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

解决技术异化的途径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11-28 共976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四章 解决技术异化的途径

  我们通过对技术异化的表现分析,得知技术异化十分严重,而且相对复杂,它涉及到自然,社会和人三大系统。虽然技术异化在技术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技术生成和应用的主体是人,究竟技术会对人类带来便捷还是灾难,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人类的进步,最终取决于什么人、以何种目的和价值观掌握、控制技术。这就说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对策与方法解决技术异化问题。当然,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异化的存在,正确认识技术异化的现实。如果对异化现象进行忽视,麻木不仁,技术异化只会愈演愈烈。

  技术异化的解决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当然,从单一方面努力将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应采取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客观分析实际的异化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肯定技术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根据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如,人类在大力推行技术进步之前,建立技术评估机制。同时大力推广绿色技术,着重发展循环经济,从价值观念、社会责任、道德伦理和法律规范等多方面,构建现代技术行为的制度规范,使技术向人性化发展,这样对技术异化的遏制是有可能的。

  第一节 完善技术评估机制。

  什么是技术评估机制?技术评估机制是指,对于运用技术的结果特别是负面效应进行估计与预测。根据评估,预测结果来确定是否使用此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评估需要在技术运用之前进行,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评估的效果和作用,才能使损失降到最低。如果抛开技术评估直接对技术采取应用,会带来巨大损失。这些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运用过程要消耗很大的资本,如果出现问题,这些资本就付诸东流,完全浪费了。第二,如果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产生严重的负面结果,再进行弥补是很困难的。即使可以消解这些负面结果,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可能是几倍,或者是几十倍的代价,更糟糕的是,可能付出了几十倍的代价,这种负面结果却没有消解,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因此在应运技术之前进行技术评估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评估结果一般可分为三种,即负面结果很小,负面结果较大,负面结果巨大。

  在第一种结果下,我们应该积极采用此类技术,并且进行大力推广和普及。因为它的负面结果很小,所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正面效应,能够很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种情况下,应该继续评估,反复评估,慎重决定是否运用。因为负面结果较大,所以还是不应用为好。对于第三种结果,一定不能应用。负面结果十分严重,就应该避免使用。但是这些并不是没有回旋余地的,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结果,如果可以找到相对完善的消解负面效应的途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使用的。

  对于技术评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使技术评估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这些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第一,技术运用前的评估不是万能的。技术运用前的评估对技术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预测,它可能会存在疏漏,甚至会把最严重的负面结果疏漏掉。这样,技术评估的准确性就遭到了质疑。第二,人们往往忽视技术运用之前的评估,只是在乎运用之后的结果评估。这样造成技术评估的忽视,给技术评估的推广带来阻碍。第三,技术应用前的评估结果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个人或者单位,经受不起利益的诱惑,完全不在乎技术运用前的评估结果,把技术转变成了实际的生产过程。这样,技术评估结果就失去了作用。

  对于以上这几个问题,应当得到很好的解决和重视,否则技术评估机制就会成为摆设,技术运用前的评估会大打折扣,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技术的负面结果会持续出现,得不到很好的遏制。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第二节 积极推广绿色技术。

  虽然,评估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评估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是说,经过评估,甚至是严格的评估,技术的应用仍可能产生问题。如果问题是严重的,那就要寻找新的代替品或新的出路。由于对传统技术观的缺陷及其带来的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使人们开始有了"绿色意识",绿色技术有着深刻的内涵,包括着末端技术,清洁技术,无废工艺,污染预防等技术阶段,涉及到污染的治理和去除,资源的合理利用,零排放,资源的节约等具体的绿色技术。

  通过对绿色技术概念的理解,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绿色技术的基本属性。第一,绿色技术具有动态性。首先,技术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运动之中。在这段时间的绿色技术到了下一阶段很有可能就会变成非绿色技术,相同的道理,可能在此刻的非绿色技术到了下一刻就会变身为绿色技术。

  也就是说绿色技术与非绿色技术没有真正的界限,在某种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次,绿色技术和生态系统也是处于变化之中,人们对于绿色技术的认识及其内涵的理解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绿色技术也是在变化的。第二,绿色技术相对复杂。技术与环境的关系不是单一的表面关系,技术对环境具有覆盖,重叠和累积作用,应该更加全面地研究技术与环境的联系。同时,技术的改进会带来一系列的效应,如环境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等等,这些效应之间又有复杂的联系,产生的综合影响是很复杂的。第三,绿色技术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层次性。

  根据绿色技术实施过程所涉及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工艺层次、企业层次、产业层次、政府和社会层次,在不同的层次中,绿色技术的运动规律具有各自的特点。

  从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看来,绿色技术的"绿色效能"的发挥是一个从技术语言到产业语言、从产业标准到产业规制、从绿色自发到绿色自觉的动态系统工程。绿色技术的主体是企业,但是绿色技术独特的价值特性使得绿色技术的应运和推广不能单单只依靠企业这一个体,他还需要更多的外部推动力量,比如,政府,市场,民间非政府组织等等。在绿色技术进入实际的生产、使用和消费过程中,无论是其编码、解码,还是其社会规制和市场建构,都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积极配合。

  绿色技术是人类进步,技术合理的表现。为了解决技术异化问题,应该积极推广绿色技术。用绿色技术代替原有的技术,使绿色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中,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如何使绿色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首先应该对绿色技术有一个社会控制系统。这个控制系统包括国家科技政策体系、区域科技政策体系、企业科技管理制度,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市场效应、公众推动以及伦理指导来实现绿色技术的推广。

  其中最重要的是构建一整套社会政策网络,包括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绿色技术研发应用的风险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鼓励应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政策、绿色技术发展的人才政策、绿色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政策等。其次,需要实现绿色技术的产业化。从技术,产业,消费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对绿色技术的研发,绿色技术的使用,绿色技术的推广和改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绿色技术作为清洁技术,节能技术,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提高各界对绿色技术的重视,更好地研制,改良,推广绿色技术。再次,必须能够形成建立在生态资本基础上的绿色技术市场。生态资本的形成是指,在所有相关产业及其内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生态资本的双重价值:作为生态功能的自然价值和作为资本功能的经济价值。这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构建包括环境资源、环境保护、环境恢复、环境消费等参数的环境质量指标体系,提出建立在生态资本考量基础上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第二,寻找到切实可行的生态资本计量方法,顺利实现生态资本的有效经营甚至高效经营。

  绿色技术的研制和开发是人类不断追求和奋斗的方向,绿色技术的推广能很好地遏制技术异化,因此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应得到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大力支持,使绿色技术得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第三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经济中的技术异化具体表现为:当新的技术体系产生时,以旧的技术体系为经济基础的代表者,开始抵制甚至破坏新技术,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拖后;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对生产资料的破坏,如污染环境,破坏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

  解决经济中的技术异化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经济,转变为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循环经济在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它的原则是资源的再利用,资源的再循环以及对资源使用的减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摒弃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只讲经济收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消耗等要素。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把清洁生产和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融为一体。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应动员多方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循环经济发展,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转变观念,搞好规划。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的开发自然资源,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在考虑生态系统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文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发展思路上彻底的转变。在摒弃先前重开发,片面追求 GDP 的增长而忽视生态资源的承载力的同时,应加强对循环经济的专门研究,加大力度发展节水、节能、减排等领域的项目。另外,做好规划,分阶段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第二,健全法制,完善政策。政府在制定适合循环经济的法律政策时,需要规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的指标,以及最终产品的指标含量。不可以简单的通过对企业的限制,使其必须使用某种具体的环保技术。同时,整合协调有技术关联的法律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在我国,实现循环经济需要变革许多现有的不合理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技术,而这些技术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交叉扩散的。因此,制定的法律政策不应以行业作为划分标准,而要把技术性质作为划分依据。这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第三,依靠技术,示范推广。通过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点意义的循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在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时的技术瓶颈。例如,能源梯级利用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绿色再造等技术。积极开展、普及有关循环经济的最新技术,开设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平台。树立先进典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可以为加快循环经济提供借鉴。

  第四,调整结构,节能降耗。在农业生产领域,一方面,可以通过集约利用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例如,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引进高产优质种子、通过改善灌溉方式,改善沟渠等输水系统来实现节约。另一方面,改善土地,水资源的品质,提高农业资源的持续力和承载力。例如,控制、减少农药使用、合理使用化肥等。工业生产领域,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用先进的技术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

  生活消费领域,提倡节约消费,克服浪费资源的行为,推广节能、节水用具。

  第五,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对于循环经济的顺利进行,确立组织领导。推行责任负责制,做到层层有责任。在企业中,建立完善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成本的管理,完善考核制度。对节约能源的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于严重浪费者批判惩罚。这样可以调动员工节约能源的积极性。

  循环经济是将环境成本和资源消耗降到最小化,同时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放到最大化,达到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一致,使资源永续利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要协调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资源再生产业(也可称为第四产业或静脉产业) 等不同层面。小循环是针对企业层面而言,依据生态效率理念进行生态设计,严格控制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采取清洁生产等措施,使污染物排放量降到最小,选择一些典型企业或大型企业进行生态工业试点;中循环是针对区域层面而言,依照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集成各个企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企业间的共生关系;大循环是针对社会层面而言,逐步建立循环型城市和省区,最终建成循环经济社会;资源再生产业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再利用问题,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再生产业,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根本手段。

  第四节 健全合理的制度规范

  第一,改变社会环境是消除技术异化最有效的途径。我们通过改善原有的旧的制度规范以及建立健全新的制度规范,使技术向着人性化方向发展,让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而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在发展观上,我们应该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将技术的运用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人类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继续推进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正确利用技术成果,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在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引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技术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生活及其生存的环境的各种计划和行动过程,是不同领域内发展战略的总和。其目的是使社会、经济、生态及环境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目标达到相互统一,从而制定相应的道德准则和制度规范。同时,利用技术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关键点,因为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支撑,技术既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又能解决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第三,从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角度出发,应该不断推进政治民主化,确保公民对技术本身及其负面价值的知情权,保证公民公平参与重大技术决策的权力。这就需要从提高公众参与意识抓起,必须充分发挥学校以及媒体引导功能,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也有责任向公众阐明技术发明和应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全球角度看,应逐渐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和经济分工体系。只有达成共识,才有可能实现技术异化的全面弱化。

  政府在解决技术异化方面应该发挥其领导作用,将社会整体利益和技术价值观念紧密联系起来,制定出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综合运用技术、法律、经济和道德等手段保障其贯彻实施,以解决技术异化。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从有效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出发对技术成果进行评价,但对其危害性考虑甚少。技术成果的应用必须从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上出发,在发挥其积极效应的同时控制其负面作用;不仅要对经济效应进行评估,更要对社会及生态效应进行评估。然而,对于当前普遍存在的立法滞后、司法低效状况不可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弱技术异化。必须完善科技法律体系,对技术应用加强法制管理,使技术研究活动真正成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活动方式。当然,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复杂的局面。例如,美国曾经在 1976 年颁布了《关于重组 DNA 分子研究的准则》,准则规定,关于基因重组的研究工作立刻停止,直到 1979 年才被恢复研究。针对克隆技术的研究应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相似的手段,那就是建立一种缓冲机制,这不仅有利于传统伦理规范的完善和稳定,也有利于技术活动的良性运行。

  在这个技术逻辑服从资本逻辑的社会里,技术异化的彻底消除依赖于完全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技术异化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技术异化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循序渐进的解决技术异化问题。我们只能利用较为合理的技术评价机制和制度规范来最大程度降低技术异化的产生。

  第五节 实现技术人性化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这就明确了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方向。我们在技术发展上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离开了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一切都失去了任何意义。

  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中,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丧失了主体地位,人受制于技术,被技术奴役。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技术的真正发展的标准应该如何衡量,是根据经济增长为标准,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标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技术异化,使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

  技术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技术的进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影响技术的发展,应该协调好技术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使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做到从技术异化向技术人化的转变,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技术观教育。马克思主义技术观是科学的技术观,它正确揭示了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与自然、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相互关系,深刻论述了技术与人文的内涵及相互作用,这有利于人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技术与人文的融通,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对技术研发者进行马克思主义技术观的教育,使他们用科学的手段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地解决异化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正确处理好自然、社会、人的关系,使技术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第二,技术与人性分离,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与价值的分离与绝对化。要解决技术异化,要求人类将个人目的的实现与幸福感的增强作为探索知识的宗旨,使技术的运用过程灌输一种人文思考与人文追求,实现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努力促使技术成果的创造与应用产生良好的满足人的需要、推动人的解放、增加人的幸福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功能。这样技术将会真正为了人,服务人。

  从哲学角度讲,应该确立和遵循以下方法论原则,才能使技术的人性化有可能变为现实。

  第一,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的含义,就是坚持"关键在人"的准则。因为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好坏之分,它既可以为人类服务,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技术的如何使用都取决于人本身,因为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是人的创造物。正是人类对技术的使用和创造,才赋予技术好与坏的区别。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技术是一种方法、手段。是人类创造出来帮助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从根本上讲,技术不仅是人类不断实践的创造物,又是人类实践得以进行的条件和前提。

  技术本身不可能完全脱离人类,它的本质就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人是技术的主人,不应该受技术支配,成为技术的奴隶;人的未来、人的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能由技术来决定。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自觉中是很难进行的,应该正确、有效地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合理分析出社会对于某种技术的需要,做出恰当的预测,准备必要的措施。

  当今世界,通过增强人类对技术的认识水平,发扬对技术的理性运用,可以使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使技术为人类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服务。

  第二,人本性原则。人本性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里所讲的"以人为本",是指通过技术的发展,增进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技术为人类服务,而不是人类受制于技术。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是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当然,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应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但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必须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加以体现。为此,应当规定一下"人的发展"的含义。所谓人的发展不单指少部分人或少数国家中某些人的发展,而是指全世界人民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也不仅仅指当代人的发展,还应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仅仅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所需,还包含满足人们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等多方面的各种价值需求,使人的潜能达到最大化的展现与发挥,包括体力、智力等等方面,技术应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很多高新技术在发展和使用的过程中遵循技术的发展符合人类需要的原则,而忽视其他一些问题。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可以做"的事情不断超越原有的极限,甚至有些超出了过去我们的想象和预测。使各种工具在人的控制下,被人类利用,技术只是手段,而不是终极目标。这些高新技术并不符合技术发展和运用中的"人本性"原则,比如,克隆人的问题,我相信,任何有责任的人,都不会允许克隆人充斥于这个世界。

  如果技术背离了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这一目标时,技术的发展就会变成人类的灾难。要想使技术服务于人类、造福人类,从根本上消除那些无法承受的灾难,人类需要从技术的创造、革新阶段开始,将伦理、价值等综合因素作为重要的成分加以分析,进而促使技术同时拥有伦理、道德、价值的制约。

  第三,整体性原则。要遵循整体性原则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不断进行物质循环组成的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最初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只存在于一个狭小的区域,但是,现代技术带来的影响大大加剧,它不再局限于一个区域,而是多个城市,多个国家甚至整个地球。它的影响更具蔓延性,不但影响我们当代人,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子孙。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这些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1962 年美国学者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87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 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美国学者巴里·康芒纳,指出:"现在,技术在生态上的失败的原因,已经变得清楚了,和汽车不一样,生态系统不能被再划分成可随意处理的几部分,因为它们的特性就在于是一个整体,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生态上的失败显然是现代技术本性的必然结果。"技术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具体的、局部的好处,但它的负面效应却给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威胁。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所以它不能像汽车那样,可以分为几部分,机械的进行处理。这个问题早已出现,但是,现代技术加深了这个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因此,要解决当代技术发展问题时,应注重生态、社会、文化等多发面的协调发展,注重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求。对于技术的衡量,技术是否进步,不能单看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而应重视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指标,更加关注它们的和谐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积极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四,前瞻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是指遵循超前思维和超前认识的原则。它的最主要特征是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在客观事物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预测,并创造性地寻找富有远见的策略和谋划,而不是传统的手段。高瞻才能远瞩,远瞩才是英明。前瞻性思维是明智的决策的前提。这正如古人所讲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维原则。尽管,现代技术的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解决技术异化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头脑应时始终保持清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在不同的情况下作出准确的、不同的应变。

  技术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断前进。这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回到原始无技术的状态。

  当今,技术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见到技术的作用,技术与社会密切相连,社会的发展依靠技术的进步。在对待技术异化这个问题上,出现的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技术乐观主义主张,通过技术自身的发展,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自然而然的解决,这是不正确的。如果技术乐观主义的观点被我们广泛的接受,必将导致对技术的滥用。从"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实践中,我们已受到了惩罚。这充分证明了其理论的危害性和局限性。而后者是对技术的根本否定,认为这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技术本身,要求放弃技术,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人类在对待技术异化问题时应"向前看",要正确认识技术异化问题。不能因为技术异化问题的存在就放弃技术,要结合具体现状,循序渐进的解决技术异化问题。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自然辩证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