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国内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模式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21 共1035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07 年以来,博客这种新型的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零门槛的最简单的网页生成技术,引领互联网进入全民写作时代,博客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新闻点对面的传播模式。博客具有高度的自由化和个性化,作品从制作到发表,其快捷、高效及自由度都前所未有,实现了草根人群的参与和表达意愿,甚至出现了"博客新闻文体",各大企业和营销学者也纷纷研究和赞美博客这一新的营销媒介。而在 2009 年结合了博客、即时通讯、手机传播优势的微博获得网民青睐成为热门互联网应用之一,微博用户数量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表明,截至 2011 年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 6311 万增长到 2.5 亿,较上年增加了 296%.

  早在《第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就提到"针对博客使用门槛较高、社交性不足与微博客碎片化、信息质量不高的弊端,'轻博客'的概念开始流行,成为业界关注的又一热点。"微博使用门槛低、互动性强、更新便捷,大受网民青睐,用一年时间便成为了中国近一半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也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应用,迅速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化媒体。而《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2013 年微博用户数量较上年减少 2783 万,微博使用率较上年下降 9.2%,而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提升至 5.32 亿。微信在 2012 年 3 月底,距微信推出只有 433 天的时间,用户注册量就破 1 亿,同年9 月微信用户破 2 亿,耗时缩短至不足半年,截至 2013 年 11 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 6 亿,成为亚洲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还推广海外市场,在 2013 年 8 月微信海外用户量就超过了 1 亿。现今博客已经渐渐退出大众营销市场,微博和微信营销正热,可见自媒体形式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

  从上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和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营销方式也在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今消费者的需求,酒店营销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变和多元化。

  从过去传统的 4P、7P 营销模式,到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网络营销模式,各种酒店网站、电子商务平台、博客、贴吧等众多以计算机为主导的营销方式相继产生,再到现今微博、微信、手机 APP、易信、陌陌等层出不穷的主要以手机客户端为主导的通讯软件的出现。

  为了囊括上述众多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丹·吉尔默(Dan Gillmor)2002 年对"新闻媒体 3.0"于 1.0-传统媒体或旧媒体、2.0-新媒体或跨媒体进行区分并提出了"自媒体"这一概念。从自媒体定义的来源可以看出,自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的概念提出的。"简言之,自媒体就是未经政府审批,只代表"我"自行传播的媒体。这个概念也正好涵盖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的通讯软件。"酒店行业已经开始投入、运用和重视自媒体营销的价值,其中经济型酒店走在了酒店行业的前列。2014 年 1 月迈点网对 256 位酒店行业名人及 443 家酒店企业微博长达半年的信息动态数据监测和统计分析后,发布了《2013 年经济型酒店品牌微博现状分析报告》。报告对经济型酒店品牌官微开通情况、经济型品牌官微活动现状、官微信息发布领域、宣传互动方式、微博参与度、新技术应用渠道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在 2013 年,有 82%的经济型酒店品牌拥有集团官微,领先于酒店业其他同行,信息发布的内容丰富,一应俱全,但坚持日更新的仅有 44%,官微活动现状差强人意,微博的参与度更是两级分化严重。61%的酒店在微博中公布其微信号,有些酒店拥有手机预订客服端、支付宝等新技术,其中微信在新技术的应用中占据半壁江山,逐渐成为酒店最热的营销形式。

  自媒体的不断涌现和不断发展已经渐渐影响并改变现有市场营销环境以及营销方式,企业的目标客户群在自媒体时代下的消费形式、消费习惯以及消费需求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部分对外部环境变化警觉反应敏锐的企业已经发现并开始借助自媒体开展营销实践。随着旅游的发展,散客旅游已成现今旅游的主要形式,他们对自媒体的选择让旅游业自媒体营销变成必须,而经济型酒店基于酒店自身的特性,对这种营销成本低、营销效果好的新型营销形式更是如获至宝。因自媒体的主体受众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型酒店的主要目标市场契合,所以经济型酒店对自媒体营销的领先利用水到渠成,且价值不言而喻。

  1.1.2 研究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

  (1)自媒体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的研究更少,基于酒店并集中于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的系统研究尚未见专项研究成果,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的研究能为相关方面研究奠定基础,这使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酒店业是服务业的代表,如何获得更多的顾客,如何留住顾客,如何让顾客获得满意的服务体验一直是酒店业关注的重点。经济型酒店更是因其特殊性,对价格、成本的极度敏感,在营销方式上除了需要求新、求异、求便,更要求成本低。自媒体的推广基于网络、电信、宽带成本低,但如何通过低成本实现全面的覆盖,如何选择和运用一种或多种自媒体获得更好的营销效果,如何更有效、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经济型酒店的自媒体营销提供一些参考,从而促进经济型酒店和自媒体运用互惠发展,这使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经济型酒店营销研究综述。

  关于经济型酒店((Economy Hotel or Budget Hotel)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纭。如史密斯旅行研究(Smith Travel Research Definition)对经济型酒店的定义是"保持低廉价格,针对 20%低端市场的价格敏感消费者的饭店。""经济型酒店是相对于中、高档酒店的全套服务,只提供有限服务的中、低档酒店",这是美国对经济型酒店的定义。国内《WTO 现代酒店及餐饮管理百科全书》定义经济型酒店一般为廉价酒店,通常只经营客房,本身没有餐饮管理设施或仅有十分有限的餐饮服务,价格低廉。李冰(2010)和刘昊(2007)则从酒店星级的角度定义经济型酒店,指出经济型酒店是指软硬件标准达到或接近一、二、三星级酒店,但只提供小型餐厅等一些基本配套设施,其服务模式为"住宿+早餐"的酒店。

  甄红线(2008)、颜庭干(2004)等学者认为,经济型酒店就是区别于中高档饭店的全套服务而言的有限服务酒店。

  经济型酒店作为大众旅游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在国外,其发展经历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 20 世纪 30 年代到 50 年代的萌芽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随着美国公路网络的发展和大众消费的兴起,美国汽车旅馆的出现和发展;二是 20 世纪 60年代初到 80 年代末的蓬勃发展时期,特点是经济型酒店数量剧增,酒店产品形态发展多元化,连锁经营模式取代分散经营,开始国际化扩张;三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末的品牌调整时期,各大经济型酒店品牌层出不穷竞相角逐,经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剩下一些强大的品牌,市场细分、产品多元化、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四是进入 21 世纪的全球发展时期,此时期是经济型酒店的新一轮飞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型酒店也就是在这一轮的发展中应运而生,快速发展。

  经济型酒店特征可概括如下:一是从市场定位上,经济型酒店的目标市场是对价格较敏感的商务群体和普通消费大众,需求稳定,市场规模大,价格适中;二是从经营特征上,经济型酒店投资额度不高,通常在 1 千万到 2 千万人民币之间,设备注重实用性,实行低成本经营,突出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外包。三是从服务特征上,经济型酒店只提供最基本的居住设施,房间整洁,装备简单的有限服务,但同时具有专业化、规范化的酒店服务制度和服务流程,与社会旅馆有本质差别;四是从组织特征上,经济型酒店人员配置精简,实行一人多岗。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经济型酒店是指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而存在的有限服务酒店,酒店以客房为核心产品,以中小商务者和大众旅行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功能简单、规模不大、价格较低、投资不高但具备一定服务标准。

  1.2.1.1 国外经济型酒店营销研究综述。

  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将营销作为一种"需求管理",他见证了美国 40 年的经济起伏,成就了完整的营销学理论。他所着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管理》蜚声全球,在其相关理论指导下,各方面的营销研究逐渐拓展和深化,酒店作为企业和旅游的联合产物,有关其营销研究也不断深入和推陈出新。

  由 Philip Kotler、John Bowen 和 James Makens 着的《旅游市场营销》(Markting forHospitality and Tourism)就着重对酒店业和旅行社的市场营销进行专项研究,书中通过对旅游与接待业营销服务特征、营销环境等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购买行为、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设计及促销等做了具体研究。

  随着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各个时期有关经济型酒店的营销研究重点不尽相同,主要有经济型酒店营销战略、营销渠道、服务营销、市场营销、品牌营销等方面。

  如 ChuckY.Gee 认为经济型酒店的连锁经营应采用分别以美国 Cendant、法国雅高集团、假日集团对代表的特许经营模式、兼并收购模式和品牌延伸网络模式这三种主要战略发展模式并对三种不同的营销模式做出了对比分析。

  Tombaun(1995)从宏观管理的视角提出经济型营销手段和销售渠道方面的相关建议,指出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上,经济型酒店应该通过对客源市场的划分和对酒店行业发展的宏观管理上确定酒店自己的价位。

  Mark Lomanno(2007)通过旅游趋势对经济型酒店的绩效做出分析,并对二者的关系设立指标,指出经济型酒店应根据旅游趋势指标做相关营销策略。

  Zhen Gu(2001)提出了经济型酒店客房定价的最佳模型,在以酒店可变成本和需求特点为定价基础的机理上计算出最优房价。

  有学者通过对新兴营销渠道和营销手段的探讨来研究经济型酒店业发展的宏观管理和经济型酒店客源市场的划分。如 Howard 倡议酒店业关注 SMERF(Social,Military,Education,Religious and Fraternal groups),他认为"美国酒店业可以拓展新的销售手段和渠道,并认为此市场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有的学者则通过对新技术对经济型酒店营销、管理和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来研究新技术对经济型酒店销售的机遇和挑战。如麦肯锡 2007 年 11 月的一篇报道中明确指出,当前营销领域的最大变化不是电视广告效果下降,而是消费者搜寻产品以及购买产品方式的改变。

  "包括 My Space, Wikipedia 和 YouTube 在内的由于用户驱动的在线网络服务越来越受到欢迎,所谓的 Web2.0 技术的发展已备受人们关注。这批新技术依靠用户协作,包括互联网服务,点对点连接、博客、播客和联网社交网络,大多数受访者对这一趋势表示出广泛关注,他们对目前为止的投资表示满意,认为 Web2.0 具有战略意义,并计划增加投资。"虽然此次调查中并没有提到自媒体,但其中所提到的新技术包括博客、播客、社交网络等都属于自媒体,也从中说明自媒体的重要性以及有关其研究早已开始。

  1.2.1.2 国内经济型酒店营销研究综述。

  国内经济型酒店研究起步较晚,直到 1996 年锦江集团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家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国内对经济型酒店的研究才起步,并在近几年形成研究热点。截止 2014 年 12 月 31 日,笔者在 CNKI 中,以"经济型酒店"为"主题"检索,检索得到 2003-2014 年间的文献 2450 篇。

  依据检索结果,2003 年之前,有关经济型酒店的研究乏善可陈,研究的内容大多是基于经济型酒店业态时讯新闻的介绍,深入的学术研究还比较缺乏;2003-2006 年这几年间学术界对经济型酒店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论文的年发表量逐年增加;2006 年以后学术界对经济型酒店的关注日益激增,其中 2008、2009 年和2012 年达到研究高潮。目前国内对经济型酒店的研究主要包括:概念及特征研究;满意度调查和其他如酒店服务、区域市场分布及选址研究;品牌研究;酒店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本文紧扣论文主题,对国内经济型酒店营销进行综述。

  笔者在 CNKI 中,以"营销"、"经济型酒店"为主题检索,检索得到 2005-2014年间的文献 116 篇。如郑露(2010)、巴芒(2010)、韩煜冬(2010)、卢爽(2011)等对经济型酒店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郑露(2010)、巴芒(2010)、韩煜冬(2011)均通过传统 4P 营销策略结合经济型酒店定义和特征进行分析,卢爽(2011)则在传统 4P 营销的基础上又强调了绿色营销、关系营销以及差异化营销。宋小翠和邓彦斐(2011)则基于顾客忠诚,运用波特的竞争理论,针对工作人员的内部营销为基础,强调差异化营销战略的重要性。

  冯东明和周凤翠(2005)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现今发展状况、问题等的分析,提出经济型酒店以后最重要的营销方式是网络营销、品牌营销。

  赵华(2011)则对我国连锁经济型酒店的绿色营销现状进行了专项研究。

  罗盛锋和黄燕玲(2010)通过锦江之星、如家和莫泰三家连锁经济型酒店的网络预订平台进行了对比分析,就完善我国经济型酒店网络预订平台提出了相关建议。

  蒋国华(2014)通过对国内以集团注册新浪的四个经济型酒店的微博活跃度和粉丝数量调查分析,比较分析与星级酒店微博营销方式的区别以及其他营销方式的比较,总结分析出经济型酒店微博营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充分说明了微博营销的重要性,这也是国内有关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的重要成果。

  目前对于经济型酒店的研究持续增多,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也愈加丰富多元化。

  对于经济型酒店的网络营销也日益提上日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现今酒店所能运用的销售渠道愈加多元化,手机自媒体的兴起与火热必会让学术界有关经济型酒店的营销再起波澜,但就目前而言,有关经济型酒店的自媒体营销研究极其薄弱。本文将通过对目前国内连锁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状况的研究,为国内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提供一些参考。

  1.2.2 国内外自媒体研究综述。

  1.2.2.1 国外自媒体研究综述。

  自媒体(We Media)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最初引人注目是以博客的形式在 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马特·德拉吉(Matt Drudge)通过博客率先报道"林顿性丑闻案"产生了轰动性影响,德拉吉还以博客为阵地,创办了"德拉吉报道"(Drudge Report)网站并获得巨大成功,使新闻传播学者和媒体从业人员纷纷对博客这一新生事物开始关注和研究,丹·吉尔莫(Dan Gillmor)就是典型代表,吉尔莫作为美国《圣荷塞水星报》( The San Jose Mercury News)的专栏作家,也是一名知名博客作者。他发现"9·11 事件"之后,人们获得的各种信息多半是通过网络渠道,而不是传统媒介,他认为一场媒介的变革已经开始,并于 2001 年 9 月28 日在博客上提出"新闻媒介 3.0" (Journalism 3.0)的想法。他将新闻传播模式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新闻媒介 1.0:传统媒介传播新闻的方式,包括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

  新闻媒介 2.0:少数媒介向多数受众传播的网络传播方式,受众接受新闻途径逐渐向计算机等新科技工具和网络转移,然而此时新闻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新闻媒介 3.0:网络点对点(Peer to Peer)的传播方式,具有分享(Share)与链接(Link)两大特性,受众不再只是媒介"投喂"新闻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新闻的主动传播者。新闻的撰写和制作也不再遵循"5W1H"的标准,而是将"故事"原本真实地直接呈现在给受众。新闻传播迈向多数媒介向多数受众传播的多对多模式。

  吉尔莫在 2002 年 3 月将"新闻媒介 3. 0"进一步称为"新闻业的下一波"(Journalism's Next Wave)。

  他认为,随着科技对传播影响的深入,"新闻业的下一波"将具备以下原则:(1)互动性的传播科技造就了"新闻业的下一波" 如博客、电子邮件、讨论区等;(2)"我"的读者知道的比"我"多;(3)"新闻业的下一波"对传统新闻媒介而言不是威胁,而是机遇;(4)可以创造一种介于研讨会(Seminar)与对话(Conversation)之间的传播形式并教育大众;(5)以博客为代表的 Web2. 0 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由市民采写、编辑和发布的所谓"市民新闻",既促使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也改变着传统新闻业的面貌。

  2002 年底,吉尔莫终于替他自己的想法确定了一个名字"We Media"(自媒体),2003 年 1 月他发表了一篇题为《下一时代的新闻:自媒体来临》(News for the NextGeneration: Here Comes :We Media)的文章在着名新闻学期刊《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他在文章中指出随着博客、讨论区等互联网新生事物的火热,科技爱好者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流程中重要的一环,参与新闻对话且影响力巨大,"We Media"(自媒体)将是未来的主流媒体。

  2003 年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联合完成了"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长达六十多页的研究报告中指出"WeMedia"(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大众用以发布自己亲身所见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社区。

  丹·吉尔默的专着《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充分分析了自媒体的特点。

  而自媒体对企业和目标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关系影响是目前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米凯拉(Michaela Geierhos, 2011)认为随着诸如 Twitter、MySpace、Foursquare 或 Facebook 等各种网络社区的发展和普及,消费者更倾向在与企业直接联系之前先在社区中搜寻或分享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网络社区已经成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接口,并逐渐演变成企业与个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一个共同通信通道。

  托尔斯、爱德华(ThorstenHennig-Thurau, Edward C ,2010)等七位研究者通过对诸如 Twitter、Google 、Facebook, YouTube 等自媒体渠道的研究,指出随着这些媒体的出现,消费者作为市场参与者能够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并对公司已有的行业模式和既定战略提出机遇和威胁。他们还提出,在识别公司对自媒体领域管理客户关系和冲击客户关系的影响中应该注意:理解消费者的行为;有效地测量客户的活动和结果;利用新媒体成功管理客户的互动关系。

  1.2.2.2 国内自媒体研究现状。

  截止 2014 年 12 月 31 日,笔者在 CNKI 中通过"篇名"检索项,以"自媒体"为检索词,检索得到文献 1820 篇,其中最早的文献是 2005 年王冰在《学术论坛》

  发表的《自媒体的"歧路花园"--博客现象的深层解读》,文章阐释了博客的实质及核心意义,并给出它的界定方式。作者还具体论述了媒介形态演变到自媒体阶段的动因,从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知识生产方式的移动、权威的消解和迷途四个方面展示自媒体的发展困惑,指出博客的优势正在于其无限可能。作者更在文中明确指出:"以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预示了数字革命对空间、权力、政治所带来的解放,对传统新闻业的冲击不言而喻。"随后国内学者发表了一系列自媒体研究成果均是以博客为主要形式。从 2005 年开始到 2010 年有关自媒体的研究逐年增加,2011 以后开始激剧增长。2010 年以后,自媒体的形式愈加多样化,因此有关自媒体的研究内容也更加多元化,且随着自媒体形式热点转移,自媒体的研究重点也在变化,如微博营销的大热,自媒体的研究重点从博客转到微博,而随着现今阶段微信火热,微信又称为当前有关自媒体的研究重点。

  通过对国内有关自媒体研究的文献分析,可以将国内有关自媒体的研究归为以下几类:

  (1)关于各种具体形式的自媒体研究。

  各种具体形式的自媒体研究如博客、微博、微信研究等,是目前国内有关自媒体研究的最主要形式,也是最初自媒体研究开始的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自媒体形式的不断创新,有关各种形式的自媒体研究也愈加多元化。如查玮(2008)将播客视为自媒体中的一支生力军,对播客的定义、发展现状、与其他媒体的比较、传播学的观照、文化意义、经营之道以及发展瓶颈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李林容(2011)等探讨了微博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特性和微博的生存困境,并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张美玲、罗忆(2011)等则通过辨析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发展和定义,并将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进行比较,分析它的传播特点。

  谢礼珊和曹汝娇(2014)通过对如家、锦江之星、汉庭、七天连锁、格林豪泰、布丁、速 8、桔子水晶、青年旅舍和快捷假日这 10 家经济型连锁酒店集团 2012 年 12 月 20 日到 2013 年 3 月 20 日三个月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他们将样本微博信息分为 A、B、C 三级指标:A 为一级指标,4 个;B 为二级指标,14 个;C 为级三指标,36 个。研究发现,微博的内容集中在软文资讯,包括旅游资讯、哲理名言、生活百科、娱乐八卦等,此类微博数量最多,占微博总数的 60.

  6%;其次是以促销积分赠送和有奖促销等为主要内容的推广信息为代表的"硬"营销信息的发布,占比 21%.

  (2)关于自媒体的特征研究。

  自媒体的特征研究是自媒体研究的重点,如吕选(2009)、张莹(2008)、张美玲(2011)和刘景东(2011)等都从不同角度和方式对自媒体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笔者通过对文献梳理和各位学者对自媒体特征的归纳,可以总结出自媒体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平民化和个性化;门槛低、易操作;互动性强、传播快;可信度低;不规范等。

  (3)关于自媒体引发的各类影响研究。

  自媒体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自媒体的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影响,这些变革和影响好坏皆有。

  张美玲和罗忆(2011)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中指出自媒体增强民众的主体意识,让主体获得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简短、碎片式的信息有去中心化的特质,更能了解真实信息;最主要的是其强大的传播效果能瞬间形成强大的舆论波。这是自媒体的特征和优势,但也因其这些特征和优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网络暴力、法律规范、隐私安全、舆论导向、政府公信等。

  如徐丹妍(2013)通过自媒体中的手机传播对其引发的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通过"微笑局长"的事件进行分析,事件中舆论从生成,到发展,再到高潮、回落,信息传播都有着清晰的脉络,且新媒体的步伐都走在了传统媒体之前(事件缘起于 2012 年陕西"8 ·26"特大车祸,有网友从网络新闻照片中发现视察事故现场的陕西安监局长开心嬉笑,并迅速"人肉"出这位局长叫杨达才,照片中的他还佩戴了价值不菲的名表。一时"微笑局长"的帖子走红网络。)陈莉(2010)通过对微博客生存现状的思考提出了对自媒体进行反思,如其运作模式的稳定性、信息的真实性等。

  李艳芳和李庆磊(2010)更是通过"人肉搜索"这一例像来讨论由自媒体引起的网络暴力。

  有关自媒体的各种专业研究和其他研究在自媒体的研究中也占不小比重,其中主要是对自媒体的传播渠道和相关传播理论进行研究,这与目前自媒体的研究主体是新闻与传媒专业领域相关。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的形式将愈加丰富多样,自媒体的研究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研究方式和内容也会愈加多元化和深入。目前国内对自媒体的研究已经兴起,但有关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研究还未引起足够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微博、微信、手机 APP 三种主要形式的自媒体在经济型酒店营销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以促进国内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的发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组成:

  第一章绪论,简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自媒体及自媒体营销理论,阐述自媒体的概念和特征、目前自媒体的主要形式、自媒体对经济型酒店营销的优势以及自媒体营销相关理论。

  第三章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现状分析,对目前国内排名靠前的十大经济型连锁酒店集团如家、锦江之星、汉庭、7 天连锁、格林豪泰、布丁、速 8、桔子水晶、青年旅舍和智选假日利用微博、微信、酒店 APP 开展自媒体营销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策略研究,根据前面研究分析提出经济型酒店如何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进一步开展自媒体营销的建议。

  第五章结语,提炼本文研究结论,并说明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主要利用学校图书馆藏书和网络数据库资源(校内图书馆网络数据库、CNKI学术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全文库、百度等搜索引擎等)广泛查阅相关研究资料,综述国内外有关经济型酒店营销和自媒体研究现状,概述自媒体的特征及主要形式,阐述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精准营销等理论。

  (2)案例分析法。

  笔者通过对目前国内排名靠前的十大连锁经济型酒店集团如家、锦江之星、汉庭、7 天连锁、格林豪泰、布丁、速 8、桔子水晶、青年旅舍和智选假日利用微博、微信和酒店 APP 三种形式的自媒体营销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国内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的现状和特征。

  (3)参与观察法。

  在调研期间,笔者通过某些自媒体形式随机预订某家经济型酒店,了解其运作流程,并通过各大经济型酒店官微、官博、官网实时跟进和调查,了解其动态。

  (4)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样本经济型酒店微博、微信和酒店 APP 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并借助 Excel 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旨在对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现状进行量化分析。

  1.4 本文创新点。

  首先在选题方面,目前针对经济型酒店营销的研究多集中在从品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等角度进行,对于自媒体的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对于两者的结合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经济型酒店应用较广的三种自媒体(微博、微信和手机 APP)营销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选题本身具有较大的开拓性。

  其次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通过对十大经济型连锁酒店三种形式的自媒体营销情况的对比研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和精准营销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的一些建议,对国内经济型酒店自媒体营销的开展有借鉴作用。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旅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