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 论
志愿服务是由内在志愿精神所支撑,由自愿自觉的内部动机所指引,利用个体知识、技能、体能或财富服务社会,不计外在报酬、奖励的一种非盈利、公益性活动。
我国的志愿服务既受到西方志愿精神的影响,同时又纳入了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内涵。从 20 世纪 60 年代的"学雷锋"志愿活动到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志愿活动、2010 年上海"世博会"志愿活动,"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的概念已经逐渐被大家熟知并认同。志愿服务活动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或自觉的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此背景下,以山东省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为视角,总结和梳理东营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选题背景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志愿精神为支撑,志愿者、志愿者组织服务公众生产与生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所做出的一种自发性行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1)开展志愿服务是加快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有效载体。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人们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和高尚道德风尚的养成,既要靠政府和社会的教育引导,更要靠人民自身的实践锻炼。志愿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是广大人民群众提升自我、改进自我的有效形式。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动员人们通过爱心和善举关爱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倡树良好的文明风尚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2)开展志愿服务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曾经明确强调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指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持续化。"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指出,广大青年同志应"争当奉献社会的模范,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大力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公德".建立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将有力地推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和创新社会管理。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服务"黄蓝"经济区开发建设的现实需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只有将文明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跨越和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东营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前沿城市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是山东省唯一全部纳入两大国家战略的城市。目前,东营市正在积极投身于"黄蓝"经济区开发建设的热潮中,志愿服务工作作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有效手段,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通过不懈努力,在全社会倡树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推行公民道德实践,实现全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努力为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
(4)东营市的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制约了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东营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得到不断的改进提升,发展迅速。但是,通过对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东营市的志愿服务工作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不同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在志愿服务发展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人民群众对志愿活动的认知度不高;志愿活动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公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渠道狭窄,志愿服务动员方式还亟需创新;志愿服务立法进程迟缓等问题,制约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发展。
1.2 选题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我国志愿服务虽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作为新生事物,国内对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尚少,相对于国外而言略显不足,对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等相关的研究相对欠缺,因此,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工作经验,结合东营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对东营市及我国当前志愿服务的发展及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在理论层面,补充志愿服务相关理念。
第二,现实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对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状况进行实地研究,借鉴国内外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法、材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实地考察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情况,总结当前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推动东营市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关于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志愿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志愿服务基本概念内涵的研究,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研究,志愿服务组织功能研究,志愿服务组织运行机制研究以及志愿服务与公共管理关系研究等方面。
1.3.1.1 志愿服务基本概念研究
志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为"自愿"之意,在国内研究中,尚未对"志愿者"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国内学者闪茜(2003)等人,认为志愿者是指:"那些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和法律的强制,自愿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个人或人群"[1].《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总则部分阐述了"志愿者"概念:"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帮助的人"[2].祝君灵等相关学者对"志愿者组织"作出以下说明:"通常,志愿者组织被归为第三部门或者非盈利部门的研究行列,志愿者组织受不同国家、不同宗教、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3].
关于志愿服务,国内学者丁元竹将其定义为: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经历,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4].国内学者李凯认为:利用个人的时间、技能、资源与善心,为邻居、社区和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5].
国内学者穆青认为志愿组织是能够激励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并自愿献身参与社会进步和社区发展的公益性或互易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在该志愿组织当中参与者较好的发挥了志愿精神,并主要承担着组织工作,从而为达成组织的目标,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6]。
1.3.1.2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研究
国内学者蔡宜旦等人在《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中,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进行研究,将参与动机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组织和群体的压力,例如共青团是政府性组织,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很多时候体现的是一种政府意愿和政府性行为,因此志愿服务成了一个任务下达与完成的过程;二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不是为了实现自身目的和利益的最大化,不是单纯的充实和提升自己,而是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来改善社会,并体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三是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撑[7].
1.3.1.3 志愿组织功能研究
国内学者学者方武祥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志愿服务问题研究--以广州志愿服务为例》文章中对志愿组织功能进行如下说明:"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以来,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得到了锻炼实践,取得了较快发展,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值得发扬光大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公益事业,在促进社会融合、促进社会转型、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完善中国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8].
国内学者陈晓军曾提出:"志愿者作为非营利组织重要的人力资源,其作用发挥情况直接影响到组织管理的成功。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同于营利组织和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9].
1.3.1.4 志愿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国内学者邓国胜,指出当前我国志愿组织运行机制为三种模式。一是"自下向上发起,自上向下推广运行"的模式,例如国内广泛存在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二是"自上向下发起并推广运行",例如团委在青年同志中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红十字会志愿组织活动;三是"自下向上发起,自下向上扩展提升",例如"草根组织".
学者方奕针对志愿服务运行机制提出,我国志愿者组织的运行与国外相比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组织建制单一,社会化程度不够;二是组织目标虚化;三是成员的招募与管理欠完备。建议应当由政府与社会共同构建志愿行动格局,而后逐渐过渡到以社会支援组织体系为主,政府宏观领导的社会综合服务网络[10].
1.3.1.5 志愿服务与公共管理关系的研究
志愿服务在满足和服务人们生产生活需求、提升人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和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与政府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政府的一些社会服务工作离不开志愿服务的有力支持,志愿服务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帮助。虽然,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水平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是志愿服务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功能,成为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桥梁纽带。通过志愿服务与政府管理的研究发现,志愿服务的研究与管理同时也属于公共管理学中政府管理的研究范畴。
(1)志愿服务是政府职能的有效补充。一是志愿服务相比政府来说,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具有灵活、方便、快捷的优势,它能够随时根据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充实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及时改变和弥补不足,主动适应任务和形势的发展需要。这相对一些政府决策来说,有效弥补了一些政府长远性政策的不足。二是志愿服务是政府与政府、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纽带。志愿服务是"非政府组织"开展的一种社会服务行为,相比政府性行为来说,志愿组织之间更便于联系沟通,在某些工作中能够充当政府性行为的友好使者,为政府性行为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根基。三是志愿服务具有深入社会基层的优势和特点。志愿服务是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非政府性行为,它能够在第一时间促进公民参与,提升公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例如,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内众多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媒体掌握情况后,根据自身服务范围,第一时间部署开展抢险救灾。有些志愿服务活动在政府救援措施还没有全面展开之前已经部署实施,有效弥补了政府的不足,为救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志愿服务有利于加快推动政府改革。政府改革的方式是简政放权,不断简化政府性审批程序,把更多的政府性权利和政府性行为投放给社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即把"大政府"转向"小政府",把一些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领域投放给社会,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志愿服务在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社会微观管理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
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的不断发展壮大,是社会力量不断成长的体现,通过志愿服务帮助别人、奉献爱心,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养,为公民社会的发育成熟奠定了强大的社会基础,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能够推动政府改革的前进步伐。
1.3.2 国外关于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
西方是志愿服务的发源地,无论是志愿服务的实践还是理论都较为成熟。不仅涉及对志愿服务基本概念、志愿服务组织机构的运营机制研究,还涉及志愿服务与政治、经济关系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对国外尤其是西方的志愿服务研究进行梳理,对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1.3.2.1 志愿服务基本概念研究
国外学者玛丽亚(Maria,1999)认为,志愿者是利用其空余时间,将自己能力或知识无偿贡献给他人,服务于他人的有益活动"[11].国外学者庞德(Pound,1999)将志愿者定义为:"自愿将自己的部分空余时间或知识技能,奉献服务于他人的,并且含有某种意义的行动,不计较报偿的人"[12].
英国着名社会学研究家 Dunn 主张:志愿服务是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自愿行为,具有无偿利他、非强迫参与等特点,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及社会文化、民主与经济发展的过程[13].《联合国志愿者年宣言》将志愿服务做出如下说明:"志愿服务是指个体为了增进与社会、社区、旁边的人的福祉而进行的非营利、不支酬、非职业化的行为;志愿服务的表现方式有很多,从传统的邻里互助到今天的为解除痛苦、解决冲突与消灭贫穷而进行的努力都属于志愿服务"[14].西班牙志愿服务法将志愿服务定义为:由自然人推行,且符合公共利益之整体工作为志愿服务,唯上述工作之推行非基于一项劳动、公职、商业或任何其它有给薪关系,且具备下列条件:(1)具备利他及助人之特性;(2)其从事志愿服务出于自由意志,非基于个人义务或法律责任;(3)无酬劳,在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时产生之花费,核实报销;(4)是透过私人或官方组织且依据具体计划或方案推行[15].
关于志愿组织的研究,目前分歧较大,对志愿组织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如:第三部门、非盈利组织、非政府公共部门、慈善组织、非政府组织等[16].美国学者莱斯特将非营利组织的特点进行了如下说明:(1)组织性,非营利组织有相应的组织架构;(2)私有性,非营利组织在制度上与国家相分离;(3)非营利性,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4)自治性,非营利组织独立处理组织事务;(5)自愿性,非营利性组织的成员为自愿参与志愿服务,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17].
1.3.2.2 志愿者参与动机研究
国外学者苏安迪(Suandi,1991)将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为了增进个人的利益的利己动机;第二种是为了帮助别人的利他动机;第三种是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的社会责任动机[18].国外学者克莱瑞(Clary,1998)等通过对志愿者功能的调查问卷 VFI(Volunteer Functions Inventory),提出并验证了志愿者行为的六种动机类型:社交型(social),学习理解型(understanding),自我保护型(protective),职业生涯型(career) ,价值观表达型(expression),自我增强型(enhancement)[19].
1.3.2.3 志愿组织管理与运营机制研究
Nancy 从市场的角度对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一是要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需求设计志愿服务活动,决定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招纳具有相关特长的志愿者;二是根据预先规划,招募、培训志愿者,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评估等等。
美国学者 Harrite clyde Kipps 在其《Community Resources Directory》一书种,对美国志愿服务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说明,其中不同时期部分政治家、社会学家就志愿服务相关知识做出分析说明[20].
美国学者 Katherine 和 Susan,对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分配以及如何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等进行了阐述说明,为志愿者组织的服务与管理设计了计划参照,以促进志愿者组织更好的管理和交流[21].
1.3.2.4 志愿服务与政治、经济关系研究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志愿性组织是一个国家民主发展的关键,志愿组织不仅可以促进自由,还可以促进团结,托克维尔认为志愿活动对一国的"文化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使关怀公共利益和互助成为一种公民的习惯,使利他主义成为慈善组织制度化实践的基本要素[22].
学者 Boris 通过分析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倡议和政治参与活动,发现民间非营利组织,通过赋予公民不同形式的机会进行会谈、训练公民技巧以及集中资源采取联合行动,提高国家民主,这也有助于加强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公共决策的影响[23].
莱斯特·M·萨拉蒙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对志愿服务与经济的影响做了宏观的定量研究。通过对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和中东 36 个国家的公民社会部门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的公民社会部门是一个价值 1.3 万亿美元的产业,占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 GDP) 相加之和的 5.4%[24].
1.4 研究设计
第一阶段利用文献法查阅有关志愿服务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志愿服务发展状况进行梳理。第二阶段以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开展质化研究,考察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阶段借鉴国内外志愿服务开展先进经验和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基于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
1.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以山东省东营市为研究视角,采用质化研究方法中的访谈法、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对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更深入的了解当前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4.2 研究方法
研究中采用质化研究方法中的访谈法、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对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更深入的了解当前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由此才能有的放矢的借鉴国内外志愿服务发展先进经验,对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1)文献法
通过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 CALIS 外文期刊网,回顾国内外志愿服务发展状况,为本研究开展,提供资料参考与支持。
(2)访谈法
本研究中访谈采取了半结构式的访谈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访谈提纲。访谈前,研究者先向受访者说明研究目的和内容,在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
(3)文本分析法
通过文本分析法,详尽分析近年来,东营市有关于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志愿服务发展地方性条例、以及志愿服务发展相关政策、实地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当前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状况。
(4)问卷调查法
为更科学、系统全面的掌握东营市志愿服务发展的状况,研究过程中,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实地研究。首先,随机选择了 100 名"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的志愿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理解认知、参与动机、服务的内容方式以及获得志愿服务信息的渠道和信息等内容。随后,对东营市东城胶州路市民集中居住社区及西城西三路商业集中片区共 100 名市民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了解市民群众如何理解志愿者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以及动机等基本情况。
1.4.3 研究框架与流程
(二)制约石家庄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机构养老的推行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严重。一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我国社会根深蒂固,绝多大数老人认为养老机构是专门给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设立的,而自己有儿...
第一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现状第一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早在20世纪70年代,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联合国开始在国际、地区、国家和城市层面上提高对灾害警觉和应急管理的认识,并将1990年-2000年宣布为...
摘要近年来,在激进的考核机制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地方政府建设资金需求迅速攀升,但是地方政府财力往往无力支撑巨大的建设资金需求,融资发展的趋势越演越烈,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增长。此外,由于《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进行了...
1绪论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1.1选题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都提到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报告中也...
第2章香港公立医疗的管理体制与机制2.1香港公立医疗管理体制分析2.1.1香港公立医疗发展轨迹在香港公共医疗卫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并没有公立性质的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最早的医院是于1841年由英国陆军和海军创办的陆军医院和海军医院。然而...
3.3日照市境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对境外人员管理更加重视,相关法规制度日益健全,政府牵头的社会化联动机制和公安内部分工配合机制已经形成,合力逐渐增强。在强化境外人...
第1章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非法营运车辆随之日益增多。本章对非法营运车辆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等进行详细论述,为后面的问题和对策提供了必要...
第三章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本章从目前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出发,从构建原则、构建思路、构建载体、工作流程四个方面对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突出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提升行政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供新途径。3.1...
5优化政府职能推动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把双刃剑,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政府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在文化创...
第3章突发事件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工作较前几年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联动问责机制的不完善,管理观念的滞后以及管理方法技巧的欠缺。这些问题亟待管理部门去解决,舆情管理面临形势依然严峻。3.1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