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日本动漫的国际传播路径
传播学者 H·拉斯韦尔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即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受众)、效果,传播过程的结构如图 5 所示:
我们采用这个模式来分析日本动漫的国际传播过程,总结日本动漫在各个传播环节上的可取之处,但是信息学者 C·香农和 W·韦弗认为噪音对传播过程来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放眼动漫作品的国际传播过程形形色色的“盗版”无疑是日本动漫国际传播过程中最大的“噪音”.本章的第一节是从传播者的角度,第二节是从讯息本身的角度,第三节是从媒介的角度,第四节是从受众的角度,最后一节是从消除噪音的角度,分别分析日本动漫国际传播的各个部分即日本动漫国际传播的具体路径。
第一节 重视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是一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信息传播,动漫的国际传播自不必说。为了更好的实现国际传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效力,世界上各国总是对其展开策划。动漫的国际传播策划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他必须依靠政府层面、动漫企业和行业性组织共同协力。例如,在有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并不太理想,盗版横行,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由政府出面与目标国沟通,有各个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共同形成合力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由于国际传播的跨国性,可以说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不是单靠那个企业能够解决的,日本的“官民联协”体质给解决这样的问题提供很好的案例,动漫国际传播策划实际上就是指整合整个动漫产业资源,制定科学有效的传播方案。
《藏獒多吉》是一部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马多浩斯公司及慈文紫光数字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小岛正幸、丸山正雄、浦泽直树是当今日本动漫界公认的实力派,由他们三人合力将中国作家杨志军的小说作品《藏獒》改编成一部动画冒险电影,讲述了一位初到藏区的汉族少年与一只忠诚勇猛的藏獒之间的一段传奇冒险故事。中方具有传奇色彩的题材和雄厚的资金加上日方一流的动漫制作技术,中日双方动漫制作人员通力合作打造出这样一部融合了中日特色的动画电影。
一、策划针对性强
一些国家青睐于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或者意识形态的有差异,会针对动漫产业提出一些保护政策,包括减少日本动漫的进口数量等,针对这一问题,日本提出了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制作动漫产品。“借船出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与有着政策壁垒的国家合作制作动漫节目,可以有效的利用所在国的发行渠道,并针对不同对象对作品的内容与角度进行策划,可以提升内容的品质,吸引力和影响力。
例如,1978 年到 2008 年的三十年间我国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日本的动漫作品近千部,当今中国青年间特别是 80 后一代,已经出现一种思潮,就是以喜欢的日本动漫人物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和“美好生活”也变成了日本动漫作品中的生活背景或生活模式。这种现象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注意,渐渐的减少了日本动漫的进口和播出数量。日本动漫届现在正在通过加强网络媒体授权、产业外包到中国和与中国合作制作动漫作品等策划方案来应对这一问题。
《藏獒多吉》一改以前直接出口动漫成品的模式,巧借东风,与中国的资金和劳动力廉价优势结合,在中国制作,在中国播出,规避了市场保护的政策壁垒。
二、策划注重双赢
虽然 20 世纪后期,日本动漫在中国遍地开花,可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物质生活得到丰富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本国的动漫产业。由于在中国动漫作品的主要受众还是以青少年为主,他们将来会成长为整个国家的中坚力量,再加上中日两国之间历史问题和当代国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中国政府正在逐年减少对于日本动漫的进口数量,如果失去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对于日本动漫产业的打击必是难以接受的。
《藏獒多吉》的总监制丸山正雄先生是日本动漫界公认的金牌监制,他曾经与“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有过共同工作的经历,40 年来一直是日本动漫业界的“中流砥柱”.作为中日首部合拍的动漫电影,总投资 6500 万元人民币,可谓是大成本制作,有中影集团负责中国大陆地区总发行,不仅在国内上映还在全球发行。《藏獒多吉》的海外发行情况良好,日本已有 150 家影院签约,欧美部分院线也已有明确意向。中影集团倾力为该片在国内上映做好了营销发行,确保不低于1200 块屏幕同时放映,这也创下了日本动漫电影在中国放映的记录。
这次成功的跨国联合动漫制作,不仅给日本带来了更广阔的的中国市场空间,还让日本动漫风格更加深入到中国受众心中,可以说为中国受众制定了动漫标准。
此外,“中华神犬(藏獒)”、“信任”、“西藏”、“勇敢”、“努力”、“中华民族”等等许许多多的中国元素和价值观,也因为这部电影而得以传播到海外,为国际社会更加了解中国做出了贡献,即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也没有失去国际传播的本意。
三、策划平衡文化差异
负责《藏獒多吉》人物造型设计的是作品销量过亿,两次获得“手冢治虫文化大奖”的日本着名漫画家浦泽直树,由于中日文化上的差异,在动画的前期策划方面,双方都做了谨慎的准备,仅仅为了能真是还原藏区的风土人情,中日双方主创人员,先后分三次进藏,对藏区进行实地考察。第一次就包括已经年过半百的丸山正雄先生,一行人的足迹踏过了青海湖,可可西里,行至的最高处海拔超过6000 米。此外,由于本片在海外除了中国、日本以外还要在美国和法国上映,欧美人的观影习惯就必须要考虑,小说原着杨志军畅销小说《藏獒》中主人公藏獒多吉的对手罗刹是一只被人类训练出来的杀人机器,也是一只藏獒,长期变态的训练让这只藏獒的灵魂变得扭曲,开始要报复人类,但是在欧美人眼中刻意表现动物仇视人类是不能被接受的,因此,在前期策划阶段就不得不把影片中的大反派罗刹设计成一只似藏獒非藏獒的大怪物,这也为以后中国动漫走出海外上了重要的一课。
四、策划突出东方特色
日本动画片与美国动画片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更加突出东方特色能满足西方受众的猎奇心理,吸引西方受众的目光。《藏獒多吉》没有采用国际流行的 3D 技术,而是采用更具有东方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二维空间框架内,东方传统艺术变现手法不过分的追求画面的真实性,也不主张分毫不差地真实场景再现,而是主张给观众充分联想的自由,抓住人物的精神和故事的灵魂。德国喜剧家布莱希特曾说过,亚洲戏剧允许观众思考的比他们正在看到的更多,这种艺术表现手法让西方受众有了清新的感觉,多元的选择更利于日本动漫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升。
第二节 主抓动漫品质
提及动漫作品,大多数人脑海中想象的都是幼稚、可爱的卡通形象,受众主要是以未成年人为主,可是日本动漫作品独树一帜的地方就是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很高的艺术魅力。使动漫摆脱低幼化是日本动漫赢得世界眼球的一大法宝。
一、丰富动漫题材,提升动漫思想
从内容上来说,日本动漫的选材非常广泛,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适应了各个观众阶层的需要。经过了 50 多年的发展,其艺术题材早已不仅局限于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可以说已经触及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动漫作品作为一种完全商业化了的文化产品,之所以在日本能保持长时间的创新力,并且能够不流于俗蔽,让作品显得高雅有格调,这和那些背景庞大、人物众多,涉及大量的虚构地理,时间跨度的史诗级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人把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称为“发达资本主时代的最后一位抒情诗人”,事实也正是如此,凡是看过宫崎骏的作品之人无不为那色彩丰富的构图,如梦如幻的意境,离奇曲折的故事和最自由的想象所感动。“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粹、素朴,又可让我们贯穿想象力来表现的艺术……他的力量不会输给诗歌、小说或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这是宫崎骏在回顾第一次接触动画片后的感受。1984 年有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是完成的《风之谷》在日本上映,该片无论是从艺术质量上还是票房上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这部作品承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大自然的法则间的关系这一深沉厚重的主题,使得“以儿童为主要观众”的动画片定位得以改变。
在影片中宫崎骏用凄美的画面,强烈而具穿透力的视觉效果把一个心灵纯洁可爱而又具有舍身救世的大慈大悲的娜乌西卡展现在观众面前。娜乌西卡是希腊史诗《奥德赛》中出现的派阿基亚公主的名字,宫崎骏对这个人物情有独钟。后来他在看过改编成小说的《奥德赛》后,感觉对于娜乌西卡的描写与自己心中的娜乌西卡不是很相近。后来宫崎骏在日本传统故事《堤中纳言物语》中发现一位被称作“爱虫公主”的贵族,这位少女热爱原野,看到毛虫化蝶也能让他感到不已,当时的人们把她看做怪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的眉毛是白色的。“这样一位不屈从于社会的束缚,整天奔跑于山野,感动于行云草木的公主在那个充满教条与禁忌的时代,她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带着对希腊神话中娜乌西卡的憧憬和对“爱虫公主”命运的担心,曾几何时《风之谷》里的娜乌西卡的形象就这样诞生了。
《风之谷》只是简单说明日本动漫题材广阔,思想深入,具备史诗的气质的一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但凡日本比较重要的动漫作品都有这个特点。他们或是关于未来世界的想象,或是对于过往的追忆,亦或是凝望于现实,更有甚者是多元时空的混合交融。既可以讲复杂的人世映射到虚幻的人物身上,又可以描写气势如虹的战争。各种超越国界的神话,古典名着都为他们的动漫注入源源不断创造力。这些让日本动漫区别于另一个动漫大国美国的动漫风格,相比较而言,美国动画往往夸张幽默、人物的关系也趋于简单化;而日本主要动漫作品的剧情相对复杂,思想内涵也较为深刻。
二、创新人物造型,注意场景设计
有了好的题材,还要配合上好的表现手法,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场景设计等等。他们是观众消费动漫产品的第一感受,同时,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是动画片营造氛围最为重要的部分。
放眼亚洲的动漫人物设计,我们或多或少的动能发现日本动漫的影子,可见日本动漫作品在亚洲的影响力之强烈。日本动画中的人物虽然会根据题材和角色特点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丰富的变化性自然是高品质动画作品所追求的,可是我们仍然能从多姿多彩的动漫世界中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个人物出自日本动漫大师之手。
首先,日本动画人物的造型完美,色彩丰富,无论是小伙子还是美少女都有非常完美的身材比例。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夸张的尖下巴和瓜子脸是女性的典型形象,虽然在现实世界中会很吓人,可是放到变形、抽象的动画世界中看上去往往会很美。典型的代表作要有《美少女战士》、《花仙子》、《圣斗士星矢》等等。男性则往往有着精致的五官和脸庞而且还会加上健美的体型、精致的发型。这些都已在观众心中形成了对日本动漫的刻板印象。
其次,在日本动漫中的场景设计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环节,在动漫作品中一草一木往往都不是只作为绿色的记号而存在,精细入微的刻画动画片中场景的细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的享受,从房屋的建筑到屋内的摆设,从日本的美食到日本的产品,无不如此。日本是一个讲究精致的民族,对于文华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更是突显了这点。这其中的典型代表自然要数宫崎骏的系列作品了,在他的作品中从自然界的一花一草到人物的一颦一笑都是经过推敲和琢磨的,这也是上成的动漫作品不可或缺的。
三、乐音冲击力强,视听效果独特
作为一种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艺术,动漫的音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一部动漫作品的好坏,日本的专门为动漫配音配乐行业已经很发达,是动漫产品制作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日本很多着名的音乐人都曾经为动漫作品创作过音乐,着名久石让为《天空之城》创作的《君をのせて》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王菲曾经为日本动漫《最终幻想Ⅷ》演唱的主题曲《EYES ON ME》在中国也很受欢迎,日本的漫画在推出动画版本之后往往会出版相应的配乐长篇,有单曲 Single、专辑 CD、限定版豪华组合装,还有纯音乐版、原声收录版、歌曲演唱版、剧场版、改编版和其他相关的全新创作版,种类十分丰富。
此外 日本还有世界上最职业的“声优”(配音演员),他们用自己惟妙惟肖的嗓音将动漫人物的喜、怒、哀、惧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日本他们可以算的是大明星了,给“樱桃小丸子”配音的 TARAKO 和给“蜡笔小新”配音的矢岛晶子在世界各地都有大批的“粉丝”.
第三节 着眼受众培养
一、推广日语,培养“亲日派”
日语作为一个经济强国的官方语言搭着上世纪日本经济的起飞而传遍了全世界,截止 2013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②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学习日语者数在 136 个国家和地区升至约 398 万人,比 2009 年约增加了 9.1%,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数较2009 年的上次调查增加了 26.5%,约达 105 万人,在各个国家及地区中的排名首次跃居首位③。
2007 年,为了不落后于中国孔子学院在海外推广汉语的速度,日本政府决定在全世界新增百余所日语学习中心,世界上学习日语的人越来越多,对日本动漫感兴趣的人也随之增多,之前就喜欢日本动漫的外国人又会自动自觉的加入到学习日语的大军中,可以说日语和动漫的流行在海外互相促进,互相辅助,日本政府大力的推广日语直接为动漫新增了大批粉丝,粉丝有因为动漫喜欢上了日本文化,变成了“亲日派”.据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通过对日语专业大一学生(91人)、大三学生(71 人)的问卷调查显示,80%的同学在入学前都看过至少两部以上的动漫,并能够模仿几句常用的日语寒暄语。大部分学生对动漫的认识不仅停留在故事情节上,而且对动漫的语言,人物性格,声优,背景,主题曲等都会关注①,这些学生之后又会利用动漫来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图表 6 是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主办的日语学习网站,目的是通过原声日本动漫来提高外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水平。
二、了解受众需求习惯,受众定位准确
为了避免动漫的低幼化,又不能污染未成年的身心,日本采用动漫分级制度,不仅有儿童片、少年片、成人片的一般分发,还有推理、科幻、热血、机战、少女漫、BL\GL(BOY LOVE\GIRL LOVE 指同性恋)、运动、治愈系(给人平静的感觉)等等,可以说无论什么样的受众,有多么另类的爱好在日本动漫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款。传播学者 E.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日本动漫世界不单单是提供给孩子的专属,而是复制了整个大千世界,什么人都能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心理需求。
国际传播的目标是目标国的受众,在动漫的国际传播方面,就必须研究受众的收视习惯。为了进入美国市场,日本动画片厂商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和调整,在动画片的制作阶段充分考虑到美国观众的收视习惯。
首先,为了让美国受众容易记住动漫中人物的名字和理解人物名字的象征意义,特别将动漫中人物的名字做了必要的美国化处理。
其次,在人物设计时偏重以白种人为原型,除了长腿、细腰等轮廓外还特别重视卷发、物管结构等细节元素,这样就让日本动漫更符合欧受众的收视习惯。
再次,模仿美国连续剧播出的形式,动画片的集与集之间相对独立,弱化各集之间的承接关系,努力做到播出次序可自由调换。
最后,日本动画片的总长度没有固定,但是美国动画片一般是动画片生产商一次性将 13 集或 26 集,每集 30 分钟的动画片(相当于半年或一年的播出量)卖给电视网,允许电视网每周播出一集,每集播出两次。因此,美国电视系统播出的动画片的总长度通常为 13 集、26 集、52 集或 104 集①。日本动画片为了迎合美国受众按照美国的播出习惯对总长度进行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