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班主任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专职人员,在班级管理、塑造班级文化、培养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研究者们把“班主任”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理论。其中,班主任专业发展思想的提出将有关“班主任”的研究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班主任以人为工作对象,没有关于完整的人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就无法胜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与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就会变成一纸空谈。鉴于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及作用,必须高度关注其专业发展的变化及程度。
小学班主任教育对象的年龄在 8-13 岁之间,其身心发展处于感知外界、模仿成人、求新求变这一感性发展阶段,他们迷恋感性的物质、有着较为庞杂的信息量、有丰富的个性化行为表现,面对这样一群鲜活的个体,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方面,如何以一种形象生动、切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工作方式来接近学生、影响学生,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这是小学班主任与中学、大学班主任相比的最大的不同点。而新任班主任缺乏实践经验,研究该群体的专业发展变化,挖掘其存在的经验与困惑,对其他小学新任班主任的专业发展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这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当前我国对于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研究多数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演绎推理,并且常把班主任假设为相对统一的、无差异的群体,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针对性有待明确。笔者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择两名小学新任班主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收集、访谈等方法积累研究素材,再现新任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的亲身体验,真实反映新任班主任的经验、困惑及诉求等,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精神层面、发展层面四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期待能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为新任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寻求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专业发展,班主任专业发展,个案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1. 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2. 新任班主任的研究现状
3. 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1) 国内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现状
(2) 国内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开展现状
(3) 国外班主任及相关角色的研究现状
4. 总结
(三) 研究意义
1. 丰富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理论成果
2. 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建立新的班主任队伍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 概念界定
1. 新任班主任
2. 小学班主任
3. 专业发展
4. 班主任专业发展
(二) 研究方法
1. 研究方法的裁定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3. 资料的获取方法
(1) 文献法
(2) 访谈法
(三)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 资料的收集
(1) 收集文献资料
(2) 访谈
2.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 资料的验证
(四) 研究过程
第二章 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个案描述
(一) 李老师专业发展的描述
1. 发展潜力得到认可,专业信念变化小
2. 理论是辅助,实践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基础
3. 专业能力逐渐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得到提升
4. 外界培训与自我提升并举,反思深度与厚度有待增强
(二) 孙老师专业发展的描述
1. 职业认同感强,严于律己但工作热情低
2. 认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小,在反思中成长
3. 专业能力变化小,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
4. 有过反思与总结,但不能持之以恒
第三章 个案研究的结论
(一) 成功性经验
1. 专业信念:为人师表,严慈相加
(1) 个人修养与行为
(2)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3) 教育的态度与行为
2. 专业知识:请教有经验的老师,阅读教育案例性书籍
3. 专业能力:从借鉴经验向自主探索转变
(1) 组织与实施
(2) 激励与评价
4. 专业发展途径:内部自我提升,外部参加专业培训
(二) 困惑与不足
1. 专业信念:对工作的热爱程度一般,工作热情变化小
2. 专业知识:否认理论的重要性,依赖教育案例性书籍
3. 专业能力:有所提升但仍不成熟
(1) 组织与实施
(2) 教育与管理
(3) 协调与沟通
4. 发展途径:工作缺乏反思,反思内容局限
第四章 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 制度层面:学校建立专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
1. 建立班主任评价制度
2. 建立班主任职称制度
3. 完善班主任薪酬制度
4. 建立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
5. 建立班主任资格制度
(二) 组织层面: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发展“共同体”
1. 学校内部
(1) 建立班主任互助研修模式
(2) 优化学校内部关系
2. 学校外部
(三) 精神层面:坚定教育理想,精神关怀是教育的本质
(四) 发展层面:发挥主动性,在反思中自主发展
1. 学习系统的教育理论
2. 编写教育反思案例
3. 撰写教育日记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