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投资论文 >

吉林省科技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机制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1 共446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纵观全球,资本市场非常发达的国家,其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这要远远领先于我国。成熟的场外交易市场,不仅仅是主板和二板市场的蓄水池,更依靠其完善的制度、高流动性及较高的效率等诸多优势,为挂牌企业提供充分资金融通的渠道。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发展,无疑会为满足不同层次上市标准的公司解决融资难题,促进企业成长和壮大,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我国自成功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充分认识到结构转型的重要性,它关系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市场化的平台,解决其融资问题,是金融结构转型中的重要内容[1].
  
  自 200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经过艰辛的努力,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开始陆续见到一些成效。继 2005年中小板建立以及 2009 年业板的启动后,新三板也从试点运行,一步步扩容发展为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新三板扩容至全国是纾解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途径。近 2 年,新三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挂牌企业数量呈跳跃式增长,一改从前倒三角的资本市场结构,投资交易也日渐活跃。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吉林省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创新带动就业、建设创新型省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一定产业、技术及团队优势,面临新三板扩容与迅速发展的机遇,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努力赶上这班快速车,借力新三板融资平台破冰融资难,迎来发展的春天。
  
  本文基于吉林省区域经济现状,通过系统分析新三板融资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揭示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一般规律,构建长效、稳定、系统的支持平台,建立面向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的促进机制,帮助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高效、便捷的新三板融资平台,解决融资困难问题,对促进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迅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场外交易市场起步较早,其研究也较广泛。
  
  1. 多层次资本市场
  
  美国金融学家 Robert C. Merton,Zvi Bodie(1993)基于功能观点,提出了资本市场结构改革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本市场的金融功能较之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更具相对稳定性,重点研究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并依照各自的经济功能,重新建造专门的机构与组织,以最大化地促成这些功能。而传统理论中,多认为资本市场结构的变动应该在现存的机构和组织布局下进行,从这一点来讲,该观点与传统理论存在较大差别[50].
  
  2.场外交易市场
  
  Chovancova(2003)总结场外交易市场(Over-the-Counter Markets,简称 OTC)是一个独立于场内交易所,利用电话或计算机网络执行交易,拥有独立交易网络的交易场所。OTC 接纳那些不符合交易所上市要求的小型公司,交易量也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在美国资本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场外交易市场自 20世纪初建立,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形式,基本可以概括为:纳斯达克市场、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和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s)及灰色市场,并介绍了各市场的功能[51].
  
  3.场外交易市场作用
  
  场外交易市场除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外,还在许多其他方面发挥着作用,如有利于风险投资的退出,Black & Gilson(1998)认为股票市场和 IPO 是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52],Venture Economics (1988)研究发现,在各种退出通道中,上市退出能够产生 195%的平均收益,而 Jeng & Wells(1998)发现并购退出只能得到平均 40%的收益[53],由此可见场外交易市场对风险投资的重要性。
  
  4.政府的角色
  
  Ganesh(2000)研究表明,政府通过支持金融机构等举措,会促进新型企业的创业和发展[61].Shamshad Akhtar(2002)、John Fagan(2003)分别从监管任务、监管目标、监管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的运作保障机制进行监管,该政府监管是证券监管的最后一道防线[54-55].然而,也有学者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Jakc Keaveny 指出,尽管行业自律组织在维持公正和透明交易的监管能力上一直饱受质疑,但事实证明,政府监管同样存在缺陷,其作为唯一的监管者并非可以达到最高效的状态[56].就现状看来,赋予行业自律组织更多的监管权似乎更为有效。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
  
  近年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是众多学者热衷的话题,王丽洁(2012)认为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较大,企业规模限制了从主板市场融资的可能,企业自身也存在管理制度缺陷等问题,中小企业内部融资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外部融资渠道狭窄[2],因而学者们从各种融资渠道出发,探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方法与途径,其中包括新三板,汤蕙(2012)称新三板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选择[3].
  
  2.新三板市场发展方面
  
  自试点运行以来,新三板一直是金融市场的热点,对于新三板的研究也与日俱增,截至 2015 年三月,中国知网上相关文献已经达到 6415 篇,大多数学者认为新三板为科技型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周茂清(2011)指出新三板为高科技企业提供理想的资本平台,促使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创新退出渠道[4].但同时也发现挂牌新三板给企业带来机会,机会背后也存在着风险,田雨霏(2014)认为企业挂牌新三板市场后,可以扩大融资渠道、增强企业信誉度和知名度、增强人才吸引力,但也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压力、增加资金支出压力等[5].
  
  基于对新三板发展状况的研究,吴陈(2011)得出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特征:市场结构发展不平衡、新三板市场的融资功能受限、挂牌企业股份流动性较差[6].
  
  在这一基础上,新三板市场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和改革,陈韵宇(2011),张劲松(2012)建议:引入做市商竞价制度、构建绿色转板机制、进行扩容改革、适当扩大自然人投资范围[7]、运用电子化自动报价系统等[8].当然,目前新三板市场已扩容至全国,接纳全国范围内所有类型的中小企业挂牌融资,引入了做市商竞价制度,正在构建和完善转板机制,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实践证明,学者提出的都是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新三板的运行效果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陆泱(2013)通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新三板对挂牌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并没有促进投资人对企业价值的认同,挂牌企业在新三板中的融资互动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9].比格达塔(中国)研究院(2014)收集了 63 家新三板券商的完整信息,分别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人员构成等方面进行打分并排名,其中申银万国以不可抵挡的优势居于榜首,而 63%的券商分数不及格,说明券商对新三板业务的关注度还不够[10].
  
  3.区域性研究方面
  
  尽管在促进吉林省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充当着重要角色,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却因起步较晚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融资问题尤其突出。郭中凡(2010)总结分析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创业基金、上市、风险投资及内源性融资等融资方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还是依赖内源性融资的结论。
  
  新三板因其挂牌上市门槛低而备受中小企业青睐,各地方政府也力争助力辖区内企业进入新三板市场,因而也就出现了很多地域性的研究。在新三板还只在中关村试点运行时,代宇(2012)着眼于合肥高新区,分析合肥高新区为培育公司挂牌新三板所做的各方面工作,包括建立相关制度、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等,剖析所采取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在借鉴其他高新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切合合肥高新区实际情况的建议:增加合肥高新区新三板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对企业进行辅导、增进企业与中介机构的交流合作、出台支持政策、加强组织领导等[12].
  
  谢彦(2012)通过调查青岛民营科技企业筹备新三板融资的进展情况,分析青岛民营科技企业筹备新三板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新三板市场进行制度改革,同时民营科技企业应规范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等[13].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国外学者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研究,对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对于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方面的问题,国内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大多从某单一角度进行论述,没有形成系统的促进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机制体系。以经济欠发达地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举措为研究对象的成果更少。随着新三板市场面向全国中小企业的全面扩容,各地均有企业陆续挂牌新三板市场,理论研究成果显然与实践步伐有一些脱节。新三板虽是一种市场行为,但在其发展初期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政府如何加强引导,其他各方参与主体如何促进,以及企业自身如何修炼内功,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揭示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机制是理论和现实的期待。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是对整篇文章的总体概述。
  
  第二章为新三板概述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首先对新三板的概念与发展历程进行介绍,分析新三板的作用和影响,最后从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多层次资本市场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市场干预理论四个方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
  
  第三章,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场外市场的运行机制,国外主要分析美国场外交易市场架构及特征,国内对比研究了台湾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内较早进行新三板试点的地区所采取的鼓励措施,根据国内外场外交易市场运行机制总结提出经验借鉴,为下文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机制的设计提供实践经验。
  
  第四章为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首先从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出发,然后对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利用新三板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其中特别介绍了长春市高新区培育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的进展情况,最后分析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利用新三板融资中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
  
  第五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外部及内部因素,系统分析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为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三融资的促进机制设计奠定基础。
  
  第六章,确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整体促进机制,明确其中各参与主体促进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的运行机制,并建立一个由多主体参与的支持平台。
  
  第七章,为完善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三板融资的促进机制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充分发挥融资促进机制的作用,为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的研究思路如图 1.1 所示。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系统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影响因素。从宏观及微观层面出发,识别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参与主体以及促进机制,解决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新三板融资的机制性问题;第二,实践导向突出,契合资本市场新制度安排,立足省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和资本市场利用现状,解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吉林”实际问题。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证券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