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本论文的研究是从诉讼法理和实践上出发,运用价值分析法、比较法研究和分析方法,对“威胁、引诱、欺骗” 性讯问方法做整体的价值判断,通过比较研究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主要代表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上对“威胁、引诱、欺骗” 性讯问的容许性情况,认清我国立法和实践上对于“威胁、引诱、欺骗性”讯问的具有更大容许性。正确认清 “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方法适用正当性与危害性的区别,探讨实践中正确适用“威胁、引诱、欺骗”性讯问方法的操作要点和技巧。
本论文的预期效果,是解决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刑事侦讯审讯工作带来的难题。
“威胁、引诱、欺骗”讯问方法像一把双刃剑,在侦查讯问中具有其特殊作用的同时,但如果超出法律界限则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会侵害被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会损害国家形象和司法尊严。本文努力对侦查讯问工作的“威胁、引诱、欺骗”性讯问方法做出合乎法律正当性的界定,确保侦查讯问工作在合法有效地进行着,通过有的放矢地制定各种讯问谋略,及时有效地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促其如实交代,如实作出供述,帮助查明案件真相,查清犯罪事实,实现诉讼目的和效果,确保犯罪侦查工作在修改后刑诉法背景下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一、中文资料(含译着)
(一)着作类
1.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2.宋英辉:《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3:杜承铭:《论意志自由》,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年版
4.庞兴华:《侦讯谋略》【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5.梁宁建主编:《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
6.阿瑟·S·奥布里:《刑事审讯》[M],但彦铮等译,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7. [美]弗雷德·英博:《审讯与供述》【M】,何家弘译,群众出版社 1992 年版
8. [苏]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着作选集》(第 1 卷),三联书店 1961 年版
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10. [德]罗科信:《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11. H.N 波鲁鲍夫曼:《预审中的科学基础》,【M】,冯树梁译,群众出版社 1985 年版
12. [美]佛洛伊德·菲尼:《美国刑事诉讼法--经典文选与判例》,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年版
13. 刘梅湘:《刑事侦查程序理论与改革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年版
(二)论文类
1. 赵东平、范涛:《论讯问谋略与威胁、引诱、欺骗非法讯问方式区别的界定与把握》,载《反贪工作指导》,中国检察出版社,2013.1
2. 龙宗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 载《法学研究》,2002 年,第 4 期
3. 龙宗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载《法学研究》,2002 年第 4 期
4. 吴秋玫:《论讯问谋略的合法运用》,载《政法学刊》,2005 年 10 月,第 22 卷第 5期
5.陈生平、钱勇:《如何认识职务犯罪审讯中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口供的问题》,载《中国刑事法学杂志》,2012 年第 12 期
6. 胡绍宝:《论“威胁、引诱、欺骗”在侦查讯问中的存在理性与适度运用》, 载《山东警察学院报》,2007 年 7 月版,第 4 期总第 94 期
7. 安文霞:《威胁、引诱、欺骗讯问方法的另类思考》, 载《政法学刊》,2012 年 12月版,第 29 卷第 6 期
8. 陈光中、陈海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 载《人民司法》,2000 年第四期,第 11 页
9. 刘英俊:《自白任意性规则的价值分析》,法学杂志,.2009 年第 7 期
10. 毕良珍:《临界诱供的法律思考》, 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 年第 6 期
11.唐伟:《对审讯中使用威胁、引诱、欺骗方法的若干思考》, 载《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2. 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7页
13. 陈光中等:《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 载《中国法学》。2001 年第 1 期,第 49 页。
14. 李华伟:《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背景下的讯问方法之思辨》, 载《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 3 期
15. 裴苍玲:《开创讯问制度的新路》, 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 第 6 期
16. 周琪源。《讯问中离间计的运用》【J】,预审探索,2003 年版
(三)辞书类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
2.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王玉章等译。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外文资料
1. Rothman v.Queen 1 S.C.R.640(1981)
致谢
时间飞逝,我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即将结束,本人对曾经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我重大帮助的导师和同学们,以及我的家人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对我研究生期间的支持和帮助。
我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张友好教授在本次毕业课题上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研究生期间他对我的培养,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课题的设计和研究。
另外,我还要感谢各位任课老师和学院对我的培养,每一位老师都是用心把知识传授给各位学生,为我们能够顺利进行研究给予非常多的帮助,是我们能够学习到刻苦钻研的精神。在论文完成的重要时刻,我想再一次向在我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给予过热切关心和真诚帮助的各位老师、朋友和亲人致以我发自内心的最真挚谢意。
最后,衷心感谢能够在百忙之中抽空来评阅我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2遏止刑讯逼供2.1建立科学合理的办案绩效考核机制办案绩效考核机制是评判办案人员工作的重要标准,关系着办案人员的职务升降、岗位调整等切身利益。多数组织都不能信赖其成员会在不另外加以刺激的情况下,把自愿完成他们的任务作为一种义务自觉接受下来...
3严格非法证据排除3.1非法证据排除现实困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于2012年被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纳入我国法律体系,随后的两髙司法解释也就具体实施程序做了进一步解释。2013年中央政法机关纷纷出台文件要求加强非法证据排除,杜绝刑讯逼供。有学者称非法...
二、职务犯罪案件中常见非法证据及其特点和成因职务犯罪并不是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的某一类犯罪,而是学术界出于研究的需要和司法实务部门出与于打击和惩治犯罪的需要而总结归纳的一种类罪名称。实践中,职务犯罪案件主要是指检察机关查办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第3章非法经营罪堵漏条款在适用中的扩张化倾向非法经营罪堵漏条款的存在以及堵漏条款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仍难以克服口袋罪具有的弊...
引言我国刑法的第225条规定的非法经营罪是源于1979年刑法规定的投机倒把罪。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既包括宏观的综合治理,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物资的控制,也包括微观的自由买卖,小范围内的商品自由流通。那时投机倒把行为,被看作破坏国...
2.2对基本要件其他非法经营行为的解析在刑法的含义清晰、确定之时,法官可直接适用而无需进行解释。但当表述比较宽泛,比如加了其他之类前置定语时的条款时,那么,刑事审判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则需要坚守严格解释的原则,合理界定其他非法经营行为的外延,...
二、威胁、引诱、欺骗讯问方法的内涵无论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还是权威的刑事诉讼法教科书都没有对威胁、引诱、欺骗性讯问方法作出概念的定义。我国立法上只是笼统的规定了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方法获取口供。但侦查讯问实践中运用威胁、引...
摘要对于我国而言,证券市场在1959年-1978年的这二十多年间基本都是处于消失状态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与规范证券市场息息相关的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方面的犯罪了,直到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股票及公司、企业债券才开始出现。作为非法集资类犯罪的...
引言2013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开始》正式实施,这部法律最大的亮点在于设立了完整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同时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其中。近年来,随着杜培武案、佘祥林案等一批冤假错案相继浮出水面,暴力取证、刑讯逼供及与之密...
结语我们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要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要将市场经济行为纳入到有序的轨道中。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民众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非法经营罪作为政府调控市场经济行为的一种干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