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孔子美学观对现代德育的启示探究
【导言】德育中孔子美学思想的价值研究导言
【第一章】孔子美学思想的内容构成
【2.1】孔子美学思想对现代德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2 2.3】孔子美学思想对现代德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第三章】现代德育对孔子美学思想的借鉴
【结语/参考文献】孔子美学思想与德育的关系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一、孔子美学思想的内容构成
美是处处存在的,世界没有美是万万不行的。美"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1].孔子在美学方面虽然没有专门的著作,但是其观点散见于《论语》及其他相关的文献中。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其美学脉络。
(一)孔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孔子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美学领域也有诸多论述,主要涉及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等方面。
1.艺术美学思想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就有七十二人。孔子在课程设置上选择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虽然述而不作,但其整理完成的《诗经》却影响深远。
首先,"兴于《诗》".孔子整理《诗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和精神财富。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提到"兴于《诗》",也就是说诗篇能使一个人振奋精神。《诗经》中的作品,既包含着许多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感悟,体现出一定的道德原则,又充分抒发情感,形象生动,起到感染和熏陶的作用。如《诗经》的第一篇《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阅读的同时,人们在头脑中浮现的是河中沙洲上站着的美丽姑娘,这本身已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又使人产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孔子不仅自身重视诗的学习,还经常督促他的儿子和弟子学习诗。《论语·季氏》中提到,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鲤趋而过庭。孔子问儿子:"学诗乎?"孔鲤说:"未也。""不学诗,无以言。"孔鲤退而学诗。对于儿子的教导,孔子认为应该好好学诗,这样才能善于辞令。当时出席各种场合,不管是议论政事,还是聚会宾宴,都时兴以诗句相互对答。
采取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又显得颇具才华。这就是当时"不学诗,无以言"的现实需要。"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2]诗歌近可达侍奉父母之效,远可尽辅佐君王之功。这是学习诗本身的价值所在。朱熹认为"兴"是"感发志意"的意思。也就是说,诗可以运用独特的"比兴"手法,起到感染人、鼓舞人、启发人的审美效果。诗"可以观",郑玄解释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3],其后朱熹将"观"解释为"考见得失"[4],也就是说,诗是考察某国或某地风俗民情和政治状况的重要依据。孔子还曾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5],"诗言志"是中国古代已有的关于诗的本质特征的解读。
如《诗经·国风》中《硕鼠》篇就体现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控诉。诗"可以群",孔安国解释为"群居相切磋"[6].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应合群而不结私党。好的诗歌能陶冶性情,端正人的思想,促使人们确立群体观念。
诗"可以怨",孔安国解释为"怨,刺上政也"[7],即讽刺上层统治者不合理的政策、制度等,实际上正如杨伯峻所解释的"学得讽刺方法",孔子认为可以怨一切合理欲求得不到满足。诗是体现一个人意志的重要方式,是作者与外界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诗教的结果是使人逐渐趋向"温柔敦厚",这在《礼记·经解》曾谈到:"温柔敦厚,诗教也".体现出孔子将审美艺术活动与政治、道德教化相融合。其次,"立于礼".孔子对于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感到痛心疾首,并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8]
在《礼记·曲礼上》中谈到礼的重要作用,孔子认为礼可以使人"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因此,他推崇周礼,认为礼的运用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对礼文化的把握可以从礼仪和礼义两个方面进行。从礼仪层面上来说,孔子回答子贡"欲去告朔饩羊"时谈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即班朔之礼。对"八佾舞于庭"的看法,体现出孔子对礼仪典章制度的严格遵守。在礼义层面上,孔子将礼的使用范围扩展,使其成为行为准则,应用于人们的日常道德生活中。如回答鲁定公关于君臣关系的问题时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9],在《论语·泰伯》中他还曾谈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君臣关系上还是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礼都应得到遵守。
礼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它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彰显着尊卑位序的不同。"礼不下庶人",就反映出当时的礼并不为平民所制。对于越级的礼,孔子认为是不明智的。齐国管仲世皆称贤相,而孔子"小之",就是因为"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10].礼还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尺。"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11]以礼促和谐是推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方式。同时,礼还与法相结合,是国家纲纪的一部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2]."按孔子的看法,做人的根本道理,就是合于礼,即合于统治阶级制定的那一套政治伦理制度与原则。"[13]礼的倡导,使一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积极的变化。
再次,"成于乐".孔子认为音乐使他的所学得以完成,将音乐作为其教学工作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孔子是个陶醉于音乐的人,"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子于是日哭,则不歌。"[14]孔子听别人唱歌唱得好,一定要学会,并与人同唱。只有因吊丧落泪,出于对别人的同情和尊重,这一天才停止唱歌。孔子还将《诗经》以"弦歌之",虽现在我们已无法找到原稿,但是孔子对乐的喜爱可见一斑。"礼乐"二字也经常连用,以表示对古乐的推崇,试图达到"正乐"的目的。
孔子对乐没有止于喜欢,而是练就了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他在跟鲁国乐官谈论音乐时,提出音乐是可以为人们所了解的,开始的时候是"翕如也",随后"纯如也,曒如也,绎如也,以成"[15],以寥寥几词就概括出了音乐演奏的全过程,揭示了音乐演奏的规律,使人产生富于节奏的美感。孔子学鼓瑟的时候,经过"习其曲"、"习其数"、"习其志",最终"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孔子闻乐识人的本领体现出他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16]孔子最为推崇《韶》乐,认为其"尽美矣,又尽善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韶》乐歌颂的是孔子最为尊崇的尧舜。舜继承尧禅让的美德,不动兵戈,实现帝位的更替,这是符合孔子"仁"学思想的。可以说,孔子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具有完美人格的人。通过学习"尽善尽美"即在内容与形式方面能和谐圆融的音乐,来感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
2.社会美学思想
儒家倡导积极入世,主张合理地处理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7]马克思的这句话与孔子对社会关系的重视可谓不谋而合。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仁者,人也"[18],在社会美的探索中,始终将这一理念贯穿其中,使人的小我生命融于宇宙的大我生命之中,创进不息,妙赞化育,以表现宇宙生命境界的至善至美。"忠恕"之美。曾子评价孔子的道,认为就是"忠恕"二字。"忠"首先是指做人的准则。"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9]即尽心、尽力,待人接物真诚。"忠"还指处理君臣关系的规范,具有政治层面的意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0]"忠"对于促进社会风气纯正无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繁荣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恕"一是指推己及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1]
二是指不求全责备,宽以待人。与"恭、宽、信、敏、惠"中的宽为同义。它体现的是一种博纳万物的胸怀。"忠"、"恕"二字虽然意义不同,但二者相辅相成,构成美的品格。对己用"忠"严格要求,对他人用"恕"来"立人"、"达人",这对于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心灵的完善,对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孝悌"之美。"孝"起源于建立在血缘纽带基础上的原始氏族社会。孔子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孝悌"作了新的阐释和发展。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在他看来,孝首先是不违背礼节。在此基础上,孔子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22]孝敬突出了内心自愿的原则,是高于物质层面供养的精神层面的敬意。"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二十四孝的故事广为流传,亲尝汤药、彩衣娱亲等都是孝的典范,汉代时更是将孝作为选任官吏的首要条件。孝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一直备受推崇,其影响范围波及整个儒家文化圈。"孝悌"不仅是个体人格美的一种体现,也是家庭美满和谐的重要因素,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古人具有"家国天下"的思维方式,认为只有家庭和睦才能更好地为国效力,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见利思义"之美。人生活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必然面临着各种物质利益关系,追求利益是人的自然天性使然,孔子是予以承认和肯定的。在他的思想中,也提到富贵人人欲之而贫贱人人恶之,这是人的天性。他也说过,如果可得富贵的话,"虽执鞭之士",他也是愿意去做的。可见,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应得的利益。但是出现义利之间的矛盾时,他则见利思义,重义轻利。如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3].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和尊贵,孔子是视若无物的。在义利关系问题上,他始终坚持二者的统一。当面对利益时,以"义"来衡量其是否合理、正当,绝不贪求富贵而获不义之财。这一思想对历朝历代的当权者都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对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君子人格之美。孔子将人格类型分为圣人、君子和小人等。其中孔子最为推崇的且一般人通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的就是君子。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君子的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君子的人格之美:信仰仁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将善道坚守到底,不为生活境遇所迫;严于律己,"君子求诸己"[24],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促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强调躬身实践,"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25],行为敏捷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重要因素,而无需言语讨巧;"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成为拥有人格之美的君子。孔子运用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使君子的形象愈加清晰起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27]通过规范君子人格,孔子希望培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人才。这一人格美论对于追求理想人格,提升人生价值,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具有一定意义。
人际交往之美。《论语·学而》篇中谈到子禽询问子贡:夫子每到一国必闻其政,这些政事是他求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回答:'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是靠他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情操获得一个国家的政事;他以这五种美德待人接物,赢得人们的尊敬与信赖。人的社会价值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的,这五种美德以感性形式展示出来,更能够受到别人的认可与支持,更好地体现个人的价值。
对于集体而言,这样能更好地发挥集体的作用,促进集体的内部和谐与发展。社会大同理想之美。《礼记》多数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也可看作孔子思想的组成部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为人们规划了一幅最美好、最理想的人类生活画卷。在这样的生活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8]在孔子勾勒的美好社会中,人们各得其所、相互扶持,解别人之难、顾他人之忧,社会关系和谐。这也是人们今天仍在追求的目标。孔子关于社会美的理论丰富多样,但其核心是"仁",以爱人之心对待他人,立于社会,是对生命价值的认可,使人在与宇宙万物的沟通中充实自我,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3.自然美学思想
孔子关于山水自然具有独特的审美见解,其思想既有纵情山水的快乐,又有欣赏自然的美感。"吾与点也".一日,孔子与弟子言志,子路说给他三年,它能将一个千乘之国治理得很好,冉求说"可使足民",公西华说可以做个负责"宗庙之事"的"小相",最后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9]
孔子唯独对曾点的志向表示认同,"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作为政治家、思想家,没有肯定前三人的想法,反而是欣赏看似轻松快乐的游山玩水。这体现出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孔子对完善人格的重视,认为兼具事功和审美两个方面才是完善人格;二是他对美的重视,认为完善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而美是处于最高境界的。臻美主要是精神上的快乐,是为己的,超功利的。只有具有完善人格、崇真尚善的人才能感受到这种快乐。在山水之间,人们能获得精神的释放与自由,得到审美体验。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0]智者之所以选择水,是因为水的流动不息、据势而变与智者的品格相类似;仁者之所以选择山,是因为山的高大、坚定、博纳万物与仁者的品格相类似。这句话以自然景物看作人道德品质的象征,被认为是"比德"说的代表。只有将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统一起来,在二者的和谐关系中,才能找到自然美。
(二)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孔子的美学思想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土壤中,以其广博的涉猎,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大美学观。这一美学观主要以仁为核心,形成了宝贵的美学遗产。其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以中和之美为核心
孔子将中和之美作为其审美思想的核心。所谓"中",即折中、调和之意。"中和"就是通过"中"来达到"和"的目的。《论语·八佾》中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就是孔子的审美标准,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孔子倡导"过犹不及",过度与不及都是错误的,只有把握好适度原则,才能做到恰到好处。"温柔敦厚"可以看作孔子对"中和"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中和之美"首先影响人们的艺术观、审美观,成为中国人普遍尊奉的最高审美境界。中国艺术诠释了对"中和之美"的理解。唐诗温和、雅致,宋词婉约、大气,元曲清新、平正,这些都说明了中国诗词崇尚的端庄美和典雅美。"中和之美"还深深地渗透进中华文化的各种文化形式中,成为人们文化心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庸》中提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实际上蕴含着孔子积极入世、善求变通的发展原则,具有深邃的历史智慧和哲学道理,启迪人们在最复杂的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于种种矛盾中获得动态平衡。
2.以美善合一为标准
孔子的美学思想具有美善合一的伦理化倾向。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1]
将伦理之"仁"纳入"礼"、"乐"的内容,使"礼"成为"仁"之"礼","乐"成为"仁"之乐。孔子推崇《韶》乐,就是因为它"尽善"、"尽美",可见舜之风骨。他的礼乐思想形成了中国热衷于讨论美善关系的传统。这与古希腊哲人宣扬"美真"统一有所不同。古希腊先哲更加向往"静观的人生",从个性发展和个体欲望的满足出发,以知性探求"真"之所在,以其抽象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形成思辨式的美学理论。而中国,以孔子为发端,形成了伦理化的美善关系。一方面,以善为主,以美为辅,将"善"放在首位,视为根基。孔子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32]
对于诗的创作,思想纯正才是最重要的。这就强调了艺术和审美的思想和伦理倾向性,强调了内容重于形式的作用。后世文论家、美学家沿袭了这一思路,在文艺思潮论争中,关注点也多在内容之善上。另一方面,主张美善结合,将内容之善和形式之美进行统一。这就是说,以内容之善为基础,形式之美应表达内容之善,同时内容之善须通过形式之美表现出来。实际上,美善统一体现了中国审美情理结合的特点,既肯定了中国抒情性的文学特质,又肯定了情感的理性因素。感情的抒发和满足不是在虚幻的神学大厦里,而是在日常伦理道德生活中,这是中国审美思想的重要特征。通过审美情感的引入,拉近了美与人的关系,人的审美素养得到了提高,也拓展了美学的现实价值和功利作用。美学的运用有利于巩固当时的社会秩序,调节人伦关系,达到以美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3.以对人的关怀为指归
孔子的美学思想具有人文本位的生命关怀。与老庄的隐逸美学和屈原的浪漫主义美学不同,孔子美学更加突出人的作用。"仁者,人也"是孔子仁学的起点,也是孔子美学体系的核心所在。它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的价值与尊严,提高了人们的自我认识水平,反映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3],重视人的作用是孔子思想发展的重要原因所在。而这种生命关怀是在"天人合一"的命题之下实现的。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34],实际上创设了人与自然共存于天地之间的美好情境。人们流连于景色之间,体会大好河山之美。在这里,"知者"和"仁者"作为审美主体所乐的并不是山、水本身,而是山、水之外的"知"与"仁",也就是其背后的审美意义。而作为自然景物的山、水之所以能成为审美客体,关键在于能反映出审美主体的审美意愿,体现"知"、"仁"的审美意蕴。当它能表达人的理想或意愿、满足人的需要时,它就成为审美客体。
孔子美学讲求"为仁由己",启示我们在宏大的生命气象中把握人的价值和意义。潘知常认为:"美学即生命的最高阐释,即关于人类的生命存在及其超越如何可能的冥想。"[35]以人本关怀把握生命,感受生命律动的气韵,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4.以实践性与超越性并存为追求
实践是通过行为将所思所想转化为现实,并体现在日常现实生活中。孔子的美学思想中渗透着实践性,不仅是实现君子人格的重要方面,也是对自己和弟子的基本要求。孔子自身注重实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6],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实践成果的最好总结。实践使孔子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各有所得,使孔子具有了独到的人生感悟和道德理想。孔子在道德评价过程中重视实践的考察。"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37],这表明孔子主张言行一致,对人的评价更多地源自于他的行为。也正因为此,孔门贤人辈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记载,孔子弟子多异能之士,政事科有冉有、子路这样的能人,言语科有宰我、子贡这样的异士。这些弟子的成就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对已有经验的不断总结和自身的反复实践。
超越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内在特质,是人对自身现状及有限性的突破和跨越。孔子美学中的超越更侧重于在道德实践基础上的精神层面的提升和跨越,是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孔颜乐处"一直为儒学家们津津乐道。在《论语》中多处可见孔子所实现的精神超越。孔子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分为"知之者"、"好之者"和"乐之者",这三种认识程度体现了接受事物的不同态度。对于一事物,只有通过认识和熟悉,对它由他律转到自律进而转到自为,才能得到快乐。孔子还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38]
实际上表达的是欣赏艺术时所得到的自由的、审美的愉快。在同篇中,孔子还提到在齐国听到《韶》乐的感受,使人三个月不知道肉味,并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乐"即美感发生的标志。这里将"图乐"与味道相结合,使审美与"味"觉相联系,来说明审美过程的享受性和余味性。这种乐之味正是对内心精神享受和愉悦的一种概括。孔子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欲富贵的、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生命获得极大张扬的审美境界。在这里,人生的终极价值、终极意义得以实现,有限生命走向自由。现代大教育家如蔡元培、梁漱溟等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三)孔子美学思想与现代德育的关系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思想政治教育,即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而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孔子倡导的"孝悌"之美、人格之美、"见利思义"之美等美学内容正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忠恕"之美又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美学与德育之间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共同推动孔子美学的现代发展和现代德育的深入研究。
1.孔子美学思想为现代德育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
孔子美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有艺术美学的内容,指导人们"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有较完善的道德美思想,还有追求精神愉悦的自然美。其中,艺术美方面孔子告诉人们应该注重德育形式,关注德育方法,综合运用各类知识,调动学生道德养成的积极性,是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社会美学方面孔子以孝悌、诚信等思想形成了中国贯穿始终的德育内容,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进程确立了正确的方向。自然美学方面孔子倡导"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人与物相较,谋求其中共通的精神价值,表现出对精神生活愉悦的追求。这一思想表现在德育方面就是对道德自由的追求,对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可以说,孔子美学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
2.现代德育发展了孔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孔子美学偏重于道德美的阐释,而现代德育内容进一步发展了道德美的内涵,使道德规范不仅包括传统社会中所包含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内容,还包括适应现代社会的社会公德内涵。2001 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39]
这些社会公德内容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除了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现代德育还包含法纪教育、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内容。在德育过程中运用孔子美学思想,既对德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孔子美学思想的现代化。***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思想和精神资源,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一定的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面对这一课题,我们应努力发扬孔子美学思想的优秀内涵,根据新的历史条件,给予孔子美学思想更加广阔的运用空间,使现代德育充分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在其基础上不断充实、发展,进而不断完善。
幻象一词,可被用来发掘和阐释中国美学史的逻辑本质,美学幻象也是最具有中国本土性的、向现代理论开放的阐释性概念,它在世界其他美学理论系统中能找到对应物,是最切合于当代美学本体论的阐释与整合的美学范畴。幻象一词由幻与象组合而成,象作宾词,指具...
(二)诠释美学诠释美学是与本体美学不同类型的一种美学。与本体美学所体现的东方的思维方式--自本体诠释相反,诠释美学是本体诠释学体系中对本体诠释的美学体现。在诠释美学中,艺术作品当中并没有体现出本体,这就需要观赏者从本体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
身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的成就跨越了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其观念对列夫托尔斯泰、普鲁斯特(MarcelProust)以及1过深刻的影响。但是,受到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以及道德主义等...
生态美学是个包含存在论与价值论的美学范畴,肯定自然界的内在审美价值,倡导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的审美趣味。根据生态美学的存在论构成和价值观指向,无论把自然生态视为审美对象,还是把生态维度纳入审美实践,生态美学的基本诉求始终明确和统一,即把自然...
汉末至魏晋是中国美术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前代所未有的新画风,产生了以绘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而且形成了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留下了我国美术史上第一批画论,无论是美术实践还是美学思想,都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
在中国文化史上,自先秦以来,一直是以思想启蒙为主题的理学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到了明代,理学文化开始出现裂痕,并从中产生了阳明心学及异端李贽的童心哲学,促使明代价值观的更迭和审美观的新变。在文学创作方面,随着市民文化娱乐的要求日益增长,明代文学发生了...
休闲美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目前,我国的休闲美学还处于理论建构阶段①.其建构也应该是一个沉下心来才能做好的休闲过程,一味追求快速立论或不加选择地追随西方休闲学、美学的构架,本身就违背了休闲美学的基本精神。能不能从反省自身、汲取中华文化一贯...
摘要风水文化是古人早期选择适宜居住地点的一门学问,这门学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人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统一,这是风水中所讲的核心。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要顺应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过度开发大自然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都是违背了风水理论的核心。古人...
3林语堂生活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建构林语堂在创作中注重表现自我的个性与情感,以性灵为中心关照个性主体所特有的精神标记和情感活动。在东西文化传统的濡染中,形成了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独特的文化情致,执着于对个体独立与自由的坚守,他始终坚持自由主义...
一、成中英美学思想形成的背景成中英所处的时代,西方哲学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哲学自五四以来就受到西方哲学的冲击,这是成中英美学形成的大背景。成中英最初的美感启蒙来自于幼时居于乡村的体验。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使他对美这个词有了属于自己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