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大学生志愿者内部志愿精神培育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26 共542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3 章 大学生志愿者内部志愿精神培育。

  大学生志愿精神属于实践精神,这种精神只有通过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才能体现出来,在其他的活动中,这种精神无法得到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体现了实践性、自愿性、无偿性、价值性等特征。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呈现缺失的趋势,这其中有许多影响因素造成志愿者缺少服务精神。应采取哪些激励措施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从而提升大学生踊跃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本章内容将详细展开来说。

  3.1 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缺失的表现。

  3.1.1 自愿奉献精神缺乏。

  需要指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经常流于形式,因此一些大学生动摇信念,他们认为参与志愿活动时不必认真负责。①一些学者在研究中提到:一些高校追逐名利,为了宣传学校,组织各类活动,同学们虽然参与这些活动,但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而是被迫应付,他们没有认真负责开展活动。这使志愿者形象受到了影响,也不符合志愿者精神。但许多高校都存在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组织者没有志愿服务精神,无法引导和激励志愿者认真开展志愿活动。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提到:目前大学生开展的志愿活动过于形式化,主要表现为这些志愿活动与日常生活不贴近,活动只是在一些特定时间开展,例如 3 月 12 日植树节,每年的雷锋月等。此外,大学生开展的志愿活动都比较单一,经常重复同一种活动,一些活动看起来很热闹,但只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在某一时间开展的志愿活动,或单一重复的志愿活动,都是短期志愿活动,是一种形式化活动,这种活动组织开展起来方便,不需要成本费,同时也不关注实际效果。这严重阻碍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只有一些长期性的,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完成的志愿活动,才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

  要想做好志愿活动,组织者一定要明确自身职责,大学生志愿者也要积极参与活动。

  在前面提到了大学生志愿者人员构成变动性较大,组织者没有对志愿活动的实际效果投入关注,只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还有一些高校学生没有合理的动机。因为学校设置了一些限制和规定,例如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可优先获得入党申请等, 这就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功利影响,他们为了入党或当选学生干部便会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此外,一些学生以功利性目的作为出发点,这类学生热衷于各类大型比赛的志愿者服务,如果志愿服务是小范围的,缺少技术含量的,或无法受到表彰激励的,他们就不愿意参与这类活动。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大学生缺少奉献精神,这不利于志愿精神的传承。

  3.1.2 团结友爱精神淡漠。

  大学生缺少团结协作的精神,其表现为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活动时没有和服务对象团结在一起。许多大学生志愿者并不关心服务对象的真正需求,有时还会对服务对象产生厌烦心理,这严重影响了他们提供的志愿服务的质量。有些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时发现服务对象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他们不愿意主动帮助他人。因为缺少正确的志愿服务态度,一些人往往无法主动参与志愿活动,或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被迫参与志愿活动。导致大学生志愿活动缺少效率。就表面来讲,一些大学的院系都会组织各类志愿活动,但各个活动只是在某一时间进行,参与活动的学生并不多。由于参与者都有不同的参与目的,这使志愿活动效率受到影响,各类志愿活动无法发挥真正作用。因为缺少日常志愿活动,所以大学生开展的志愿活动不具有实际作用。志愿组织没有为志愿者提供参与日常志愿活动的机会,许多志愿者只能在大型活动中参与志愿活动,但这类活动数量少,许多大型赛事都是在一线城市举办,就全国范围来讲,二三线城市不具备举办大型活动的能力,这些城市的高校学生也难以参与到这类志愿活动中,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志愿服务精神。

  3.1.3 公德责任意识淡薄。

  就个体来讲,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但就整体来讲,志愿服务具有责任性。之所以存在不同的判断,是因为所处角度不同,二者不是对立矛盾的。站在个体角度来讲,个体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要参与志愿活动,这体现了自愿性;但站在群体角度来讲,社会不能缺少该群体。换言之,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来承担某项责任。为了不使责任主体缺失,一定要培育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并构成志愿服务组织。不应将志愿活动看成是道德实践,如果没有责任意识,许多人就会缺少志愿服务精神,他们不愿意参与一些复杂、得不到表彰的活动。举例来说,一些学生对志愿活动的重要性缺少认识和了解,他们认为开展志愿活动就是做好事。这种认识将志愿活动和良好的道德体现混为一谈,缩小了志愿精神的范围。志愿精神来源于志愿服务组织,因此志愿活动和好人好事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志愿者就会各行其是,不按照规定开展活动。志愿活动具有公共性,好人好事具有私人性,二者并不相同;一些志愿者认为志愿活动没有技术含量,都比较简单,当他们遇到困难后,由于缺少责任心,往往无法坚持下去。

  3.2 大学生志愿精神缺失的原因。

  3.2.1 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环境。

  现阶段,高校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其性格多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类学生成为志愿者后,他们不愿意奉献,没有和其他成员做到团结友爱。受到自我为中心的影响,这些志愿者缺少服务意识,没有较强的责任感。这不符合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而且,许多独生子女学生成为志愿者后,他们不愿意和其他人进行沟通,这使志愿服务团队无法发挥最大化的效率。

  3.2.2 市场经济趋利性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社会财富,不仅改善了我国公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但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种不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了危害,也使社会道德受到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一些学生也有拜金意识,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较低,他们不愿意参与志愿活动,不愿意为他人提供服务。

  3.2.3 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力度不够。

  社会组织在发展中遇到许多阻碍,不仅是因为自身缺少管理能力,还因为我国政府没有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这不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政府没有对志愿服务组织投入足够的关注,没有看到该组织发挥的重要作用。目前,社会管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政府没有认识到社会管理的复杂性,认为志愿组织是否存在并不影响社会发展。因为政府没有认识到志愿服务组织的价值和作用,所以为这类组织的建立设置了较高的准入条件,同时也没有为其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政府没有管理好志愿组织,一个重要表现是管理过严,导致这类组织只能依靠政府来实现发展壮大。时间一长,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内部结构等都会被打上行政烙印,这类组织开展的活动也没有较高的效率,这不利于培育志愿服务精神。所以,政府部门一定要认识到志愿服务组织的重要价值,要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政府不应该控制这类组织的行为,应该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这样才能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同样也让公民享受到公共利益,二者应加强合作,彼此不存在官僚管理关系。一些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教育时,并没有将志愿服务当成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加之志愿服务过于形式化,这给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增加了难度。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