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昌黎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杜老师
发布于:2019-03-14 共287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昌黎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昌黎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共有 56 万人口,446 个行政村。这里优质耕地 94 万亩,盛产稻谷、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农民比较富裕,随着农村的经济水平的增长,农村环境也带来了的很大的负担,农村垃圾随意堆放、随意丢弃严重于影响农民的身心健康。农民收入与生活环境不匹配的问题,长期制约着农村发展。省、市委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为昌黎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供了可贵契机。2013 年以来,昌黎县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以打造“看的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为向导,科学谋划、扎实进取,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乡村容貌有效改善。2013 年省、市、县重点村190 个,2014 年省、市、县重点村 226 个,2015 年省、县重点村 243 个,2016年省、市、县重点村 285 个,2017 年省、市、县重点村 325,近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超 3.5 亿元、投工投劳近 9 万个,配备保洁员 965 名,购置垃圾清运车 305 辆,325 个村庄面貌在改造提升行动中焕然一新,重点村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其中,施各庄、西山场、十里铺三个村跻身国家级美丽乡村。昌黎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见表 3-1。

昌黎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

  

  3.1 昌黎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昌黎县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垃圾的组成成分等一系列的改变。了解昌黎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现状,有助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3.1.1 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

  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组成由单一性向复杂性转变。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得出昌黎县农村的生活垃圾主要有以下五大类:第一大类是厨余垃圾和剩菜剩饭、瓜果皮壳等占生活垃圾的 45%;第二大类是可回收的包装纸箱、塑料瓶和金属瓶等可回收垃圾占生活垃圾的 16%;第三大类是严重污染环境的塑料制品比如塑料装袋一次性塑料纸杯等 13%;第四大类是破旧衣帽类,例如有破旧衣服和鞋类等占生活垃圾 16%;第五大类是有危害性有严重污染农药瓶、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的电子产品等占生活垃圾的 10%。在这五类农村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主要部分。昌黎县农村垃圾分类图见图 3-1 。

 

  3.1.2 农村生活垃圾的投放。

  目前,昌黎县共有 17 个乡镇,为了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给村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各乡镇均已配有一定数量的垃圾池、垃圾桶等硬件设施。笔者重点统计了两山乡、安山镇等 6 个乡镇的常住人口、垃圾桶和垃圾池的数量。

  通过实地走访发现,虽然昌黎县各村已配备垃圾池与垃圾桶,但是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村民的住房多数与垃圾桶和垃圾池相距较远,在投放垃圾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便。昌黎县部分乡镇生活垃圾硬件配备基本情况见表 3-2。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6 个乡镇的村民习惯将生活垃圾投放到三个地点,分别为垃圾桶或垃圾池、河道旁等长期形成的垃圾堆、自家门前院后。调查数据显示 65% 的村民会把自家产生的生活垃圾投放到街道指定的垃圾桶或垃圾池中;从调查的样本中有 15%的村民选择把自家的垃圾堆放到自己家附近的陈旧的垃圾固定点进行堆放,例如堆放在自己家的院落前和屋后的隐蔽地带,或是干涸的水沟、池塘;调查中还有 20%的村民会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丢弃垃圾很随意不分时间和地点。昌黎县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情况见图 3-2。

 

  3.1.3 村民对生活垃圾危害性的认知。

  在走访调查的 300 人中,大部分村民对垃圾的危害性认识不清楚,表示自己对生活垃圾的危害不太了解或是根本不了解。这些村民经常把生活垃圾自行处理,他们为一时方便随意对垃圾进行掩埋、有的露天放置、或进行露天焚烧,这部分的人占调查人数的 60%-70%,他们这样的垃圾处理意识不仅是对环境的一种污染,对身心健康严重不利。约 30%-40%的村民了解生活垃圾对环境污染和身心健康的危害性。抽样中的 6 个乡镇中,两山乡和泥井镇村民对垃圾危害性的认识相对较高,但了解比例也未达到 50%,安山镇和龙家店镇村民的认知情况则相对较差仅在 20%左右,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昌黎县农民对生活垃圾的危害性认识程度低。由于村民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垃圾对环境对健康的危害性,他们对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昌黎县村民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性了解情况见 3-3。

  

  3.1.4 村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如何分类的问题上,笔者对问卷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昌黎县村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见表 3-4。

  

  通过调查显示昌黎县农村的村民对农村垃圾分类认知度不高,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村民占到 24%,这部分村民能够将产生的废弃电池、废旧电器、农药瓶等有害垃圾分拣出来,将厨余垃圾倒入指定垃圾池内,对旧书旧报纸、商品包装纸箱、废旧金属等能够变卖的垃圾进行变卖。对生活垃圾不进行分类的村民,大部分是进行垃圾整体的投放,直接把垃圾全部投放到街道垃圾桶、垃圾池。

  3.1.5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

  在农村生活垃圾清运方面,昌黎县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承包、村民参与”的多方参与模式,吸引大型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了农村垃圾治理的市场化运作。对农村生活垃圾采取“统一收集,统一清运、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清运方式。

  近年来,通过公开招投标,昌黎县政府将所辖 408 个村的村庄内生活垃圾清运任务托管给山东康洁和北京轩昂两家保洁公司。两家公司分别承包昌黎县东、西两大片区,形成相互竞争的格局。两家保洁公司均按照每100 户配备 1 名保洁员,每 12 户配备 1 个垃圾桶,每 1 万人配备 1 辆载重量为 3 吨的垃圾转运车的标准,购置清运垃圾车辆 58 台,电动清洁车及人力清洁车 1542 台,垃圾桶 1.6 万个,组建 1659 人的保洁队伍,签订工作责任状,每天出动垃圾清运车 108 次,月清运垃圾 7200 吨。这样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已经初步市场化运作。昌黎县新集镇、安山镇等 6 个乡镇的垃圾清运人员及设备配置具体情况见表 3-5。

  

  3.1.6 农村生活垃圾产源地地势差异。

  昌黎县地貌特征为以县城为中心北部为燕山山脉,东部和南部地貌为平原,西部为部分半山地半丘陵地貌,现 G205 国道和省道纵横全县,县级道路及乡村道路的设施都基本上完善,道路交通网都很发达,但是部分乡镇村落特有的山地和丘陵地貌,造成了乡镇村庄居民住户分散,成为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转运和处理的不利影响因素。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乡镇街道居民居住相对比较聚集,有利于垃圾的收集。

  同时,该地区的道路平坦,交通便捷,垃圾转运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丘陵、山区的村民居住分散,导致该地区的垃圾收集设施分散。虽然垃圾产量相对较少,但是由于道路崎岖不平,增加了转运处理工作的难度。大型垃圾转运车辆无法正常通行,仅能依靠小型清理运输车对该地区的垃圾进行清运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相应的也会增加一定的垃圾处理成本。

  3.2 本章小结。

  本章是对昌黎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进行疏解和阐述,首先,介绍了昌黎县的基本概况,其次,通过访谈和调查的方法来分析昌黎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现状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的构成、生活垃圾的投放情况和昌黎县已经初步实现了农村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运作等现状进行阐述。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