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10 共591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4 章 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现有模式分析

  4.1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4.1.1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4.1.1.1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双城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处在省会哈尔滨市区西南 30公里。双城市南以拉林河为界,东与阿城、五常接壤,北隔松花江与肇东相望,西与扶余为邻,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双城市南北宽 64 千米,东西长 86千米,全城总面积 3112.5 平方千米,其中土地面积 4343035.7 亩占全境总面积的93.2%,水域面积 325397 亩占总面积的 6%.双城市总人口 83 万人,非农业人口 26 万人,总体管辖 9 镇 15 乡 1 个社区 246 个行政村。拉林河、松花江像两条玉带环绕着千里沃野,松花江主航道流经临江乡、永胜乡,且沿途设置多个船站;双城市城区距离哈尔滨国际机场 30 千米,且拥有拉滨、京哈两条铁路和京哈、哈前、哈大、同三四条公路,水陆空交通条件便利,有利于城市整体繁荣发展.

  双城市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加之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优异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其农业经济较发达。双城市我国着名的粮食生产区,在全国粮食供应中占据较大份额。据统计资料显示,双城市 2011 年粮食总产量高达 59 亿斤,在全省粮食产量对比中遥遥领先,连续 5 年位列全国百强产粮大县前列,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村经济工作综合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除此之外,双城市的畜牧产业也十分发达,生猪饲养量 361132 头,家禽饲养量1038 万只,肉牛饲养量 205958 头,奶牛存栏达到 270595 头,年牛奶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双城市蛋鸡、奶牛、生猪畜牧产业实现高速稳定发展,被评为全国畜牧业生产先进县。

  双城市在积极发展基础农业的基础上,注重发展食品加工工业,至今已发展成为全国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建设县城之一。双城市重点发展奶产品加工产业,日生产鲜奶能力高达 2600 吨,奶产品共形成 29 个品种和 72 中包装形式,现今正在投资建设的四期扩建工程未来日处理鲜奶能力可高达 2000 吨,是双城市食品工业的中流砥柱。同时,双城市的禽蛋交易产业发达,其拥有的新胜蛋禽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业部批准的定点交易市场,该市场的鲜蛋远销北京、上海、福建、广州等国内大型城市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并成功打入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外重要市场,新胜蛋禽批发市场的日交易鲜蛋量高达 800 吨,交易规模在全国同类市场中位列第二。除此之外,一大批搞科学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的食品加工企业先后在双城市投资建厂。1990 年,世界五百强企业瑞士雀巢公司在双城市投资建厂,经过多年发展扩建,雀巢公司总投资已累计高达 11.25亿元,是我国招商引资的成功典例。除此之外,南京雨润、杭州娃哈哈、山东富荣集团、北京汇源果汁、台湾旺旺、江苏菊花味精等均在该地区投资建厂,在双城市形成了粮食、肉制品、乳制品、调制品、禽蛋五大产业链条,并进一步形成了农业、畜牧业、加工业、市场四位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双城市的发展成绩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先后被评为县域食品经济发展示范县、国家评为食品工业强县之星。

  双城市经济发展取得显着成效。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初期,双城市生产总值达到 171.4 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4.9%;双城市人均 GDP 已经高达 17900元,年均增长率 15.6%;双城市财政收入突破 6 亿元大关,年均增长率 18.5%;一、二、三产业比重已达到 31.5:32.7:35.8,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中的占据主导拉动力量。据悉,双城县综合实力和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与二十世纪末期相比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双城市的经济发展获得了和国家的支持与肯定,连续多年荣获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的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国家大量政策和资金支持,是黑龙江省经济实力提升较强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之一。

  双城市的经济发展取得显着成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自 1996年至今,双城市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 21.6 亿元,新增楼房建筑面积 110 万平方米,新增供水管线 40 千米、新增排水管线 36 千米,共铺设路面 190 条。

  在进行全城设施新建的同时,双城市还完成了老城区改造,完善了街巷道路铺筑、重建了地下供排水网络,开展了“暖房子”工程,不断改善老城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除此之外,双城市注重新城区的拓展和建设,不断完善并新建医疗、农贸、商贸、交通、职业教育、广场文化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使得城区的辐射功能和整体形象有了质的飞跃。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建设,双城市城区面积已有建国初期的 6.25 平方千米扩展到现今的 16.9 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现代化的哈尔滨而行中等卫星城市框架。

  4.1.1.2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优势及存在问题

  (1) 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双城市经济实现情势发展,既具备国家政策资金等扶持因素,又具备多种其他发展优势。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所预备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双城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位于双哈工业带的中心位置,是黑龙江省南部的重要城市,具有良好的地理区域位置优势和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实现双城市经济开发区承接其他地区产业成功转移,对东北三省乃至日韩俄等国际市场产生重要的辐射作用。

  第二,双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和食品工业建设基地,双城市农畜产品产量高且质量有保证,加之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农业基础设施资源,为双城区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和粮食产业升级转化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第三,双城市的农业企业、工业企业众多,其产业优势突出且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双城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重点扶持相关骨干企业,具备雄厚的食品产业发展基础、高水平的装备设施制造和发达的物流运输条件。此外,双城是不断壮大自身的品牌优势,近些年来成功引进哇哈哈、雀巢、会员、大众肉联等多个知名企业,现有国内外 500 强企业 21 户、国际着名商标、国内知名品牌 60个,中华老字号产业 4 个。此类企业的的引进和品牌的塑造极大地提高了双城市的品牌效应和知名度,为进一步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和品牌加盟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四,双城区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环境等天然优势,不断夯实基础经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并建设专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品牌建设,使双城区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物流、转杯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产业园区。经过长期发展,双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已累计投资超过 37 亿元,入驻企业高达 144 户,企业总投资高达 320 亿元,丰富的土地储备量为引进企业和专业项目投建提供充足的土地空间。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壮大是双城是整体发展的重要优势。

  (2)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双城市在整体发展中取得显着成效,但是受资源、经济等多重要因素限制,双城市县域经济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该市进一步发展建设。

  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双城市综合实力相对较弱,虽然近些年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在整体水平上处于上升态势,但是其经济总量较小且发展相对缓慢,尚未真正形成全国百强县的群体整体实力。综合统计显示,该市的县域经济在经济总量、人均财政收入、人均 GDP 等方面,与全国、发达省市以及本省先进地区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双城市的综合实力实际上处于相对较弱的发展水平。从图 4-1 可以看出,与国内发达省市县域经济相比,双城市较为落后,2011年 GDP303.4 亿元,而江阴市则达到了 2335.8 亿元,接近 1:8 的比例,可以看出,相较于全国百强县,双城市县域经济发展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第二,双城市产业结构总体不合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多种经济成份综合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质的经济形态,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速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各类经济成份构成比例是否符合社会整体经济发展要求。2011 年,双城市的 9 个镇和 15 个乡中,多数乡镇的第一产业比重高达 40%以上,且多数以农业发展为主,而农林牧渔等产业的发展则相对不足。双城市乡镇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同等县域单位相比,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足一半。从图 4-2 中可以看出,双城县域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达到 48.6%,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达到 35.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 18.2%.然而,江阴市的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 2.8%、60.6%、36.6%.绍兴县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 16.8%,77.2%,6.0%.龙口市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 14.4%,73.2%,12.4%.安溪县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 10.4%,56.3%,33.3%.双城市县域经济与其他县(市)相比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可以得出结论,双城市仍然具有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

  第三,双城市的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整体上制约双城市的经济发展。改革开发至今,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融资困难问题。县域经济的主体是中小型企业,此类企业受自身资金总量和发展规模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信任并获得信贷支持,县级商业银行机构在发放贷款方面缺乏可操作权限,邮政储蓄只吸储不借贷。然而,单一的信用社扶持难以满足县域农民生产和中小型企业的总体贷款要求,其能力有限且运转不灵,不能实现县域金融的发展壮大。商业银行不支持、农村信用社能力不足、民间借贷存在非法性,金融服务手段单一,且中央银行的货币财政等政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未能通常传递,使得双城市县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进而陷入格纳·纳克斯所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双城市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具有多种表现:首先,民营经济存在生产规模小、产品数量少、技术含量低、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等缺点,市场前景不广阔且缺乏发展的原动力。此外,民营经济形态主要集中于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的餐饮服务业,在具体经营管理中存在分专业化、非科学化等问题,长远来看发展潜力不足。民营经济体自身资金储备不足且员工整体素质较低,缺乏基本的法制意识和管理能力,由此导致企业信誉度确实且工作效率较低,严重制约企业实现预期收益和持续发展。

  4.1.2双城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4.1.2.1双城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十一世纪以来,双城市坚持以工业引领农业发展,认真开展“三大惠民工程”、贯彻“十大农业产业链开发战略”、落实“四大兴农计划”,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升级改造传统农业,进而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经济附加价值,努力促进现代农业和绿色高效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总体目标,为双城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建设,双城市县域经济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第一,双城市注重突出自身优势,实现农业高效发展。双城市坚持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既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又能够促进规模化农业生产,充分实现农业高效发展进步。据统计可知,2007 年全市优秀粮食种植面积高达 377 万亩,占整个县域粮食总面积的 86%,且后续增长幅度持续高速增加。此外,双城市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已基本建设完成,为商城是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双城市注重招商引资,打响良好的品牌战略。双城市坚持重量级企业的引进和品牌的开发建设且成绩斐然,据悉,双城市的健丰食品公司生产规模畏惧全国第三,健丰饼业获得“中国名牌”认证,临江县星河油脂公司、朝阳县豫鑫公司等已取得丰硕成果,林建华的花生、尖椒等农业产业链条也发挥各自强势的辐射带动作用。据统计可知,双城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壮大,年销售收入过亿的龙头企业多达 17 家,为双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第三,双城市注重民生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双城市严格贯彻落实中烟和各级政府的惠民政策,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进行,实现农民生产性经济收入。除此之外,双城市相关部门组织合理有序的劳动力流动,通过农村劳务输出和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务工性收入增加,2012 年由外地去待会经济效益高达 61.8 亿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据悉,栓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123 元,完全实现由温饱到基本小康的过度。双城市下属的临江县被国家劳动保障部评为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对双城市的农民增收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4.1.2.2双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和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入,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加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要求越来越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双城市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进而提升该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总体竞争力,实现双城市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双城市的工业化建设取得显着成效,双城市工业产值超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已达到 7 家呈现不断上升态势,优创公司热电机组、凤宝实业、林丰铝电等工业企业为双城市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形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双城市乃至全省的整体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1.2.3双城市的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

  城镇化是人口合理流动的最终结果,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最根本途径。

  双城市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城镇化的形成与发展,将城镇化作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有序发展、繁荣县域经济的重大举措,通过发挥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双重力量,提高县域的综合辐射功能和产业支撑能力,旨在从根本上实现县域经济的最优发展效果,构建合理有序的城乡发展格局。双城市的城镇化建设在有序推进过程中取得显着成效,2010 年,双城市城镇面积达到 228平方千米,比 2009 年增加了 16.4%,权证的郑振华率高达 47.8%,在同类城市中处于发展较好水平。此外,双城市高度重视城镇化的规划设计工作,先后编制多个小城镇发展规划并进行区域开发建设,完成率高达 87%.经过高度组织化、科学化的小城镇建设,双城市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小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有利于双城市小城镇的整体发展建设。

  4.1.2.4双城市非公有制经济带动县域经济高速发展

  非公有制是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整体就业、实现国家全面增收的重要经济形式。改革开发以来,双城市尊重持非公有制的重要经济地位,坚持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该市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战略方向,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双城市不断优化份共有制发展环境,并为其提供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该市县域经济在非公有制经济的拉动下实现经营领域加深、生产规模扩展、经济效益提高的发展目标,重点农业、工业等企业发展迅速并形成专业化产业链,朝阳县食品工业、双城县永兴钢铁等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 500 强。双城市县域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并始终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人均收入水平快速增加、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该市县域经济在非公有制带动下不断发展壮大。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