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河北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 "奖"与"惩"导向作用不平衡。
按照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要求,对违反计划生育行为实施法律约束、行政约束、道德评议的同时,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引导、奖励、扶助和利益补偿。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奖励性和惩罚性并行不悖、互补共存,是两个不可割裂的方面。
计划生育"奖"与"惩"的导向作用,目的都是通过运用经济利益等手段来调整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实现计划生育的国策目标。违反计划生育受到法律和道德约束,是维护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必要手段。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协调人们的社会关系,保持计划生育的基本秩序[23]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社会政策应加强法制建设,营造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社会环境,引导广大群众通过法律手段和途径来获取利益,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从最早以处罚为主的导向政策到奖惩并举的导向政策,是随着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以利益导向激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积极探索新的更为有力度和效果的作法与措施,满足群众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准和心理需要,同时探讨不断弱化惩罚性导向作用的影响,从而实现"奖"与"惩"导向作用的平衡,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向性转变。
5.2 资金保障的压力趋大。
河北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项目众多,所需资金的保障不同。其中利益导向政策中的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其所需资金除中央补助外,其余资金由省、市、县财政负担比例分担,县级财政负担比例较重,原来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兑现奖励政策的财政负担尤其大。以唐山市滦县为例,滦县作为省直管县,2012 年奖扶、特扶资金县级承担比例分别由过去的 5%和 10%提高到现在的 65%,按此规定,加上提高标准的增加部分,2012 年该县奖扶、特扶资金县级承担部分将由过去的 12.15 万元提高到 282.11 万元,仅此一项就比上年度增加 270 万元。加上其他计生惠民资金投入,预计 2012 年该县仅计生惠民政策性资金投入将近 900 万元。由此可见,县级财政负担过大问题已成为落实计生奖励政策的瓶颈,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利益导向政策的深化和拓展。
5.3 随机性救助模式存在局限。
目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实施过程中,以救济、救助为主,随机性大,社会保障作用很薄弱。这使广大群众感觉政策不规范、不连续,仿佛是可有可无似的,其政策制度建设是建立良好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关键。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基础上,河北省要结合实际,积极整合和不断创新利益导向的政策措施,及时总结和完善,并上升为一定层次的制度规范,确保政策的持续和稳定[24]
.同时,健全维护政策实施的资金保障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促进各项政策的规范运行,有序开展。真正把随机性的救助模式转变为稳定连续的救助模式,才能使利益导向政策深入人心,使群众真实地感受到政府的体贴和关怀。
5.4 部门间协调难度大。
近年来,在构建和谐社会、关注社会民生的大背景下,我国先后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公共普惠性惠民政策,公共惠民政策给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带来了实惠。但其中大多数普惠政策的落实是实行平均分配。目前,农村教育"两免一补"、征地补偿、房屋拆迁补偿、土地分配、最低生活保障、扶贫开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集体收益分配等普惠性政策绝大多数是按人头计算。造成了政策外生育家庭比计划生育家庭获益多的现实,没有体现"计划生育家庭优惠优先"原则,反而,使群众看到孩子多的家庭从国家政策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客观上造成了"孩子多、受益多"的现象,严重挫伤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在计划生育以追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发展的情况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普惠性政策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政策的主流方向。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制定了不少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惠民政策,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职能部门都是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整体协调机制,如卫生部门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医疗服务;教育部门规定的中高考加分;财政部门为计划生育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为计划生育家庭办理养老保险;还有工商部门、国土资源部门、交通部门、扶贫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都有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一些优惠政策,但缺乏这些政策协调机制,也没有形成政策体系,导致政策难以转化为真正的实惠。
5.5 非物质性导向政策缺失。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从根本上讲,要使遵守计划生育家庭觉得能从其他方面(精神、物质)可以获得补偿而形成节育的自愿行为。其主要特征是以条例、法规等形式固定下来的直接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例如独生子女光荣证和独生子女费)。从现行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来看,主要以物质上的奖励为主。随着近年来经济水平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对于利益期望标准也不断增高,独生子女光荣证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弱、诱导力度越来越小,这就需要在利益导向政策中探索增加新的更为有力度和效果的作法与措施以适应现在的生活水准和心理需要。
一、引言生育政策也称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有关计划生育调节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单项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执行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态势得到有效的控制。计划生育政策推行近四...
1概述鄂州市是湖北省的有着特殊地位的地级市,承任着湖北省乃至国家很多改革任务,如农村土地置换制度改革、房产税试行等。鄂州市正试行着很多政策,这些政策成功的实现,有赖于对鄂州市自身的条件,如自然资源条件,社会资源条件等有着清楚的了解。人口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也在稳步提升。自2009年国家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开始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了改革重点之一。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疾病防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关键性的,其功能...
今天,人口流动现象变得十分普遍,流动人口促进了一个城市的发展与繁荣,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们本身却面临着社会融入的困境,这种现象凸显出当前我国体制与文化还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一方面是因为宏观原因,...
1、问题提出近十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转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迁居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显著的社会现象。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问题已逐渐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和困点,引发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2013年7月发布...
按照惠远镇党委、政府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安排,2015年惠远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在确保圆满完成年度人口控制目标任务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措施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加...
第五章故事背后的启示:办法、建议与思考的问题一。小丁村走出困境的具体办法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关于农村人口流动形式与造成影响也各不相同。东部发达地区或地处城郊的农村,因有较大的人口接纳能力而成为人口的流入地,有的村庄既是流出地也是流入...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劳动供给充足,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一般认为人口红利包含两大基本要素,一是劳动力数量和比例相对较大,二是抚养负担相...
一、农村人口迁移的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584万人,比上年增加320万人...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质量提升的城镇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文化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2013年,河南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