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STC视角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24 共395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STC视角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问题总是跟视角相关。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同一个对象,发现的问题,获得的认识通常是不一样的。STC教育改革是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创举,它的核心内涵包括终身职业教育、全民职业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加强与企业界合作、课程整合等。当从STC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时,会发现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要改革和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可能整体提升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

  3.1职业指导工作未能贯穿大学生活始终

  STC对终身职业教育的推崇,使它的合理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因为终身教育被认为知识社会的基本原理,也是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终身教育即教育充满生活,贯穿人生。事实上,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往往看作是在一个时间点上发生的事情,缺少发展性和未来感。这与终身教育的理念是相悼的。我国各高职院校虽然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实际上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安排。虽然各个地区的就业指导课在现阶段均作为必修课开设,但大一、大二的学生普遍存在到课率不高的现象,学生从心底里觉得离就业还早,并没有认真学,到大三必须了解就业知识的时候,却又忙于毕业和就业,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听。

  目前,为了节约成本,少数的高职院校只在最后一学期幵设职业指导课程,主要目的是把它作为学生就业前的辅导,并没有把职业指导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这种做法虽然对学生就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职业指导的目标应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就业,更应是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和塑造,而这些个性品质是不可能在一学期内能培养出来的?,这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此外,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空洞,大多流于表面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观、简历制作、求职礼仪、面试技巧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但无法科学、合理的帮助学生设计和规划职业生涯,更不可能帮助学生实现人生规划。

  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一般是单纯课堂授课形式,或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能掌握和了解的就业方面的形势、政策、技巧并不多,就业的思想观念难以一下得到转变。就业指导工作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大部分高职学院由于没能认识到就业指导的特点,没有科学安排,贯穿全程,因此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只在就业前进行简单的鼓励,很难将职业指导知识、技能和个性塑造相结合,更难以内化为个人的行为。

  3.2职业指导未能实现全员参与

  全员教育也是STC理念的基本立场。全员教育内在地包括全过程的教育和整体性教育。就业率至上与全员教育整体发展上也是相博的。事实上,这正是当前职业指导存在的误区。目前我国各高校就业部门的风向标就是就业率,基本目标是以把学生送出去,而忽视了就业质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一小部分学校认为职业指导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工作,只重视与找工作相关的问题,如举办招聘会、在就业网上发布用人单位信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过分灌输“先就业,再择业”思想,鼓励学生有工作就签,没有考虑到学生真正的需求和职业发展,有的高校甚至为了其自身的发展,公布偏高的就业率。为了解决大学生就处难的困境,职业指导应该从学生入学幵始,对其进行系统性的职业指导,使其具备就业的基本能力,主动就业,这样对学校、学生和社会都有益处。“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指导理念意味着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就大功告成,在就业指导上缺乏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没有帮助学生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模式。②这种做法很显然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

  职业指导体现在全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参与,力争在校园内搭建职业指导工作平台。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教师由于个人阅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让学生在专业教学中认识本专业的特点、专业发展前景和行业、职业的状况与要求,更谈不上与专业、学科的建设相结合等;个别教师未能主动将自己的工作与学生的就业密切联系,在教育教学环节中渗透职业指导,创造性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不少毕业生也不会积极参与到职业指导工作中,导致部分学生错失就业机会,造成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情况。也有部分学生虽然关注就业,但在校期间缺乏规划性,往往只局限于自己苦思冥想,不会主动向外界寻求帮助。

  3.3课程整合意识失落

  STC理念极力主张课程整合。职业指导的目标是要通过课程体系这个核心环节来实现的,职业指导没有形成知识体系,课程不连续,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实际的职业指导工作中,部分高校过分关注学生的就业数量、就业对学校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就业政策的宣讲、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或礼仪的培训、就业信息的提供,忽视了学生的就业质量、法律法规的教育、职业测评、职业选择能力的培养、职业信息的釆集与应用。对职业指导片面的理解,严重影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不能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做好从学校到社会转变的准备,也不利于学生实现职业决策技能的培养,实现充分就业。?STC理念下的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职业指导课程整体中去,改变各学科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职业指导工作需要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职业指导发展。②目前的课程教学上,大部分学校往往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没有创新意识、自主意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职业素质。在整合各专业课程和职业指导课程上,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在专业课中渗透职业指导知识,在职业指导上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4缺乏个性化职业指导

  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是STC理念的重要特征。个性是职业指导的出发点,所谓的人职匹配主要是个性与职业特征的匹配。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缺乏持久而系统的个性化指导,学生个性档案不健全。个性化职业指导是指在开展普及性的指导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就业资源占有状况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类,实施系统、持久的指导。在实际职业指导工作中,高校注重解决就业政策、形势等共性的问题,对学生潜能开发、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个体性问题关注度低;注重釆取的是团体性的职业指导,对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关注度低;喜欢幵展蜻蜓点水式的职业指导,在职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安排上存在随意性。如个别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定位不准确,就业过程中对岗位薪酬、就业地点等期望值过高;个别毕业生自我定位不正确,毕业后出现频繁的工作转换,就业不稳定;个别高校缺乏对毕业生就业跟踪,在学校期间的职业指导工作安排不规范。这些现象的存在体现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对学生存在的困惑缺乏调研和分类,导致难以实施有个性化、系统性、持久性的职业指导,使职业指导效果不理想。

  ③STC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认为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针对学生个性特征进行职业咨询、服务和指导。就业部门缺乏建立健全大学生个性信息档案,无法准确掌握不同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个性特征、职业兴趣和求职意向等方面信息,无法针对不同学生提出量身定做的具体方案,导致职业指导效果不理想,使学生对相关行业、具体职业要求、自己的潜能等方面缺乏了解和客观的评价,容易造成职业定位出现偏差,不利于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就业稳定;加上高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为兼职教师,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难于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缺失将直接影响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

  3.5校企合作层次浅显

  STC理念必然会涉及与企业界的合作问题,这也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目前,各大高校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实践加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但银多高职院校,无法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由于我国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这使得企业在就业关系链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不愿为此增加额外旳投入。

  学校的宗旨是人才培养,追求的是育人效果,而企业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的利益目标上未形成契合点。两者之间存在距离,但是这种距离又是可以缩短与消除的。

  如果把校企合作的形式按合作的深度进行划分,则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浅层次合作,二是中层次合作,三是深层次合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合作上,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签订合作协议,输送学生去企业实习工作,企业挂牌建立实习基地。一小部分学校能达成中层次的合作,企业向学校投资部分硬件设施或专业建设金费,偶尔聘请行业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来校上课或讲座,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但均还未建立横向联合体,很少能争取到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主要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放羊式”的顶岗实习、“以学代工”、“见识实习”等等。如果要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学校职能部门以及专业教师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老师上好课,学校更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因此,在推进的过程中势必会存在一定困难。校企合作是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合作的事,任何一方缺一不可,合作是为了“互利多赢”.学校与企业之间除了实习基地建设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将逐步推广到合作建立专业课程计划,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水平模式,合作建立企业奖助学基金等其它合作形式,促进高校及企业快速成长。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