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法律硕士论文 >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其原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杜老师
发布于:2018-12-12 共424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前言

  社会持续进步,社会各个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也在不断加剧、愈演愈烈,其中,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问题。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减低未成年犯罪比例,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其原因分析

  不良心理是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外化体现,且未成年被告人在接受审判过程中必然面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未成年人的表现,因此需要对未成年人实施心理干预工作。心理干预机制建构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心理干预能够更好的完善国家的相关法律体系,对于法制化进程的进行具有一定的帮助;心理干预机制还能够与国际社会进行接轨,满足国家化国际化进程的需求。心理干预机制建构是危机干预规范化和有序化的保证,不仅如此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未成年人二次犯罪情况的出现,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同时通过心理干预可以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心理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良好的干预机制,包括庭前、庭审、判前、判后干预机制;规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干预的相关标准;建立未成年违法犯罪心理干预机制。

  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其原因分析。

  (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概念界定。

  心理具有广泛性,个体的心理不仅包括各种感觉,同时还包括内心的思想活动,因此可以说心理具有主观性和无形性。主观性指的是心理受到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无形性则是包括心理不能进行触摸1。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出现的重要原因,犯罪心理包含的内容很多,影响因素也很广泛。常见的犯罪心理内容包括观念、价值、性格以及认知等2。

  未成年人在犯罪时受到犯罪心理的影响和干预,一般而言,犯罪心理为不健康的心理,这种概念在概述上具有广泛性。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被压抑或怨恨的状态;慢性抑郁、自卑的心理状态等3。

  物质和意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物质是意识的决定因素,而意识对物质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如果意识错误,则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出现。因此可以说犯罪行为的出现是由于犯罪人员的意识出现了问题,受到错误意识的影响。具体到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问题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原因,而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是其不良心理的外化体现。

  (二)未成年犯罪心理类型。

  1、冲动心理。

  未成年人自制力差、感情易冲动、热情活泼、尤其是在受到他人煽动或他人引诱挑衅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一时冲动而犯罪。相关数据表明,当前大多数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在一时冲动的情况下实施的。

  2、模仿心理。

  随着未成年人年龄的增长,其要求获得同伴的认同感的意识增强,他们往往非常看重同龄的伙伴们对自己的态度,但由于缺乏鉴别能力,为了能得到伙伴们的认可,有些未成年人会模仿电影、电视剧中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如当年就有很多未成年人因模仿“古惑仔”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盲从心理。

  抱有这种心理的未成年人并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只是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指挥。笔者所接触的某个涉黑案件中,就有的未成年人为了找靠山、不受欺负,而参与了一些有组织的犯罪,不过令人瞠目的是,这些未成年犯罪人竟然没有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属于犯罪,反而认为是讲义气的表现。曾经有项对未成年人罪犯的调查显示,“超过 50%的未成年人罪犯在回答平时自己与他人交往时最重视的因素这一问题时,都选择了‘义气’。”

  4、好奇心理。

  未成年人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和身体的发育,他们容易对两性关系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加之当前的性教育模式不够科学,有些未成年人就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浏览色情网站或观看淫秽音像图书制品,间接诱发了某些暴力犯罪的发生。

  5、虚荣心理。

  受此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腐蚀,未成年人容易产生爱慕虚荣的心理,在富有家庭的孩子面前,他们自惭形秽,为了满足自己物质方面的欲望,有些人就选择了采用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来满足他们对金钱的需要。

  6、逆反心理。

  从生理角度讲,十四到十八岁这个阶段,正是逆反心理最强的时期,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看法和行为。有些未成年犯罪人违法犯罪的理由甚至仅仅是为了挑战父母的权威,更有甚者,对自己的亲人实施犯罪行为。

  (三)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包括有形联系和无形联系。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出现是由未成人的心理决定的。其犯罪心理的形成也有着各种不同的原因。因而,我们应当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既看到其客观方面的因素,又不能忽视主观方面。

  1、客观方面。

  在客观方面,未成年人主要受到与之生活学习关系最密切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种环境的影响,因此,分析造成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家庭方面。

  作为构成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起点,在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青少年犯罪的形成,家庭环境恶劣,家庭环境不合理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首先,家庭环境的不合理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产生有着原发性的影响。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家庭结构的缺陷,尤其是基于夫妻双方感情破裂而离婚的情况,对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一是家庭生活水平下降、家庭收入减少,生活压力过大,容易造成未成年人的自卑心理,二者监护人与未成年人之间感情交流减少,导致未成年人容易觉得人际关系冷漠,甚至出现性格的畸形或者扭曲,容易形成报复社会的犯罪心理。其次,有些家长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也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直接原因。这些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家长对子女极其娇惯,百依百顺,即使子女犯了错误也不予以纠正,这非常容易让未成年人形成任性娇纵的不良心理;二是粗暴型的教养方式,这是与溺爱型相反的另外一个极端,对待子女的错误,父母不但没有与之进行情感上的充分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问题,反而采取打或骂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样既容易被未成年人模仿而形成残暴、好斗的性格,又可能引发或强化未成年人的逆反或者自暴自弃的心理;三是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忽视了作为监护人对子女应当承担的教育责任,对子女的行为不加任何干涉、完全放任不管,易使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管理与约束,容易造成未成年人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不良性格,极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

  (2)学校方面。

  学校是除家庭以外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但学校在教育中,往往追求更高的升学率,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的情形,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首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当前多数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流于形式,不要求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只是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讲解出来,而且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无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再加上学校片面的以成绩为标准来区分好学生、坏学生,极易造成学习成绩较差的未成年人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不能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学校忽视对学生法制方面的教育。当前,很多学校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方法简单、形式陈旧、效果不佳,甚至有的教师仅将法制教育课作为一项任务而应付,这就造成未成年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到某些犯罪行为的严重性,比如有些未成年人以为打伤他人只不过需要赔偿医药费而已。再次,学校忽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心理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盲点,未成年人身体快速成长和心理发育不成熟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尤其体现在青春期,这就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然而,当前在学校中,很少有配备专业心理老师,上述这些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

  (3)社会方面。

  社会环境的污染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很多不良风气大量出现,未成年人由于身体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影响。

  首先,文化市场的监管不严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心理。当前的文化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画面的音像图书制品,某些色情网站的存在又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影响力,这些宣扬暴力、色情的音像图书制品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腐蚀作用,未成年人在盲从、好奇心理的作用下,很容易模仿影片、杂志中的犯罪行为。其次,就业问题的出现加重了未成年人的心理负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工业化的进步容易产生较多的失业人口,导致社会中“游民层”的出现,好多未成年人由于没考上大学、没找到工作而加入了这个“游民层”,这其中更有一些未成年人因无所事事而产生了消沉的意志,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全部归咎于社会,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

  2、主观方面。

  在主观方面,由于未成年人罪犯都是介于十四到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这个时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育都不够成熟,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

  近些年,未成年人呈现出青春期提前、身体发育和性发育提早的特点,但是在同时,大脑的发育相对较慢,各个神经系统还需要一个学习、适应社会化的过程,这时候的未成年人尚不能完全理性的思考,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化性很大。

  从心理上看,由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未成年人的身体外形迅速变化,生活能力也不断增强,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自我独立意识,以及意图改变受约束、受监护状态,乃至有取得与成年人相同地位的意识。然而,这种强烈自我实现的意识却受到他们的年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等条件的限制以及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的制约,因而得不到实现,还不得不依赖于父母。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矛盾,这种矛盾使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不稳定性、变化多的特点,很可能引发未成年人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和隔阂,再加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前文我们所述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各种不良心理。

  此外,对法律认识的模糊也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基于学校和家长对法制教育的不够重视,很多未成年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难以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的恶劣后果,他们可能知道某些做法是不道德的,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比如,有很多在学校内部抢劫的案件,此类案件的未成年人大多对年级低的同学进行敲诈勒索或用暴力威胁的方式抢同学的财物,数额都不大,他们可能只认识到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但并不知其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还不以为然,直到受到刑事处罚才如梦方醒。

  未成年人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断加剧,已经成为不得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本文尝试以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为切入点,全面分析探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改提出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学分析方法进行干预来纠正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以期能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提供一些借鉴。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律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