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从一定意义来说,旅游危机管理已经成为衡量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大小的一个指标,而新疆游消费者感知价值的高低则是衡量危机管理成效的标尺,因此构建基于消费者满意度的旅游危机管理机制是新疆旅游目的地激活市场的必要之路。
(2)本论文实证研究对于弥补新疆旅游目的地危机预警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应不断充实、完善。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弱化危机负面影响,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危机管理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恢复市场,更在于通过“创造性破坏”来提升新疆旅游产业素质和水平。
(3)在感知价值影响因素方面,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感知质量、品牌权益、体验性对顾客感知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感知风险和顾客感知价值呈直接反向关系,因此,提升消费者新疆游感知价值是我们危机管理的目的。
6.2 研究展望
由于旅游消费具有精神性、跨区域性、享受性和非永久性等特点,并且旅游消费比其他消费品具有更强的心理敏感性和对形象的依赖性,因此,消费者在旅游目的地的体验价值是旅游市场发展、壮大的源泉,但是,经验告诉我们,旅游业始终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发展滞后,新疆如何处理难以预料的突发性事件,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仍需要实践。总的来说,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研究:
(1)旅游危机形成机制方面
消费者诉求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危机信息的扩散规律,因此,对旅游危机信息扩散研究是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确定出那些阻止旅游消费者对新疆做出选择的抑制因素更为重要。
(2)目的地与客源地信息交流方面
目的地与客源地是危机管理的两个重要模块,如何平衡目的地与客源地也应是研究的重点之一。虽然对到过新疆的消费者研究较为充分,但是对那些拒绝新疆游的消费者研究缺乏,因此加强信息交流就变得至关重要。
(3)缩短消费者的认知距离
消费者不愿意进疆游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觉得至新疆路途过于遥远,其实,这种感知距离通常不同于实际距离,它通常被消费者过高估计。因此,有充足时间的消费者错误了估计实际距离并因此避免去那些他们认为是很遥远的新疆;新疆旅游部门管理者进行旅游市场推广和旅游营销活动需要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新疆各个旅游目的地的实际距离,引导潜在的消费者认识旅游地的相对距离。
总之,新疆旅游业要想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适应消费者的期望水平和改善旅游者的实际旅游经历。
参考文献
[1]谷慧敏。旅游危机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2.
[2]新疆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S].专题篇。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3] Hystad P W and Keller P C. Towards a destination tourism disastermanagement framework: Long-term lessons from a forest fire disaster[J].Tourism Management, 2008,29(1):151~162.
[4]Philip kotler. Marketing fo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版
[5] Bonn I, Rundle-Thiele S. Do or die--Strategic decision-makingfollowing a shock event [J] .Tourism Management,2007,28(2):615~620
[6] 韩笑飞。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武汉[D].华中师范大学,2006:17~21.
[7] KozakM. Crotts J C, &L aw R. The impact of the perception of risk oninternational traveler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Research,2007.(45)
[8] Bornhorst T,Ritchie J R,Lorn S. Determinants of tourism success forDMOs & destination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stakeholders'perspectives [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5):572~589.
[9] Hall C M. Tourism Planning: Policies, processes,relationships [M].UK:Prentice Hall,2000,1~5.
[10] Buhalis D D. Marketing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 of the future[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 97~116.
[11] Henderson J. Managing the aftermath of terrorism:The Bali bombings,travel advisories and Singapore [J].nternational Journal ofHospitality & Tourism Administration,2004,4(2):17~31.
[12] Robinson L,Jarvie J K. Post-disaster community tourism recovery:the tsunami and Arugam Bay,Sri Lanka. Disasters,2008,32(4):631~645.
[13] Chen C-F,Tsai D C. How destination image and evaluative factorsaffect behavioral intentions [J].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4):1115~1122.
[14] Bonham C,Edmonds C, Mak J.The impact of 9/11 and other terribleglobal events on tour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Hawaii [J].Journalof Travel Research,2006, 45(1):99~110.
[15] Ritchie B W.Chaos,crises and disasters:a strategic approach to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6):669-683.
[16] Tasci A D A and Gartner W C.Destination image and its functionalrelationships [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7,45(4):413~425.
[17] Beerli A,Meneses G D,Gil S M.Self-congruity and destination choi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3):571~587.
[18] Hsu T-K,Tsai Y-F,Wu H-H.The preference analysis for tourist choiceof destination:A case study of Taiwan [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2):288~297.
[19] Decrop A.Destination choice sets:An Inductive Longitudinal Approa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37(1):93~115.
[20] Faulkner B,Vikulov S. Katherine,washed out one day,back on trackthe next:a post-mortem of a tourism disaster [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4):331~344
[21] Paraskevas A,Arendell B.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errorism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tourism destinations [J].TourismManagement,2007,28(6):1560~1573.
[22]柴寿升,曹艳梅,龙春凤。旅游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0(3)
[23]李峰。目的地旅游危机管理--机制、评估与控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4~38
[24]曹燕。以 5.12 坟川的证为例。探析旅游,2008(11),13
[25]苗维亚,田敏。论旅游危机突发事件应对的营销战略一一基于企业层面的几点思考。经济体制改革,2007(6):178~180
[26]付蓉。影响旅游者主管风险认知的因素及对旅游危机管理的启示。浙江学刊,2005(l), 196~20
[27]宋洪波,郑建瑜。突发事件影响下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的思考--以“非典”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8]沈和江。旅游业危机管理的系统结构与实施路径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
[29]张广瑞,魏小安主编。中国旅游业:SARS 影响与全面振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30]高瞬礼,任佳燕。浅析“9?11”事件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旅游调研,2001(11):35~38
[31]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示。旅游学刊,2003,18(5):26~34
[32]王艳。旅游事件研究--以新疆“7.5”事件为例[J].河北旅游学院学报2011.(3)
[33]章杰宽。西藏旅游业发展危机事件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34]Jud. How destination image and evaluative factors affect behavioralintentions [J].Tourism Management,2007.
[35]林香民,王庆鹏,李剑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安全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10):60~62
[36]薛秀芬,刘沧。论辽宁省旅游业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7]邓冰,吴必虎,蔡利平。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 2004(4)
[38]刘春玲。旅游产业危机管理与预警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9]陈玲。浅论旅游企业实行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实施措施[J].广东科技,2003.孙春华。浅谈旅游业的脆弱性及其规避途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温锦英。旅行社企业危机管理与规避[J].南方经济,2004.
[40]郑立文。旅游业的危机公共管理[J].中国市场,2009.
[41]尹贻梅,陆玉麒,邓祖涛。旅游危机管理:构建目的地层面的动态框架[J].旅游科学, 2005.
[42]石培华,张吉林,彭风军。 “非典”后的旅游经济重建与风险管理[J].旅游学刊,2003.
[43]舒伯阳,何彪。从 SARS 事件看中国旅游业的危机管理[J].中国旅游报 2003.
[44]伊那木·乃斯尔丁。乌鲁木齐“7·5”事件使新疆旅游业遭受重创[N].新疆日报,2009-7-16.
[45]Beirman,D. Marketing of tourism destination during a prolongedcrisis:Israel and The Middle East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2008(2):167-176
[46]伊那木·乃斯尔丁。全区旅游座谈会[N].新疆日报,2013-9-16.
[47]Glaeβer, Dirk, 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2003
[48]William R. George,and Christian Gronroos,“DevelopingCustom-Conscious Employees at Every Level:Internal Marketing,”New York: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pp.85-100
[49]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87~89.
[50] 邹统钎,高舜礼。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0,02丛日芳。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1,03.
致谢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即将告别母校、走上工作岗位,这让我内心既激动又彷徨。激动的是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现在终于可以得以施展,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回馈社会、家人和朋友;彷徨的是学生时代结束了,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有艰难险阻,可能会有悲欢离合,但是我坚信自己能够勇敢的面对。时至今日,人生中的绝大部分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知识的熔炉里让我学到了很多本领,也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尤其是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让我学会了独立生存和学习的能力;也让我在这里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是你们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首先,感谢我的父母,父母给予了我珍贵的生命,并抚养和教育我长大成才,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们用辛勤汗水堆积起来的。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也许走上的是另外一种人生道路。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也会一如既往的遵照你们的教诲,做一个社会的有用之才。在此,希望二老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其次,非常感谢我的导师由亚男教授。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与生活中,导师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业上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在我的学术能力提高方面,她严谨的学术作风、缜密的思维、渊博的学术水平时时刻刻使我耳濡目染、激励我不断提高自己。另外,在毕业论文的选题、问卷的设计、论文的撰写及修改、论文的审稿与定稿等方面都凝聚着导师的辛勤汗水和对我深深的期望。
再次,感谢工商管理学院所有的专家、教授,是你们的谆谆教诲启蒙了我的思想,让我们在校园里学会了如何治学和为人处事。特别要感谢我们的施老师,作为我们的班主任,您辛苦了!
还要感谢伴我走过三年研究生生活的师兄、师弟及舍友:胡文杰、卢小静、张志敏、卫利华、熊松松、陈亚军、任睿智、何家欢和我的山东老乡们,是你们使远在西域的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感谢丁冬冬、朱家兵一直陪伴我,分享我的快乐与忧愁。感谢 2011 级企业管理曾经帮助过我的每一位同学,是缘分让我们在西域边疆相遇。正是有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热心的同学使原本枯燥的三年研究生学习生活变得丰富精彩。愿你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身体健康、永远开心快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会像这句话说的那样,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追求、不断努力。谨以此文献给我的亲人、老师和朋友,谢谢你们!
第二章供应链金融相关理论2.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流程与结构、特征2.1.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和升级,现代物流产业面临着脱胎换骨的发展和变革,可以说现在的物流产业是円新月异的产业。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物流管理在深度和广度上...
第2章并购重组界定与现状2.1并购重组的界定我国税法对重组的定义可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1是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改变;2是该行为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4.在实务中,一般是指对不同法人主体对不同的财产、债权等进行相互调整与改变...
第2章居然之家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居然之家概况2.1.1居然之家简介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是由全国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天基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33位股东共同投资设立的大型国有控股股...
第7章结论7.1研究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目前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宏观环境有利于自身发展:一是,虽然政策制度仍存在严重不足,但是保险机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销售基金产品,以及金融机构代销保险产品等利好制度陆续出台;二是,我国GDP发...
目前关于购物节氛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常网购氛围领域,关注商品促销、网页设计以及商品展示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对网络购物节这类大规格活动营造的网络购物氛围研究较少,且没有重视购物节期间特有的购物氛围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1.1.1纺织服装业自身特点纺织服装业是一个流行性强的产业,产品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与时效性,并且其生产链、供应链都比较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多地关注自我和个性化服装服饰。生产的小批量、多品种...
第5章研究结论和策略建议5.1研究结论当今,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服装设计师品牌受到越来越多有品位、追究时尚个性的消费群体的追捧。在社会化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国外服装设计师品牌还是国内服装设计师品牌都不能忽视...
第2章国内外废旧服装回收及再利用的现状2.1国外废旧服装回收及再利用的现状目前,经研究国外废旧服装回收体系的类型主要为以下的五种形式,具体见表1[1]。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美国、日本、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废旧服装以及校服的回收情况进行了研究。2...
第三章电子商务C2B模式的实现形式C2B电子商务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在传统交易方式中,制造商将商品分销给各渠道分销商,分销商指引消费者消费,但是作为消费主体的消费者,既不能决定商品的品性也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第2章理论基础2.1服装流行趋势预测2.1.1服装流行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趋势已经远远不局限于过去的含义了,其概念也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一般认为,流行趋势是专家经过深思熟虑总结出来的市场规律,这种规律能指导设计师下一季的产品开发,并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