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体质与健康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26 共783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绪 论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从根本上说国家之间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以及人才的竞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谁掌握了教育的命脉谁就处于竞争战略的主动地位,而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一定程度上又决定了国民综合素质。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国民体质健康的高低,更是关系到国家民族能不能独立于世界大舞台。因此,关注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工作就成了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200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简称《意见》)中也指出应该高度地认识到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各项工作,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推手[1].

  世界各发达国家在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方面特别重视,发达国家在关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把目光聚焦到学生体质健康上来,例如邻国日本早在二战结束后就对本国的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跟踪监测,积累的体质健康数据为日本制定相应的教育、体育卫生制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依据,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使得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促成了国民体质健康较高的水平。因此,在我国目前还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背景下,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青少年体质健康这个点上,因为它的好坏直接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制定政策,同时需要社会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育部在《意见》发布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了“将学校体育作为改善和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途径”这一发展方针,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所承担的角色彻底有了明确,学校体育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的体育教学形式广泛开展,例如“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运动”等形式,并且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五十年”的动力性口号,确保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至少掌握两项日常体育锻炼技能,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并且综合各地的不同状况和需要还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举措[2].从 1978 年第一次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开始,最近几次调研结果不容乐观,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尤其是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在持续下降,个别身体机能指标下降速度超过下降的平均水平,这一现状引起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医学界、教育界等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也做了很多宏观和微观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有效可行的措施试图改变这一现状[3].十二五期间国家、各省、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学校都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并且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促进措施,形成了这种网状的层层联动管理模式[4].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学生体质健康。因此,加强对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特征、制约因素和促进措施的研究,改善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落实具有深远意义[5].本课题对张家口地区 19 个区县的初级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监测,并按照地区分为市区、坝上、坝下进行比较研究,在揭示张家口地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特征的同时,找出出现这一现象背后制约因素,根据张家口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和体育教学资源不均衡的差异性提出相应改善和促进措施,为张家口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同时也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的贯彻和执行,能够真正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改善,扩大学生体育人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体质学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它属于医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四世纪,从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提出体质学的原始概念。近十几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医学与生物学界、体育界、教育界从各自工作范畴研究人的体质健康问题,尤其是在本世纪以来,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提高,对体质健康也有了新的追求,世界各国对体质学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将青少年体质健康放在体质学研究的首要位置。

  日本对体质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日本政府及众多研究学者对体质研究十分重视,尤其是学生体质健康,采取了有利的保障措施和健全制度。比如,日本的保健制度非常完善,日本政府还非常重视学校有关饮食立法和学生饮食制度的建立,在学校范围内提出“一杯奶”运动,关注青少年的营养摄取,其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日本有健全的体育政策法规,日本政府建立了完善的《体育振兴法》和《体育振兴基本计划》,把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在体力测定方面研究了体力的影响因素、体力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发育期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等;在生理机能评定方面主要以心肺功能以及影响因素为重点;在身体形态发育研究方面,除了人体基础的身体成份、体型、骨发育测量外,还归纳和制定了国民身高体重标准以及较为系统和规范的身体形态发育趋势表。同时,在多年系统科学的跟踪测试基础上,制定了《日本人体力测定标准表》与《日本人体力标准值》,文部省每年在定点基层进行体质健康监测并公布测试结果。据统计,目前日本有近百年人体发育的逐年资料与战后几十年系统机能与运动能力的资料。

  美国在强调把体育锻炼与保健、卫生、娱乐活动相互结合,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使身体得到锻炼,其最终目的既增强体质,又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美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从 1958 年开始,已有将近 60 年的历史,建立了测试体系和评价标准。目前,在美国普遍使用的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包括心肺耐力、肌力水平、身体柔韧性和身体成分四个方面,这些方面的良好状态,保证机体有优良的体质健康水平,并且提供了从事体力活动时肌肉的工作能力。美国体质研究将《体育测试标准》作为评价体质的统一要求,并在全国推广实施,指导人们进行科学锻炼,另外医学界将研究成果也转化为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依据,比如徒步行走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改善机体功能状况。港澳台地区关注体质健康是从体适能的研究开始的,体适能(Fitness)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最早是美国科学家提出来。广义上指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包括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两类。前者构成要素包括:身体成分、肌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柔软素质四个方面,后者构成要素包括:速度、力量、反应、爆发力、平衡、协调性和灵敏性等。对于追求健康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并发展提高他们的健康体适能水平,这一点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进实施是一致的。

  1.2 国内研究现状

  过去我国常常采用运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这种片面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不能真正地反映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取得丰硕成果的今天,相关研究的学者提出来影响体质健康水平因素有很多方面,包括人体形态、体型、机能水平、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等因素。因此,在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方面应该综合考虑,有所侧重,抓住重点,极力改进。比如,在身体素质方面应该加强心肺功能和肌力耐力的锻炼,同时也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六、七十年代,我国学者的体质研究仅局限于小范围内的小样本量研究,直到 1979 年进行全国第一次大规模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研究之后,学生体质健康才算真正得到重视,通过各界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6].

  体育科学领域对体质的认识奠定了中国体质研究的基础,中国体质学是在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体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学科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7].1979 年我国首次全国范围大规模的体质调研中获得了宝贵的数据资料,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于 1981 年 11 月成立,这是我国体质研究学科确立的重要标志。到 2010 年国民体质监测,我国已经进行了 6 次全国大规模的体质调研活动以及其他体质调研活动,其特点是以大规模的体质调研为主体,在形成 2010 年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前,我国全国性的体质调研活动共进行了 9 次,其中学生 5 次、成年人 2 次、老年人和幼儿各 1 次(不包括卫生部的婴幼儿体格调查),通过多年的调研实践,形成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我国的国民体质监测,自 2000 年起,每五年一次,覆盖 3~69 岁 4类人群。

  随着 1979 年“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质调研成果”的公开发表,引起了当时体育学界很多学者的关注,再加上 1981 年 11 月成立的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促进我国体质研究工作的深入,推动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普及和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从 1981 年至 2012 年分别在北京、济南、吉林、昆明、成都和上海多次召开全国体质研究论文报告会,会议通过论文报告和研讨交流会的形式,体质健康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988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于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1991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于 1993 年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在 1994 年出版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研究》;1995 年进行了第 4 次普查,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于 1997年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1995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2000 年在北京地质出版社发行了《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数据资料库(光碟)》;2000 年进行了第 5次普查,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于 2002 年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2000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9].也正是因为社会各界人士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才使得我国学生体质研究学科理论建设得以巩固和加强,为今后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