的发展为我国小微企业的生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小微企业在小微金融的帮助下,有了稳健而快速的发展。同时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增速起到了支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2)有利于拓展新客户。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所有银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客户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国内银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些银行为了开拓或保留优质客户资源,大幅让利,形成了同业间的非理性竞争。发展小微金融,特别是具有一定潜力的中小城市及农村小微金融对于银行调整客户结构,开辟新的利润区具有现实意义。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将促进大量小微企业的出现,产生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创造更多的利润来源。银行应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自身的改革和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有选择地布局中小城市金融市场,在推动社会主义中小城市建设,提高中小城市人民收入的同时,拓宽自身的盈利来源。
(3)帮助银行履行社会责任。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的逐步提升,社会各界对银行的社会责任日益重视,银行在实现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切实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提升自我品牌价值。由于小微金融的服务对象集中在大量小微企业及普通农户,因此我国小微金融的快速发展,为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解决农户增收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为了促进我国的就业需求,解决社会压力,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这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4)有利于银行优化结构改革。随着银行资本监督力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银行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走结构改革的道路。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资本占用相对较低的小微金融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选择。小微企业受自身条件和融资规模的限制,直接融资渠道较少,更多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由此可见中国小微企业贷款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中具有更大的主动权其对小微金融的发展可以实现客户多元化、交叉销售、有效分散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间业务的发展,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收益。
2012 年 4 月份,银监会启动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的活动,这标志着国家扶助小微企业的信心。针对这些小微企业的金融债务危机,促使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改革,所以小微金融成为商业银行满足小微企业信贷的一个重要通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了促进小微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益,决定将扶助小微企业发展作为2013 年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我国要从政策上不断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支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快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其为小微企业提供贷前、贷后管理和服务的市场定位。为此小微金融的发展成为首重之重。国家的这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给予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小微金融的发展将带给小微企业未来的曙光。《中国银监会关于 2015 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5〕8 号)中指出,"商业银行要结合金融系统深化改革和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新趋势,加强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渠道创新。
2.2.3 小微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1)小微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投资成本高。发展小微金融首要的是资金,而当前小微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资源相当匮乏。由于金融政策非常严格,银行放贷条件也十分苛刻,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常常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相关信息表明,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模式通常为"只贷不存",经营中主要依靠股东投资和银行融资来获得所需资金。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许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不面临放款资金受限、贷款增速减缓的尴尬局面。而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它们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对大型公司放贷,只留存很少的资金为小微金融机构提供贷款。
(2)产品单一,缺乏创新。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不足,导致信贷产品单一。目前,商业银行信贷产品的品种比较单一,配套服务也相对落后,习惯于以往的传统经营模式,产品也趋向于传统,因此无法满足众多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随着小微企业的经济发展壮大,所需要一些较为复杂的金融产品来适应当前小微金融的发展模式,而商业银行没有多样性的金融产品与小微企业的搭配,造成小微金融的缺陷。
(3)小微金融发展中的虚假授信。随着小微业务规模扩张,小微虚假授信的笔数、金额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资产安全。从历次检查情况来看,虚假授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不符合授信准入条件,通过伪造相关资料等手段达到准入标准;二是贷款用途不真实,通过伪造受托支付资料挪用贷款用途。虚假授信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制度体制不完善。任何新生事物在其发展初始阶段必然存在诸多问题,真是由于小微业务各项制度、办法尚不完善,各种信息技术、识别手段尚不完备,因此虚假授信不可避免。
(4)营销观念落后。营销理念落后已经成为我们所要改变的第一大问题,营销观念的落后将直接导致信贷管理粗放。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转变营销观念,开展主动营销,转变过去"重存轻贷"、"重大轻小"的思想观念,大力开拓小微企业信贷市场。
2.2.4 促进小微金融服务发展的对策。
(1)对小微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我国小微金融机构具有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必须利用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扁平式监管模式,并以此来取代我国现在普遍采用的银行业垂直监管模式。必须创新小微企业的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方式,探索服务小微企业的专门方法和路径,并随时总结经验。对小微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必须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此外,还必须研究分析不将小微企业贷款纳入存贷比限额管理的切实可行性,并适度增大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运用比例。
(2)开发适合小微金融经营特点的金融产品。目前,小微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非常有限,如果资金来源问题得不到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将严重受限。所以,小微金融机构必须实现规模化,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把小微企业作为自己主要的客户群体,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资金合理配置,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3)放开利率管制,实现差异化利率。小微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小微金融机构通过提供金融服务而获得的收入大于等于其营业成本和资金成本,从而实现其自身的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财务可持续性是小微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支持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探索小微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应当推动利率市场化。
(4)加强小微金融专业队伍建设。小微金融团队是一支重要力量,严重影响到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动力,所以应该充实小微金融机构客户经理队伍,强化对客户经理的管理。就是要充实小微企业的客户经理队伍,增加小微企业客户经理人均管理的客户数量以及贷款数量,根据业务规模和特点逐渐构建起专业的小微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和相关机构。
2.3 互联网金融。
2.3.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
它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网络也逐渐成为金融服务平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支付宝、余额宝、微信支付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甚至 2016 年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人民在观看节目的时候还"努力"地使用支付宝"咻"红包。随着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革,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便是最好的诠释。
从图 2-1 可以看出,在中国网民中,有接近一半或超过一半的人对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渠道销售基金和 P2P 网贷有所了解,而理财 APP、互联网小额贷款和众筹融资被人们了解的并不多。其中有 81.2%的人了解第三方支付,而网民对众筹融资的了解最少。
2.3.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低交易成本。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小微企业可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信息比对交易,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使企业在传统金融渠道的基础上有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对金融服务机构而言,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投融资双方的双赢局面。
(2)系统评价客观公正。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信息审核的标准化,有效降低了人工审核的不公允风险,使得评估更为客观,各类型企业所享受服务公平性得到满足,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面临的信贷配给歧视等风险。
(3)服务流程高效。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加大了客户业务流量的入口,同传统业务办理不同,可满足大量数据的交换与处理,加之互联网金融业务采用标准化流程,能够有效提升办理速度。
(4)客户覆盖广。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不受时间和地理空间的限制,通过在互联网上来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个人和微小型企业为主,小微企业作为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得到了有效覆盖,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5)发展速度快。依托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成熟,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金融服务方式得到快速发展,基于网络平台,不断创新的服务手段和模式满足人们越来越多样化需求。
2.3.3 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
(1)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是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销费的重要实践。互联网金融作为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业态,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有效促进信息消费,极大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为科学发展和包容性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2)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和龙头抓手。
作为我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的策源地和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各地区在大数据。
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具有强大的产业技术核心竞争力,同时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推动地区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3)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互联网金融在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之间提供了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和证券市场的新渠道,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分析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和更多样化的产品,有效扩大了中小微企业。个体创业者和居民等群体受益面。
互联网金融是顺应时代发展而自然出现的,它的出现不仅为传统商业银行拓宽了业务服务渠道和产品种类,更是让人们得到金融服务的途径更加便捷,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实现完美的有机结合,将互联网金融福利输送到亿万服务对象。
2.3.4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互联网融资平台基于大数据实现了资金需求的供给的有效匹配,在解决资金供求的信息不对称与风险管理上作出了创新,未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作出了重要尝试。
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一系列风险。
(1)业务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全球都属于发展初期,金融业务操作的规范性、程序性还不够标准化和完善。加之服务方式的网络化,增加了交易者身份信息确认、信用审核的难度,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
(2)信用风险,我国目前没有建立有效信用体系,缺乏公允的评价手段和标准评价企业信用,同时缺乏互联网金融管理的的相关法律,导致违约成本低,容易出现骗贷跑路、赖账等信用风险。2014 年以来,大量 p2p 平台倒闭也提示了风险的不断加大。在目前,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刚刚起步,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
(3)互联网安全风险。由于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业务的办理、资金的划转、交易行为的完成完全于网络客户端达成,虚拟的网络安全直接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安全性。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流程,主要通过数据化传输、网络化操作,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风险和管理安全性风险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在存在多技术解决方案时,如何选择方案也导致了风险的增加。平台企业不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客户信息安全存在个人隐私池露风险。
(4)法律风险。目前我国出台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本质上来说并非计对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的的专门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领域立法的滞后,直接导致网络金融业务的操作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
(5)经营风险。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防范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内控制度可以看作互联网企业的"防火墙".在利润最大化驱使下,互联网金融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不能客观评价经营风险,在业务上追求"大"和"多",容易为不发分子利用。
2.4 普惠金融。
2.4.1 普惠金融的概念。
从西方国家提出"人生而平等"开始,追求平等成为我们捍卫自身应有权益的基本目标。尽管自该说法提出之日起,全球各个国家的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每个社会都没有"完全"实现人人平等。平等并不是在入职考核中公平对待每个人,法律要求不能歧视女性、残疾人等等就可以说实现了平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应该是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够公平地得到所需要的社会资源。所以,发展普惠金融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公平地享受到金融体系或金融产品所带来的方便和帮助。
普惠金融,从字面上就可以清楚地了解金融服务的意义。普惠,即惠及大众,使金融服务或金融产品为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所使用,为大众提供金融服务便利,使人们在金融体系中享受到更多的公平。普惠金融的构建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完善,为现有金融体系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4.2 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
传统商业银行以盈利作为其经营的最高目标,因此在提供金融服务和开发新客户时更倾向于自有资产雄厚的富人或大型股份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然而商业银行所热衷追捧的这些潜在客户资源其财务状况一般都很好,他们并不是资金的真正需求者;而对于需要融资推进自身发展的小微业者、农村产业主来说,往往会因为其财务状况困难、信用等级较低而得不到资金,还有由于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基础金融设施匮乏,得不到基础金融服务保障的现状,农民、乡镇低收入者等却得不到应有的服务。这种在我国长期存在的现象实际上是金融体系发展的福利没有使每位公民得到平等享有的权利,因此在我国十分有必要发展普及大众的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服务平等活的,这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为了更好更快地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各个商业银行都有义务进行金融创新,开发建设能够真正服务人民大众、满足小微业者、低收入人群的普惠金融服务。
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明确提出了普惠金融的五年发展规划,再一次强调了小微企业、农民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阐明了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有益推动作用。
2.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农村金融服务、小微金融、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这四个概念,分四小节分别进行了相应的论述。
一、农村金融服务。中国农村比城市落后很多的现状是由历史原因导致的,但随着农村的发展,机械化农机取代劳动力,联合农场形式和小型自主创业逐渐出现,但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基本金融服务难以实现资金融通,就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作了相应说明,中国有必要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完善整个金融体系,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二、小微金融。从概念上对小微金融和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穿插介绍目前中国小微企业发展不顺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融资难",与美国相比我国提供的小微金融服务存在产品种类少、服务范围窄、服务渠道不顺畅等多种问题,为进一步激发小微企业的发展潜力,完善相应金融服务是必要之举。
三、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并通过调查数据图表说明人们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认知与了解,最后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意义。
四、普惠金融。首先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说明普惠金融建设的社会背景和必然需求,进一步阐述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最后讲述了在中国建设普惠金融的重要意义。
当前,互联网金融在农村体量较小,互联网金融在客户服务多样化和个性化方面的突出优势,是对传统金融模式的有益补充,农村市场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如何发挥市场作用,立足农村、服务农村、普惠农村,通过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效推进农村金融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大课题。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研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农村互联网金融,立足农村,服务农村,在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突破了传统的金融模式。
应该看到,农村小微金融互联网化的发展是一种时代趋势,这一技术手段的发展,必将推动农村金融向信息化、规范化、便利化、普惠化方向发展,我们应当因势利导,积极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趋利避害,让互联网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3章G公司石油天然气部门供应商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G公司以及其石油天然气部门简介G公司倡导梦想启动未来,是一家多元化的科技、媒体和金融服务公司,致力于为客户解决世界上最棘手的问题。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范围广阔,从军火、飞机发动机、发...
第3章F煤炭公司的社会责任管理现状3.1F煤炭公司概况3.1.1F煤炭公司简介F公司是一家以煤矿开发、电器生产、煤炭销售为主的煤炭公司,其前身是平煤集团自营煤矿公司,成立于1984年12月,是具有法人资格以煤为主的企业,现辖3口矿井,年生产优质原...
摘要2014年,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政策环境的改善,中国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工信部于2011年6月18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对中小微企业进行了明确划定,符...
第六章原材料业务流程重组结果评价在对飞思卡尔半导体原材料业务流程重组设计并实施后,根据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接下来对业务流程重组进行综合性的结果评价。6.1业务流程重组结果进行了业务流程重组后,飞思卡尔半导体原材料业务流程使用了新的管理系...
第3章H公司供应链及其信息共享机制3.1H公司及其供应链3.1.1H公司概况H公司全名为H糖业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淀粉糖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食用葡萄糖、果糖、低聚糖、果葡糖梁、葡萄糖酸钠等,其中结晶葡萄糖、葡萄糖酸钠和果糖三个产品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全...
摘要随着国内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法制环境不断完善,法商管理是快速发展的企业管理思想。实质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管理。法商管理强调法是为商服务的,商要符合法的规定,两只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其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其核心是倡导从之前的追求利益...
第6章优化邯郸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6.1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6.1.1科学规划,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我市首次跻身国家战略,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原经济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心城市。规划中...
第1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从物竞天择的自然进化到适者生存的普适法则,竞争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进步的不懈动力和永恒主题。在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企业将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结论在当今汽车市场上,优质的售后服务包括备件服务已经成为新车销售中的关键成功因素。同时,随着各汽车厂商保有量的大规模增长,备件业务将为企业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和可观的利润汇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售后市场的发展潜力开始逐步释放,...
第6章改善的对策6.1加大贯彻实施内控体系的力度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涉及到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是某一个单位、某个职能部门一家的事,只有各职能部门、各单位通力协助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使公司的管理体系设计得更完善、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