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山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近年来,从整体上说,山东高校正逐渐融入省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中,科技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发展,科技创新队伍不断扩大,科技创新成果日益增加,成果转化速度逐年加快。但是,山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仍存在队伍结构、科技经费投入不合理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
一、山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下文中的科技人力、科技经费等数据资料主要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编写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7-2011 年)整理而成,该材料 2007 年调查统计的山东高校数量 38 所,2008 年为 39 所,2009 年为 40 所,2010 年为 43 所,2011 年为 44 所。
(一)科技创新队伍整体数量缺乏,科技队伍结构不合理
山东高校的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荟萃,整体素质较高,研究能力较强。“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山东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加入科技创新活动之中。但从我省高校科技人力投入的整体过程和成效来看,科技创新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科技创新队伍总体数量缺乏从第一章的表 1 中可以看出,山东省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队伍近五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科技创新队伍日益壮大。为呈现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队伍与全国其它省份的比较情况,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5 个省份在 2007 年至 2011 年科技人力总数的统计数据.从上面这个图表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山东省科技创新队伍数量远远落后于北京市、上海市。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数量是可观的;上海市高校的数量不超过20所,却领先于高校数量接近40所的山东省。
(2)广东省、湖北省高校数量略低于山东省,但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却高于山东省,而且两省份近五年科技创新人才数量的增加趋势要快于山东省。
(3)山东省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相似,都处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而且两省份都是教育大省,但2007-2011年间江苏省的科技创新人才数量要高于山东省,而且两省的差距越拉越大,有2007、2008年的5000人左右到2010、2011年的10000人左右。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队伍是在扩大,数量是在增加,但与其他有相似之处的省市相比较,总体数量缺乏,发展趋势缓慢。另外,2012年,江苏高校两院院士78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8人,长江学者178人,国家杰青176人,分别是山东省的2.8倍、2.3倍、3.3倍、3.7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4个,分别是山东省的3倍和2.6倍,山东省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整体数量上少。
2.科技创新队伍内部结构不甚合理
(1)研究结构上: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其中,试验发展是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做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其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技术、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等。通俗讲就是在基础研究发现新知识、应用研究发现新知识的能被人类应用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探索怎么用的方法的过程。[11]它的实现影响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能力。从上图可以看出,山东高校三类研究类型发展是不平衡的,2007 年,基础研究占40%,应用研究占 50%,而试验发展所占的比例仅仅只有 10%.到 2010 年,试验发展所占比例虽有所提高,但仍是 10%多一点,所占比例过小,影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成果的运用和转化。
(2)分布结构上:山东省高校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省内的“211”、“985”高校内,如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其余的高校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极少,甚至为 0.2012 年在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人才资源中,山东省 3 所部属高校的数量为见表 6.上文人才资源现状中已经介绍了山东省高校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总量,通过表6中的统计数据的经过计算得出山东省内的3所部属高校在各类高层次人才(除“泰山学者”外)所占的比例全部为50%及以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所占比例为100%,另外在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所占的比例都在90%以上,而3所高校的“泰山学者”的数量也占到山东省高校“泰山学者”总数的1/3.
(二)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有限,科技资源使用不合理
近五年来,山东高校的科技创新经费拨入水平和支出水平逐年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但是,山东高校的科技经费存在投入不足,使用效益有限的现象。
1.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近五年来,山东高校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山东省对于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是严重不足的,与山东省是高等教育大省的现状极不相符。
(1)山东高校科技创新经费拨入水平低2007 年,山东高校的科技经费拨入比全国平均水平少 1800 万元;2008 年,比全国平均水平少 2445 万元;2009 年,比全国平均水平少 2450 元;2010 年,比全国平均水平少 1930 万元;2011 年,比全国平均水平少 2630 万元。可见,2007-2011 年,山东高校科技创新经费的拨入都是低于全国水平的(见表 7),这一现象说明山东省各个高校的科技创新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制约了相关科学研究的开展进程。(2)山东高校科技创新经费支出水平低为呈现山东高校科技创新经费支出水平在全国的位置,本部分将比较 2011 年山东省与东中西部部分省份的经费支出情况。东部省份选取的是北京市和浙江省,中部省份选取的是安徽省和河南省,西部省份选取的是陕西省和四川省。
总体上,2011 年,山东高校科技创新经费的支出金额为 26 亿元。在相比较的 7 个省份中,山东高校的科技创新经费支出水平处于第五位(见表 8),与 2011 年山东高校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在 7 个省份所占的位置相同。科技创新经费支出水平与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水平息息相关,有较多的投入,才能有足够的经费用于内部支出和转拨给外单位。另外,以山东大学为例,与我国东中西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相比,2011 年,山东大学的科技创新经费支出约为 6 亿元,仅高于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的经费支出是山东大学的 73.5 倍,华中科技大学是山东大学的 2.7 倍,四川大学是山东大学的 2.4 倍,复旦大学是山东大学的 1.9 倍,西安交通大学是山东大学的 1.4 倍。
2.科技创新经费来源结构及使用不合理
(1)科技经费投入来源结构失衡从 2007-2011 年山东高校科技创新各类经费拨入表看,在科技创新经费六类来源中,其他政府部门专项费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所占的比重较多,这两类经费加起来占全部经费投入的 70%-80%.主管部门专项费和各种收入中转为科技经费的比重较低,二者相加也就占全部经费投入的 10%-16%.可见,在山东高校科技创新经费来源中,主管部门专项费较低,经费保障力度不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高校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各种收入中转为科技经费的比重也较低,这表明高校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未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之于一所高校,之于整个高等教育事业,之于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另外,从各研究类别科技创新投入经费的情况看,2007-2011 年,山东高校投入应用研究的费用最多,占全部费用的一半以上,投入试验发展的费用最少,只占全部费用的 10%左右。这一分配比例不甚合理,试验发展比例太低,没有充分认识到试验发展研究的重要性,这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2)科技经费分配使用不甚合理从 2007-2011 年山东高校科技创新各类经费的支出情况看,业务费和固定资产购置费所占比例较高,二者之和占全部科技创新经费的 65%-70%.其中,业务费的比例最高,一般在 40%-50%之间。可见,山东高校用于科技创新的消耗性支出较多,而科研人员费所占比例较低,一般处于 13%-17%之间。用于人员的费用较低,而每年用于设备购置等方面的费用较高,这样的分配比例未充分体现科研经费管理的人文化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科研人员的热情,滋生科技资源的浪费现象,不利于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
(三)科技创新平台后期建设政策倾斜及重视度不够
山东省拥有众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但对申请成功后的后期建设重视力度不够。《山东省政府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山东科技十六条”)中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内容很少,而且没有实质性的资助内容。而在云南省出台的《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吸引国内外各类研发机构落户云南。除对进入云南新设立的高水平研发机构,符合条件的前 3 年按其新增研发设备实际投入金额的 30%给予资金补助,累计补助金额最高可达 500 万元政策外,还对各类创新平台有建房、租金、研发补助资金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建设补助等。山东省在政策鼓励方面难以激发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并很难提升山东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质量和水平。
(四)科技创新成果质量较低,国际前沿领域研究数量有限
1.科技创新成果质量一般
科技成果奖励政策能够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积极性,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校、企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它可以反映出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及应用价值。
表 13 是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以及其他几个类型对山东省的科技创新成果数量进行统计,且每个数据都是各类型一等奖、二等奖的总和:自 2009 年开始,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增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山东省在 2009 年和2010 年没有获奖成果。而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增设特等奖,2010 年山东省除了上表统计的情况外,仅仅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二)制约石家庄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机构养老的推行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严重。一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我国社会根深蒂固,绝多大数老人认为养老机构是专门给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设立的,而自己有儿...
第一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现状第一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早在20世纪70年代,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联合国开始在国际、地区、国家和城市层面上提高对灾害警觉和应急管理的认识,并将1990年-2000年宣布为...
摘要近年来,在激进的考核机制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地方政府建设资金需求迅速攀升,但是地方政府财力往往无力支撑巨大的建设资金需求,融资发展的趋势越演越烈,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增长。此外,由于《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进行了...
1绪论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1.1选题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都提到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报告中也...
第2章香港公立医疗的管理体制与机制2.1香港公立医疗管理体制分析2.1.1香港公立医疗发展轨迹在香港公共医疗卫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并没有公立性质的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最早的医院是于1841年由英国陆军和海军创办的陆军医院和海军医院。然而...
3.3日照市境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对境外人员管理更加重视,相关法规制度日益健全,政府牵头的社会化联动机制和公安内部分工配合机制已经形成,合力逐渐增强。在强化境外人...
第1章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非法营运车辆随之日益增多。本章对非法营运车辆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等进行详细论述,为后面的问题和对策提供了必要...
第三章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本章从目前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出发,从构建原则、构建思路、构建载体、工作流程四个方面对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突出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提升行政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供新途径。3.1...
5优化政府职能推动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把双刃剑,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政府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在文化创...
第3章突发事件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工作较前几年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联动问责机制的不完善,管理观念的滞后以及管理方法技巧的欠缺。这些问题亟待管理部门去解决,舆情管理面临形势依然严峻。3.1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