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研究综述。
本论文的研究综述是按照搜集到的文献和与本研究相关程度进行逐一概括的,分别为领导力的综述、教师领导力的综述、女性领导力的综述、女性教师领导力综述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围绕国内外研究进程将已有研究的主要观点和重大成果按顺序展开的。
2.1 领导力的研究综述。
2.1.1 国外关于领导力的研究综述。
参考《领导力季刊》近期对过去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并依据 Bass(1990)等领导力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的着作,发现国外领导力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几个学派的历史演变,即领导力特质学派、领导力行为学派、领导力权变学派、领导力相对学派、领导力怀疑学派、领导力信息处理学派、新领导力学派。1领导力的规模研究发端于上世纪初的“伟人”理论,理论核心是那些杰出人物改变了人类历史。2研究者重视跟领导力有关的个体差异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评论还确定了诸如智能与支配力等领导力特征。但更多的研究者对“伟人”学派做出的结果解释抱有悲观态度,致使其研究一度中断。之后的半个世纪内又有一些该理论的追随者围绕领导者的潜在动机,即潜意识下的动力和欲望,与领导者效率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上世纪中叶,领导力行为风格理论战胜特质研究,一度成为研究焦点。3密歇根大学以及俄亥俄州研究基本确定了领导力的两个层面,即关怀结构与激发领导。但因为此学派研究结论本身相矛盾致使研究再次停滞。显然,领导者行为风格需要依照环境进行改变,才会达到理想结果。因此,在接下来的十年,领导力理论转到权变研究上。
权变理论运动的崛起,Fiedler 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说到领导力的效率要参考领导者与成员关系、任务结构、领导者职位权力三个因素。4也有研究者援引“领导力替代品”说法,对被领导者能力、组织体制状况等进行了考察。5尽管业界对权变理论的研究兴趣呈下降式,但这一研究仍在进行中。
随后领导力相对学派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其理论侧重点在于判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有无关系,何种关系能够提高教师领导力效率,通过相关研究证明了两者建立在信任、尊重基础上的高质量关系能取得更好的领导结果。
之后二十年的危机影响了领导力研究,其中以领导力测评问卷有效性受到质疑最为突出。怀疑者认为,测评问卷会受到一系列有暗示效应的理论影响,导致不能科学评估领导者的作为。尽管怀疑派对领导力研究提出的一些质疑至今仍没有答案,6而领导力研究本身却从这一学派的研究中获益不少,比如:科学的试验方法的引入就显得很有必要;领导力要按层次区别开来;需要集中考察被领导者等。
Lord 的论着,加快了领导力信息处理研究。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找到了领导者合法化的原因,1目前这一理论正引起世人的巨大兴趣,随着信息处理理论的成果被应用到其他领域,有理由相信它将不断挖掘出领导力研究的新模式。
在领导力研究陷入进退维谷之际,研究者 Bass 等以愿景型或魅力型领导力理论再次激发了人们对领导力研究的热情。它强调要用一种崭新的领导力思路,去探究被领导者是如何受到领导者的感召来完成任务的。这一学派的研究一直很活跃,目前领导力研究有近半的文章都属于此学派。
回顾对领导力理论研究的几大学派,可以将领导理论发展概括为四个时期。
正如 Bennis 在《领导者》一书中提到的,“每个研究者都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领导力观点,但没有一个观点可以完整代表领导力”.确实,对领导力领域的研究,绝大多数学者各执一词,致使它的研究经历了众多的理论模式变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发现最重要的是特质、行为以及权变等理论模式,并且围绕愿景沟通、创造授权机会、对领导者的尊重等三个共有的行为才能与愿景、权利需求和表达,自信心等三个共有的个人才能建构起了领导力的研究的核心框架2.伴随领导力研究向纵深方向迈进,领导力新理论不仅吸收了传统的特质、行为以及情景等理论的精华,相关研究也没有在这方面止步,甚至大多数研究都有“融合”趋势3.
2.1.2 国内关于领导力的研究综述。
根据研究者对搜索到的国内领导力的研究文献的分析与概括,发现研究成果主要局限在领导力的概念解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互动关系、领导力理论在政府、企业绩效上的作用以及发掘新的领导力群体等方面。研究者多是来自管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学者、咨询顾问,研究对象以政府领导、企业管理层居多,目前主要有以下观点:
(1)合力说。
国内有学者认为领导力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合力,一般将这种合力细化为两类:一是从领导者的角度看领导力,把领导力看成个人单方面所涉及的多种因素的综合;另一种是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界定,将领导力看成双方的互动。
(2)力系说。
与合力说不同,也有学者认为领导力由具体的领导力施展方面构成,包括领导信息运筹力、决策力、激励力、控制力和统御力等1.更要研究者一语中的指出“领导力等同于影响力,是团结组织内所有人员满怀热情地为实现一致目标而努力的过程2.”
(3)激励说。
更有研究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方面出发,认为领导力意味着善于激励他人。比如陈建生认为:“领导力就是上司激发下属,跟随自己一起计划、工作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企业高效率的能力。”
小结: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建构的需要,国内外对领导力的解读是不尽相同的,但对领导力的定义是有共同线索可寻:领导力是融合在理性和情感因素的社会影响过程中,个体对群体、群体对个体共同施加的有意义、有目标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本研究中,要将“领导力”置于学校情境考虑、界定,当女性教师执行领导力时,更要对常规的领导力概念进行转化。因为女性教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更强调其专业性、自身的性别色彩对他人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不是单向的一次性活动,是需要女性教师持续投入时间、经历的。
2.2 教师领导力的研究综述.
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化的讨论开启了教师领导力的研究,世人寄希望于优质教育推动经济发展,而高质量的教育来源于高素质的教师,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的兴趣不断增大。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关于教师领导力的研究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处,故这部分综合阐述近些年来领导力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2.2.1 教师领导力的概念研究。
对教师领导力的概念研究,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
(1)权利说。
在最初的研究中,学者认为教师领导力是一种权力,看重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行使决策的权力,“增强教师作为领导者的角色和决策的权力”是关键。比如,威斯利就将教师领导力定义为,教师被任命学校行政人员之后,再去行使正式角色的管理权力3.
(2)行为说。
其核心观点为教师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组织学校项目的变革,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持续提高,教师领导力是教师自主的行为,来自于教师自身4.行为说以哈里斯的观点最为有影响,他强调学校必须创造全体成员共同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共同构建其组织的价值体系并深化对组织的认识,为共同的目标体系而不懈努力。
(3)能力说。
持此观点的研究者坚信“教师领导力是一种与生命共成长的能力,并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群体中表现出来1.”也有研究者对之进行了补充,如“教师领导力是教师通过自身崇高的教师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模范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同事乃至学校发展的能力2.”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