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制度优化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26 共583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1 章 绪 论。

  志愿者(英文是 Volunteer)具体指的是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能与时间等各项资源,志愿为国家、社会以及他人提供无偿服务的人。①志愿者不受私人的利益驱使,不受法律的强制,而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和责任感而从事公益事业。

  自 1993 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至 2009 年 12 月,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 4.03 亿人次的青年志愿者以及社会其他成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贡献志愿服务时间达到了 83 亿小时;有 1968 所高校组建了青年志愿者协会, 90%以上地级市以及80%以上的行政县具备青年志愿者组织。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丰硕成果,是新时期青年人接棒到手的历史使命,是以往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在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有一支中坚的活跃力量--大学生志愿者,他们一直都是我国志愿者队伍当中的生力军与先锋队,富有热情,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他们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思想觉悟高,他们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结合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参加志愿活动,提供义务服务,奉献个人爱心。

  2013 年 12 月 5 日是第 28 个国际志愿者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 20 周年。当天***总书记回信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在信中对“本禹志愿服务队”所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奉献社会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评价,勉励他们要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将这种服务热情保持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事实证明,志愿服务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志愿服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当前我国尚不健全的社会服务及社保体系,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大学生志愿者管理这一课题,设计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性管理制度,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虽然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迅速发展,但是作为新兴起的公共领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志愿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制度缺少激励因素,大学生志愿精神养成不充分,大学生志愿活动所处社会环境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热情随年级增长而明显下降,志愿精神没有内化到大学生思想深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的基本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如何为它们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研究志愿者管理这一课题,就是要找到科学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这个层面上,本文的研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1.1.1 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制度建设。

  在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当中涉及到多个环节内容,其中主要包括招募、注册、培训、使用、认证等环节。在本文研究当中,为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在各个管理环节当中加入激励性设计,通过制度设计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活动热情。文章旨在把激励机制加入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制度中,建议建立统一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登记管理电子系统,按照专业、特长将志愿者分类管理,统筹高效地安排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志愿活动记录,定期进行志愿者星级认证,按照具体的注册时间、工作成绩等,定期组织实施评选表彰活动,为表现良好的志愿者授予荣誉称号以及服务奖章。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制度,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良性循环机制形成。

  1.1.2 提升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水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确立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教育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当中,针对大学生提出的基本素质包括文化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身体健康素质以及社会活动素质等,这些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成才的基础要件。在这里面,思想道德素质是成才的根本性保障,所以理应居于素质教育体系当中的首要位置。高校应强化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着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热爱集体、团结他人、爱国守纪,这些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书面评价上,还应该付诸实际行动。如果缺失道德修养,即使有再高的知识技能,也不能为社会作贡献。

  近年来,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创新性载体,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已成为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推力,成为高校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阵地。基于该角度而言,针对大学生志愿管理课题进行研究,能够有利于高校针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志愿服务能够切实成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基础平台与有力抓手①。

  1.1.3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要求大学教育应“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是思想素质,全面发展必备的条件是健康的心理素质,人才最突出的特性是优秀的文化素质。大学生全面发展需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业务素质的关系。

  研究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做好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互动,有利于他们将自身学到的文化业务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能够使大学生掌握较高水平的文化素质。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他们社会化转变的有效途径,参加活动使他们不再封闭在象牙塔中,让他们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性,肯定了他们热爱集体、热爱社会的优良品质。总之,对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研究,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1.4 推进志愿服务相关政策法律的完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会议要求要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完善我国法制体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志愿者在社会服务、救援抢险、扶贫开发、城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社会地位日益凸现。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本身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有效保护。目前我国尚未有统一的志愿服务立法,只有部分城市出台了相关管理条例,正是由于政策保障的缺失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志愿者的权益乃至生命和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严重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因此,志愿者立法势在必行。

  本文研究志愿者管理工作所处环境优化,专门研究了国家政策、法律保障领域对志愿服务的作用,对其提出了合理合据的建议,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利于推进志愿服务相关政策法律的完善。

  1.2 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对志愿者管理这个课题有一定的研究,总体上而言,国外在对志愿者管理的研究时间较长,研究深入,在对志愿者的动机和激励、志愿精神培育、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引导上,已有不少研究成果。自联合国宣布 2001 年为“国际志愿者年”后,国内很多专家才将目光投入了志愿者管理这一块的研究,但是多集中于一般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研究,对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专门研究较少,缺乏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的制度设计。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在西方国家,许多学者在很早之前就开始研究志愿者的激励和动机,一些学者在研究后提到志愿者之所以愿意开展公益活动,是因为他们愿意奉献,有责任感,通过奉献可实现自己的价值。

  哈林顿等学者①在研究后提到志愿者的动机包括:支配空闲时间、使他人获得帮助、参与社会实践、充实自己、锻炼能力、得到他人认可、实现自我价值等。

  帕克②指出可将志愿者的动机划分成四类:一,信仰,在公益活动中传播信仰;二,利他性,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三,休闲,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体验一种休闲感;四,交换,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相应的回报。

  拉罩等人提到人们之所以要做出志愿行为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心理目标,他们提到了一些动机变量,包括职业、社会、保护、宣扬、价值等。拉罩和其他学者概括了志愿者做出志愿活动的动机,他们指出公众做出志愿行为是为了满足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可见大部分人做出志愿行为并不是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

  美国的志愿者数量非常多。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公民都会参与志愿者服务,这相当于他们的一门必修课,可以说在美国所有人都是志愿者。美国制定了一些规定,中学生想要报知名大学,要在中学阶段参与 40 小时的志愿活动,如果想上更出名的大学,就要在三年中有更多的志愿者经历。美国的志愿服务之所以能够如此普及,不仅是因为政府发挥了引导和支持作用,同时也在于美国建立了奖励志愿者的机制。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