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学论文 >

完善河北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4 共170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6章 完善河北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对策

  6.1 强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约束的结合。

  加强利益导向在控制人口的作用,不能忽视的社会约束机制的功能。在实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过程中,要坚持社会约束的作用,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早期的计划生育工作缺乏奖励性的利益导向,而以行政性的处罚为主。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利益导向的作用,然而并非是全部代替行政性的处罚,而是要使"奖"和"惩"的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利益导向作用的平衡。

  过去的行政性处罚的法制化建设不足,强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作用并不是要放松处罚的法制化建设,而是要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纳入处罚的法制化建设框架。从法律上确立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地位,违反计划生育应接受行政性处罚,从而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鼓励人们以合法手段分享计划生育带来的利益,减少违法生育的现象。

  强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作用,并不是放松对计划生育的行政控制,而是对行政调控能力要求提高了。这要求行政管理严格实施现行的人口政策,全面地调查摸底,建档和登统台账,实施分类管理,分档晋级。同时,严格执法,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对违犯计生法规者及时惩处,加强相关的行政监管。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调节机制,发挥好国家、政府的调控作用,使国家、政府始终成为调整社会利益的主体。

  6.2 建立多层次共同分担的投入体系,保障资金供需平衡。

  计划生育事业是具有显着的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计划生育事业的基础性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需要政府投入的利益导向政策各级应承担的比例,把所需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需要企业支付的奖励费(如企业退休职工的 3000 元奖励),加大督导落实的力度。可以研究通过省级安排专项资金,对经济基础差、奖励负担重的县给予经费补助。规范社会抚养费等计划生育收费行为,提高社会抚养费用于各项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比例。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发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25],建立多层次共同分担的投入体系,保障资金的供需平衡。同时,单一的奖励型利益导向对高收入和发达地区的影响是有限的,奖励扶助重在利益激励,依法惩处重在利益制约,两者相辅相成。

  6.3 将随机性救助模式升级为规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建立良好有序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机制和制度建设是关键。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整合和不断创新利益导向政策措施,及时总结完善,并上升为议定层次的制度规范,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系统性、规范性。同时,建立和完善资金投入保障、监督检查机制,保证了各项政策的规范运作,有序进行。

  6.4 强化部门间合作,多渠道对计生家庭实施帮扶。

  计划生育部门要积极探讨各项普惠政策实施对计划生育工作带来的效益和影响。如教育部门在免费教育、升学、教育补助时,怎样提高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利益;在实施农村或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时,如何减免计划生育家庭个人缴费部分;在医疗救助时,怎样提高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救助标准;在农村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怎样提高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标准;在住房补贴、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制度中,怎样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补助和优先分配等。计划生育部门要强化部门间的合作,多渠道对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帮扶,让广大计划生育家庭从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优惠,实现公共普惠政策和计划生育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合理衔接和有效统一。

  6.5 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中的精神引导的作用。

  对于计划生育家庭来说,物质上的奖励和扶持非常重要,但不可忽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中的精神引导作用。今后,可以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广泛地开展生育关怀等活动。拓宽计划生育的宣传渠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利用精神慰藉、生活慰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计划生育并发症家庭、计划生育空巢老人家庭等特殊群体感受到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亲情和温暖。为计划生育子女意外伤残死亡家庭开支免费再生育咨询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等。拓展独生子女证功能与使用,适当提高独生子费的奖励水平,多渠道地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功能,满足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心理需求和期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口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