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友网络的成立
面对分布社会的各行各业、流动性大、可变因素多的校友们,应该建立适合其特点的组织体系,形成一个庞大的校友网络,促使校友文化的沟通网络化。校友网络是一个收集、了解、整理校友信息,增进校友与学校、校友与校友感情,塑造校友与学校良好形象的重要工具,应该建立职能齐全,内容完善的校友文化宣传网站、组建联络便利的校友工作网站群、组建“网上校友信息库”积极推进大学校友文化的网络化。
第一,发展校友媒介的联络功能
首先,组建职能齐全,沟通便利,使用方便的校友文化宣传网站。校友网站是校友了解母校校友文化动态的有效媒体,起着沟通校友、母校与社会的桥梁作用。高校一直是校友心中安逸的精神家园,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校友,心理上都有强烈的归属感,精神上对高校拥有着极强的眷念、向往与渴望的需求,急切需要这样的网络平台与联络载体去缓解这样内心的感情依赖。校友网站一般可以设置校友文稿、校友捐赠、校友机构、母校最新发展状态、校友查询、校友信息等版块。由于各高校的情况不一,所以每所学校的网站设置可以依据校情不同而有所特色,可以是学校校友办公室建立的网站。因此,高校应该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工具,实现校友文化的培育与宣传工作网络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其次,组建方便联络的大学校友文化网站群。除学校内部建立功能齐全的校友网站外,还应该健全各地校友会联系网络,使学校校友网络与各地校友会网络共同形成一个信息量大、功能繁多、联系紧密、交流及时的校友文化工作网站群。
例如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 QQ、微信、微博、飞信等。通过这些方式,使得大家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交流沟通,也可方便大家随时掌握了解母校的信息。通过这些方式,既可以解决路途遥远,人手不够,联系不畅等问题,又可以及时、广泛和频繁的加强联系,展开宣传,获得机遇。还可以实现校际之间媒体信息分享,平台互动。
再次,建立“网上校友信息库”,完善校友信息管理系统。分布于各地的大学校友资料整理与更新是大学校友文化构建的基石。由于校友的人数多、分布面广、时间跨度大、可变数大,资料的整理有相当的难度,这些既辛苦又繁琐,而大学校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更新又关系到校友文化开展的质量高低和作用发挥大小。21 世纪,是一个媒体信息时代,利用网络手段进行校友信息的管理,无疑成为最好的选择。高校应该建立“网上校友信息库”,通过它校友信息的收集可以完整、真实,校友信息的整理可以规范、可用度高,可以及时、全面地更新校友信息,及时把握校友文化的动态。
最后,建立校友办公网络体系,推进校友文化的网络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应用在大学校友文化培育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凝聚校友、服务学校、服务祖国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但现代多媒体资源对于老年校友就不显得便利了,因为这些老年校友不懂网络。此外,懂网络的中年校友又繁忙,喜欢网络的青年校友又容易转移目标,为使老、中、青年校友都来关注校友工作网络,就要大力地提倡网络化服务的新的工作方式。通过开展“典型校友事迹介绍”“校友留言板”等一些网上互动活动,让校友们来丰富和展现学校的大学文化和人文精神。总之,将校友文化工作网络化,为广大的校友们提供一个更为广阔、便捷、方便和时尚的交流平台。
第二,创建校友刊物
在信息传播发达的 21 世纪,如果网络是大学校友文化宣传的“心脏”,那么校友刊物的出版与珍藏则是大学校友文化继承的“血液”,二者不可或缺。校友刊物的编制和出版主要包括《校友通讯录》和《校友风采》,关于学习的主要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事件、成果和需求应该通过校友网络进行宣传。《校友通讯录》
主要是用来沟通校友的基础性工作,而《校友风采》主要编辑典型校友事迹和个人风采,讲述校友们顽强拼搏成果成才的动人事迹。希望刊物这些文字材料和图片,可以对年轻校友起到鼓舞、激励的作用,也让身处各地的校友可以与母校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同心同德的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大学校友文化。
三、母校对大学校友文化培育的措施
母校是孕育校友文化的土壤,校友与母校的“情感”是校友文化的基石。古有结草衔环,今有大学校友感恩母校,这些都源于大学校友对母校拥有感恩之心,心理依赖感以及内心认同感等情感与心理需求,因而母校对大学校友文化的重视,会提升高校校友文化的价值认同,促进高校校友文化的繁荣与健康发展。
(一)把握校史资源,增强校友的归属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历史的积淀,每所高校都会形成它所特有的文化、独有的精神和特殊的意志。每所高校都有其特有的大学精神、大学历史、大学回忆、大学故事、大学传统、大学校风。大学很古老,以至于我们对它很陌生;大学又太年轻,时时就在身旁,以至于我们对它似乎又太熟悉的感觉。其实,大学的生活与我们既远又近,不仅陌生而且熟悉。陌生的是大学环境在一直改变着,历史的积累太深厚;熟悉的是大学就在你周围,每天生活于其中。大学教育了我们,我们也成就了大学,大学与我们融为一体。虽然历史在变化,高校在发展,然而,溶解于大学历史的精神却亘古不变。因而可以说,大学校友文化根植于大学精神,发展于高等院校大学校友的传承与发扬。
大学历史的沿革,是每个大学人所需要汲取的精髓与灵魂,也是大学校友文化成长的“精神土壤”.如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大学形成的“爱国奉献、奋发图强”,清华大学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形成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等大学精神,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大学人。因而被大学历史传统所熏陶出的大学校友将是大学最形象与最生动的宣传窗口。以此为依据,大学校友文化的培育工作应该从提升大学校友归属感,发扬高校历史积淀与大学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情感熏陶。首先,大学应建立校史馆,免费开放,严格管理,延长时间,并利用媒体,通过校园网络加强对校史的解读,关心与善待准校友,培养他们对母校历史和传统的正确认识,并突出对大学校训等层面的宣传和解读;其次,高等院校应该从校史情感方面进行着手。从准校友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利用老生带新生,利用班会、利用优秀校友的典型案例、利用校友文化长廊等具有代表高校历史发展的并可以激发未来校友情感的事例去引导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方法使校友情、母校情、师生情和母校的优良传统作风在他们的心中扎根,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将这些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二)创建校友文化长廊,提升校友的认同感
健康可持续的高校校友文化培育离不开校园环境的构建与支撑。加拿大斯蒂芬。利考克教授在《我见之牛津》一书中感触地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与环境。”因而,大学里的一砖一瓦都是熏陶、启示、感染准校友的依托,校友文化长廊的建设,可以展现出大学的精神品质与校友文化的特色,而校友们也可以无所顾忌的释放心情。环境育人,文化养人,精神养心,所以将大学校友文化长廊制作与宣传作为一块主阵地,凸显校友文化的精神,并以实实在在的方式其展现于社会文化之林。
首先,大学校友文化长廊的创建,可以利用知名校友的有关事迹作为代表物品,建立校友文化墙壁。组织校友参与母校的校庆活动时,可以特别精心制作,将校友们以往生活和学习的场景制作成一个校友文化长廊,分年级、分届别、分专业将活动场景展现于校友们眼前,这样不仅寓意深远,而且会激发校友们对于母校的内心存在感与幸福感。
此外,高校校园里面基于自身历史和人文资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人文特色的建筑、标志,如高校的历史人物为学校题写的签名、历史大事纪念、碑、校史展览馆、校友名录、画像等,这些都是高校的宝贵的私有财富。所以母校应该紧紧抓住校友为回报母校而做的感人行为,对其进行有力的宣传,展示于校友长廊,使其成为展示大学校友文化的经典特色之一。如,对母校发展有特别作用的校友,可以校友的名字或者与其相关特征的物品去纪念他,如用草地、树木、雕塑、广场、亭榭、道路等等。
(三)邀请精英校友回访母校,开设校友文化讲堂
高校校友散居各地,在不同岗位工作,只有组织起来才是一个集体,一个家庭,才会有活力和生气,也才会有无穷力量,才会有重大贡献。大学校友们在工作岗位上赢得的荣誉,获得的成绩,都是与母校分不开的,他们是母校最鲜活、高质量的名片展示。所以当他们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后,邀请他们回来给准校友进行知识传授。因为校友们在走上社会后,他们的就业选择、科技力量、“为学”、“为人”之经验等等 ,这些都是学长学姐们的宝贵财富,对后生们具有极强的熏陶与感染作用。因而,邀请精英校友回访母校,开设校友文化讲堂,静心校友座谈会等各种形式,既可以联络校友感情,让校友们找到年轻时候的情愫,找到“情感”的归属地,又可以让更多的莘莘学子自愿加入大学校友文化建设的队伍。
(四)学校开展靠近校友,走入社会的活动
对于大学校友文化培育工作有重要责任的高校,对待校友文化的态度,应该是积极主动地开展有利于校友文化培育的活动,尽可能的在社会上多渠道地开发各种资源,寻求社会支持,积极挖掘和利用校友资源,积极主动地在校友中、学校内、社会里开展校友文化,高等院校也积极地与曾经的学生们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举措,大学校友通过准校友看到自己昔日的影子,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准校友通过前辈们的生活看到未来的美好景象,憧憬明天,使得在校生未来热衷于大学校友文化工作,大学真正校友获得情感满足,而母校也获得来自校友方面的帮助,从而促使三方共同受益。最终使母校、校友、准校友都积极关注校友文化,为培育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大学校友文化而共同努力。
四、国家法规政策对校友文化的保障
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18].因而,国家政府等单位对有益于我们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有责任与义务制定有效的活动规则,在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为大学校友文化的开展给予和谐、公正、文明的外在环境。
首先,政府从弘扬团结合作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校、文化治校着手,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科学的治校机制,夯实大学校友文化的基础;二是从坚持人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原则着手,注意监督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校友等各种人员的协调发展;三是对大学校友文化培育工作有重要作用的校友会等社会组织的组建给予政策支持与奖励,特别是对于它的审批步骤与程序可以适当放宽;四是从坚持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着手,政府要注意校友文化应该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相协调,培育大学“仁”的教育精髓,构建大学“文”的灵魂。
五、国内外大学校友文化培育的经验汲取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我们说学习典型,主要是学习典型折射出的一种平实而伟大的精神,因而一个典型可以带动一大片,会产生“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应。介绍世界一流大学所培育出的优秀的大学校友文化希望中国的大学可以扬长避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育适合我们国情、校情的独特的大学校友文化。
北京大学是中国的知名学府,它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改革旧式科举制,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开端,并于 1912 年 5 月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校友文化的培育过程中,以校友身份“终身制”为特色。北京大学校友会以“增进同学友谊,交换专门知识”为宗旨,坚持“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理念,为“北大人”服务。在此宗旨与理念之下,北京大学于 2003 年 6 月 18 日,应广大应届毕业生要求,北京大学校友会与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为应届毕业生办理校友卡。校友卡是北京大学为该校的应届毕业生发放的纪念卡,是北大校友的身份象征。该校友卡,是母校向校友发放的、一种印有母校标志性图案的、向校友提供多方面专属服务的、可以收集校友信息的卡片,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联系校友、团结校友,它是校友身份的象征,也是母校认同校友的标志。北京大学校友卡,可以从校图书馆借阅书刊;可以参加校内文体活动的有偿服务;可以在校内商品店购买特殊纪念品给予优惠;可以免费参观校史馆;此外,校友卡只准许本人使用,不得转借给他人。
美国密歇根大学在大学校友文化的培育过程中,注重“联系创生”,即学校多方创造机会,让校内外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人群联结在一起,以使他们在彼此交流互动中创造并生发出大学校友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彼此感受大学校友文化的魅力[19].密歇根大学不仅仅只关注广泛意义上的校友即已毕业离校的学生,它更加注重与“潜在的生源”、“在校生”、“教师和职员”、“捐赠者”以及“(在校生或校友的)父母”等的联系,使校友文化的传播机构更加广泛,影响范围更加深远,联系群体更加密切。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是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是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其在大学校友文化的培育过程中,注重“全程分享”,即在大学校友文化的培育过程中,不管是校友的最初形式-“准校友”和“在学习中的校友”,还是毕业离校后的“现实校友”,都能随时分享到母校带来的尊重和关爱,分享到母校带来的荣耀和幸福,分享到母校带来的快乐和成长。英国的剑桥大学在培育其大学校友文化的过程中,注重“校友网络”,即剑桥大学在紧张的学业、复杂的社交以及全新的生活之外,有着非常完善的校友网络服务。除了剑桥校内的师生联系之外,还与各种机构搭建了交流平台。你可以和学院的护士、牧师或者导师交流(每个学生入学时都会配备一个导师,一般都是学者,但不仅仅负责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中的问题)。通过 CUSU(Cambridge University Student Union)你可以在学院以外寻求校友的帮助(从心理问题到性健康问题等)。
不论是北京大学在校友文化培育过程中的校友身份“终身制”的特色,还是密歇根大学在大学校友文化的培育过程中的“联系创生”的典型,或者是哈佛大学在大学校友文化培育的过程中注重“全程分享”的特殊性,亦或者是英国剑桥大学在培育其大学校友文化的过程中注重“校友网络”的特色,这都是母校在因校情不同而培育属于其特色的健康可持续的大学校友文化。
血脉相连的校友精神的联结需要有一种文化来支撑,这种文化必然需要母校、校友及社会的共同创建与培育,能让每位在校与离校的师生感受得到,这不仅仅可以发挥大学校友文化的显性价值,更可以凸显大学校友文化的隐性价值,也不再是只关注校友捐赠等金钱或名利的作用,而是更加注重校友拥有更多的对母校的归属感、认同感等精神情怀,母校更加注重承担起对校友的人本关怀、义务服务的作用以及需要满足等方面的情感关怀。目前我国虽然有亚健康的大学校友文化存在的现状,这显然不利于我们高等院校对校友文化的培育与发展。然而,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今天大学校友文化的工作环境已经得到很大的优化,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社会化办学和开放办学的今天,大学校友文化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学校友文化的生命力越来越旺盛,我们对迎来大学校友文化培育与发展的春天充满信心。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