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县域经济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10 共936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2 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县域经济

  2.1.1.1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通过分析市场的走向,在县域范围内以县域政权为主体,功能完备、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分支。县域经济是一种将县城、乡镇、农村的经济有机结合的区域经济。因此,县域经济学也是包含在区域经济学内部的一门学问,但在当下的中国对于县域经济的研究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不懈的努力探索。

  (2)顾名思义,县域经济就是以县级行政区这一特定区域划分的,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3)因为主体是客观存在的县域政权,所以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能动性。

  (4)同理,因为主体是客观存在的县域政权,县域经济又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历史、地理环境等。

  (5)一方面,县域经济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另一方面,县域经济要以市场为导向。

  (6)在提及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时。国民经济是由一个个县域经济构成的,县域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虽然县域经济是基本单位,但是也要坚持重点论于两点论的统一。一方面要包含农业工业服务业,另方面要发展优势产业。

  (7)县域经济就是要关注“三农”问题。他的任务就是全面推进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就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

  2.1.1.2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

  涉农性、区域性、总体性、系统性和失衡性,是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
  
  (1)涉农性。因为县是最小的行政单位,在老百姓心中,“县”总是与“农”密不可分。一提到县,人们就会想到农村、农业和农民。中国县域经济本质上属农村经济范畴。在县域经济中,以农业的地位很高。总的来说,一个县域中,农民约占 75%,农业产值约占县内总产值的 35%.所以,涉农性是中国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 区域性。县域经济具有区域性。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界限明确的行政界限县域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地理空间特定的一定的在县域经济中[24].具体来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从消极的客观向积极的主观转变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相互依存、交流、是由农民、村落、集镇、中心城镇(县城)共同组成的区域复合体,区域界线非常明显,区域将成为拥有自己权利的行为主体[25].

  (3) 总体性。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是老百姓经济与政府经济的总和,也是就业与收入财政收入和财政收支平衡的总和。县域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事物的一种形式)的排列组合方式也是有一定结构的[26].

  (4) 系统性。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反映了内部若干经济元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时又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是具有代表性、重要性、规模宏大的有机统一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集三大产业为一体,集生产和非生产性活动为一体,集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分别承担着若干部分的工作,完成特定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5) 失衡性。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27].这种失衡性主要表现在发展的失衡性,因为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这句话原理是通的,但一方面忽视了人类本性中的劣根性,另一方面并没有说明什么情况属于“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源永远都是稀缺的,因此永远都不够富。总之,现今的局面是先富的富,后富的还很穷,也就是所说的失衡性。

  2.1.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2.1.2.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所谓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总结,是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成功发展的条件、优势、途径、措施、效果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和锻炼。

  具体地说,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县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于对自身优势和劣势以及机遇的分析,依据自身的优势,抓住机遇,克服自身劣势,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同而形成的具有本县域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跟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区位因素有直接关系,也间接受到政府政策,科技水平的影响,因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跟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有关。

  (3)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不同的县发展的时间地点条件都是不同的,一个县的相对成功的发展经验在另外一个时间、在另外一个县,由于资源环境的不同也许这种发展经验是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所以,对于已经成功的模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改进。

  (4)评价不同的发展模式,应以是否最有利于当时当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地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当地人民的根本利益,单单评判在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

  (5)同样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成功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可能是多种模式的复合体。在选择发展模式时,应从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及县域经济特点出发,自由选择发展模式。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