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互联网金融三大模式演进及需求对接
近年来,国内以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和在线金融服务产品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各种模式竞相发展,迅速改变了金融业的传统面貌,成为了金融创新的主力军。本章作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以演进的视角依次展示第三方支付、网络融资和在线金融服务三大互联网金融模式,并与相应的需求主体进行对接。
4.1 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源——第三方支付
4.1.1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央行在 2010 年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给出非金融机构支付的具体定义,从广义上讲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中介所提供的预付卡、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已经其他央行确定的支付服务。
从狭义上讲,第三方支付是指由具备一定实力的非银行类机构,借助现代信息和计算机技术,采用与各家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和银行支付体系系统之间建立的电子支付模式[43]。之所以称为第三方,是因为这些平台不涉及资金所有权,而只是起到中介的作用。
当前阶段的第三方支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而是成为线下线上全覆盖、应用场景极其丰富的综合支付工具。
4.1.2 第三方支付的模式简介
第三方平台支付模式是拥有当前国内最多服务商数量的支付模式。截止至2013 年 7 月 11 日,中国人民银行累计发放了 250 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纳入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44]。
笔者认为,当前市场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运营模式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快钱、易宝支付为代表的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另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依托自有电子商务 B2C、C2C 平台、并提供担保服务的支付模式。这里我们讨论后一种模式。
第三方支付模式要求收款人和付款人在平台各自设立账户,然后付款方向账户冲入资金,当收款人付出收款指令,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向付款人发出相应支付的指令,其次平台收到资金后提醒收款人发货,完成交易后再把资金划归收款人账户。另外,当收款人或付款人有需要时可以将各自账户里的资金提现到银行账户。
如上图所示,从传统支付模式架构来看,我国央行为商户提供金字塔式的支付清算模式,但为商业银行提供星状点到点的清算模式,由于商户不能在央行开户,所以商户和银行之间形成网状支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收款人和付款人通过各自商业银行开户,而在央行的支付系统中进行最终的结算。
第三方支付模式则具有了全新的结构,是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商户和银行之间构建一个平台,前端对接无数的网上客户,后端连接商业银行,都为星状连接。向下是单点连接商户,能够及时满足商户的小额、快捷的支付清算需要,向下链接商业银行的基础清算系统,减少了银行业务复杂度。
4.1.3 第三方支付引发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4.1.4 银行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来,第三方系统逐渐的在抢占银行业电子支付市场份额,并且其带来的威胁不容小觑,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以及与银行在业务方面的重叠,必然给银行业带来极大的挑战,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创新优势。由于其本身客户数据的优势,使其能够实时跟踪客户的需求,而有的放矢的创造适销对路的产品,创新金融服务,而这种服务体系势必会分流银行业所原有的客户群。比如:支付宝在 2013 年 6 月推出的余额宝(图 4-2),由图我们可以看到余额宝的优势,支付宝与天弘基金联手,用户既可以在支付宝网站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获得较高的收益,还有有网上支付、转账功能。足见其发展空间。继余额宝出台之后,互联网上又出现了诸如活期宝、百付宝、现金宝等类似产品,这些产品的相继问世,势必会将越来越多的创新性金融服务带到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
第二、第三方支付系统的用户数据优势。由于第三方支付具有成本低、接入方便快捷同时支持多种银行卡、服务周全具有拓展性等特点,正逐步的受到中小客户群体的青睐。垄断部分客户的数据资源,客户在使用第三方支付时,银行无法在其获得任何关于用户的有效信息,即这部分信息由第三方支付系统完全垄断,同时这也进一步的方便了第三方支付系统根据中小客户需求提高服务创新。
第三、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客户粘性优势。即一旦客户与第三方支付系统产生关联,这种关联性一般较持久,第三方平台开展的各种增值性服务更容易留住客户,产生客户黏性。具体表现为:首先,客户拥有第三方支付账户,之后其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互联网等方式完成支付与使用网银并无差异,甚至更加方便快捷,结果导致网银客户群被分流;其次,第三方支付系统所提供的信用担保功能,增强了网络购物过程支付的安全性,使得用户倾向性更加明显。
4.1.5 银行所具有的优势
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横空出世给银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是在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势头下,银行仍然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存在,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一是信用优势。银行在我国拥有悠久的经营历史、甚至说具有政府的隐形担保,而这多年的信用积累以及雄厚的财力与技术都是银行所固有的优势所在,这些都是第三方支付平合不可比拟的,商业银行的财力优势使其有能力对在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方面进行高额投入,这就使得银行在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安全性建设方面的完善程度远远超过第三方支付平合。另外,银行还具有监管优势,金融监管部门针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业已成熟,风险监控也已较为完善,而相对应的则是第三方支付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基于此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在信用方面与商业银行尚有较大差距。这也就直接导致大客户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商业银行。
二是成本优势。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由于其所固有的客户群、完善的交易系统,从而省去了大额的网络业务推广费用,使其可以在成本上形成规模效应,形成成本优势。
三是大客户信息优势。与第三方支付平合的中小客户优势相对应的,商业银行具有大客户上的信息优势。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风险控制方面的原因,在用户每天的转入转出额度上都有限制,这对于大客户来说是致命的劣势,无法满足大客户的需求,这也形成了商业银行的大客户资源垄断,有利于银行挖掘大客户的需求,进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创新。
4.1.6 商业银行所需改革
第一,客户资源信息方面需要改革。在现有的支付系统中,第三方支付平台运用自有虚拟网关,用户在进行支付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直接获取用户相关信息掌握客户的信息与资金流。导致银行在客户的争夺上处于劣势。
第二,存款业务需要的改革:第三方支付平台会分流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虽然最终资金仍会回流至银行,银行总存款不会受到影响,但储蓄存款的分流会影响到银行的存款结构,使银行揽存压力更大。这些流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延迟付款功能,使现金流冻结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以支付宝沉淀存款为例,现如今支付宝每日均沉淀资金已达 100 亿元,这对银行的储蓄存款造成了严重的分流;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三方支付系统也在迅猛发展,已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向保险保理、基金理财等业务延伸,向客户承诺预期收益超过银行存款利率,比如余额宝向用户承诺,其年预期收益率超4%,为银行活期存款的 10 倍,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也对银行中小客户资金流造成严重的威胁。
第三,中间业务所需改革:在经济学中,银行中间业务是指支付结算、咨询、担保、承诺等业务,而伴随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的逐步进行,银行利差在不断的缩小,中间业务逐渐成为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由之前所述,第三方平台的发展,使银行中间业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第三方支付业务向中间业务的延伸尤其自身的优势比如价格更低、操作简单快捷、延迟支付功能都在挤压着银行的各种业务,目前,已有 7 家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了代理基金销售的准入资格,直接与银行展开价格战,如汇付天下基金申购手续费仅为银行的 40%,从而吸引大批客户逐渐转而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的垄断格局在逐步被打破,更为严重的是第三方支付平台还在改变着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逐步的由线下购物转战线上购买,而使得用户越来越依赖第三方平台。
4.2 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网络融资
网络融资产业是我国互联网金融重要的细分行业组成。互联网通过信息透明化,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信用恰恰是金融的本质与核心。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向陌生人成功融资,这个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却成为了现实。通过互联网,把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信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匹配,产生了网上直接融资这一全新的融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资金供需双方不需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而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
4.2.1 网络融资行业发展现状阐述
伴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新型互联网金融形势的出现,我国出现了众多网络借贷平台,他们以“人人贷”为旗帜和宗旨,在银行贷款难、中小微企业难贷款的矛盾下产生,是市场需求催生的新型融资渠道。
“人人贷”是 P2P(Peer to Peer)借贷的中文翻译。通过网站平台,借钱人和放款人经过网站注册和审核后,需要钱的人发布信息,有闲钱和投资需求的人参与竞标,一旦双方在额度、利率方面达成一致,交易即告达成。没有抵押、没有担保,以双方可以接受的利息,向陌生人借钱,或者把钱借给陌生人,听上去如同天方夜谭,但时下已经风靡网络平台。对于借款人,P2P 的吸引力在于方便和容易获得;对于放款人,资金回报率远高于银行存款或多数理财产品,网络平台省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大量成本。
“人人贷”模式 2005 年首创于英国伦敦的 Zopa 网站,之后迅速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复制。他们的口号是“摒弃银行,每个人都有更好的交易”。目前国际上比较知名的有格莱珉银行、PROSPER、lendingclub 等。在中国,2007 年 8 月第一家 P2P 网贷平台——“拍拍贷”诞生。随后以“网上借钱,解决燃眉之急”的口号吸引着大学生、小微企业、农民等“缺金者”,“人人贷”模式发展一发不可收。调查数据显示,至 2011 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融资整体规模已由 2007 年的2000 万元升至 6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25%。同时,网络借贷平台开始由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人人贷”也从单纯的个人对个人的信贷中介平台发展为线上和线下兼营模式,业务范围也从个人借贷发展到理财、信托等多种综合业务[45]。而到 2012 年年底,全国网贷平台已超过 300 家,全行业成交量高达 200 亿元[46],现存模式如下图 4 所示。
4.2.2 网络融资:阿里小贷模式优势和劣势
(一)阿里金融小额贷款业务简介
2007 年 5 月,阿里巴巴联合工行、建行,向会员企业推出网络联保贷款服务。成为会员后,则无需任何抵押,但需要三家或三家以上企业联保,则可以通过阿里巴巴向银行申请贷款,阿里巴巴则起一个贷款中介的作用,将企业的信用记录交给银行审核,而最终的贷款申请结果则由银行决定,然而在这整个过程中,阿里巴巴用其掌握的企业交易数据建立完整的企业信息数据库与信用评价体系,以及风险控制机制。
阿里金融的贷款业务还有诸如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等,同样的无需抵押及担保,在限额 100 万元之内的贷款,整个贷款流程全部网上操作,从申请、审核到贷款发放以及收回。而贷款申请时间上从三分钟到七天。阿里金融的信用贷款信用贷款是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无需提供任何担保即可申请的贷款,由系统自动综合评价申请人的资信情况、核对放贷风险等因素之后自动核定授信额度,发放贷款,具有最高限额 100 万的规定。小微企业利用传统的融资模式无法在银行贷款,因为其抵押物的资质等问题,而阿里巴巴的信用贷款则可以利用其交易数据给予贷款,缓解其资金压力。而阿里巴巴的订单贷款是针对淘宝卖家的,卖家可以以个人名义申请贷款,从而形成订单,系统对订单审核,满足条件的并且在其资信额度内的最短 3 分钟即可放贷,日息为万分之五,订单贷款的申请,可以使卖家增强自身的资金利用率,从而便面了从其发货到买家收货付款时间内的资金流动性不足的缺陷。
(二)阿里金融优势剖析
①以阿里巴巴为依托,具有持续且庞大的客户资源
金融机构大多都在追求稳定而庞大的客户群,而这正是阿里金融一个很大的优势,因其依托阿里巴巴持续而又庞大客户的资源。从 2003 年开创至今,阿里巴巴平台依托于电子商务市场高速发展的,交易额呈现飞速增长,从而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
下面我们以淘宝网为例,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因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信任、支付问题,2003 年淘宝网的交易额度只有约 2000 万元。而紧随其后的,在阿里巴巴公司推出支付宝之后解决了这诸多难题,随之而来的则是淘宝网的迅速发展,呈现了爆发式增长的趋势。2004 年,淘宝网交易额攀升至 10 亿元,2005年则达到 80 亿元,而且淘宝网一直保持这样的增长势头至今。截至 2012 年 11月 30 日,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万亿的省份仅有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四个省的情况下,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突破 1 万亿元,说明淘宝一年的销售总额已可以与我国较发达的省份全省交易额向媲美。而阿里金融则是基于这样背景下的阿里巴巴平台之上,为其会员提供订单贷款及信用贷款服务,由于小微企业贷款比较困难,从而注册成为阿里巴巴会员拓宽贷款渠道,为方便向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在其平台交易,由此可见,阿里金融在这不可比拟的客户资源优势背景下,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②严格的信用控制机制,减少贷款坏账率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信息披露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使银行对小微企业真实的信用状况缺乏了解从而缺少信用基础又缺少抵押物,使得不论是宽松还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在银行贷款都很困难。
而阿里小额贷款公司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凸显出来,阿里巴巴通过小微企业在其平台上进行的交易,从而积累了小微企业的各种信用记录数据包括现金流、交易额、成长状况等情况,通过这些数据使得阿里金融对小微企业的情况比银行要了解的多,在这样的基础上给予信用评价,根据其交易资料包括近一年的总资产、经营成本、销售总额、总负债其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交易额占当年销售总额的比例等财务数据,阿里巴巴再结合客户交易时平台上积累的企业订单数量、仓储周转,销售增长、以及投诉情况等信息,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估,评定其可贷信用额度。阿里小额贷公司利用其数据信息优势,从而严格控制贷款风险,成立仅两年的阿里小额贷累计放贷 280 亿元中不良贷款率仅有 0.72%,可见其风控的有效性及严格性。
③批量试贷款模式,实现成本规模效应
制约小微企业贷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贷款成本问题,银行贷款的成本对500 万以下贷款无法覆盖,若无抵押物的情况下。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成本高,使其探索出了集体审批的模式,不同于针对大客户的一对一服务,分行业、分类别集中审批,同质化较高的类型企业采取批量授信。但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高的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即使批量授信,由于每家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不一样,仍然需要银行提供的不一样的金融服务。
针对上述问题,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则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出一条小额贷款流水线,采取金融产品商品化在线上出售的形式,批量式生产,从而大大降低了贷款成本,提高贷款效率,阿里小额贷每位工作人员能服务 1000 家企业,相对应的银行的客户经理每人服务 100 家小微企业已经是极限。阿里巴巴具体的贷款工业化流程通过其平台上积累的客户交易数据,通过大数据处理,设计风险模型,实现贷款。在阿里巴巴后台的操作屏幕上,客户申请贷款后,工作人员可以看到每个贷款环节客户的信用状况,滞留情况以及推进速度等情况。而一旦出现坏账情况,专门设有电催部门进行催收,避免人工催收,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三)阿里金融问题情况分析
①主体身份不明确,定位较模糊
阿里小额贷就其本质来说依然是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其依托的是电子商务平台,就目前来看,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还没有对小额贷款公司明确的定性,小额贷款公司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在 2008 年 5 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后取得了合法地位,然而其主体定位仍然模糊,无法认定其为银行金融机构、一般企业或者民间金融组织[47]。
而这种模糊的定位也为其带来的如下不利因素:由于无法确认其为金融机构,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按一般企业缴税,未享受到金融机构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压力过重,另一方面导致监督管理部门职能的交叉,经常出现“多头监管”或“无人监管”的局面。另外,阿里小贷因无法纳入人民银行结算系统,不能按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从其他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也无法获取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的信息,无法开展对公业务。
②资金规模有限,无吸收存款权限
随着放贷规模的不断放大,由于不能吸收存款,阿里小额贷也遇到和其他小额贷款公司同样的资金瓶颈问题。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根据《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仅限于接收捐赠的资金、股本以及不超过资本净额 50%的借入资金。就现状来说,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16 亿元,按照规定还可以借入银行 8 亿元资本,也就是说,其可供放贷的资金最多是 24亿元,若不扩增注册资本的话,即使其放贷资金的周转率高,放贷规模也依然是有限的。
2010 年 6 月,《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首次明确了“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备付金”,意味着虽然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上拥有巨额沉淀资金,然而阿里小贷无法使用其资金进行放贷,获取收益。而这巨额的沉淀资金必须作为备付金存放在银行。
③放贷后的风险措施不足
阿里小额贷对于贷款的发放,在放贷前会严格的审查,凭借其对客户交易情况的掌握以及风险控制体系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有效的降低了坏账率。然而,由于阿里小额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完全信用贷款,必然存在着高风险。随着放贷规模的不断放大,潜在风险也在不断积聚,放贷之后,一旦发生信用风险,损失将无法收回。这就需要阿里巴巴进行后台实时监控,而这势必会对其造成极大的挑战。
阿里金融针对这个弊端也在不断的探索新的方法,例如:自主研发风险控制系统,用标准化方式不断审视贷款客户行为,合理控制贷款风险;通过自身对小微企业的了解,引人国外一流的核心风控技术,也正是由于去独创性,金融互联网风控模式的探索仍需不断的完善。
4.2.3 网络融资惠及小微企业
作为交易平台,互联网早已有之;作为借贷的法定机构,银行早已有之。那么,为何网络和借贷能在最近几年迅速合体并呈爆发式增长?答案就在于网络融资的出现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由于我国多年维持的宽松货币政策,多余的流动性在市场中扰乱社会秩序,累积的过量货币已经给中国经济实体带来了巨大的通胀风险。流动性泛滥的危害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也日益显现,资产泡沫和高通胀反作用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政策开始面临持续的被动收紧压力。执行货币从紧的信贷政策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以及个人信贷难的问题。急需资金者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民间借贷,与往年同期相比,典当行、小额贷款业务大幅攀升。但是,这种借贷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往往让一些亟需借贷的人望而却步。于是,网络借贷以其快捷便利等诸多特点进入人们的视线。随着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新36 条》发布,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嗅觉灵敏的人们便开始运作网上的贷款平台,加上由于网上贷款平台规避了“人情往来”的烦恼,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P2P 就顺其自然地诞生了。
举例来说,王某要在某城市经营一家卖女鞋的小店,他想赶在春节前进一批新货,需要 3 万元钱。3 万元,对于银行来说金额太小。按照银行业业内目前约定俗成的标准,500 万元以下为小微企业贷款。像王某这样的小微企业主根本无法进入银行小微贷款的视野。现在王某只需在人人贷上提交了身份认证、工作认证、信用报告和收入证明,接下来等待审核。几天后,王某的邮箱会收到数个给他放款的信息邮件。第二天,王某的贷款就到账了。不过,王某需要付给借款人15%的年利息,付给人人贷 3%的服务费,分 9 个月偿还,月还本息 3545 元。
与本文第三章所述相符,网络借贷特别适应融资金额小、需求急迫、频率高等特色的资金流转市场。小额与分散,正是互联网上借贷生意运行的重要逻辑。
很多网站不仅要求每位出借人将资金分成多份,也将每笔借款拆分成多份,这是重要的风险控制策略之一。可以说,在银行贷款难与中小微企业借贷难的双重矛盾下,是市场需求催生出了新兴的融资渠道——网络借贷。
4.3 互联网金融发展新阶段——在线金融服务
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下,新型互联网企业把目标放到了金融领域不再仅仅局限于支付领域,相继推出创新型的金融互联网结合产品,如在线融资,基金销售,综合理财等,从而在形式上真正实现了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三者的融合。
在线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或者第三方机构为实现金融产品销售目的、通过网络环境搭建的平台,是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一环,是连接客户和金融机构的纽带和桥梁: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金融销售平台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销售平台最直接地反馈客户需求、投资偏好。
4.3.1 互联网网销基金:余额宝
商业模式的创新在被不断探索,像支付宝利用其独有的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客户资源、海量交易数据不断的进行着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余额宝”是在支付宝基础上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自 2013 年 6 月上线以来,短短半年的时间,余额宝募集资金数额已高达 4000 亿元,而与其对接的天弘增利宝也因此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作为支付宝的一项增值理财服务,余额宝既可以满足用户随时购物消费和转账的需求,同时将基金公司的直销系统内置到其网站中,通过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公司系统对接一站式为用户完成基金开户、基金购买等过程。
余额宝最低一元即可购,本质上是一款消费型货币基金,购入的基金理财产品盘活了用户支付宝余额资金,满足增值需求的同时进行了高效便捷的理财体验。余额宝的推出有助于其积累其运营经验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并且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用户黏性和活跃度,从而赢得更多的合作商户,借以巩固其互联网支付市场首要地位。
本质上来说,余额宝是一个直销类基金产品,天弘公司把其发行的增利宝基金嵌入到支付宝系统,创新出余额宝服务模式。如图 5 所示,余额宝在运营过程中包括三个直接主体:支付宝公司、支付宝客户和基金公司。在这个运营系统中,支付宝提供产品对接、完整的第三方结算工具和直销平台,以用户长期在支付宝建立的支付习惯加以引导,天弘基金发行的增利宝是产品提供者和销售者,支付宝客户中基金的购买者,将资金从银行转入支付宝,然后直接转入余额宝,用以实现对增利宝基金的购买,同时可以从余额宝方便的转回支付宝,实现基金的赎回。
4.3.2 在线金融服务特征
余额宝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为广大用户和小微企业提供了诸多便利。
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无进入门槛,满足大众金融需求。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多数设置了金额限制(5 万元左右)而这对于普通的群众来说,是较高的起售门槛,使人敬而远之。而余额宝则在这一点上进行了创新,零门槛的设置吸引了大众消费者的眼球,小额资金即可进行申购,盘活了用户的闲置活期存款资金,也满足了群众的一定理财需求。
二是可观的收益、高指数的安全性,增加其吸引力。就其本质来讲,余额宝就是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为活期存款利率的10—12 倍,普遍位于 3%-4%之间,相比银行活期存款,用户对于其闲置的账户资金显然更愿意选择余额宝来纺织。就其安全性来说,货币基金是一种较股票理财产品要安全许多的理财方式,而且支付宝平台本身还对用户提供了被盗金额补偿允诺,确保资金安全性。
三是用户体验方便、灵活、快捷。余额宝的操作流程简单人性化,使用起来较为简单,不论是资金的转入还是理财产品的购买都容易实现。资金的高流动性体现了其灵活性,用户可以随时将账户中的钱赎回用于消费购物、转账等。还具有提现功能,以及实时到账无手续费新体验。由于拥有上述特点,余额宝的成功推行也引起了互联网公司的迅速“跟风”行动,类似基金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诸如数米基金网的“现金宝”、东方财富网的“活期宝”、百度的“百付宝”等,掀起了一波互联网现金理财产品热潮。这众多的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本质上属于同一类均是实现碎片化理财服务,只是细节上稍有不同,惟一不同的是在不同平合之上购买不同种类的货币基金进行保值。
4.3.3 在线金融服务对应大众金融理财需求
互联网金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进行着创新,逐步的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资金保值、增值需求。在线金融服务的出生到成长时刻满足着大众理财需求的发展,除了在线理财产品自身低门槛、高收益、方便灵活等特点之外,笔者总结出有如下优势:
第一,互联网理财的发展具有长尾效应。就目前状况来说,互联网企业都在追求常委效应,都在积累用户资源,获取交易数据。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对象时客户“二八定律”中的“八”,即金融需求小额、分散的用户资源。虽然分散但是一旦积聚起来,其凝结的客户群则不容小觑,最终会形成海量用户群。交易数据的不断积累目的在于,通过对客户交易数据的分析更有效、更科学、更快捷给客户进行信用评价,从而在这种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适合的金融增值服务。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开始逐步打破商业银行在物理和政策方面的天然屏障瞄准银行客户“长尾”市场,将目光放在了被商业银行垄断的 16 万亿活期存款,与商业银行开展了争夺战。
第二,互联网金融独特的包容性和普惠性。传统银行业等金融服务机构受制于银行网点的局限性,服务范围和对象都是及其有限的。而互联网金融通过其本身优势,无地域限制的开展扩展其业务范围。用户只要拥有网络就可以享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这种金融服务可以延伸到每一个互联网所覆盖到的地区,使得大众群体都可以享受便捷灵活的金融服务,这就是“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尤其对于那些被排挤在传统金融机构门槛之外的、相对弱势的组织和个体需求者提供了不可取代的服务,为其开脱了融资渠道,虽然互联网金融模式服务的对象依然是传统的政府、企业和个体范畴,但其包容性和普惠性则是传统金融模式所没有的。
第三,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以“爱情险”为例,在竞争激烈的“光棍节”保险理财市场中,众筹网与长安责任险联合推出的“爱情保险”异军突起,成为最受欢迎的保险理财产品之一,再有诸如“赏月险”等都大受消费者青睐,客户潜在的个性化理财需求的需求,在依托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的背景下,理财产品的创新更加准确、个性化,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偏好。在云计算、移动互联、通讯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在试图寻找自己的特有数据来源,大数据经过清洗挖掘,就可以形成对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以及群体性分析,从而形成更精准、针对个性的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充分发掘已有的资源之上,梳理其具有的内在逻辑并最终做好科学规划后,就有可能创新出更多的适合客户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
第四,互联网企业借助网络入口和移动端获得客户优势。理财营销渠道创新的重要性在互联网企业对于网络和移动入口的争夺上更加凸显出来,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在不断发展的未来的一定会借助于移动终端,比如腾讯微信等已经将战场转移到手机移动端,在手机终端可以绑定银行卡、信用卡,可以进行实时的消费,开通了买卖金融产品的新通道。“一块钱就可以理财”、“买基金就像网购其他商品一样方便”在这种新形势下也变为现实,互联网金融的终端免费模式,降低了理财产品门槛。
4.4 小结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断发展必将影响到商业银行现有的金融垄断业务经营地位。就短期来说,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在做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延伸,其服务的对象主要针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但就长期来来说,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市场的抢占最大的威胁是其所具有的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转变与脱媒效应。基于此种分析结论,商业银行应认识到自身的威胁所在,转变经营业务方式,在存款业务、中间业务和客户资源维护上加强创新,以减少互联网金融对其业务方面的冲击以及对其用户群的分流。并且积极的推进自身网络化的发展,在不同的领域推进战略差异化发展。
网络微型借贷在我国既有以“人人贷”为代表的 P2P 融资模式,也有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阿里金融模式。网络融资业务的出现,将有可能在极大程度上满足我国目前小微金融需求的巨大缺口,服务于在传统融资模式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小微企业。首先,网络融资具有成本低,风险小,辐射范围广,资金周转快速,灵活等特点,其依托于数据与互联网所开创的量化放贷模式与小微金融业务的需求十分匹配,能够满足小微企业的长期融资需求。其次,网络融资的量化放贷模式有着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类数据,有助于其较好的控制风险。
这需要政府部门完善各类相关数据的开发,加快小微金融征信体系的建立,这对互联网小微金融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线金融服务之所以如此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市因为其降低了信息和资金交易的成本,具有成本规模效应,从而取得了传统金融机构所不具有的优势。并且其以民间金融领域为突破口,扭转了普通百姓投资保值、理财难的问题,这是传统金融机构所无法实现的,即使其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也难以走入小客户群体需求中。在线金融服务是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一环,是连接客户和金融机构的纽带和桥梁: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金融销售平台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销售平台最直接地反馈客户需求、投资偏好。
第一章引言2008年次贷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影子银行成为全球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影子银行体系作为本次危机的主要诱因已被广泛接受。其实影子银行体系并不是新鲜事物,其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资产证券的开始,而本次得只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发...
1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商业银行是我国重要的融资中介,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信贷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与否不仅决定着自身盈利水平,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
摘要银行保险发展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它是一种新的金融发展模式。随着金融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全球金融市场日益成为一个自由联系且紧密相连的统一市场,银行与保险这两大金融支柱也日益融合,在业务发展上相互不断渗透,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
第2章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2.1村镇银行的概念2.1.1概念及特点概念: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
第3章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现状分析3.1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现状3.1.1政策辅助银行业在进行信用评估的目的在于规避信用风险,减少由于信用风险没有及时避免导致的资产损失。这种信用风险难以规避的原因在于银行和中小企业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中小...
第六章结论和建议第一节结论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和微贷理论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从八个方面阐述了一套微型金融信贷评估方法。首先是放贷之前的市场定位、客户信用调查与评估财务信息的评估和抵押担保物的评估分析,对于这四个方面...
结语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是必然的,但目前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既有宏观经济形势和各种政策向好带来的机遇,又要面临大型银行抓大不放...
第3章保定市村镇银行发展和制约因素分析保定市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本章以成立时间较长的A村镇银行为例,从其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入手,运用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该行成立以来的经营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找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
第3章其他国家与地区民营银行分析3.1台湾民营银行的经验及教训台湾虽然与我国社会形态有所不同,但是金融业与我国具有较高的相似度,都是在政府控制下实行严格管制。研究台湾民营银行的发展,对于我国有深渊的意义。3.1.0台湾发展民营银行的背景20...
第6章引导并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事物,在我国出现之后发展快速,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风险及今后发展趋势,都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对这一新兴事物采取得当的措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