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10 共473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4.3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4.3.1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4.3.1.1充分发挥特色,扬长避短,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是一种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区位优势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机结合。双城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拉林河、松花江象两条玉带环绕着千里沃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通过开采本县域内丰富的矿产、森林、牧场资源,来带动与该矿产资源相关的行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拉动全县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又适时推出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双城市金城区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非常适合发展现代旅游业,形成了以红旗渠红色教育游和太行大峡谷绿色生态游为主的特色旅游业,极大的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第一、二产业相对薄弱,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县域,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优势,以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就在于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建设重点特色产业,突出了具有区域特点的竞争优势。

  双城市充分利用了其发达的水陆交通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引进外来资本,发展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4.3.1.2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内生和外生协同发展内部因素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外部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起作用,才能促进经济越快越好发展。双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基础地位,双城市 9 镇,15 乡中,多数乡镇第一产业比重将近 50%,而且在这些乡镇的第一产业中,农林牧副渔产业发展比重不协调,还是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林牧渔业发展仍然不完善。特别是与发达省份地区,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严重不足。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社会化大生产组织形式。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整体竞争优势,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更能够使千家万户农牧民的盲目、 被动的生产变为有目的的主动生产,使生产与销售达到有效对接。通过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适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引进外来先进技术和外来优秀品牌入驻双城市,利用市场竞争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推动经济走向新的一个台阶,双城市坚持发展多种有制经济,利用外来优秀的资源引导非公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双城市在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时候,通过招商引资的手段,发展重点骨干企业,增强工业企业的发展后劲,使得食品产业、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以及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该地区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这些年来双城市品牌优势不断壮大,成功引进了国内知名品牌,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雀巢、娃哈哈、华丰、旺旺等等,这些产业品牌的成功引入,大大提升了双城市的知名度,从而为国内外投资,壮大产业集群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一定要念好粮食经,要不断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朝阳乡一直以来是典型的落后县,必须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始终坚持发展农业,但同时朝阳县也认识到自身没有经济特色优势、矿产资源,也没有较强的经济中心带动,工业基础也相当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朝阳县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

  4.3.1.3充分认识市场作用,调整产业结构,把品牌战略作为重要支撑点双城市临江县特色农业带动发展,充分认识到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市场在商品经济中的调节作用体现在促进市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改变自己,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比较优势,促进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市场经济主体只有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只有把品牌战略作为重要战略支撑点,不断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促进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临江县是一个传统落后县,生产粮食、棉花、红枣,农产品资源丰富,具有较强农业资源比较优势。近年来,临江县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推进畜禽密集小区建设,建立了一批优质、绿色、无公害、标准化基地,积极培育红枣、尖椒、温棚瓜菜、林果等优势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自身的比较优势;围绕“加工”做文章,做强龙头企业,强化带动作用,实施品牌战略,临江县又建立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双城经济开发区在引进华丰、旺旺、雀巢、娃哈哈、汇源等企业之后,通过“消化,引进,吸收,创新”的方式,逐渐根据本地区资源条件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双城市利用自身农业资源优势,建设商品粮基地和奶牛生产基地,而且丰富的农畜产品和人力资源,为双城市发展各种加工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劳动力,打造双城市粮食加工和畜产品加工品牌。

  4.3.1.4统筹规划,发挥集群效应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各种机构之间,园区之间,园区与企业之间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流通,打造新型的以工业园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升级版。双城市具有区位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强强联合,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根据自身特点和区位条件,双城经开区重点规划并建设“三区一城”即,食品工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中心区、装备制造配套区和哈双生态新城。打造依托哈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大型集散地和物流中心;将这三大工业园区有机协调起来,发挥集聚效应,促进优势互补,调剂余缺,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做大做强工业园区,通过工业园区里面的龙头企业带动双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发挥其最大的集群效应。

  4.3.2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4.3.2.1旅游业发展基础不厚,投入不足,对经济拉动力量不够双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具有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双城市县域经济与其他县(市)相比,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产比重低。从整体上来看,近年来虽然双城市县域经济的在整体上有一点的发展,但其综合实力并不很理想,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发展速度还是很缓慢,县域经济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人均GDP 还是排名比较后的,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导致旅游业的发展基础薄弱,投入不足,旅游业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得到发挥,而且传统的以单一的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旅游资源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没有建立一系列旅游资源服务体系,增加旅游资源的产品附加值,从而带动整个双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单纯依靠旅游业来带动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可靠地经济支撑和政财政支持,也没有充分开发出当地的旅游资源潜力,没有形成更多的旅游资源附加值,必然导致旅游业发展缓慢,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不够。单纯依靠旅游业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而不全面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力不够;第三产业中,民营经济占用很大的比重,目前双城市民营经济发展迟缓,融资困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首要问题。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县域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而农村信用社又难以满足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贷款需求。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表现为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总之,旅游业难以拉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其他第三产业又发展落后,未能与旅游业形成呼应,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从整体上来看,依靠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虽然可以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但是发展还不成熟,缺乏有力的支撑。

  4.3.2.2招商引资结构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内外联动不协调朝阳乡以“区位招商+农业产业化带动的发展模式”,能够在自身没有发展条件的情况下,利用外地的资本和技术来发展自己。但是,朝阳县没有资源优势,没有经济中心带动,发展基础还很薄弱,而且朝阳一直以来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县,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三产业比重低,发展不均衡,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是很高。

  想要通过招商引资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付出一定代价,给予很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一直以来始终把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作为吸引产业集聚的重要手段,这是双城市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一个重要条件,不断出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企业绿色直通车等机制制度,但同时也要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结构,享受了很多优惠政策的企业的生产活动可能环境保护造成一定的压力,牺牲一定的环境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优势产业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环境意识,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缺点还在于自身发展水平低,大部分依靠招商引资,就会造成自身没有相应足够的能力来消化吸收资本和技术,造成内外联动不协调,影响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所以还必须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双城市是农业生产大省,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农业资源优势,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4.3.2.3县域经济区域性特色不明显怎样才能使县域经济具有竞争力,转化为经济优势?只有发挥区域优势才有可能,区域优势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依托。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但是,总体上来看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使得本地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有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只是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形式出售,没有延长农产品产业链。许多地区没有确立产业发展定位,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来发展自身的经济,造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和虚高度化,经济效益极其低下。另外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使得平均利润低;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目前双城市粮食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和劳动力成本较低,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同时立足双城市的本地情况,发展地区特色经济,打造县域企业品牌,双城市要把提高科技水平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突破口,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在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坚持稳定原则,着重发展优势农业、生态农业,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以第二产业的发展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此来协调第一第二第三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促进特色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4.3.2.4 园区建设起步晚,发展水平比较低,整体效应不强和全国其他县市相比,双城市的园区面积还是比较小的,这种食品物流装备三园区带动发展模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是有限的。【1】

  
  如表 4-1 所示,双城市园区建设用地面积仅为 3.4 平方公里,园区建设环境有待改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能够将三个主要园区有机结合起来,空间不足严重限制了食品物流装备这三个园区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相对落后。使得这三个园区不能够建设成国际一流的顶尖的园区,没有充分利用城镇综合功能和产业支撑能力,有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的问题还在于产业结构可能不够完善,造成资源的浪费,造成很多“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投入了巨资,却收效甚微;园区面积小,发展空间有限,引进企业众多,环境压力比较大,不利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于绿色生产,不管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还是从招商环境的角度来看,园区环境都应该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在区域范围内没有大规模、支撑能力强的产业基地,为强势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综合支撑。简单依靠产业园区和知名品牌企业的作用很悠闲,园区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民营企业一直发展很落后,这是园区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缺乏民营经济的强有力地支撑,园区经济发展就缺乏应有的活力,就会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