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保险硕士论文 >

保险产品的发展改进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29 共971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 对策与建议。

  3.1 产品的改进建议。

  3.1.1 “赏月险”的产品创新改进方案。

  “赏月险”在保险细则上存在着种种漏洞,其本身也并不符合保险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是概念炒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但它的推出改变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保险的认知,赋予了保险更多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拓宽了保险行业新的细分市场。

  可惜的是由于推出它的安联财险公司实力有限,而且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了概念炒作而非产品本身上,以至于使“赏月险”落到了如今这种尴尬的境地。而产品本身的设计思路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加以改进未必不能成为一款优秀新颖的保险产品。

  其实,国外就有很多与其相似的保险产品。比如日本就有一款“樱花险”与“赏月险”颇有相似之处。赏樱花是日本的一大特色,也是日本人十分重视的庆典,每年到樱花盛开的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到樱花盛开的景区游览赏花。为此,日本的保险业者就开发出了“樱花险”.具体操作的方法是:保险公司邀请专家分析几十年来当地樱花开放的时间数据,再加上当年的天气情况信息,最终对当年的樱花开放时间作出预测。投保该保险的客户包括旅行社、景区的娱乐场所以及游人可以根据保险公司的预测结果进行日程安排,如果樱花开放的时间与保险公司的预测结果不一致,保险公司将根据合同支付赔偿金。

  无独有偶,英国,美国以及西班牙等国家也都有类似的天气保险,为投保人赔偿因天气原因带来的损失。这些保险与“赏月险”看上去相似,实则有本质上的区别。“赏月险”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其根本不符合保险利益原则,能否看到月亮并不影响投保人的实际利益,那么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只要让投保人对于天气具有可保利益就可以了,这也是“赏月险”与国外这些天气保险的根本区别。

  仍以日本的“樱花险”为例,投保樱花险的客户主要是开办樱花旅游地线路的旅行社,当地的旅馆,景区的经营者等,樱花会否盛开显然与他们利益息息相关。“樱花险”既满足了客户分担风险的需要,又为保险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无疑是一款成功的保险产品。

  从条款和运行细则上来看,“赏月险”已经和天气保险颇为相似,其本身也具备了天气保险的很多特点。但由于产品开发者没能在产品上花费更多心思,只是匆匆推出一款并不成熟的产品然后大肆炒作一番,赚上一笔之后就退出了这一细分市场,这种做法不但是对于消费者和企业本身的不负责任,也会对方兴未艾的天气保险市场带来消极的影响。天气保险在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其开发的条件已经成熟,市场需求也十分巨大,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保险公司拓展业务的新领域和业绩增长的着力点。安联财险公司在眼光上走在了同业的前列,却未能把握住先机,率先进入这一细分市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抓住天气保险这一市场,搞好产品创新,是保险公司发展的一大契机。

  3.1.2 在天气保险领域进行保险产品创新的可行性。

  天气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古至今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天气对于人类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的影响也在日益加深。对于一些行业来讲,天气的变化很可能产生巨大的收益或者造成重大的损失,而这显然形成了一种风险。由于影响天气的因素多种多样,在现今的科技水平下,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都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行业的需求,于是人们开始考虑如何来减少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这就为天气保险带来了市场。

  天气保险,也称作气象指数保险,指因天气异常导致企业或个人遭受经济损失后,由保险公司向投保者提供赔偿。保险公司依据该地区的气象数据等资料进行评估,精算,厘定费率,最终确定保险产品。投保人通过购买保险将可能由天气带来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在极端天气越来越平常的情况下,这一保险范围涉及到很多领域,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我国这一保险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而开展这项业务的各方面条件都已经比较成熟。从技术层面看,天气保险与天气预测密不可分,需要长期的数据储备。一般认为,天气保险的开展需要至少 30 年以上的气象资料作为储备数据用以分析。

  而在我国,自 1912 年中央气象台建立以来,气象资料的积累一直没有中断,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无论是气象台站的建设还是气象观测的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气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已经先后建立了超过 4600 个各类气象观测站台,初步实施了大气观测、海洋观测和陆地观测,观测对象包括大气、海洋、水文、冰雪、陆地、生态等多个方面。卫星和雷达观测达到了世界水平。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4颗极轨气象卫星和3颗静止气象卫星,是世界上同时拥有双轨气象卫星业务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沙尘暴监测网、自动气象站网、L 波段探空雷达网、全球定位系统探空站、飞机探测、风廓线仪和三维闪电定位仪等的建设和应用,使我国气象综合探测的水平处于世界先进。

  3.1.3 在天气保险领域进行保险产品创新的必要性。

  从市场需求上来看,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天气对于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各类贸易活动,文艺活动以及体育活动也正日益增多,这其中的很多活动就与天气情况息息相关,为天气保险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市场。

  旅游业就为天气保险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我国是举世公认的旅游大国,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人 2012 年在海外旅游消费总额达 1020 亿美元,创历史纪录,同比 2011 年的 730 亿美元海外旅游消费总额增长了 40%.2000 年至 2012年间,中国海外旅游的游客人数从 1000 万增加到了 8300 万,其旅游消费额增长了近八倍。世界旅游组织指出,以境外旅游消费额来衡量,中国在 2005 年时排名世界第七,此后陆续超过了意大利、日本、法国和英国,2012 年中国更超过此前长期占据前两位的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而境内旅游发展同样十分迅速。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处和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处联合发布的《2012 年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综述》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 29.57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12.0%.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22706.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6%.其中国内游客人均花费 767.9 元,比上年增长 4.9%.中国旅游业整体发展稳中有进,对于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持续增长。

  旅游业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天气保险提供了无限商机。对于大多说游客来说,计划一次出游是一件既费时又费力的事情。游客需要提前查找资料,规划路线,联系旅社,呼朋唤友,协调假期等等一系列安排,一旦因为恶劣天气而导致旅行计划的搁浅或者受到严重影响,不但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心情上的恶劣影响,而且因为一般游客的假期天数有限,重置旅行计划的成本极高以至于几乎不可能。天气保险无疑会成为他们转移风险,弥补损失的一个极佳选择。旅行社和旅游景点同样是天气保险的目标客户群,恶劣天气带给这些企业的损失远远超过游客。一旦发生恶劣天气而影响游客旅行,旅行社和景区在承受直接经济损失的同时还要面对游客的退票、索赔等一系列善后事宜,最终的损失甚至难以估量。投保天气保险以转嫁可能面对的风险,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越来越多的大型集会活动同样为天气保险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无论是商业演出还是体育赛事,甚至是奥运会,世博会这类全球性的大型集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天气的影响,尤其是露天集会更是如此。随着这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主办方对与天气保险的需求也愈发强烈。1993 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开幕式规模十分盛大,主办方事前进行了周密的布置,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都预先购买了保险,唯独主办方最为担心的天气问题,却没有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如果当时有保险公司提供天气保险,那么这家保险公司就会获得十分可观的收入。2010 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同样对与天气保险提出了需求,可是仍旧没有保险公司能够提供这项保险,最终仅仅是将高温可能带来的中暑以及暴雨可能带来的意外列入意外险中,而一旦发生恶劣天气,仅仅是意外险显然不能弥补主办方所承受的损失。对于这一领域,推出天气保险迫在眉睫。

  天气保险的另一重点应用领域是农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而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受灾地区广,灾害种类多,其中以地震、洪水、台风三类巨灾带来的损失最为惨重,而且会引发“灾害链”现象,而传统农业保险不能完全规避这些风险。我国现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于引入保费补贴机制而解决了农业风险高损失、高保费的精算难题,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保险需求,但它并不能消除发展中国家小农经济结构下金融服务短缺、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突出的问题。由于我国农业灾害损失覆盖范围大,农业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因此传统的农业保险模式定损难、保险公司运营成本高,这是造成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几十年起起落落、市场份额不大的重要原因。而基于天气指数的农业保险业务,其优势在于在天气条件相同地区,赔偿与否主要取决于天气,极大地减轻了保险公司定损理赔的经营成本,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克服了道德风险。这种农业保险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农业保险模式的不足。我国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2008 年 4 月,在农业部的推动下,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我国安徽省的长丰县、怀远县启动了气象指数农业保险项目试点,并整合世界银行、联合国机构在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力量,开发适合中国风险构成和作物特征的农业保险,为政府和农民提供一个可持续的风险管理途径,并计划在项目试点成功后向全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目前,该试点运行良好,已有成功赔付案例发生。试点推出的“小麦种植天气指数保险”规定当干旱指数小于35mm 时启动赔付,每低 1mm 赔付 3 元/亩;当倒春寒指数小于-4 摄氏度时启动赔付,每低 0.5 摄氏度赔付 4 元/亩;当干热风指数大于 1 天时启动赔付,每多 1 天赔付 3 元/亩;当阴雨日数指数 1 大于 6 天时启动赔付,每多 1 天赔付 3 元/亩;当阴雨日数指数 2 大于 7 天时启动赔付,每多 1 天赔付 6 元/亩。2011 年 3 月 1 日至 4月 5 日期间,马场湖农场倒春寒指数为-9.2,依据小麦天气指数保险合同规定,当倒春寒指数小于零下 8 摄氏度时启动赔付,据此,保险公司迅速做出反应,并于接到报案 3 日后完成理赔工作。随着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在安徽启动的气象指数农业保险试点项目的深入发展,可以预见,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能源产业同样是亟需天气保险的一大重点产业。能源系统是各种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人类的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存条件,由于我国气候特点,能源的生产和需求有很大的变化,尤其受气候的变化影响十分明显。我国气候特点使得采暖和降温需求受温度影响较大,气候变化对国内电力消费有着重要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对能源生产和可再生能源的影响日益增加。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对能源系统的冲击和影响不可忽视。电力产业是受到天气影响比较显着的产业。雷击等恶劣天气一般影响范围小,造成跳闸的范围不会很大。相比之下,寒潮对电网造成的影响要大得多。寒潮带来的低温会影响组成电网的器件的物理性质,令很多电力组件变得脆弱,比如很多电线上包裹的绝缘外皮在低温下强度就会明显降低。

  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原本松弛的电线在低温下也会变得紧绷,更加容易断裂。冬季频繁发生的风雪天气对于电力设施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高压线的钢塔在下雪天时,可能会承受 2-3 倍的重量,加上风吹引起的震荡,能使电线不胜重荷而被压断,几公里以致几十公里的电线杆成排倾倒,造成输电中断,严重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而由于供暖需要,每到冬天更是用电的高峰期,不但给电力设备造成了更大的负荷,一旦发生事故也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更大的不便甚至损失。降水量是影响电力产业的另一大天气因素,尤其是在我国南方,水力发电是电力企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一旦降水不足,电力企业将会因为产能不足而蒙受损失。目前国内已经有这类保险业务的开展,2012 年,广东梅雁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向鼎和财产保险公司投保了国内首例降水发电指数保险。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因指定地理区域累计降水量不足的缘故,导致被保险人发电量减少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发电量的减少以降水发电指数来衡量。以此次为梅雁水电提供的保险来看,保险标的为被保险人在投保地理范围内五座水力发电站的总发电量,总发电量以降水发电指数来衡量。而当被保险人在投保地理区域内的降水发电指数低于预期总发电量,且所有机组实际发电量总和也低于预期总发电量时,保险人就发电量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梅雁水电此前的公告显示,此单保费总金额为人民币 720 万元,公司已于 2012 年 2 月 13 日支付了第一笔保费共计 288 万元,此单保险最高赔偿额可达到 8000 万左右。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保险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