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县域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22 共438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2 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一体化是区域内多个实体通过某种方式结合成为单一实体的过程,它是整个社会的融合,是经济、政治、社会、法律、文化的一种全面互动过程。在一国范围内,通常拥有统一的政治、法律制度,文化习俗也较为接近,因此,区域一体化的内容主要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是伴随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概念起源于 1931 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的《重商主义》。他从贸易角度出发,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各国之间的贸易融入一个更大区域的过程。以雅各布 维纳(Jacob Viner)为代表的学者创建的关税同盟理论逐渐成型,并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静态效应理论的核心。伴随着这种经济现象的演进, Balassa 等学者们开展了大量对欧共体的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生因素进一步扩展到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竞合关系、便捷的资源要素流动等。随后,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逐渐成熟完善。

  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多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界定,隐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机制。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涵盖的区域经济的范围角度,从大到小可以分为由几个国家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几个国家部分地区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以及一国内的经济区域。

  本文所研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以温州城区为核心、以温州全域为主要范围、小部分辐射周边市域的区域范围内,以洞头撤县设区为契机,以洞头新区融入温州大都市圈为核心目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多种要素的大融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可以分为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组织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等。其中,基础设施一体化突出强调区域间交通体系和城市信息系统一体化,尤其是当区域城市群的范围不断扩大之后,以汽车为主的交通网络已经不可能持续支撑高密度城市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构建以市域铁路、高速铁路以及地铁等轨道交通体系,这种交通一体化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也是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因素。市场一体化强调资源的自由流动,构建起一体化的消费市场、资本技术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文化市场等。组织一体化强调统筹参与方的协调机制,对于洞头新区而言,其组织一体化的形成动力是政策导向性的一体化,而且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组成的垂直一体化,行政推动在其中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产业一体化强调的是区域内产业分工,充分发挥各地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不合理竞争,从而促进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心城市外溢效应的体现。中心城市在区域一体化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充分强调要发挥中心城市的外溢效应而非极化效应。中心城市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同时发挥着极化效应与外溢效应,两种效应的博弈对区域一体化进程。其中的外溢效应的构建对于一体化的真正实现起到关键作用。在实践中,长三角区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高于京津冀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差别就在于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政府和市场共同驱动的结果。政府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发挥不同作用。行政层面的规划指导起到顶层设计的作用,往往是在一体化早期,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和实现还是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网络体系的延伸。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过程就是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网络体系形成的过程。各种层次的交通网络、运输网络、信息网络起到的关键作用是让生产要素无障碍地流动到最适合的节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全方位无隔阂的网络,尽量地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元素流动的成本,使区域内所有要素都可以畅通无阻地流动。

  2.2 县域经济概念

  2.2.1 县域经济的内涵

  对县域经济的内涵,学术界基本上已经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王盛章等(2002)将县域经济界定为: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功能完备并具有县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系统。14本文所定义的县域经济范围,指撤县设区后成立的“洞头新区”,即洞头县全域、龙湾区灵昆街道以及浅滩围涂部分。

  2.2.2 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以总结为:农村性、过渡性、区域性、差异性、局限性和综合性。

  一、农村性与过渡性。一方面,县域经济从根本上属于农村经济,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中的很多问题与“三农”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又包含有城市经济部分,是农村与城市的连接管道。今后一个时期,洞头的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仍将占据一定的比例。县域经济的农村性与过渡性决定了,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洞头新区的农业的发展必须跳出自给自足的模式,向提升生产效率与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二、区域性与差异性。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地理位置和行政界限,县域经济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是在这个区域中完成的。由于县域经济隶属于某一具有边界的区域,因区域内的历史、地理、人文、自然资源等因素,导致县域经济的发展类型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如按地理资源条件划分的海岛型县域经济,按产业类型划分的旅游型县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的近郊型县域经济等。

  县域经济的这些特点,决定洞头新区在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步伐的同时,应当与周边区域之间形成错位,在洞头新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定位方面均应立足于差异化发展。

  三、综合性与局限性。一方面,县域经济是小型的国民经济,集各产业各部门各领域各环节于一体,有比较完整的经济运行系统。另一方面,尽管县域经济的运行系统是完备的,但县域经济仍是一种典型的“小狗经济”,在吸引人才、资本等资源要素方面存在天然的劣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县域经济的这些局限性有望借助一体化的手段通过资源整合的手段得以弥补。

  2.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县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县域经济都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规律,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多种限制,更加促进县域经济向更高端的形式发展。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元素。

  2.3.1 县域经济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

  区域内众多的经济发展主体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和演进的基础和驱动力,是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网络体系中的节点。各节点主体存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功能的差异,影响最终区域一体化的实现方式。

  2.3.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县域经济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当县域经济需要集中力量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时,其在金融、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资源配置、整合能力的局限就会突显,导致县域内企业和产业起点低、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不高15.此时,县域经济的发展就需要跳出县域的范围,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来统筹和配置市场资源,即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最佳整合。加强区域一体化进程是加强县域与主城区间资源对接,推动高端要素向县域流动的重要途径。

  2.3.3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县域经济的作用机制,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的多个变量的影响,其中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涵盖的区域经济的范围(跨省域、省域或市域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因(市场推动型或行政推动型或二者的结合),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初期、中期或成熟期)。这些变量的变化会对县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一国范围内的、由行政推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首要问题是理顺关系,实现组织一体化,然后逐步通过基础设施一体化去推动产业与市场一体化。其中,产业与市场一体化既是动态的持续建设的过程,也是动态的结果。

  2.4 相关基础理论

  2.4.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源于 20 世纪 40 年代末罗森斯坦 罗丹(Rosenstein Rodan)、纳克斯(R.Nurkse)和斯特里顿(P.Streeten)等西方经济学家对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的大论战,而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rancois Perroux)于 1955 年正式提出“增长极”概念。他指了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机理。通常社会经济要素先在某特定区域集聚而使经济获得优先高效发展,当集聚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向外围地区扩散,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16.

  因此,对区域经济而言,关键就是要确定以何处为增长极,并将资源投入增长极推动增长极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周围乡镇的发展和产业的集聚。从洞头新区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与发展空间看,未来对其功能的定位就是成为温州发展的增长极。

  2.4.2 二元经济理论

  刘易斯(W.A.Lewis)、费景汉和拉尼斯(H.Fei & G.Ranis)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二元经济是处于农业经济和现代增长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从农业经济阶段到现代经济增长的过渡阶段,其标志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县域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之地,更是二元经济结构特色最显着所在;县域的工业和服务业是转移当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最便捷通道。

  17由于洞头新区从发展的一开始是远离陆地的海岛,农业经济的主要特色是海洋渔业,而工业经济尚不发达,目前洞头新区的经济结构就是典型的从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过渡阶段,未来工业的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依赖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4.3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源于 1990 年美国学者迈克尔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区域之间的产业的竞争方式正在由单纯追求成本领先逐步转变为品种差异化和地域集中化战略。波特(1998)将产业集群界定为: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者机构对于企业竞争都很重要,它往往超越一般的产业范围,形成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众多类型机构、多个产业相互融合、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产业特色的竞争优势18.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考察某个地区或某个经济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9.目前,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县域产业特色化发展的背后逻辑即为集群经济。

  2.4.4 中心-外围理论

  弗里德曼(Friedman,J.R,1966)的“中心-外围”理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但由于政府的作用、区际人口的迁移、市场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这种现象会逐步消失,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推进空间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20中心-外围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当前洞头新区等区域目前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水平落后的原因。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区域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