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论文 >

沪皖合作开发人力资源的机制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2-09 共541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沪皖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分析,从高校、企业、人力资源市场以及政府等四个方向的合作,利用比较优势,构建各自的人才基地,在这基础上形成相似或统一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战略,这是两地人力资源协同幵发的可能路径。

  对高校来说,加强师资资源开发,以期确保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和实行教育经费的多元化筹措机制。同时应深化改革职业教育,紧密结合两地的产业结构和规模。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应健全人力资源制度环境,加强安徽与上海企业合作交流,建立共享人力资源平台,比如在两地可以组建总公司与分公司,加强联系,不同企业之间也可以需求合作,比如咨询公司与电子科技公司的合作等。对人力资源市场来说,统一招聘网络的发展对两地人力资源市场的合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人才招聘不再限制地区,这对两地的合作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推力。对政府来说,可以促进人力资本协会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形成,建立人力资本市场同盟,加强人力资本档案管理,使人力资本规范流动,发挥人力资本储蓄乘数的放大作用,使储蓄在区域内其他省市的人力资本更快更多地为本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至少也可以使区域内当地企业在市场信息、产品供应、技术研发、资金支持等方面获得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沪皖地区政府合作的价值目标是:尊重自主发展、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合作共赢,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一体化发展和率先发展,争取把上海地区建设为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争取把安徽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工业化基地。

  构建沪皖人力资源协同开发与合作机制可以改善整个两地的人才结构、提升人力资源的层次、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如果沪皖两地政府都着力于向人力资本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推进,都愿意实行在市场调节下的错位发展、建立互补型的经济结构和比较优势,那么从突破行政壁垒和树立协同发展理念幵始,通过实行人力资源协同开发与合作机制来缩小地区差异就指日可待_。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沪皖地区人力资源协同开发与合作机制研究,由于客观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以及自身学术研究经验的局限,本文存在许多不足和有进一步完善之处。

  首先,在研究内容上的不足。基础理论研究部分,由于协同理论更多的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研究的较少。由于国内外所处区域环境不同,国外关于区域人力资源幵发研究的综述较少,可能在国外更多的研究人力资本理论。在人力资源总体分析部分,由于研究角度周限,更多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一笔带过。在优劣势分析部分,对上海的优劣势分析仅限于普遍研究,没有他别详细地实地调研数据做支撑。最后在合作机制部分,考虑的不够全面,应更扩广角度来研究具体合作战略。

  其次,在数据搜寻过程中,由于2013年统计公报上数据不全,统计年鉴只有2012年的数据,所以本研究是针对2012年的部分数据进行研究。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未能够釆取实证研究,主要是在数据处理这一块,可能需要的数据不够齐全,加上此教育部项目,研究前沿性理论,可供参考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少。

  (二)研究展望

  本文研究的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度研究。沪皖地区人力资源协同开发与合作机制,可以分两大模块进行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区域人力资源合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多,而区域人力资源幵发的路径与模式研究较少,尤其在中观层面上的同一区域不同省之间战略人力资源协同幵发机制上研究较少。协同幵发观念还未深入人心,各区域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需要持续合作。本文研究缺乏量化的研究,学者可以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01]李震.推进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01-15(01).

  [02]姬兆亮.区域政府协同治理研究——以长三角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12.

  [04]程必定.安徽崛起的若干战略问题研究[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06 :P206.

  [06]张学忠.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从书《50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28-31.

  [07]余凯成.MBA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08]Mclagan P. A. Models for HRD practic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Journal[J]. 1989,41(9):49-59.

  [09]张春虎.从传统培训到学习的转变:~简评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研究进展[J].人力资源管理,2010(08) :76-78.

  [11]郭治安,沈晓峰.协间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

  [12]孙玲.协同学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13]白列湖.协同论与管理协同理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7(05) :228-230.

  [14]郭治安.协同学入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5]王传民,袁伦渠.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国县域产业结构安全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6(03) :62-64.

  [16]把多勋,张欢欢.基于协同理论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一一以西北地区为例[J].开发研究,2007,129(02) :&2-95.

  [17]邢晓玉,李爱兰.基于协同理论的济宁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1.

  [18]赵素巧.基于协同理论的物流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3-05.

  [19]于卉.浅议人力资本理论[J].科技资讯,2011,16:172-174.

  [20]西奥多.W.舒尔茨着,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02.

  [21]约翰.伊物韦尔等编,陈岱孙主编译.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E-J[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02.

  [22]李涛着.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竞争力[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05.

  [23]Roos J., Roos G.,Edvinssonl.,& Dragonetti N. C.,IntellectualCapital:Navigating in the New Business landscape, NewYork UniversityPress, 1998, P87.

  [24]Morten I Lau,Panu Poutvaara. Social Security Incentives and HumanCapital Investment [D]. Center for Economic Studies & Ifo Institute for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s, March, 2001, No. 438.

  [25]Chen. Peng, Ibbotson. Roger G. , Zhu. Xingnong K. , 2005,HumanCapital, Asset Allocation, and Life Insurance. January 25,2005, pp: 1-21. Yale ICF Working No. 05-11.

  [26]李忠民.人力资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3-26.

  [27]李志芹.安徽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11).

  [28]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2-23.

  [29]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一理论与实证[M].北京: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02).

  [30]孟祥兰.国外人力资源特点及对我国人力资源幵发的启示[J].人才了望,2004(06) :49-50.

  [31]Schultz, T. ff.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 American EconomicReview, 1961(51) :01-17.

  [S2] Becker, G. S. Human Capital, 2ndedn.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5:66-78.

  [33]Yong jin kim , Jong-whalee. Technological change, humancapital, structure, and multiple growth paths[J]. The Japanese EconomicReview, 2009,5(07) :01-26.

  [34]Antonio Ciecone, Giovanniperi. Identifying Human-CapitalExternalities: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J]. Review of EconomicStudies,2006, 73(2) :381-412.

  [35]Glomm, G., Ravikumar, B.. Public Educ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3,19:289-300.

  [36]李福柱.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06.

  [38]齐峰,武南,黄丹.泛长三角E域合作机制条件分析与路径探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

  [39]程津培.关于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研究[J].中国发展,2009-10,9 (05) :21-25.

  [40]江永红.安徽的发展方向一一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三角发展视角CJ].中国发展,2010-12,10(06) :76-82.

  [41]汪世忠,马燕,王虹.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的战略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32 (03) : 147-152.

  [42]陆云霞.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12.

  [43]胡德.长江三角洲区域协作机制创新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44]储节旺.安徽崛起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 33 (03) :255-259.

  [45]王永谦,乔春华.沪苏皖人力资源区域本地化机制的构建[J].现代经济探索,2005 (01).

  [46]吴丹丹.区域合作视角下的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04.

  [48]刘新荣.泛珠三角区域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7, 29 (04) :69-73.

  [49]王扬铭.泛珠三角区域人力资源合作开发机制的构建[J].特区经济,2006-03:68-69.

  [50]郑赤建,陈航,李建达.“泛珠三角”旅游人力资源g域共享战略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07,29(04) :50-52.

  [51]周群,王大勇.人力资本的外溢性与经济增长一基于1990?2004年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30-33.

  [52]曾绍阳.关于融入“泛珠三角”的几点思考[J].企业经济,2004, 281 (01).

  [53]杨晓陶.加快泛珠三角人力资源的整合DL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02,21 (01).

  [54]陈晓红,罗珊,安宁.论“泛珠三角”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J].科技管理研究,2007(09) :211-214.

  [55]张世宏.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策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工程硕士论文,2010-04.

  [56]王敏正.云南在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宏观经济研究,2006(08):55-56.

  [57]祁新华,程煌,陈烈.云南省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定位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99-101.

  [58]坏春花,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6-02 : 65-67.

  [59]朱志敏,张琳.五大区域人才服务合作政策文件回眸[J].中国人才,2009-08:51-55.

  [60]王朝华.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L环渤海经济了望,2009-12:48-50.

  [61]曹毅.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2006-12.

  [62]张同全,高建丽.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幵发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09-27(11) :95-97.

  [63]黄盛.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03.

  [64]陈平.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01-15(01):37-39.

  [65]李家样,肖雅楠.天津滨海新区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20 (01).

  [66]陈敏.京津冀地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07.

  [67]桂昭明.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人事天地,2011-08-01(08).

  [68]李金辉,王亮,张冰.京津冀人才幵发合作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人才,2009-08-01(15) :16-19.

  [69]马宁,饶小龙.合作与共赢: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幵发,2011-10-15(10) :72-77.

  [70]陈书洁.京津冀人才资源开发及合作策略[J].北京社会科学,2011-08-15(04):56-62.

  [71]丁静,许TF.松,万青.安徽省人力资源竞争力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7-10,32(04) :63-69.

  [72]李丽.四川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05.

  [73]徐国伟,吴雪.对安徽产业结构的分析与调整的对策[J].特区经济,2009,(07)

  [74]陈宗智.完善人力资源制度优化内部控制环境[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2(16).

  [75]朱新德.上海产业集群现状及国际竞争力问题探讨[D].上海海事大学,2006,(6).

  [76]陈国政.上海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经验与展望[J].社会科学2009(03).

  [77]张仁开.长三角区域协调创新战略研究[J].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2010.

  [78]纪晓岚.长三角洲E域发展战略研究[C].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03.

 

  致 谢

  回顾读书生涯,在一个月后即将结束,非常怀念当初来到合肥的情景。大学的军训生活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巳经进入大学校园,从那一刻我对自己的目标就是学习与运动同时进行。我满怀激情,步入安徽大学校门。时间飞逝,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接近尾声,在这看似长久却又短暂的求学历程中,我遇到了我最敬爱地导师和同学,我知道将会对我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要由衷的感谢我的导师钱士茹教授。我永远都记得那一天,2009届师哥师姐毕业合影的那天,我从上午一直到下午都是和导师在一块。我们一起畅聊生活和学术研究,第一次我深刻感受到被钱老师的魅力所吸引,您说的每句话仿佛已经扎在我的心里,您是那么的和蔼。我们最后在食堂吃饭,您让我多吃点,说长身体的时候要注意营养。在这三年里,我深受导师的指导与教诲,使我得以不断的成长,老师教导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学习能力,更是为人处事的道理。

  导师对我的毕业论文以及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两篇小论文给予很多意见和帮助,并鼓励我。也曾经很多时候,我觉得我做的不够好,我也很想对您说声:老师我让您失望了。但我更想对你说声,老师您辛苦了!

  其次,感谢安徽大学对我的培养,在安徽大学生活学习期间,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感谢安徽大学商学院的诸位老师,是你们的辛勤教诲、无私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在我到处寻找论文数据的过程中,宿舍室友给我很多帮助,并且鼓励我,让我不要急躁,一定可以顺利完成的。我还要感谢院级班干,他们时刻关心着我们的论文进度,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提示我论文检测日期和答辩曰期。也很感谢丛老师和辅导员,一直以来对我们商学院整个教育体系的付出,为‘我们无私奉献,解答困惑。

  最后,感谢我的亲人,是你们的支持、理解、鼓励和无私奉献伴我成长,给予我极大的动力和信心;感谢我的朋友在我最失落的时候给予我莫大的信心,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谢谢您们,有你们就是人生一笔最珍贵的财富。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力资源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