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会计硕士论文 >

国内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弊病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4-26 共516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改革开放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家族企业经历了由作坊式的小规模经营到跨领域的集团化发展,这依赖于企业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很多家族企业内部也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体制[12],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达到企业内部会计牵制作用,从而有长久的发展。在国外,美国家族企业有 30%发展到第二代,有 12%发展到第三代,只有 3%发展到第四代及以后。葡萄牙有这样一句俗语,"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西班牙有这样一句俗语,"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5],可见各国家族企业都存在富不过三代的现象。

  内部会计控制有着较长远的发展历史。古代中国统治者为了防止财务官吏的贪污舞弊,账簿造假,对其实施分工牵制和互相考核等措施,从而达到"一毫财富之出入,数人耳目之通焉"的目的。现代内部会计控制的完善有赖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更依赖于投资者,管理者和经营者的高度重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内部会计控制越重要。美国会计师协会将内部控制的四个目标分为两部分,前两个目标的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而后两个目标的控制是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在各行业普遍得到重视,并广泛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加以运用,家族企业同样如此。在很多国家,家族企业已经占据了企业的半壁江山,并且主要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财富》杂志 500 强中 37%企业为家族企业,如宝马,福特,现代,索尼,三星,沃尔玛。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以它独有的优势,发展势头良好,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调查,家族企业在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中至少占到 90%以上。

  2015 年《福布斯》全球家族企业 100 强的中国家族企业有:香港李嘉诚家族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以及台湾王永庆家族的台塑石化公司和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49].在 A 股(沪深两市)及港交所上市的 100 家最大中国内地家族企业中,前三位有美的集团、碧桂园集团和新希望集团。据统计,全球家族企业 500 强企业的年营收总计 6.5 万亿美元,员工人数共计 2,100 万,平均每家雇佣 4.2 万人。

  但是随着家族企业的不断壮大,很多家族企业暴露的弊端也越来越多,除了少数企业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与时俱进,坚持制度创新之外,多数企业还处于管理缺少章法,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任人唯亲的情况。这些家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一般不超过 7 年,也很难再做大做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关于家族企业这一经济模式,我们大体上把他分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家族企业是一个落后的企业组织,它高度集权化,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却又屡屡兄弟反目,最后导致企业产权分裂或破产;另一种观点认为,家族企业产权清晰,决策灵活高效,内部团结富有凝聚力,是一种不错的企业组织形式。事实上,我国许多家族企业都存在经营寿命短,企业内部会计账目混乱等问题。基于这一前提,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根据我家族企业内部会计体制的现状,从家族企业的性质、经营管理的需要,并结合我国国情出发,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适合其自身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因以上因素致使家族企业亏损、分裂及破产的情况。

  1.2.2 研究的意义。

  内部控制的失效与松弛会严重影响家族企业的发展,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提高家族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完善企业财务资讯水平,维护资本在市场上的流通,提升管理结构和资讯曝光体系,保障投资人受法律维护的权益。调查显示,全国 1600 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有 20%长期亏损,有的甚至被市场淘汰,70%勉强维持发展,只有10%的企业经营良好。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家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就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对家族企业的概念界定与内部会计控制理论进行整理与总结,以便我们对于家族企业的概念界定与内部会计控制理论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结合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分析,为以后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现实意义:

  (1)中国家族企业的兴衰,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大多数还停留在表面,并不深入。本文立足实践,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适合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模式,使其更加法制化,规范化。

  (2)从根源上把内部控制与监督变成家族企业文化的内在需求,并逐步形成家族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使家族人员与企业员工从心底上认同企业,并且当成是一种使命,从而促进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健康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在研究国外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模式时,国外内部会计控制动态显得尤为重要。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分级为内部会计控制,它是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20 世纪 80 年代后的内部控制制度对现代家族企业有更多借鉴的意义。在1980-1990 年间,有许多具有欺诈性质的破产宣告和会计信息致使美国国会的议员对当时的财务报告体系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由此成立了反虚假财务报告的委员会,并由此发表了著名的 COSO 报告。1988 年 4 月,美国注会机机构颁发《评审准则公告第 55 号》,第一次对内部控制由内部控制结构取代给予了规定,组成内控的要素从那时起即为控制程序、会计系统和控制环境,这当中不同经济项目的编报、登记、研究、鉴定和归类的手段在会计制度中均有不同定义。

  90 年代以后,COSO 委员会于 1992 年共同发表的 COSO 报告中指到内部控制是由公司决策者、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共同运行的,为公司获取盈利与顺利运营、会计信息的可信度、符合有关的法律条文等标准的实现从而提供有效保障的过程,这所涵盖的因素为控制环境及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和风险测评[32].该报告为著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2002 年美国国会在通过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安然"事件发生后,法案对控制手段给予了完善,例如监察会计信息和内部控制的审计委员会为董事单独成立。第一次将内部控制变成立体结构取代了先前的平面模式是在 COSO 报告中,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在该领域的最先进的科研成果。COSO 委员会,认为公司管理的重点应为风险管理而非内部控制[12],这对风险管理取代内部控制地位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这在 2004 年发表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有所体现。在该篇报告中提到:"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受董事会、管理层及员工的影响,是企业制定战略和企业内部的各层次、各部门中广泛应用,用于识别对企业会造成可能影响的潜在的事项,并将出现的风险尽量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偏好范围之内的,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而提供的过程"[12].

  2007 年 5 月 PCAOB 发布《第 5 号审计准则-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整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取代了原发布的审计准则,新准则修订的受争议的条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上市公司的审计成本,从而降低了公司所承担的风险。2010年 Jokipil,Annukka 探讨企业是否应根据自身特征选择适应的内部控制结构,以及是否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评估。同时对 COSO 框架的内部控制五要素分别进行实际调察分析,并试图找出五要素之间的关系,如通过调整公司内部控制结构来应对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3.2 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多数为政府进行管理内部控制,从公司外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强制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加以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对家族企业内部控制及内部会计控制监管与制度、内控五要素的定义也越来越多。

  1.内部会计控制动态。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内部控制才逐渐被管理部门重视起来。内部控制管理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颁布各种法规,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我们国家于 1986年出台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此来管理内部控制;证监会在 2000 年的十一月份,颁发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消息披露编报规则》,规定可公开发行证券的企业必须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如从事保险行业、金融相关企业等。同时在招股使用的说明书需中包含其内部控制的有关信息介绍;财政部在 2001 年的六月份,陆续颁发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等7 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其特点有如下特点:一是以单位为出发点;二是目标定位明确具体;三是基本构成以内容形式存在;四是内控的条款,有利于业务循环设置。

  2.家族企业内部控制及内部会计控制动态。

  中国民营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着令世界惊叹的速度,中国的家族企业更从小型家庭手工业到初具规模的产业化发展。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给我国社会组织经济打上"家族企业烙印".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对以前的工商业采取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不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家族企业在这个时候很多都已经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后的家族企业基本都是新兴的,只有少数可以追溯到1978 年之前。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控制及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研究相对而言比较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从监管与制度方面王桂莲(2005)认为,在家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经营控制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利益膨胀、缺乏制衡机制。企业内外部监管的弱化是家族企业内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解决的方法在于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合理使用人才并加强法律监管;辛金国、郑丽娜(2006)[33]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浙江省部分企业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大部分家族企业内控体制都不是很完善,发展前景并不明确。随着企业逐渐壮大,家族企业内控制度在逐步增强,通常在企业进入成熟稳定期时,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较好,这也说明在成长阶段就建立家族企业内部制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王江斌(2006)[14]认为创业者不注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并且家族企业内控缺乏合理性,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作者认为要改善内控状况,就要加强领导对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游怡、向玉章(2013)[4]经分析表明,内部控制水平影响着家族企业中其家族化程度与成本变化的区间的关系,必须提升内部控制体系水准并有效运行,控制家族对于企业的介入,才能够真正起到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

  (2)从内控五要素与内控结构方面张博(2008)[9]指出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时需关注几点要素,完善家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需五要素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作用最大化;王莉嘉(2012)[35]指出企业在创立初期,家族治理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其发展弊端也很明显。作者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与监督的方面分析了家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科学治理结构和以法治替代人治等措施;刘圆圆(2009)[36]以家族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结构为基础进行了研究,认为主要应解决的是企业内控治理结构的弊端。

  1.3.3 文献评述。

  通过国内外现状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国外开始研究家族企业内部控制这一问题开始的比较早,而中国真正落实家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对而言就晚一些。基于当前家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了解家族企业发展现状,把握家族企业特征与存在的典型问题,这些都关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长久以来,关于家族企业与内部会计控制的文献也很多,但结合到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却少之又少,要么只是文章中的某一章节,要么只是理论的相关罗列,并没有太多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以前的理论基础,从家族企业角度出发,研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立一套具有家族企业特点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及家族企业的基本理论综述。主要论述了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概念,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与原则、内容与方法,以及家族企业的概念界定与特征。

  第三部分,家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及问题。详细介绍了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部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证分析。本文以家族企业-以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案。

  第五部分,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优化。根据上面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合家族企业的有效措施。

  第六部分,结论及展望。

  1.4.2 研究的方法。

  (1)文献分析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期刊论文,借阅图书馆书籍,对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获取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与信息。

  (2)案例分析法。

  本文在选题与资料获取上以家族企业--三全食品企业为研究案例,通过研究三全食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得出解决我国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启示。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应用于第四章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模式的建立,通过对每一层级的具体设定,组合形成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1.5 技术路线。

  【图略】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家族企业论文
返回:会计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