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对策
如何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背景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论文认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地理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是相互制约、融合、促进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来实现的。
如果没有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师的任何教育措施都将无法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必须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将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的主体性就会落空。只有把教师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主体性才有充分的保证。因此,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加强和完善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绝不是否认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是对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主导。
总之,在我国音乐《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要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不仅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反而应当更加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给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首先应当正确地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
(二)正确地理解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环境下,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音乐教师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组织者
音乐教学的组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求教师不断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动机,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保持注意,并要对音乐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调控,使音乐教学环节、形式得以顺利的承接和过渡。从而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都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掌握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具备一定水平的音乐技能,并进行过规范的师范培训,有能力担任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音乐教师主导作用的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与三个因素相适应,即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中小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中小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根据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的身心特点,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努力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根据中小学生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巧妙地加以纠正。这就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有开阔的学识视野,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并把这种感觉带进音乐课堂,融入讲授,传递给学生。此外,中小学音乐教师,尤其是中学音乐教师应当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达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2.音乐教师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引导者
音乐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水平。还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对人生、自然、社会等有所感悟,进而能在一定条件下有所创造。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独立地完成这些过程,尤其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加上音乐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小学生学习音乐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及时地调整音乐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当中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需要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从而保证中小学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美育才是音乐教育的本质,通过一定的艺术活动,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调动受教育者的情感,并使这些活动都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这就是音乐教育的魅力所在。审美的规律表明,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会自热而然地把美好的、善良的情感赋予审美的对象。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引导学生热爱美、传播美、创造美,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把现实中的美内化为心灵中的美,促使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
3.音乐教师是中小学生音乐实践创造力的激发者
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不同的教学领域。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力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通常学生在聆听歌曲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伴随着一定的联想,即使是聆听同一首歌曲,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因为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加之每个人的着眼点也有差距,因而对音乐的联想的内容也就会千差万别。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联想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由直观的音乐形象诱发出来的创造力的体现。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创造力在音乐创作中得以施展和发挥。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肯定和鼓励,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这种由音乐学习领域激发和强化的创造性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中小学生音乐实践创造力的激发和提升的关键在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引导、鼓励、肯定、支持。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环境,清楚阻碍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各种因素,从而使学生的音乐实践创造力得到实质性的增强。
(三)不断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是实现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顺利完成中小学音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这就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的音乐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1.更新知识结构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包括音乐和教育两个方面。专业知识是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的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歌唱教学知识,钢琴弹奏知识,乐器教学知识,合唱指挥知识等等。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教材分析、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法规等等。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音乐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这两个方面必须过硬,否则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上岗就业前的学历教育阶段就要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并在上岗就业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专业知识加以巩固和更新。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适时地更新、调整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
(2)与音乐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音乐《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会与其他学科产生诸多的联系并相互影响,音乐学科更是如此。因此,对音乐教学活动发挥主导作用的音乐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与音乐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如政治学、经济学、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都有与音乐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应对其进行广泛的吸收与整合,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3)广博的社会知识。音乐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审美实践活动必须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音乐现象是广泛存在的,比较常见的,如广为传唱的流行音乐,社交场所的背景音乐,庆典场所的礼仪音乐等等。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有充分的了解,必须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将音乐与社会生活充分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片面地从事音乐教学,必须积极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深入地理解社会,从而获得丰富的与时代主题相符的社会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与音乐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唯有音乐教师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顺利地完成中小学音乐教学任务,才能保证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
2.提高专业技能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对技能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最常用的三项专业技能是歌唱、弹奏、舞蹈。
(1)歌唱技能
歌唱在音乐教师的三大基本功中居首位,也是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技能。中小学生对于陌生的歌曲虽有演唱的冲动,但由于自身不具备基本的歌唱技能而无法完成歌唱。鉴于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范唱变得十分必要。中小学生在音乐教师的范唱中能直接获得美的感受,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此外学生通过模唱、跟唱等形式克服自身歌唱技能低下的困难,从而顺利地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因此,歌唱技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最重要的技能。
(2)弹奏技能
弹奏技能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如果中小学教师只会演唱,不会弹奏,虽然也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但从音乐的氛围上略显干涩。如果在演唱的同时能进行弹奏,这样演奏和演唱就会相得益彰,从而大大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
在弹奏的乐器当中,钢琴是其中最重要的乐器,尽管钢琴的成本比较高,不是所有的中小学校都能拥有钢琴,但是弹奏钢琴的技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钢琴弹奏技能,能够较为熟练地给所要演唱的歌曲进行流畅的伴奏。
(3)舞蹈技能
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舞蹈技能使用的相对较少,但是舞蹈技能对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具有较强的辅助功能。中小学音乐教师如果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能配合相应的舞蹈,对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是十分有利的,也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具体到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实践,舞蹈在中学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的相对较少,而在小学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的较多。小学的音乐教师十分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首先可以丰富自己的音乐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如果需要进行舞蹈展示时能够自如地完成。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地安排舞蹈教学,从而丰富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高质量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音乐《新课标》已经对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做出了调整,将以前以“唱歌、音乐知识与欣赏”为主调整为以“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为主。这样就要求中小学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唱、弹、跳”等基本音乐技能之外,还要具备新的音乐技能,包括识读乐谱技能、音乐创作技能、组织指挥技能。
(4)识读乐谱技能
识读乐谱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的基本技能之一。识读乐谱也应当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音乐《新课标》实施之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对识读乐谱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音乐《新课标》实施之后,中小学音乐教学对识读乐谱的要求大大降低了。虽然音乐《新课标》认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但是,却将识读乐谱的程度标准定为“能够识读简单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13]
不难看出,音乐《新课标》明显降低了中小学生在识读乐谱方面的要求,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突出“音乐审美”这一核心,避免中小学生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基本技能的训练上而淡化了审美。但这并非意味着,可以将识读乐谱这一音乐基本技能丢弃。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讲,首先作为音乐教育领域从业人员,不能降低对自身的识读乐谱能力的要求。其次,应当避免对音乐《新课标》降低中小学生识读乐谱要求的误解,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度、适当、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识读乐谱技能的训练,从而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5)音乐创作技能
音乐《新课程》增加了“创造”的教学领域,“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14]
作曲是“音乐创作”中最常见的创作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创作形式。“音乐创作”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音乐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首先提升自身的音乐创新思维和音乐创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以启发,促使中小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将自身的音乐创作潜力充分地激发出来。
(6)组织指挥技能
组织指挥技能是音乐教师的一项基本音乐技能。组织技能就是指构建和管理音乐团队的技能。指挥主要是通过专业化的肢体语言指导、控制音乐团队的技能。指挥主要包括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合唱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是最常见的群体歌唱形式,组织合唱队已经成为中小学校中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此外,在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学里,甚至还组织起各种乐队,如民乐队、管乐队、腰鼓队、军号队等等。而组织这些合唱队、乐队的任务必然落到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身上。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合理地安排乐队、合唱队等音乐团队的排练、演出、人员的调整等。通过参加音乐团队,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有效的强化,对于学生们将来参加更大的团队,甚至是融入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在音乐《新课标》的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可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并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认可度得到大大的提升。进而促使中小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自觉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3.提高音乐学科的施教能力
音乐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音乐教育的质量有赖于践行者能力的大小。中小学音乐教师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践行者,其音乐学科施教能力是直接关系到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努力提升自身的音乐学科的施教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和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能力。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掌握国家基本教育方针和政策,尤其要了解党的教育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法规、教育科研方面的前瞻性知识及相关信息,顺应时代要求,能够正确地理解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精神,及时地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当然,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践行者,中小学音乐教师仅仅掌握这些理论是不够的,还应当具备将这些理论运用到自己教学实践中去的能力。
(2)音乐教材的分析处理能力。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础。目前正在全国各地使用的中小学音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有十余套,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有能力从这些教材中挑选出适应时代要求,体现国家音乐《新课程》改革理念,同时又受广大中小学生欢迎的音乐教材。此外,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对中小学教材的所有曲目做到充分的了解,包括每一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创作人员基本情况及其创作风格等。还应当能够恰当地理解每首歌曲的音乐主题,熟悉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准确地分析音乐作品的题材、演奏风格、表演形式等等。这些都有利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学科施教能力的增强。
(3)音乐课堂的组织与驾驭能力。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表达的效果,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音乐课堂学习的秩序产生直接的影响。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科学地、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音乐学科的形象性,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造条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活跃课堂氛围。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随时掌握学生音乐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并做出及时处理,并能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节奏做出及时的调整。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于激发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保持有序的课堂秩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掌握过硬的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熟练地加以运用,从而为中小学生创造更生动的音乐课堂氛围,提供更多、更丰富的音乐学习资源,是音乐课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大大地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音乐《新课标》中强调,“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善于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音乐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5]为顺应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的大趋势,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音乐教育领域主要有四种方式,即多媒体投影教学、多媒体交互式教学、个别化教学、远程网络教学。[16]
其中多媒体投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较为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该项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把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进行多媒体技术处理,从而整合出清晰的、丰富的、重点突出的、动态的CAI课件,综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平台、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来完成音乐课程生动形象的讲解和演示。可以极大地提高音乐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就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了解多媒体投影教学、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相关的所有设备和相关技术及操作技能,并能熟练的操作和运用,还能做简单的故障排除。现代教育技术是非常复杂而且变化更新速度较快,这就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能熟练掌握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对已经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更新。
2.在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并非是把书本上的音乐知识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出来,或者用现代教育技术代替自己的讲解和演示。而是音乐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化的全息映像,带给学生更生动、更丰富、更高效的音乐美的感受,更顺畅地引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共鸣,进而调动起学生的音乐探索思维,提高其自身的音乐审美水平。使用现代技术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辅助音乐教学的手段,是教师与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媒介,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一定要突出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突出音乐性,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必须有利于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歌唱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审美情趣的熏陶,有利于道德情操的感染。
3.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教师的关系
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都具有两面性。现代教育技术的确对完善中小学音乐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如果中小学音乐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上去,而影响了中小学音乐课教学,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此外,不能片面地夸大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是音乐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辅助工具,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只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
4MOOC用户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对MOOC平台和课程分析之后,笔者还对课程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用户的基本情况、课程参与情况、课程参与程度和课程学习体验角度编制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33份,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4.1MOOC用户基...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信息技术学科促进了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
第一章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爆发频率较高,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将部分学校卷入到安全和声誉的危机之中。古语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也意味着,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目标与设计(一)设计目标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主题班会出发点和归宿,它统领着整个主题班会,是主题班会的灵魂。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学生德育来讲尤为...
第五章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作为特殊群体的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今年来发生的一些中小生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给人们...
第2章过度教育概念释义及相关概念辨析2.1核心概念释义2.1.1度的哲学含义。哲学意义上,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度也是被规定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范围,度本身是一种量,并且是一种限量。度作为限量...
2.4中文歌曲文化意象的阐释歌词语言的符号学特性的表现之一为语符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关系,即语符的能指可能对应多个在某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所指[1].文化意象是在歌词语言中提取出来的,物象和寓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一个物象可以传达...
第三部分当前教师指导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研究是针对实践问题展开的研究,以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己任,因此,本章将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幼儿园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已经明确意识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着的特...
第三部分《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问题与思考一、《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一)提升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览山东省某高中关于《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制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