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金融硕士论文 >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2-10 共639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网络金融的概念自 21 世纪初始便出现了,但以往专家学者对网络金融的解读主要集中在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方面。而伴随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金融的概念得以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2012 年 8 月,阿里巴巴马云携手中国平安马明哲与腾讯马化腾“三马”齐聚上海并在其成立了一家合资保险公司,共同探索互联网和金融领域合作的新模式,这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首次来自不同行业的巨头之间的战略合作,在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2 年也被人们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

  总结金融和互联网领域合作发展的新趋势,以第三方支付、网络微型借贷和在线金融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何为互联网金融?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渗透,使云计算、移动支付技术更加成熟,扁平化搜索引擎和各种社交网站也不断兴起,截至目前第三方支付、网络微型借贷、在线金融服务等都归属于互联网金融范畴。

  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互联网金融代表了金融创新的新趋势,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既有利于填补我国金融市场需求缺口,也有利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开展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研究顺应了国家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鼓励金融创新的总方针,符合我国进一步建设金融强国的思路,以对相应创新模式进行规范和监管为目的的基础上,研究互联网金融模式特点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及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2 研究意义

  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除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供的支撑之外,更多是出于各金融主体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适用性的强烈渴求——即我国金融市场上各主体的需求带动。众所周知,我国传统金融市场上各主体存在诸如信息不对称风险、融资费用、运营成本、时间消耗等众多成本,而也正是这众多的成本因素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需求拉动因素,这些因素改变了各主体的行为习惯及特征,也逐渐的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了强大的内在的驱动力。由此,在市场主体需求的角度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探究具有其深远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①理论价值

  在理论方面,国内学者对于网络金融的研究在“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而在“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方面研究成果较丰富,而基于需求视角的互联网金融研究更是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这远不能达到我国要“鼓励多层次创新,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要求。在另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推动发展要归功于国内学者的关于网络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不足的是,较为系统化的成果还是很少,更无法为互联网金融和各主体需求对接提供有利的支持。本文基于需求视角研究互联网金融模式问题,对于我国“深化金融改革、鼓励和引导金融创新”目标的实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首先,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极大。然而受银行相关信贷政策限制,银行贷款融资对小微企业来说可谓困难重重。在 B2B 模式中,小微企业是互联网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经过较长时间的合作和信息记录,互联网平台充分掌握到了小微企业的财务和运营状况,在此基础上迅速建立信用体系,破除了传统融资模式中的多个成本,互联网企业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有明显优势,为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水源。

  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适应了银行业业务创新的需要。在金融市场高速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日益提速的背景下,企业为寻求更低的融资成本,将更多地选择民间金融等各种途径融资。因此,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中介职能或者说银行主导型的社会融资模式必将受到来自于互联网融资方式挑战。电子商务的兴起催生了互联网金融公司,给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存款业务以及中间业务的主导地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最后,互联网金融服务适应了大众网络消费理财的新需求。从电子支付需求到投资理财需求,从网上炒股到各种“宝”类小额理财产品,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广大个人用户对金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众消费和理财的模式也在不断转变。以“80、90 后”为代表、以互联网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消费主体。

  笔者推论,随着互联网企业金融服务的拓展,互联网将成为主流群体的消费市场,将为人们提供高附加值的金融理财和金融消费服务。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方法

  第一,理论研究方法。如现状研究、趋势研究、文献研究等。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文献和理论梳理,研究发展现状,进而总结出其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探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介绍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互联网金融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得出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1.2.2 研究框架

  本文的整体逻辑结构如下:(1)基础研究,系统的界定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内涵。(2)需求研究,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三大主题的金融需求,得出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3)具体研究,全面列示我国互联网金融三大模式的现状、特征和各自对接的需求。(4)创新研究,通过互联网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得出模式创新建议:打造跨界战略联盟。(5)对策研究,探讨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政策支持。

  【1】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互联网金融内涵研究

  社交网络、云计算、移动支付和搜索引擎等以的现代互联网信息科技技术,将对世界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谢平(2012)[1]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直接融资的金融机制。 在这种直接融资的金融机制中,银行、券商等传统中介的作用被进一步弱化,因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撑使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资金的期限匹配和风险分担成本也很低。马蔚华(2013)[2]指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已经威胁到银行作为传统支付霸主的地位。以 Facebook 为代表的社交网络金融 P2P则削弱了银行存贷中介的功能——而这正是银行生存的根本所在。Facebook 接近 10 亿的实名制客户形成了一个完整、信息充分共享的闭环社区,网民相互交换数据、资金、商品甚至股票和债券,交易数据时刻被处理、监管和保留,一个完善的信用机制得以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完全不需要银行的参与。

  在互联网金融带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的威胁方面,学者向松祚(2013)[3]在文章中提出现代社会已经实现了现实生活和虚拟社区的完美结合,还实现了现实金融和虚拟货币、虚拟金融之间的转换,而且这种变化已经慢慢的改变了人们的交友、生活和交易方式。另外作者在文章中还提出了观点,在未来,这种金融创新被逐步推进的大趋势下,支付宝等类似第三方支付系统获取金融牌照是指日可待的。而这种在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牌照被放开的时代,传统的银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生死存亡的挑战,可以预见届时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以及业务优势等将急速下滑,即传统的网店、人员以及规范化产品都将失去其现有的优势。

  姜奇平(2012)[4]提出,面对互联网金融庞大的用户数据,将来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可能从为谁服务、向谁贷款、给谁存款,变成如何获得用户数据并进行加工分析,并通过各种数据增值业务,与用户建立一对一关系,获得数据分享使用权的收入。

  张金顺(2012)[5]在融资模式方面有另外的看法:互联网金融使中国金融行业走向“大众金融、普惠金融”的时代,小微贷款和互联网直接融资的产生和成熟,使以往被边缘化的中小企业、个人用户等草根阶级将直接享受到现代金融带来的便利和好处,普惠金融的特点区别于银行等比较高端的金融业务,如私人银行、投行业务,这都是大众无法企及的领域。

  在互联网金融与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关系上,博强(2012)[6]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讨论提出对于现有的众多的互联网企业而言,银行在金融业的地位还是不那么容易被动摇的。另外,银行仍然具有其自身所独有的优势,比如在人才储备、政策法规以及客户信任度上是网络小微贷、第三方支付等模式所不可比拟的,这也说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必须要以自身的积累,必能过于求成。

  (2)互联网金融现存模式研究

  ①第三方支付模式研究。在现实中,第三方支付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作用不容忽视。第三方支付研究近几年成果较多,但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这一领域还没有形成完整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较为分散,大多数探讨运营模式和监管机制。

  钱文彬(2012)[7]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拓展了银行业支付业务的范围,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并从客户体验、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等三方面剖析了第三方支付机构成功的原因,商业银行应引入交易银行服务理念,做大做强银行支付,推动支付结算业务升级。

  程国树(2010)[8]分析了国内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研究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行业集中度,并指出商业银行应当辨别这个现状,从托管、融资和资本投资等方面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第三方支付企业应该实现电子商务的高集成,积极落实有效的网关代理,以及第三方的信用担保。

  杨国明(2006)[9]指出第三方支付行业应尽快形成一个成熟的发展模式。作为一个在线支付行业的重要课题,应该是全面的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但也有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同时面临不可预知的政策风险。

  网络融资研究网络融资模式的产生为广大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近几年发展较快。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行为学等多个方面研究网络借贷,其中对 P2P借贷研究较为深入,多为市场运行规律、平台运行机制和参与者行为的研究。

  钱金叶(2012)[10]分析了中国 P2P 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梳理其发展的起源和国外状况,指出网络借贷是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虽然面临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行业自律性较差和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等障碍,但作为一项金融创新应该受到鼓励并进行合理的资金监管。

  丁婕(2012)[11]对网络借贷平台和借款人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以我国拍拍贷为对象(最接近国外 Prosper 平台),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出借人会综合考虑各种信息进行投资选择,并归纳出影响借款满标的因素,为借款人提供建议,以提高借款成功率。

  乔婧祎(2013)[12]从阿里小贷的特点和面临的难题出发,对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金融的优势和问题进行了研究,着重强调了大数据技术对小微金融发展的作用,并对小微金融和网络借贷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总体来说,目前网络借贷研究是大部分是基于拍拍贷和 Prosper 平台的开放数据,有一定的限制。虽然他们的研究结论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随着网络融资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学者们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从之前片面、静态的研究逐渐扩展到整体性、动态的研究,这更加有利于促进网络融资行业的发展,并进一步行业模式的研究。

  ③在线金融服务研究

  2012 年以来,网络理财产品的走红说明了大众理财需求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相互对接。2013 年 6 月份,阿里“余额宝”的出现更是让互联网金融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线金融服务模式更加成熟。由于新事物发展极快,相关监管政策没有落地,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对于在线金融服务模式和特点,以及对发展前景的探讨。

  范敏(2013)[13]分析了“余额宝”业务的发展趋势,指出相关产品的出现为金融市场引入了竞争,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多的理财投资选择。但支付机构的风险警示不足、用户风险意识不足造成了一定风险。

  邱勋(2013)[14]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余额宝带来的冲击,分析余额宝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短期理财和基金代销业务方面带来的冲击,指出商业银行应重视“长尾效应[15],进一步挖掘网络渠道的潜力。

  1.3.2 国外文献综述

  ①国外网络融资模式研究2006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16]试点的小额贷款模式是网络借贷模式的源头。伴随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不断增加,网络融资作为一种新生金融模式也悄然出现,即:互联网与小额借贷相互渗透和结合。国际上,网络借贷这一模式的发展始于 2005 年英国的 Zopa。经过阅读相关文献,笔者将国外对网络融资模式的研究总结如下:在 P2P 网络借贷的影响因素方面, Herzenstein, Andrews, Dholakia(2010)[17]研究借款人借款成功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一系列实证分析,得出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性别、职位等个人资料的特征对借贷成功率影响很小,可以忽略。Klafft (2008)[18]的研究表明网络借贷作为全新金融模式,资金出借人和需求人都应加强匿名贷款的经验,监管机构相应介入,以此来降低网络借贷风险。

  在网络借贷的积极作用方面,网络融资模式的社会性使其在借贷成本上较其他模式有明显的优势。Freedman (2008)[19]对网络借贷的社会性和沟通方面进行研究,发现网络发展达到社会化之后,网络融资的成本和利息会比银行贷款的方式更低,是一种直接融资的方式。Houston[20](2006)研究指出,P2P 方式的借贷,会极大有利于中小组织的融资,使交易更透明,借款人可以用相对低的利率获得资金。

  而在消极作用方面, Stiglitz (1981)[21]认为信息决定信贷市场成败,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了危机的发生,一方面作为借贷子市场,P2P 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另一方面 P2P 网络融资会使个人隐私暴露在公众面前,不利于保护借款者隐私,这对信息保护机制产生了非常大的挑战。Sunday Telegraph (2006)则提出网络借贷发展的两大阻碍,其一是网络借贷机构的资金不够充足,因为无法吸收存款,其二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令机构本身杠杆性增加。

  ②国外第三方支付模式研究国外金融体系较为完善,网络购物方面以信用卡支付为主,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竞争十分激烈。通过查阅文献,国外学者的研究多事围绕第三方支付企业和电子商务展开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模式、发展前景以及政府的互动方面。

  Ya-chu Yu(2012)[22]研究台湾地区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使用技术接受模型(TAM)为主要理论研究第三方支付的有效性、易用性、兼容性、风险性,研究表明消费者只能感知有效性、易用性对行为意向有积极的影响,感知风险性对行为意向有负面影响,但感知行为控制和兼容性对行为意向没有显着影响。

  Solomon Antony(2006)[23]通过一系列模型验证影响网络支付提供商中介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商家是否使用担保服务,主要基于中介机构的风险控制情况。商家合作伙伴的信誉对中介机构有一个无风险利率的不利影响,商家的欺诈率对中介机构风险控制有积极影响。

  Ziqi Liao(2005)[24]分析消费者对互联网网购的态度。他通过回归分析研究表明,产品种类、交易安全、价格、供应商质量、教育和互联网的使用显着影响人们使用第三方支付网上购物的愿望。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本文与以前其他的研究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选题较新。以往专家学者对网络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方面。目前国内对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模式的探讨还不够系统化,相关书籍和文献大多是概念分析和现状分析。

  (2)视角较新。互联网金融并不只是由信息技术推动,而很大程度是由于市场需求推动,本文从需求角度出发研究互联网金融模式,并进行分析和对接。

  (3)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划分。互联网金融模式很多,一一讨论并不实际,本文采用模式演进的形式,把互联网金融模式分离为三大主要部分,对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和在线金融服务各自发展态势进行研究。

  1.4.2 不足之处

  第一,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个较难量化、比较虚拟的经济模式,由于本人相应的实战经验不足,在此提出的仅是政策层面的意见,对于实际操作还不具有完整性;第二,互联网金融内涵非常丰富,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本文尽可能展现现存主要模式,但难免遗漏,另限于篇幅,相关模式解析会不够深入。

  第三,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非常快,可谓日新月异,最近一年政策变动和产业变动频繁。因此本文定稿时,文中部分内容可能有些落伍甚至过时,而本文所得结论是基于现阶段互联网金融所得数据和材料推理而来,因此有一定局限性。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金融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