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2.1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及主要功能
2.1.1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源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传统上的不同,关于社会保障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精确统一的说法。在我国,陈良瑾教授将其定义为“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经济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侯文若教授认为,“社会保障可理解为对贫者、弱者实行救助,使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行生活保障,以及对全体公民普遍实施福利措施,以保证社会福利增进,从而实现社会安定,并让每个劳动者都有社会安全感的一种社会机制”;《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一书中的定义为“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和社会为补偿现代化过程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帮助全体社会成员对付现代社会中的社会经济风险,运用社会化的保障手段,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经济福利制度”;国际劳工组织将其概括为“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公共措施,以保护其成员免受由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造成的停薪或收入大幅度减少的经济损失及社会贫困,并对其成员提供医疗照顾和对有子女的家庭提供津贴”。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在逐步的建设和发展中确定下来,它主要涵盖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社会救助制度,主要为了解除因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的生活危机,它直接面向贫困或低收入阶层;第二层是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目的是减轻劳动者的负担,解除其后顾之忧,主要包括面向劳动者的五大基本保险,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第三层是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目的在于不断优化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比如残疾人福利制度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目前正在发展中的各种补充保障,比如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等。
2.1.2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推出社会保障五个最重要的功能:
1、对基本生活的保障功能: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劳动者在因各种原因丧失经济来源或丧失劳动能力时,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保障生产过程的连续和稳定。而且,社会保障现在已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而是成为人权保障的一部分,这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2、对社会稳定的维护功能: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保障对社会弱势群体具有补偿和救助的作用,对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提高了社会成员整体的福利,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社会保障在调节社会总需求中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从而一定程度地抚平了经济的波动;另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社会保障基金无疑是一笔巨额资本,该基金的积累和良性运营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也是很有帮助的。
4、对社会公平的维持功能:社会保障可以从两个方面维持社会公平,首先通过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保障,防止社会成员因遭到灾害、下岗失业或生病等意外造成的机会丧失,消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其次,社会保障可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够减少分配的不公。
5、对国民福利的推动功能:社会保障除了最基本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比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些社会福利为社会成员充分享受生活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国家对劳动力再生产也会以生育保险、教育津贴等形式进行补贴。
2.2 现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
伴随着西方世界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西方社会保障理论诞生了。从一开始,它与西方福利经济理论就有着深入的联系,可以说是福利经济理论的衍生。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鼻祖亚当·斯密秉持着自由主义的福利观,他的主要观点是:
政府只需负责维护公平的交换制度,其他活动政府无需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可以自动地调节个人和社会各方的利益。到 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社会大规模爆发经济危机,政府也开始名正言顺地操控经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以本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爵士的《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为蓝图建成了第一个福利国家,随后,欧洲各国相继建立了福利制度,当时影响最大的两支社会保障理论流派是民主社会主义学派和“中间道路”学派。后来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世界面临严重的经济滞涨,英、美等国的“右翼”政府相继掌权,产生了新自由主义学派,这一学派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社会保障政策的确定和建立。1990 年以后,爆发了高科技产业革命,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袭来,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条道路”学派出现在了社会保障领域中。因此,在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三大学派就是民主社会主义学派、自由主义学派以及“中间道路”学派。
2.2.1 民主社会主义学派
民主社会主义学派诞生于 20 世纪 40 年代,以“讲坛社会主义”和“费边社会主义”为基础。
2.2.1.1 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民主社会主义学派提倡劳资合作,主张利用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来推行国家福利政策,在经济上推行混合经济与国家干预并行的方式,推行高额累进税率,强调社会公平和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作用,用这种方式来保障被市场经济遗忘的社会成员。
在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划分上,主张国家应负责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资金支持和帮助,这样有助于社会公平的维护;虽然市场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市场严加规范。
民主社会主义学派还认为社会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应该通过温和的方式来进行社会改良;资本主义具有剥削的本质,因而社会主义要坚持将生产资料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并且由政府来进行收入的分配。
在社会福利的实现上,主张实行全面的社会成员保障计划,认为社会福利会促进生产和消费从而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繁荣。
2.2.1.2 对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评价民主社会主义学派影响比较深入,它的很多观点可以说是当时西方不少福利国家制定全面保障政策、全民福利计划的基础。在 1950-1960 年,由于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推动,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障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国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了,社会保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除了社会保障的发展之外,在二战后,民主社会主义学派也对西欧很多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改革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影响下,这些国家基本确立了社会福利的基本框架。然而,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某些观点,比如将国民收入均等化、社会福利社会化、倡导充分就业等,在后来的社会发展实践过程中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我们对其贡献应重新审视。
2.2.2 自由主义学派
自由主义学派在历史上实际有两个阶段,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产生于 18-19 世纪,新自由主义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
2.2.2.1 自由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自由主义学派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个人自由,而自由市场制度正是建立在个人自由的基础之上,因而备受这个学派的推崇。它认为“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违背‘人的本性’的一种制度,实行计划经济更是一条‘通向奴役的道路’。”
④自由主义学派强调保护个人自由,把个人自由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强调保护个人的权益和个人财产的绝对安全,倡导在市场经济下各个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
它反对西方福利国家推行的普遍福利政策。1960 年以来,凯恩斯主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慢慢被大家遗忘,民众开始意识到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作用不是真的有效。
使凯恩斯的理论彻底被民众所抛弃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由主义学派推崇个人自由、理性和自由市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二战后西方世界以英国为首建立的国家福利制度,不管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来说效率都是非常低的,高额的税收打击了社会成员在个人工作、理财投资和储蓄上的主动性,造成了经济效率的降低;资本由政府控制造成了企业的垄断,违背了经济规律;众多的福利政策削弱了社会成员努力工作的动力,滋长了他们对国家的依赖心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多干预阻挡了企业和个人的自由发展,也同样在政治上造成了低效率。
2.2.2.2 对自由主义学派的评价自由主义学派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它的思想因为与政治保守势力的主张比较一致,因而多年来在欧美很多国家大行其道;而且,自由主义学派对个人自由、自由市场和理性的很多见解和剖析也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同时,该学派一阵见血地指出了西欧实施全面福利的那些国家存在的问题。这些原因使自由主义学派在历史上拥有一席之地。然而,自由主义学派也有其不理性之处,它看待福利国家模式的眼光过于偏激,完全否定了这一模式,然而这种否定是极不合理的,因为这种模式不仅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到今天仍然在很多国家发挥着作用。2.2.3 中间道路学派中间道路学派产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可以称作一种学说或思潮。
2.2.3.1 中间道路学派的基本观点中间道路学派在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划分上,一是认为国家应对消除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和平等负责,所以国家应是推动社会福利提高的主体;二是中间道路学派认为虽然国家是提供社会福利的主体,但提供社会福利的全部责任不应该都落在国家身上,否则会使民众对政府产生依赖,并且会对人们的自立精神产生腐蚀。因此,中间道路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国家与个人各付其责,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提供福利;三是中间道路学派主张国家干预与市场自由之间的平衡。
中间道路学派在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上,主张消除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强调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整体性,主张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通过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矫正因市场效率低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减少失业和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分享给所有社会成员,包括社会弱势群体。
2.2.3.2 对中间道路学派的评价在西欧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和改革中,中间道路学派福利理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对福利国家有着一种挑剔地接受的态度,在这种态度基础上其倡导的福利政策是卓有成效的。然而实际上,福利政策带来的好处没有被最富有的人得到,也没有被最贫穷的人得到,而是被中产阶级获得了。与此同时,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迅速,这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推行福利政策导致的高额税收和巨大赤字阻碍了社会经济继续前进。客观地评价中间道路学派,可以发现它的本质实际上是民主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折衷的结果,从它的发展轨迹中还可以看出两种学派斗争的痕迹,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它也缺乏必要的统一性和一贯性。但是,依据中间道路学派的某些主张制定的福利政策还是解决了当时很多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是我们不能否定的成绩。从长远看来,中间道路学派的理论是否能继续走下去,从而长期作为西方福利国家的政策来实施,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各地方政府大量融资举债,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从以上事件可知,政府债务的扩张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本级区域经济的增长。...
7基于公平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1980年,我国正式颁布《个人所得税法》以来,个人所得税在组织财政收入、支付公共支出、调控宏观经济,尤其是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逐渐成为我国的主体税种。而相较具有千年历史的商品税,消费税等,...
6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公平性分析6.1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法》,在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方面参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根据该法的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缴主要是依赖代扣代缴制...
第6章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设想本章在借鉴其他国家房产税制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推进我国的房产税改革提出了几点设想。6.1推进房产税立法当前,房产税改革逐步深入,房产税立法相关的工作也需要尽快提上日程。从本质上说,纳税...
摘要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人类缓解能源短缺压力、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凭借其高新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制定和实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引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力图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
第3章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通过上一个章节对现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分析后,本章选取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数据的硬信息,以及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关系的软信息对企业获得的外源融资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试图从成功获得外源融资的中小企入手,考察影响...
6我国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流失治理对策鉴于我国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流失主要是制度性税收流失和实施性税收流失,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在治理高收入者个税流失过程中税制设计和税收征管两方面的经验,我国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流失的治理工作应主要从以下三个...
当前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的增长速度和三级教育结构与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仍然不匹配,使得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最重要的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财政教育支出对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教育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起着直...
前言(一)研究背果、目的与意义1.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渐成为支撑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商务贸易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则经...
5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5.1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5.1.1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力度在运用财政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时,首先应将文化产业区分为营利性文化产业和非营利性文化产业。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财政政策需要区别对待。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