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农村垃圾处理概念和理论依据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杜老师
发布于:2019-03-14 共375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依据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改善农村基本生活环境和农村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中国”和大力振兴乡村战略的前提,是一项重要举措。所以,研究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十分重大。首先,需要理顺清楚研究对象及本文所研究的基本概念,在基本概念上引申出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此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的框架,为下面开展深入的研究打下夯实的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村生活垃圾。

  从地域角度来讲,农村生活垃圾相较于城镇生活垃圾而言,它是农村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混合体,按来源可分为生活产生的垃圾和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生产垃圾通常被认为是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海产品养殖及加工产生的垃圾、报废地膜、随处丢弃的农药包装袋以及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生活垃圾主要有平时的厨房垃圾,食品袋,腐烂的枯枝落叶,报废的金属电池,可燃性较高的有机物以及不可燃烧的无机物。

  2.1.2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总体是按“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形式处理,是一种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规模公共物品,具有一定公共池塘特征[28]。相对于个人的公共物品供给处理,这类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处理模式是一种创新,它是吸取市场模式和政府模式各自的优点,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模式——集中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是多级管理和多级联动参与的综合模式,起到一个“集中”的特点。这个集中处理模式在适当程度上克服了政府模式的垃圾处理照管面大,兼顾不全面和市场模式管理运营成本较大的突出问题。作为新形势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求的一种新的方式方法,不断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在实践运营的过程中,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2.1.3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标准或规定将垃圾分类存储、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为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运转、处理的一种方式。在回收循环再利用资源的基础之上,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重要步骤和有效处置垃圾的最有效的一种科学做法。当垃圾处理的能力远不能解决日益增长的垃圾源头产量时,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和收集管理,把垃圾处理从源头上抓起,然后再通过分类转运和分类回收,以最大幅度减少浪费有效资源的前提下保护有益且可循环资源,从而降低垃圾的处理总量。

农村垃圾处理概念和理论依据

  当今,我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面临许多困境,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接受不到较高的教育,因此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以及垃圾怎样收集处理等相关知识全然不知,这也直接地导致了农村生活垃圾的不分类投放的现象。在实际上,城市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中也没有做到特别有效,垃圾分类工作更谈不上精细化。在城市里居住的居民,部分人能够把垃圾简单的进行干湿分离,但更多情况是很多家庭把垃圾混装在一起没有进行分类。同时,在部分生活区没有进行分类的垃圾收集设施,即使有的生活小区有垃圾分类设施,起到的分类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再加上运转环节投机取巧,把简单分类好的垃圾在运转过程当中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又进行混装运转。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方式,这样的运转方式实际上在垃圾分类上做了无用功,加大了垃圾分类工作的难度。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公共产品理论。

  在新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理论就是公共产品理论,该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方面以及公共服务市场化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在公共经济学理论认为社会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共产品另一类是私人产品。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为公共产品给出了定义,他认为公共产品就是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消费品,所有社会成员可以在同一时间共同享用。

  与私人产品明显不同的是公共产品有三个特性。一是消费的非竞争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和使用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第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不是某一个人所有,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成员共同服务的。三是受益的非排他性,也就是说即使有个别人没有投入购买公共产品也无法排除他对公共产品的使用。一个物品是否是公共产品,最重要的一个判断标准是这个物品有没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这个物品有公共属性则可以判断为这个物品为公共产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属于环境保护问题,从公共产品的特性可以看出,环境和环境保护都应属于公共产品。第一,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不是指向某个团体和一些人的,而是指向整个人类群体;第二,整个群体中的每个人都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获取利益;最后,人类群体在通过环境保护可消费更多清洁资源和大自然馈赠的自然资源,具有非竞争性的特性。

  公共产品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即使公共产品能给人们带来利益高于付出的成本,私人也不愿提供,存在“搭便车”的现象。由于人们不愿付出成本,所以只好由财政出资。同时遵循效用--费用--税收的程式,使税收成为公共产品的"税收价格",作为人们享用公共产品和劳务相应付出的代价,使得公共产品供应的成本和收费能够很好的连结起来。

  2.2.2 循环经济理论。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波尔丁在受到发射升空的宇宙飞船的启发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地球经济的发展同宇宙飞船的运行有相似之处,一个需要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的独立系统,要想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就需要将其内部的资源尽可能的再利用、再循环,减少废物的产生。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关注的焦点还只是如何通过一些手段对产生的垃圾无害话处理。循环经济在当时只能算是一种理念。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才意识到废弃物也有可在用的资源,废弃物资源化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20 世纪 90 年代,循环经济理念进入中国。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不同的地方在于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模式为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传统经济的特征是开采量大、利用率低、排放废物多。而循环经济提倡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的要求更加复杂,我们需建立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开采量低、利用率高、排放量少。所有的资源可以通过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得到充分的利用,产生少量的废弃物,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循环经济有两大核心,一个是资源的高效利用一个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众多学者支持环经济的“3R”基本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其中减量化的目的是减少进入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物质,也就是说尽可能的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再利用,即通过不同的手段不止一次的使用该资源,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再循环又称资源化,指物质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资源化能够十分有效减少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处理。

  农村垃圾的日益增多正在不断的威胁农村自身的生态环境,农村垃圾问题影响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可以渗透到民生,甚至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因此,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上,作为垃圾处理的理论指导十分必要。

  2.2.3 治理理论。

  治理概念来源于 “引领导航”一词,该词原意被解释为控制、引导和操纵,意思是在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20 世纪 90 年代后,治理理论逐渐兴起,对治理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其中比较具有权威性的一种解释,将治理理解为个人和机构经营管理相同事务的方式的总和,通过采取联合不同的组织部门和个人来达到解决各部门之间和个体之间的矛盾,实现和谐共处的一个过程。治理有四个特征:治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活动;治理建立在调和的基础之上;治理既会涉及到公共部门,同时也会涉及到私人部门;治理与正式制度有所区别,治理主要是为了达到连续的互动目的。

  治理理论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作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理念与治理模式,被众多学者所肯定。从字面上不难看出合作治理的主体不再仅有政府一个,而是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在处理公共事务的时候,不管是政府、市场还是社会,都不可由其中一方单独处理。如由一方包揽,很难有效的对应各种风险,所以构建以多元主体的合作互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合作治理可将公共部部门、企业、非营利组织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机构结合起来,通过三个组织之间的合作形成一个牢固而有效的系统,从而达到组织间的资源共享。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不能仅依靠政府,它需要各部门共同合作来治理,所以可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中应用合作治理理论。农村生活垃圾作为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机构的参与。在传统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政府包揽了所有环节,使得政府任务繁重,垃圾处理工作效率不高,效果欠佳。合作治理可扬长避短,通过建立政府管理,市场机制的运转,农民的主导参与等多方管理、运营、参与多方面的处理体系,促使形成一条可循环并且衍生多个新型产业链,建立多级联动、互相监督的机制,促进农民生活居住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双重提高。同时实施县(区)、乡(镇)、村三位一体的三级农村垃圾处理协调参与共同管理责任管理体制。

  2.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是对农村生活垃圾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来进行阐述。首先是对基本概念来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对农村生活垃圾、垃圾集中处理、垃圾分类等基本概念。再次,是对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治理理论。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