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

S大学小组工作筹备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0 共222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结论与展望

  小组开始前的工作准备阶段,是小组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小组筹备阶段的时间安排、场地选择、工作者在招募组员时所表现出的个人魅力等等,都将直接关乎到小组形式能否完整以及小组力量能否形成。工作者在筹备阶段的理论链接、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协调,是对其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检验和专业理念的深化,同时也是对其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

  S 大学的小组工作实践让每个学生完整的体验一次小组工作的过程,就是想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和所想第一时间通过小组的模拟展示出来。文章对 S 大学2011 年-2014 年以来的近 50 个小组活动案例进行描述和分析,重点归纳和总结了小组筹备阶段的各项任务,并将这些任务细化成具体的操作步骤,形成了一种既定的小组工作筹备模式,为初学的工作者提供了精神支持和经验支持。这些小组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 S 大学的小组工作实践多年来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文章的描述和归纳,从一定意义上扩大了其小组工作教育的社会影响,扩展了小组工作的服务领域。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是专业的助人服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志愿服务,社会工作者应具有专业的知识、秉持着专业的价值观。无论是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的角度还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教育尤其是实务教育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所做的种种尝试不外乎是为了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更好的发展。S 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其《小组工作理论和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尚未成熟,无论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还是实践的开展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这还需要 S 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共同努力探索,而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也将为未来的专业建设提供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2 月第 1 版。
  [2]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5 月第2 版。
  [3] 王思斌编着。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年1 月第 1 版。
  [4] 张洪英。小组工作[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年 1 月第 1 版。
  [5] 李文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2 月第 1版。
  [6] 刘梦。小组工作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 4 月第 1 版。
  [7] 张宇莲。高校小组工作:理论与实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年9 月第 1 版。
  [8] 刘梦、朱凯。从坐而论道走向实践行动--中国小组工作二十年[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 年 8 月第 4 期。
  [9] 魏爽。"小组工作"方法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 5 月。
  [10] 莫济榕、易敏。大学新生成长小组评估报告--小组工作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中的运用[J].传承。2009 年第 11 期。
  [11] 王志英等。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医护小组工作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 年 10 月,第 37 卷第 10 期。
  [12] 杨婉秋、张河川。发展性小组工作在大学生恋爱心理辅导中的实践研究[J].社会工作。2007 年第 3 期下半月。
  [13] 张曙。社会工作方法的本土化实践--一个小组工作案例的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年第 3 期(总第 67 期)。
  [14] 魏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3 年 12 月第三卷。
  [15] 蓝云曦。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工作中的角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年 11 月(总第 195 期)。
  [16] 子木。社会小组工作的功能、理论、模式[J].中国妇运。2010 年 10 月。
  [17] 芮洋。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实用性及限制[J].科技资讯。2010 年第 35 期。
  [18] 肖小霞。在小组中完善--小组工作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的运用和反思[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6 年 12 月。第六卷第 4 期(总第 23 期)。
  [19] 曹晨。试论小组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J].榆林学院学报。2012 年 9 月。第 22 卷第 5 期。
  [20] 黄耀明。小组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实践分析--以漳州师范学院人际交往训练小组为个案[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总第35 期)。
  [21] 李玲。小组工作方法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中的作用[J].学理论。2013 年 09期。
  [22] 李薇。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可行性分析[J].学理论。2010 年 25期。
  [23] 高梅书、高松燕。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实务探析--以南通大学"一米阳光"新生成长小组为例[J].社会工作。2010 年 9 期下。
  [24] 利爱娟、李振鑫、方香廷。小组工作在改善大学新生个人评价中的作用研究[J].社会工作。2012 年 12 期。
  [25] 卢玲。小组工作在构建高校和谐心理氛围中的实践与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0 年 7 月。第 07 期(总第 182 期)。
  [26] 祝坤、安丽霞、赵欣。小组工作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2007 年第 9 期下半月。
  [27] 漆光鸿。《小组工作》课程"助教实验教学"行动研究--以某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为例[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 年第 3 期。
  [28] 翁嘉慧、武美玲。试论小组工作实践教学中的学生督导--以 S 大学小组工作实践教学为例[J].魅力中国。2014 年第 24 期。
  [29] 翁嘉慧。小组工作在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中的作用--以 S 大学"早睡早起"小组为例[J].科技视界。2014 年 01 期。
  [30] Toseland Ronald W.& Rivas,Robert F.1995.An Introduction to Group Work Practice.Boston:Allyn & Bacon.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