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1 共740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大学教师文化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学术研究生活中的价值、态度、和思维方式等精神因素,是解读大学教师主体发展深层内涵的表意象征系统。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可诊断大学教师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症状[14].

  一、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教学合作精神弱化、教学控制性倾向突出、大学生参与课堂不足等问题,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使师生同时遭遇着生存困境"[15].除此之外,笔者通过深入观察和分析,认为我国大学教学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如下深层次问题。

  (一)大学教师群体接受心向的价值取向

  笔者针对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访谈工作,从访谈的内容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群体在价值取向上偏向于对事物的接受心理,缺乏反思、质疑精神。当笔者问到一位已经从教有五年的大学教师:"对于您所承担的学科教学,您是否质疑过教材的适切性?是否参与过教材的编写?"这位老师的回答是,部分教学内容他觉得不是很合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他仍旧还是会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进行知识内容的讲授,对于教材的选取他本人不会过多的参与,他认为教材都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编制,所以也无需怀疑。在谈到教材的编写方面,这位老师更是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微笑,他认为自身学识尚浅、不具备有参与教材编写的能力,而且为了引起不必要的人际关系紧张,他往往听之任之,一切按照学院的安排来实施教学活动。

  大学教师对自身所处的被领导地位毫无抵触,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和创新表现的极度漠然,对教师外部的规约、制度表现得非常敏感。教师个体受制于自身知识和外部制度的双重规约,认为自己是"被雇佣的职业技术劳动者",对学校管理制度采取绝对服从态度,满足于对课堂教学的绝对控制,拒绝考虑知识与价值的来源、缘由和作用等具有终极意义的问题。对"法定知识"在教育系统中的合理性和终极价值的思考被教师群体无意识地忽略。高校教师忽视自己作为批判者所应承担的角色责任,借助于"教学"这一知识传输系统将主导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内化于学生观念当中,教师通过对法定知识的传递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在此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化和主体建构性,教师总是在无价值体认的情况下机械地"拿来".与此同时,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致力于对理论知识技能化的转变,教育理念受"技术至上"的严重制约。

  (二)大学教师神圣的权威地位

  尽管建构主义教学主体观认为,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重点应放在学习者那里,而不是老师身上。尤其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广阔性已显着提高,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他们能够独立进行知识的探寻和获取。然而,无论从学校对教师的重视程度,还是教师对自身的认可以及学生对教师所具备的学科知识、传授知识技能的依赖心理,学校和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访谈的过程中,多位老师都明确表示教师地位仍旧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在面对丰富的教学资源的时候不具备有筛选信息的能力,需要教师给予指向辅助;有的教师认为网络反而导致学生不能够自己去思考,复制粘贴一些网络内容,学生的答案趋于一致性和相同性,信息化反而使得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的权威地位不是降低反而是上升状态。

  有的教师也明确指出,学生这种行为的出现是学生懒惰的结果。从访谈的内容来看,虽然教师们对现实情况的反映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深究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一现状的举措,很多老师表示自己并未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也不知从何着手来解决现状。

  教师的权威文化不仅存在于大学教师的群体之中,而且隐匿于其他教师群体和教育组织当中。教师的权威文化,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群体对于教师自身权威地位的认可,对自身知识经验积累的内在认可和自信;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师在外部规约的制约下对传承知识文化使命的觉醒。当教师的权威文化逐渐渗透入教师的主体人格当中时,便会形成教师心理的权威认同。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两种不同的权威形式:一种为理性权威,目的在于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另一种是非理性权威或称压制权威,它是以他人的屈从或者彰显自身地位为出发点[16].教师在这种权威的心理诉求之下,将自身视为普适性教育规律的践行者,将对学生主体性的压制视为理所当然,把对学生的控制视为教育性的体现,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

  (三)封闭的教学环境和心理空间

  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在教师文化研究上作了开创性的探索。他基于教师文化的内容缘于教师间关系的若干形态的显现,融合了多重划分标准,将教师文化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人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其中,"个人主义文化"和"派别主义文化"是高校中最常见的教师文化类型,并且有学者指出高校教师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特点。在访问中,当问到教师在学校内是否与其他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的时候,许多教师表示交流很少,或是只是本学院内的教师进行浅显的交流,与其他专业的教师根本没有交流,更不用说是和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了。究其原因,有的老师是为了维护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的自尊心、避免将自己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呈现的实质问题呈现在其他教师面前,通常教师凭借个体的能力去解决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在高校的竞争体制规定中,教师与教师之间存在升职之间和学术成果上的竞争压力,造成高校教师群体在各自的领域"单打独斗",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和学术环境就如同盛蛋的"蛋篓"一样,很难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自然的合作文化难以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孤立的教学活动、学术理念和封闭的心理空间,最终导致个人主义文化在高校教师文化中的形成。

  (四)大学教师角色认同困惑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教育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学术性为本质的大学教师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大学教师精神上的富裕与物质上的清贫的强烈反差,使得大学教师理想的天平开始倾斜,大学教师陷入了角色迷茫和困惑当中。

  大学教师应是崇尚真理、发展知识的学者,应是具有社会良心并愿意承担社会使命、维护社会正义的知识分子,应是大学生效仿的楷模。大学教师的终极角色,应是声名远播的大师。然而当下,大学教师在追名逐利中离学者、知识分子和大师的本真角色渐行渐远。

  有别于其他行业,大学教师应是以学术为志业的人,应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应具有"学而为己、以美其身"的治学境界,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治学精神。但在现实的学术领域当中,大学教师已经与真正学者的形象相距甚远,将"为学"视为"谋生",远离大学教师应有的学术道德,大学教师应以"知识分子"角色来承担其之于社会的形象。

  要想成为"知识分子",不仅要考虑自身所具备的知识量和职业生存方式,还需要个体对于理想价值的坚守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正是具有这种独特人格的知识分子才能成为社会的"脊梁".然而,我国大学教师多数只是具有知识分子的外在表象,不具备知识分子的真正内涵。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师的聘任和晋升都是围绕教学、科研两个方面来开展,而且明确规定了教学的工作量以及晋升所需的论文发表量等量化指标。"大学成为教学工厂,教师就像打工仔一样忙于教学活动工作和科研,大部分人忙于炮制论文而忽视了自身作为社会批判者角色的扮演,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被消解[17]";梅贻琦也曾指出,大学之大在于大学拥有一批具有高深学问的大师,而不在于大楼的高拔耸立。大师的多寡决定了大学学术生命力的盛衰,寻觅大师和造就大师是大学办学者的首要信条。大师之大在于他们对社会的影响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大师之大在于他们兼容并包的胸怀、矢志不渝的治学态度以及为真理和信念献身的精神。他们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而受世人敬仰和追求。但目就前我国大学教师的现状而言,院士、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和国家名师虽然人数众多但能称之为大师的却寥若星辰,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学教师不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背离,更在观念和意识上表现为对大学教师角色的排斥,而更愿意将自己与官员相提并论,校长、处长和院长等在资源配置中凸显优势的职位,成为一些专家、学者、院士趋之若鹜的职业趋向。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教师很多时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将教师这一职业视为谋生的手段,而不是毕生的追求。A 博士甚至感觉,自己根本看不起现在所从事的职业,他认为高校内部的很多事情让他觉得很荒唐,更不用说想成为学者、知识分子以及大师角色观念的树立者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文化建设论文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