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 问卷法。
拟自编“提升小学女性教师领导力调查问卷”,以 Y 小学女性教师为调查对象,划分学校组织特征、教研室特征、同事关系、条件特征、动机特征、本身特征等六个维度,共设计了 33 个问题,尽量做到教龄、职称、是否担任行政工作比例的均衡来了解影响女性教师领导力提升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学校场域文化环境,为分析女性教师可以从哪些层面获得促进领导力提升的手段和支持提供依据。
1.3.2.5 实物分析法。
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形式,实物分析不仅能够收集一些物质资料,还可以揭示使用者的意图和动机,获得其他研究方法所无法获得的信息。1这里的“实物”是指在调查过程中收集的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例如:小学女性教师公开课视频、反思日记、发表的论文、成长档案袋、教师研习记录、学校情景资料等。
1.3.2.6 女性学研究方法。
小学女性教师领导力的研究要坚持以女性学的方法论为先,注重解释收集到的材料性质,兼顾实证、质性研究,但以解释主义质性研究为主。2本研究充分考虑到女性学研究经历的模式对立、研究事实相互碰撞、姿态万千的现状,结合上文提到的文献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拟使用女性学理论中的性别归纳法和比较法,具体阐述本研究的提升建议。
1.3.3 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在微观操作上采取以上 5 种具体方法,在宏观把控上按照个案研究的思路进行。从客观上说,女性教师领导力的性质决定了个案研究的选择,因为个案研究是在真实环境中对当前某一现象的实证研究,3它特别适用像女性教师领导力这种现象与背景之间界限不是很清楚的情况,对个案研究处理是具有多个变量而不仅是一些冰冷的数据,它的结果也依赖于多种事实。本研究中的个案情况是研究者在 Y 小学实习半年,与女性教师在办公室、教室、会议室、食堂等正式、非正式场合一起工作、学习、生活而来的。
① 调查问卷对象的选择。
在选择个案之前,研究者借助学院的实践项目,曾与 W 市一些小学有过接触,初步接触下来对学校声誉较好、女性教师众多且有代表性的 Y 小学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导师的推荐下,研究者深入 Y 小学后发现这就是本研究调查要找的问卷对象。首先,Y 小学领导重视女性教师的发展,S 校长本人就是一个有想法、爱教育的女性教师,她思想活跃,愿意促进女性教师专业发展。其次,Y 小学 90%是女性教师,而且有很多市级、区级教学能手,学校实力雄厚,很容易发现女性教师领导者、在提升女性教师领导力有实践意义。再次,研究者曾在 Y 小学见习,对她的自然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② 个案对象的选择。
如果说调查问卷对象的确定能为研究提供丰富的基础的信息来源,那么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就旨在为研究找寻重要信息的提供者,究竟选择那些女性教师呢?有的研究直接采用了教师领导者的概念,让女性教师承担领导角色,一些研究希望那些已经担任正式管理职位的教师或是中层人员发挥领导力的作用,也有人认为,只要教师执行领导力就行,与其担任某种管理职位与否无关。1本研究采纳 Alma Harris 和 Daniel Muij(s2003)观点:执行领导力的女性教师会把大量时间放在教学上,她们的基本角色是帮助同伴改进、探索、实验新的方法,提供有建构性的反馈来改进教学。2即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一线的女性教师,也就把范围缩小在年级组,结合 Y 小学的情况就是某一学科组。通过一定的接触,M 老师走进了研究视野,她有一定的职位但不是中层,仍然从事在一线,在教学活动中容易看到了她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明显的领导力行为。巧合的是,她所在的三年级数学组全部是女性教师,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并且研究者与 S 校长进行了沟通,“M 老师挺好的,她爱思考,业务能力强,三年级数学组确实是我们学校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组了。”三年级数学组女性教师具体情况如下:
(2)技术路线与研究思路。
首先分析 Y 小学环境场域中存在着的女性教师领导行为,主要是从学校基本情况阐述、学校文化、校长领导风格三方面介绍小学的环境;然后展示三年级数学组 10 位女性教师领导力执行情况,特别是围绕 M 老师专业特质和人格特质来探讨领导力提升的动机、人际关系等,解释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下女性教师领导力的专业特质导致的行为差异,分析其原因,提出策略建议。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是为培养未来公民素质而做准备的初等基础教育,着眼于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初步的、全面的基础。那么在此阶段的小学教育场域环境就有自己的特性,本研究课题将女性教师领导力发挥的场所确定为基础教育阶段下的小学,也是缘于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领域最为活跃、最为复杂的部分,这一领域改革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与出台更是将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推向了高潮。回望近几年国内小学教育改革呈现的景象,看似热火朝天,但从教育的本质去剖析,这些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局部和表面。为此,我们对小学女性教师生存的学校场域环境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1.4.2 小学女性教师。
关注小学女性教师,是笔者自始至终的情怀。从大学阶段到研究生阶段,笔者就一直将小学教育作为研究方向,特别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女性教师成长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女性教师作为一个神圣与世俗的矛盾结合体,“困顿”、“高原期”、“晋升困难”是她们的真实写照。虽然女性的专业身份与社会地位受尊重的程度还有待提高,专业尊严对于她们来说是那么渴望又不可及,但她们依然在默默地奉献着。本文从教师领导力的角度切入,以女性视角审视当前学校转型的背景下对教师领导的要求,以期找到一条新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线索,更希望能给广大女性教师发展带来实践上的指导与帮助。
1.4.3 教师领导力。
教师领导力起源于教育改革浪潮的兴起,那么传统式的仅将其界定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对学生、课堂的领导、影响,显然窄化了教师领导力的内涵。为此,在小学环境场域下,本研究的教师领导力力主超越课堂环境,将教师的领导力行为、领导力方式、影响力作用、影响力范围延伸到办公室、教研组,乃至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各环境场域,是教师充分利用场域中的资源、要素,对学校组织的不同成员产生的有价值的、高效的影响力。
1.4.4 女性教师领导力。
小学女性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小学环境场域中的绝大多数,在实施领导力上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她们的领导力是通过小学场域有目的地培养而形成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岗位而具备的影响力。在这个意义上,结合领导力的定义,本文认为,女性教师领导力是指通过相互合作,女性教师为提升专业发展过程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参与到学校各项事务中并为学校发展带来活力的影响能力。而且,比较成熟的领导力理论一般都强调教师在教室之外的领导力。因此,研究小学女性教师领导力的发生环境也是强调发生在办公室、教研组、教室、食堂等正式与非正式的场所。
需要指出的是,女性教师领导与学校正式女性领导者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这里的女性教师领导者不单指学校中那些拥有行政职位的女性领导者们。女性教师行使领导力,依靠经验分享,对他人的引领来履行领导力的职责,不仅限于有行政职务的女性教师。
1.4.5 女性教师专业学习社群。
对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思考,理论界研究由来已久,国外从早期的由“教师间的反思性对话、实践的非私有化的模式,到分析效率最高的学校是运用重构工具来建成专业学习组织,再到霍德高度凝练专业学习社群的五大特征:共享的价值观和见解;集体学习和应用;起支持作用并能分享的领导团队;支持性条件;共享的个人实践。”1而国内从建国之初伴随学校教育体系共同形成与发展的教研组制度就在实践着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形式,像师徒制、教研组活动、赛课、走出本校去听课、学科培训、讲座报告等本质都是有代表性的方式。这里我们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将本研究中提到的女性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定义为:不局限于单一形式,女性教师围绕教育、教学、课程、研究展开的集体性参与、分享、学习、研讨的活动都是女性教师专业学习社群。
1.4.6 引领与自主。
引领与自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自主是引领的导航仪,没有女性教师自身的发展觉醒,无论是校长的愿景领导、或是其他教师领导者的专业辐射都会失去意义;而引领是实现女性教师自主发展的催化剂,没有适当的约束与规范,自主也会出现肆意而为之的狭隘意识。2小学女性教师领导力的提升需要必备的条件保障与支持,这既要学校内部不同主体承担责任,更要女性教师转变思维,在引领与自主之间保持一种均衡的博弈,强化学习与反思,最终提升女性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