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21 世纪到来之后,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且具有各个地区发展情况各不相同的特点。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使得我国农村家庭人口平均数越来越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的家庭人口结构以四位老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子女这一形式最为常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和医疗保健功能逐步降低,年轻一代把主要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工作上,分配到老年人身上的照料时间越来越少,这大大降低了老年人们晚年的生活质量。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 60 岁以上人口总数为为 16700 万,其中 10500 万分布在农村,但人均收入却远远低于城镇。收入水平偏低、土地产出率下降加之年轻人进程务工人数与日剧增,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社会保障工作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调节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以民为本,服务为民的宗旨,争取早日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化体系①。
现阶段发展来看,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家庭”,结合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医疗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将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我国是农业大国,“银发群体”的到来所引发的问题也日益严峻,在未来发展的几十年里,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不仅会阻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还有可能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不仅是由于实践的要求,也是国家政策的支持。
1.1.2 研究的意义
(1)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使农民养老需要获得满足
如今,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方法所具备的保障功能已经弱化,而农民的养老保障需求却日益上升,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一方面要降低传统养老方式失灵带来的负面冲击,另一方面要尽快构建新的养老保障制度,形成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对传统养老方式的修补主要体现在完善家庭养老制度上,而构建新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体现在探索建立“新农保”制度。从世界范围看,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趋势和有效方法。“新农保”制度的诞生让中国农民老有所养的梦想得以实现,我国应当不断推广和完善“新农保”制度,让其真正成为惠及几亿农民的基本制度。
(2)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转化到工业发展的中期阶段,参考国际发展常规,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中央政府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综合考虑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开始出台各项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比如免除学生 9 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让农民无需再交纳农业税。为农民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村居民晚年生活更有质量,晚年生命更有尊严,国家和政府采取越来越多的政策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3)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保证社会公平的体现
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了很大比例,农民的贡献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凝结着我们辛苦农民的汗水和付出。由于农村信息滞后,受到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较晚,发展还比较落后。
因而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一般都会存在一定的时差。农民一生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偏远的农村度过的,虽然与城镇居民一样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生活条件却十分艰苦,无论是从医疗、卫生方面还是从教育、文化方面,农村始终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能够为农民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的阶段时,就应当及时为农民建立养老保障制度,以彰显人人平等的社会公平性。始终把生活水平远不如城镇居民的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网络外,这种做法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农村居民的青春献给了祖国也应与城市居民平等地分享中国的发展成就,平等地享受社会福利。
(4)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使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加速形成
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不断的拓展广度和深度,并且结合了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提出改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不仅可以丰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体系,还可以解决“新农保”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为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在我国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领域。随着新农保概念的诞生,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并且收获颇丰。本文对我国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总结如下:
(1)关于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迫切性研究
赵殿国认为,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看,我国已经具备建立新农保的条件。
①唐钧认为,随着子女抚养老人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农民对新农保非常渴望。
②王天意认为,我国人口非常多,国家养老负担比国外重。
③赵云、潘小炎的共同观点是:我国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少,不足以抚养老年人。
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农业第一大国家。几十年来形成了一个习惯,农村逐渐形成了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的固定模式,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日益减少,以往传统的养老方式遭到了现实的威胁,农村居民的晚年养老方式已成为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要想保证老年人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就必须要有一个与之配套的切实有效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不仅是满足农民生活的客观需要,也是改善民生的一项措施。
(2)关于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问题研究
刘卫国认为,从两个方面看,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方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平均年收入水平也在逐年上涨,对于农民来说,除了解决温饱问题,他们有了额外的钱进行支配;另一方面,农村开始重视教育,升学率和受教育程度都越来越高,每年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数量也在增加,文化教育的渗透使农村养老保险意识增强。
(3)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策问题
张毅、郭宇涵、刘菲认为新农保实施过程有参保人积极性不高、乡镇政府财力不足、缺乏经济支撑等诸多问题。
①蒋春雷认为中央补贴保持不变,加大对新农保的地方财政支持。
②梁晓青认为实施新农保要执行国家基金,尽快提高社会整合机制。
③胡豹、卫新分析了国外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人口环境。
④钟莹对比国外成功之处,提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⑤曹永红提出建立我国的新农保制度,不能照搬照抄发达国家。
(4)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广的影响因素肖云、刘培森指出影响新农保推行的主要因素有老年人生活现状、经济来源、文化程度。
⑦孟涵在新农保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变迁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出发提出影响参保率的农户个体差异、制度问题等主观和客观因素。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Nicholas Barr 提出建立基金形式的养老保险金制度也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他认为,老龄化现象会对领取养老金的老龄人口的福利造成负面的影响,降低其养老金的购买力。⑧国际助老会政策发展与宣传部主任史迪文·基德(2009)认为:在英美等大多数先进国家,农民这一大类人群也享受国家养老保险的待遇,同时这些国家具有较完备的税收制度。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篇文章研究的立足点是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文章脉络主要通过介绍“新农保”的基本内涵、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国外典型国家的发展案例,我国可以获得的启发这一形式逐步展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
第一章,前言。简要介绍了写作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章,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探索。在本章的开始部分,介绍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然后,从经济功和社会两个角度论述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职能;第三章,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本章先说明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特点,然后分析了新农保的运行状况,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第四章,域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该部分主要分析研究了域外几个典型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得到适合我国发展的合理方法。
第五章,完善我国现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本章参考前面几部分的论述,从多方面对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给出了合理性建议。
第六章,结束语。对论文进行最后的总结。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文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期刊网、数据库,通过借助图书馆、网络等载体,参考有关学者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资料,从中汲取有用的部分,针对我国农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目前获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合理的建议。
(2)历史分析法。主要通过了解我国以及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演变过程和制度变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发现其中的不足,为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标准。
(3)比较分析法。即使和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社会结构还不是很完善,文化传统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然而其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经验和教训仍然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德国、瑞典、新加坡等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有参考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本文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在宏观方面,主要对“新农保”制度完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新农保”制度的发展历程、基本功能及优越性。在微观方面,主要对“新农保”制度在运行中呈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良措施和自己独到的见解。
1.4.2 不足之处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第一,尽管笔者尽力收集与本文研究对象相关的资料,包括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但是由于“新农保”制度运行时间有限,相关的数据资料获取比较困难,详尽系统的统计数据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中数据分析不够,更多的是从相关政策法规层面进行理论上的定性分析和阐述。第二,纵览全文,拘于个人学识及能力,在很多部分的阐述和研究上仍未达到预先设想的透彻程度,目前看来显得比较宏观,一些建议的可操作性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这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弥补。
6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建议以上对国内外人口老龄化对比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整个国家处于调整过程,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抚养系数增大,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其建立发展改革不仅仅自身...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科技风险等多种风险,增加了人们对生活的焦虑感。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利用。保险通过收取保费建立保险基金,实现保险购买者风险转...
2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现状2.1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市场现状目前,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还属于试点筹备阶段。保监会表示保险公司要重点参与养老业务,尤其是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2013年11月下旬,保监会曾召开幸福人...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现状1.1.1研究背景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变迁的客观反映。城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经济...
5完善石家庄供销合作社农业互助保险对策5.1政府方面5.1.1优化财政支持方式政府的扶持政策是组织群众投保结成互助的最好动员和驱动方式,而且,农业保险本身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必须获得正确的政策扶持,才能健康发展。政府要加大对供销社开展农业互助...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不仅标志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我国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普惠金融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
2案例分析2.1禅城区专利保险模式分析佛山市禅城区专利保险并不是由商业保险公司独立经营,而是在禅城区政府、区政委的指导下,采取专利保险合作社的模式。具体是由佛山市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也即是知识产权局负责日常的经营与管理,专利保险合作社...
参考文献[1]程玲玲。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2[2]高留志。美国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2):297[3]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简报2014年第1期[EB/OL].2014/02/01[4]胡丽君...
3国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情况。3.1美国。美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已经达到了更加成熟的阶段。1966年以前属于初级阶段,当时的承保范围只限于突发性的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随后是发展阶段,其承保范围扩大到长期积累造成的...
1引言1.1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1研究背景我国自1991年起开始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1991年至2005年期间,由于当时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以及企业的环境风险意识不强,导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进展并不顺利。2007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与保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