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对孤独感的研究由来已久,从 Weiss(1973)《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这本书开始,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孤独感。并且大多认为"孤独感"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绪体验,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精神现象、心理现象。多数学者把孤独感定义为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痛苦的主观心理感受,并一致认为较长时间体验到孤独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一些调查显示,超过 4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的孤独是中等或严重的,有的大学生甚至说:虽然和同学每天见面,但仍觉得很陌生,甚至都没有话说;有时候明明和很多人在一起却还是觉得自己是孤单单一人。由此导致部分大学生情绪低落、抑郁甚而酗酒、攻击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可见,孤独已经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给予关注。
社会支持是指在人际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是使某人相信自己被关心、被爱、有自尊、有价值的信息,对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和个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预测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1]
而大学生也不例外,社会支持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还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可见社会支持会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其便捷性、丰富性、形象性、虚拟性、可控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重要部分。对北京大学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5.1%"每天都使用 QQ、MSN 等通讯工具";约 95%使用"校内网",59.3%"每天都上(未名 BBS)";46.3%的同学上网"利用邮箱、QQ、飞信等进行沟通";且据调查,通过上网交友的大学生占 78%,有相对较为固定网友的占 11%;几乎所有在校大学生都有自己的邮箱地址和 QQ 号。由此可知,网络交往在大学生的人际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且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一样,借助网络进行的活动同样为我们提供了所需要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并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以及自我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影响。
现在的研究较多单方面研究现实社会支持或网络社会支持,较少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可有些研究发现现实社会支持可能会影响个体的网络行为进而影响个体在网络中所体验到的支持。那究竟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与现实社会支持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会减弱现实社会支持的作用还是加强现实社会支持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大量证据显示,个体所知觉到的被他人支持和关照的程度并不仅仅是他人支持性的互动量的或质的直接体现,还受到接受支持者本人的人格、期望、偏好和需要等特征的影响。如面对他人给予的支持,对某些人来说是支持,但有些个体可能会对他人善意的社会支持进行消极评估,从而对产生无能感。Hamburger and Ben-Artzi(2002)[2]发现内向个体在网络环境下与陌生人交流比在现实环境下交流时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和更少的焦虑。李蓓蓓(2011)[3]的研究发现社交性人格因素越高的人越不倾向于在网络上与人进行交流,可能获得的来自网络的支持就较少。也就是不同人格的大学生可能在社会支持的获得和程度评价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某件事情并从中获得价值感的一种评价及由此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在心理学研究者眼中,往往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相联系。较高水平的自尊往往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指标。库利认为,自尊是在社会认知和评价过程中形成的,来自别人的赞赏、奖励以及积极评价等会有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自尊。即社会支持与自尊存在密切的联系。且由研究可知,自尊又与心理健康直接相关,所以我们假设自尊可能在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希望在了解内-外向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现实社会支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两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社会支持除了直接降低孤独感外,是否也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影响个体的孤独感,为促进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1 文献综述。
1.1 孤独感。
1.1.1 定义孤独感 1970 年代后期进入成为研究者的关注视线,并认为孤独感是一种长期不良的情绪体验。这种负面情绪多在被他人拒绝或体验到与别人之间的疏离感时出现,且是长期处于这种情绪,自己的交往需要长期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饥渴。Peplau 及其同事等人也对孤独感的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提出了一个孤独感体验的差异模型。
他们认为孤独在人们需要或渴望的社会关系与他们实际拥有的关系之间的存在显著差异时出现。Shaver (1987)[4]则把孤独感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社会联系系统不完善或缺乏的觉察,当个体觉察到这一信号时,常会有突发的情绪出现,即孤独。具体地对于孤独感(loneliness),国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孤独感进行定义:
(1) 人类需要的角度Weiss(1973)[5]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对自己现在的社会关系网络不满意,或觉察到自己渴望的社会关系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之间存在距离时的一种内在心理感受或体验。 Perlman 和 Peplau(1982)[6]认为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能满足自身需求是体验到的不快乐情绪体验。
(2) 行为的角度从行为角度解释孤独感的研究者认为孤独感产生是由于社会强化不充分:社交关系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强化,而孤独感被部分地认为是对重要的社交强化的缺乏或不充分的反应。
(3) 认知加工角度Altlnan (1975)认为,孤独感来自对实际的和渴望的社交关系的质量、数量的比较,当实际的关系被认为未满足期望或质量不高时可能会导致孤独感。认知模型认为孤独感是指对自己的社会交往的主观不满;并用通过知觉到的与渴望的社交关系模式或其数量标准之间的差异来测量孤独感,而不用实际社交关系的客观线索来测量。Schmidt 和 Sermat(1984)[7]认为孤独感是个体对自身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存在较低认知导致的。
国内对孤独感的关注开始于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孤独感的解析,接着逐渐开始描述和调查青少年和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如马秀芝等人(1987)就对大学生所体验到的孤独感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虽然国内研究者目前还没有形成有关孤独感的系统理论,但已经有部分心理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如朱自贤(1989)[8]认为孤独感是个体本身主观觉察到的、觉得自己与社会他人存有一定的疏离而觉得只有独自一人的心理状态;岑国祯(1996)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从而在内心深处有一种被别人忽视或遗忘的消极心理,总认为自己好像被别人孤立而孤身一人。黄希庭(2004)认为孤独感是个体渴望较强的社会网络联系或亲密关系但从自己的交往中却又无法满足时体验到的一种负向情绪体验;李传银(1999)[9]在国内其他研究者对孤独感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孤独感是当一个人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连接与自己渴望中的理想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距离时而感受到的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的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
虽然对孤独感概念的提法不同,但基本都集中与以下三个方面:(1)孤独感来自人际交往的不足,它只存在与与他人互相作用的关系当中;(2)孤独感并不是客观的,而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人们可在一个人的独处中自得其乐,也可以在熙熙攘攘中形单影只;即"独处未必孤独,而孤独也未尝非得独处"(3)当个体体验到孤独感时,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就是说孤独者往往是存在人际关系的缺陷或社会交往不足,并因此感到痛苦的。
1.1.2 孤独感的类型、测量与影响因素1.1.2.1 孤独感的类型与测量对孤独感的分类和测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感之间并没有差异,把孤独感看做一维的;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不同类别的孤独感存在差异,而把孤独感看做是多维的。对孤独感结构认识的不同决定了对孤独感的测量方式也不同。
(1) 一维的孤独感Russell(1987)[10]
认为:不论是谁,对孤独的感受都是相同的。所有体验到孤独感的人对孤独感都以相同的方式加以理解和诠释。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Russell 在1987 年编制并在后来修订了 UCLA 孤独量表(UCAL Loneliness Scale)。这一量表在孤独感的研究中被多次引用和验证,具有较高的使用性。4 点计分,分数越高,孤独感越强。
(2)二维:感情/社会孤独,状态/特质孤独,主动/被动孤独Weiss(1973)[11]从孤独感在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和不同应对措施,认为孤独感可分为情感性孤独(emotional loneliness)和社会性孤独(social loneliness)。情感性孤独多因个体在生活缺少了对自己来说相当重要的、亲密的、能够给他/她安全感的关系时体验到的情感上的孤立状态。对儿童来说可能是父母或其照顾人,对成年人来说就是其伴侣或亲密的朋友。社会性孤独是欠缺朋友或同事的关系网络时产生的。Wittenbers 等(1986)[12]根据 Weiss(1973)的理论编制了"感情、社交"孤独感量表(Emotional versus Social Loneliness Scales)。
Gerson 和 Perlman(1979)[13]及 Shaver 等(1985)按照孤独持续时间的长短将孤独感划分为短期的孤独、长期性的孤独或特质性的孤独。并据此理论编制了《状态与特质性量表》(State versus Trait Loneliness Scales)来区分短期、境遇性的孤独(称为状态性孤独)和长期、特质性孤独(特质性孤独)。项目分别描述最近几天(状态性孤独)和最近几年内的感受(特质性孤独)。
我国心理学研究者朱智贤则认为孤独感可以分为被动孤独和主动孤独。被动的孤独是指并非出自自我意愿他人疏离。在内心深处,他们渴望和他人接近和交流,但因环境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使他们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主动的孤独是为了满足一定的自我信仰或要求而主动让自己远离社会和人群,从而追求心灵的皈依的隔离状态;(3)三维:长期性孤独、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杨(Young)和贝克(Beek) (1980)[14]根据孤独感在时间方面的特征将孤独感分为:长期性的孤独、情境性的孤独和暂时性的孤独。暂时性孤独指的是我们在生活每个人都可能或偶尔会感受到的短暂的孤独感。长期性孤独是指个体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处于对自己来说较为对不良或不满意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情境性孤独则在特定的情况出现如重要的社会连结破裂或瓦解、改变时,或转入新环境时体验到的一种孤独感。
1.1.2.2 一些可能缓解孤独感的因素(1)归因方式Peplau 和 Perlman(1979)认为一旦人们体验到了社会联系的愿望水平和成就水平之间的差异,他们就会对这一结果进行解释。当他们归因于是自己的持久特征引起孤独感,且情况无法改变时,就会降低个体努力去认识他人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更多的社交退缩,体验到更高的孤独感,陷入恶性循环;相反,将孤独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或许提供了情况会变得好一些的某种希望,这种乐观的态度可能会减少情绪上的苦恼,促使其进行更积极的努力来缓解孤独。
(2)自尊Greeno JG,Mooer JL,SmhtiDR(1993)等人的研究表明:自尊与积极的情感(如幸福感)呈较高的正相关,也就是说自尊能够正向作用与人的行为;而自尊与消极的情感(如焦虑、抑郁、压抑、内疚等)则有显著的负相关,即自尊心越低,消极的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同时,自尊也影响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表现。自尊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是一个人行为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们的期望。如研究发现,自尊会影响个体对社会的认知模式。当个体的自尊较低时,会引发消极的自我期望,并把自己的成功与否与别人对自己的接受和悦纳程度联系起来 (转引自杨丽珠,张丽华,2003)[15].Olmstead (1991) 等人的研究也发现较低的自尊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们的孤独感。这可能与自尊较低的人们对自我的评价多为负面的、且对自己的要求也较低有关。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过分患得患失,老担心会失败,且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较多选择逃避可能存在的危险或自己的责任,使人产生不良的观感,而选择疏远或隔离他们。但是低自尊群体在内心中又十分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是现实生活的社会交往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再加上对与人交往中自己的不良表现的不满增加了他们的孤独感体验。国内心理学研究者胡立荣等(2002)在对聋哑儿童的研究中也发现对聋哑儿童而言,自尊能够很好地与测他们的孤独感高低[16].
杨玲等 (2006)研究同样显示,有较高自尊的人孤独感较低[17].以上表明,自尊影响人们对孤独感的体验。
(3)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指人们通过与他人的连结过程获得的有助于缓解心理紧张、降低精神压力、在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生活与环境的发挥较大作用的一种影响力。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从外界获得了相当程度的社会支持,他的心理健康程度越高,心理耐挫力越强,也愈加容易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这一切,对于缓解孤独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情境下,高社会支持的个体,由于能和别人交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心,会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因而在生活中会更有动力,较少体验到寂寞、无助、孤独等消极情绪。而在生活中获得的社会支持较低的群体情况则正好相反, 因为得不到别人的关心,鼓励,他们通常会觉得孤独,无助。
许多学者研究了个体的社交网络与孤独的关系,发现那些在生活中参加较少团体交往活动,人际关系交往不密切,与亲密他人长期在地理上分离的个体体验到的孤独感往往较高,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患身体疾病的可能性也更高。
而体验到较低孤独感的群体比体验到较高孤独感的群体和朋友一起共度的时间更少,与他人有较少的约会,参加聚会的频次也较低,这也从反面印证了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作用。
1.1.3 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正处于从校园走向社会、由青少年逐渐向成人靠拢的特殊群体,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与他人的较好联结,获得归属感和被爱的感觉。在这一时期,他们希望能够通过他人或社会的认可来获得自我价值感,提高自信心,形成对自己稳定而积极的评价。然而由于来自环境和自身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些需求时常常无法满足或是仅在很低水平上得到满足,因此,与生命历程中的其他阶段相比,这一时期的个体可能有更强烈的孤独感。
有关资料显示,当大学生被问到"当前最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时,有 41.8%的学生回答是人际关系的苦恼。而调查进入大学两周新生的感受时,发现有 75%的大学生用"孤独"、"寂寞"来描述对新环境的感受。有 40%以上的大学生报告体验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孤独感 (Cutrona,1982);有些大学生说:"虽然和同学每天见面,但总觉得大家很是生疏","即便是和同学在交谈,仍感觉相互间有一层隔膜或疏离感,没有真正的交流","或是在灯火散尽后更感悲伤,在纷纷扰扰中倍感孤独".这说明,在大学校园里,孤独感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心理学家骆光林(1999)[18]的调查就发现在大学生中,有 83.9%的学生报告经常或偶尔体验到孤独感。吴磊(2006)调查显示,25.4%的学生经常感到寂寞和孤独,13.6%的学生与同宿舍的人处理不好关系,40.5%的学生认为"最好与同学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19]
孟晋(2002)对全国 6 所大学生的调查也发现有 28.7%的学生体验到较高的情绪孤独,有 17.1%的大学生体验到中等程度的社交孤独,甚至 5.1%的学生还体验到严重的情绪孤独和 2. 6%体验到严重的社交孤独。[20]
而由此可知,孤独感在大学生中已不再是特殊的心理现象,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且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会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若不加以干预,将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孤独与各种各样严重的情况有关。布伦南和奥斯兰德(Brennan&Auslander,1979)发现孤独与离家出走和赌博、盗窃以及故意破坏这类违法行为有关。甚至在年龄大些的成人中,孤独还会影响人的记忆与健康状况。Peplau& Perlman (1982b)[21]也发现孤独感、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状况之间有一种广泛的相关模式。此外,孤独还与健康不佳有关。在对 1752 名年长丹麦人进行长达 14 年之久的纵向研究中,孤独与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男性死亡率增加有关。作为对这个发现的补充,卡特罗那等人也追踪了 3000 名年长的爱荷华州居民四年。在研究开始没有一个受访者住在疗养院。在四年期末,40%以上的高孤独的老人住在疗养机构,而只有不到 10%的低度孤独的老人离开了家。甚至考虑了诸如年龄、研究开始时的健康状况、最初的信心、社会联系这些控制变量后,那些在研究之初报告有较高水平的孤独的人更有可能被送进疗养院。崔光成,张嘉玮(1995) 的研究还发现,强烈的孤独感可能还会导致酒精成瘾、自杀、甚至犯罪、吸毒等严重后果 .[22]
高孤独感体验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有消极影响。某些证据表明在大学生中,孤独的学生更有可能的低分和退学,也可能更容易分心,而且学习习惯的效果较差。Kiecolt-Glaser et al. (1984) 发现孤独的医学院学生的免疫系统比不孤独的医学院学生的差。根据问卷反馈和在实验室中对学生的睡眠状况进行的生理测量,Cacioppo 等人(2000)得出结论,孤独的人睡眠更困难,从睡眠中受益也较少。更具体地说,被试报告入睡要花更长的时间,而由于昏昏欲睡,白天会有更严重的功能紊乱。孤独的人有很高的皮质醇平均水平,这是焦虑的一项生理指标。王滨(2006)[23]还发现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也存在高相关,孤独感越高,就越容易网络成瘾。刘娅莉(1995)[24]发现较高的孤独感可能引发人们产生某种情绪上的不良反应,威胁到心理的健康,甚至导致身体的不良反应。由此可知,孤独感是影响人们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的孤独感心理应引起高校的高度关注。调查大学生对孤独感的体验,探讨可能对其产生作用的外在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十分必要、且急需的。
1.2 社会支持。
1.2.1 概念、分类与测量1.2.1.1 社会支持的概念1960 年伊始,社会支持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关注来自生活中的压力可能对心身健康产生的影响。研究者发现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人们尽快地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目前对于社会支持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对于社会支持的内涵却并未达成共识,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
(1)从社会支持的功能界定Cobb(1976)认为社会支持是来自他人的,让我们体验被关爱,有价值和归属感的信息。Kahn& Antonuc(1980)把社会支持看做是人们相互间的帮助、关爱和认同。[25]
Cohen & Mckay(1984)认为社会支持是指生活中能够帮助人们在不良事件中较少被消极影响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适应各种人际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Sarason,Levine, Basham & Sarason(1983)把社会支持定义为:当我们需要依靠时,有另一个人存在着,给予我们关怀、爱以及尊重或是"让个体感觉自己是被他人关怀与爱护?被尊重?".[26]胡湘明(1996)把社会支持概括为个体通过与与他人的人际联结中获得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帮助。[27]
(2)从社会支持的来源界定Cullen(1994)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从社会联系,如家庭、同学、社区等中获得信息、物质等资源。Sarason 等(1991)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能够从外界社会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支持。Malecki 等(2002)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他人提供的能够提高人们社会适应水平,使个体免受不良外在环境影响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特殊的也可以是一般性的支持行为。
(3)从社会支持分类的方式界定部分研究者主张依据社会支持的分类来理解社会支持,强调关注个体对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进行区别性的解释。如 Cobb(1979)从社会性的性质不同将社会支持分为情感性社会支持、网络支持、信息支持、物质支持、工具支持和抚育性支持。而Cohen & Wills(1985 则认为社会支持包含情感支持、信息支持、陪伴支持、工具性或物质支持四类。Cutrona 和 Russen 则将社会支持归为五类: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尊重支持;物质性支持;社会网络支持。Zimet(1987)按照社会支持给予的对象不同认为社会支持可分为来自家庭的支持、来自友伴的支持以及其它来源的支持(包括上级、邻居、老师等)。
在接受和分析外国研究者对于社会支持研究的基础之上,我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对社会支持也有自己的理解。李强(1995)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支持指人们通过与他人联结获得的有助于缓解心理紧张、降低精神压力、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生活与环境的一种有益的影响力。[28]
陈成文(2000)则把社会支持看做是来自他人的一种助人行为,是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对生活中的处境不利群体提供的一种无偿帮助。[29]
程虹娟(2002)在回顾以往有关社会支持的论文后,对其进行总结重新定义,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复合维度的概念。认为社会支持是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一种社会互动、双方相互交换的社会资源。[30]
1.2.1.2 社会支持的分类由于研究者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并不相同,相应的对社会支持的分类也存在差异。
从查阅以往文献中可知,社会支持主要从功能和性质进行划分。Pattison 等人(1977)按照功能取向认为社会支持包括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两种。Cutrona & Russell( 1990) 则把社会支持划分为情感性支持、网络支持、提高自信的支持、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31]
Cohen & Wills(1985),Langford(1997)等同样根据来自他人社会支持的不用作用把社会支持分为:(1)情感支持:指个体当体验到这种支持时会有温暖、同情、被信任与被认同的感受;(2)信息支持:为他人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建议或指导,又可以称作建议、认知支持;(3)陪伴支持:与他人接触、互动,共同开展社会活动,满足个体对团体归属感的需要,转移和缓解对压力问题的忧虑,通过正向社会互动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又称为友伴支持或归属支持。(4) 物质或工具性支持:提供服务或财力帮助、物质资源等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
部分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客观存在或实际的支持,和主观、情感上的支持。如周林刚(2005)认为社会支持包括:(1)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联系,如夫妻、同学以及同事等;(2)情感上的支持,即个体对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主观认知和评价,以及从中获得的满意感和自我效能感。[32]
肖水源认为除了生活中与他人实际的社会联系和对此的主观评价之外,社会支持还应该包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33]
国内学者陶沙、李伟(2003)等在对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的不同来源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把社会支持分为横向来源支持与纵向来源的支持。横向支持如同辈群体或同龄人的支持;来自教师或领导长辈的支持则属于纵向支持。[34]
1.2.1.3 社会支持的测量(1)社会支持问卷(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SSQ)。Sarason(1981)等人的社会支持问卷有两个维度:①社会联系的多少,即个体在需要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来自别人的支持,主要涉及客观支持;②个体对自身获得的支持的评价。
(2)社会相互关系调查表 (Interview Schedule for Social Interaction,ISSI)。该量表由 Hendeson 等人(1981)根据社会关系的"储备"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且主要从分为社会支持的可利用度(availability)和自我感觉到的社会关系的适合程度(adequacy)两个维度进行计分。
(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该量表由 Zmie 编制,由姜乾金翻译,包含 12 个条目,用来衡量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各种社会支持源如家庭、朋友、他人的支持程度。最后,用问卷的总分评价个体的总体社会支持水平。
(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我国心理学研究者肖水源在国外有关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的。问卷中包含 10 个条目:3 个项目代表客观支持、4 个题项表示主观支持,其他 3 项代表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同时具有较广泛是适用性,被社会支持研究者大量引用。
(5)社会支持性质量表(Interpersonal Support-Evaluation List, ISEL)该问卷是由 Cohen (1983),Sheldon(1985)编制的,共 40 个条目,用来评估可感知到的社会支持的四个不同功能:信息支持、陪伴支持、物质支持、情绪支持。问卷为五点计分,在某一维度上得分越高,表明获得该类社会支持的水平越高。
1.3 网络社会支持。
1.3. 1 网络社会支持的可能性与定义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在社会交往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而网络提供了社会交换和发展社会关系的空间,那么由网络主导或完全通过网络沟通的关系是否像现实社会一样提供一种社会支持并影响人们的心理呢?
研究表明网络空间互动同样存在社会支持。Redings(2000)指出虚拟社区提供人们交流的场所,最主要的两种社会交换分别是信息资讯与社会支持。沃尔特(Walther,2002)等认为网络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传统的面对面的交往行为。由面对面的交流转为人-机,人-机-人的沟通方式,以及由即时性的交流转化为有选择的延迟回复。
Chamery(2007)研究网络使用时也指出网络人际互动可以提供社会支持。布雷斯韦特等人 (Braithwaite et al.,1999)[35]对残疾人交流聊天室里发布的帖子进行分析发现,网络中的帖子能够给读贴人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尊重的支持、切实的援助。
Wellman, Gulia(2002)在探讨在网络中是否能够形成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虚拟网络世界时提出了"计算机支持的社会网络"(computer supported social networks,简称CSSNs)的概念,发现通过网络同样可以获得社会支持存在且通过聊天室、或邮件交流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36].Mickelson(1997)观察有发展迟缓儿的父母在电子布告栏有更高的揭露家中有迟缓儿的意愿。他发现,由于在网络上不需要表明真实身份,网络是提供支持的绝佳场所,而且透过这两种途径而获得的社会支持形态并不相同[37].
同时,张惠蓉 (Chang Hui -Jung)认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时间的无限制性,在网络中与他人沟通比在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交流获得社会支持的可能性更高。尤其是对于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交往退缩和焦虑的个体,由于网络的去自身化使得网络成为他们获得社会支持新的场域。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人们从中体验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但由于缺乏可以能够完全可以相信的人,人们并无法疏发心中的负面情绪。而网络的匿名性可以让人们谈论一些敏感的话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舒缓情绪、释放压力、获取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平台。
对于网络的研究过去较多集中于网络成瘾、网络不健康等对个体消极影响的方面,对网络社会支持的研究关注较少。西方研究者也并未针对从互联网上获得支持提出针对性的概念,仅仅是把现实社会中支持的概念扩展到网络社会支持中,并选择 用 " 在 线 社 会 支 持 (Online Social Support) "、" 计 算 机 中 介 的 社 会 支 持(Computer-Mediated Social Support) "等对从网络中获得的社会支持进行描述。就国内研究而言,许多台湾研究者则较多选择把外文中的"Online Social Support"翻译为"线上社会支持"或"在线社会支持",而并没有对其进行单独地定义。而大陆的研究者则选用"网络社会支持"这一词语对网络中的支持加以解释。
虽然对网络社会支持的命名并没有达成一致,但也有学者试图对其进行概念的探索。有人把网络社会支持定义为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相互之间各种物质、精神和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活动而获得的社会支持。
Blog(1991)类比现实社会支持对网络社会支持加以解释,把网络社会支持看作是个体从通过网络建立的一切社会联系中获得的客观的和主观上的支持。 [38].梁晓燕(2008)在其博士论文中将网络社会支持概括为借助网络进行交往的人们在虚拟空间中获得的建议、他人陪伴甚至是实际的物质等,以达到内心需求满足。
[39]
当然也部分研究者把网络社会支持看做是个体在网络上的所有使用行为的结果,但大多都仍同意网络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借助网络进行人际互动的到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信息、情感、陪伴和实质性等支持。
1.3.2 网络社会支持的内容与测量
1.3.2.1 网络社会支持的内容网络关系虽然是虚拟空间的社会关系,但网络活动的主体仍然是人,人们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各种活动,建立各种网络社会关系,虽然不能完全回归于现实社会,但与现实社会有一定的相似性。有研究发现,线下世界的社会支持类型同样也能在网上找到。如已有的研究发现,个体确实能够从网络交往中获得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
库尔森(Coulson,NS.)等在分析患有亨廷顿氏舞蹈病的病人论坛的过程中发现,在论坛交流中的成员能够为他人提供社会支持。其中最常见的信息支持(56.2%)、其次是来自网上他人的情感支持(51.9%)和陪伴支持(48.4%),但从网络中获得的实际或物质支持较少(0.8%)。同样,艾科恩(Eichhorn,C.)在对网站中饮食紊乱病人的讨论区进行编辑分析发现,在网络中获得的物质支持是最少的,但获得的信息支持是最多的。
而克萨瑞斯(CoursariS,C.K.)。等通过对艾滋病病人发表的帖子和信息的研究,同样发现网络中的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也验证了以上的结论。
此外,谢(Xie,B.)针对老人网络用户进行调查发现,对老人来说使用网络进行不同的活动与他们获得的社会支持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具体来说,在语言聊天室中的交流较可能获得陪伴支持。网上论坛中的发帖对获得信息有重要作用。借助 QQ、MSN 等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流的个体会获得更高的情感支持和工具性支持。
王霞(2010)[40]以虚拟社区为例对军嫂这一特殊群体的网络支持进行调查,从互动过程的角度得出网络社会支持互动模式主要有情感交流模式、友伴模式、信息寻求模式和物质交换模式四种。梁艳(2008)[41]模仿肖水源针对现实社会支持的分类,同样把网络社会支持也分为网络客观支持、网络主观支持和对网络支持利用率。魏岚(2007)[42]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的内在结构,并据此建构了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模型。在该模型中,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情感性网络社会支持、网络物质支持以及网络信息支持和能够满足网络成员归属感的陪伴支持。梁晓燕(2008)在青少年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发现,青少年从网络上同样可以得到信息的支持、友伴的支持、情感的支持和工具性的支持。因此,网络世界是现实社会的扩展和延伸,同现实社会支持一样,网络也为人们提供了所需要的支持。
1.3.2.2 网络社会支持的测量有关网络社会支持的测量虽然较晚,但仍有部分研究者根据网络社会支持的不同内容编制了适合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问卷。
(1)《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该问卷由梁晓燕等(2008)编制,包含四个分问卷:情感支持子问卷、网络陪伴支持子问卷、物质支持子问卷、信息支持子问卷。每个子问卷的信度均在 0.7~0.9 之间,同时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0.问卷采用 5 分制,"完全不符合"为 1 分,"比较不符合"为 2 分,"基本符合"为 3 分,"比较符合"为 4 分,"完全符合"为 5 分。
(2)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在魏岚在编制的《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问卷》中,把网络社会支持划分为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社会成员支持四个维度。问卷的科隆巴赫为 0.926,各个子问卷的信度均在 0.768-0.852 之间,说明问卷的信度良好。此外,问卷中四个子问卷与总分的相关均高于 0.792,表明此问卷能够反映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各维度也有较好的效度。
(3)《大学生在线社会支持问卷》在该问卷中,梁艳借鉴肖水源(1986)对社会支持的划分,认为网络社会支持也可以从网络主观支持、网络客观支持以及网络支持的可用率三个方面加以检验。并对各维度分别计分,各维度得分之和反应网络社会支持的总体程度。该量表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 0.7604、0.6912、0.6203.
1.3.3 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3.3.1 积极影响研究发现若个体在网络上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可能会体验到较少的压力和寂寞的感觉,进而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黄政昌(2008)通过对使用 QQ,MSN 等即时性通讯工具聊天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报告体验到较高网络社会支持的大学生,会在"社会支持"这一维度报告较少的寂寞感。梁艳(2008)对高校 600 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网络社会支持及网络支持各维度与情感平衡性、网络生活满意度都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魏岚(2007)发现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与网络社会支持密切相关。金艳玲和顾昭明对研究生的调查发现, 网络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与人际信任度显著正相关,而较高的人际信任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1.3.3.2 消极影响网络社会支持也可能导致过大学生产生过度网络依赖,情感淡漠、暴力倾向增加等,即网络上的支持也有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作用。吴佳辉(2007)对近 200 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网络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43]
魏岚(2007)的研究也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高的个体其网络社会支持程度也较高,存在正相关。
1.3.3.3 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因为(1) 忽略了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互动中的偏好不同。
Gross, Juvonen, and Gable (2002)发现用及时性通讯与生活中的朋友交流会促进友谊的发展,而过多的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则可能造成网络沉溺或网络上瘾等不良反应。郑燕(2004)[44]在其毕业论文中把互联网使用服务分为两类,发现偏好网络带交互性质的社会服务功能的群体表现出较高的网络成瘾,而偏好非交互性质的信息服务的群体网络成瘾水平较低。信息渠道偏好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交工具偏好、娱乐工具偏好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交易工具偏好对网络成瘾没有显著影响。
(2)把网络使用者看做是单一实体,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
内向神经质的个体更倾向于用互联网交谈和且 Amichai-Hamburger(2002)神经质女性更多使用网络去消除孤独感。 [45]
高孤独者与低孤独者相比更倾向于选择互联网寻求情感支持。因为孤独者体验更多的社交限制和焦虑,对拒绝更敏感,他们的交往技能更差,在参加团体活动、交朋友方面更困难,有较低的自我暴露和较低的自尊。网络提供了理想的交往环境,他们能够选择什么时候和与什么人交流,而且他们有时间来组织信息,符合他们的特性,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羞怯且乐群性高的个体来说网络交往使他们体验到更少的焦虑和更高的快乐感。
(3)网络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取决于网络活动的质量[46].
当前行为满足了我们的需要时,那他就是有益的,也就说如果网络行为满足了我们需求。如在生活中遇到了难题,我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而最后解决了这一难题,增加了成就感,那么这一网络行为就是积极的,若没有得到所求而产生挫败感,那就是消极的,即网络行为的结果或质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魏岚(2007)[47]
的研究也发现大学生网络生活满意度对一般生活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网络交往满意度越高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越低,社交焦虑越高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满意度越低,这说明网络交往对师范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利影响的确存在。
1.3.4 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雷雳、柳铭心(2005)的研究指出对于外向、高社会支持的青少年,使用网络社会交往服务的可能性较高。[48]
景永昇(2012)的研究也证实了网络社会支持和现实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r=0.122,p=0.014)。[49]
而吴佳辉(2004)的研究发现当个体的现实社会支持较高时,个体花费较少时间获取网络支持;现实社会支持较低则较多在网上寻求支持。[50]
Amichai-Hamburger(2002)也发现,与神经质得分较低的女性相比,神经质得分高的女性更多应用网络活动排解孤独。[51]
害羞个体也更倾向于选择通过网上活动寻求刺激来弥补他们觉察到的孤独或焦虑。而内向、神经质往往与较低的现实社会支持有关。也就是说现实社会支持不良的群体希望借助网络活动弥补他们现实生活中支持的不足,降低他们的孤独感和焦虑。虽然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但都证明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共同作用与个体,对心理健康的产生影响。
学习倦怠指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学生如果出现学习倦怠,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成就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不同个体追求成...
本文主要围绕大学生恋爱心理展开论述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心理。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由学术堂整理,题目为大学生错误恋爱心理与应对措施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原标题:大学生恋爱心理研究摘要:大学生恋爱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
4实验二内外源因素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4.1实验目的探讨内外源因素对现状偏差的影响,且在不同的决策情境中,内外源因素的影响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内源因素主要指被试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外源因素主要指同伴和他人的推荐。4.2研究方法4.2.1被试华中科技...
当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经济发展需要网络、教育学习需要网络、人际交往也需要网络,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当下网络的使用已经十分便捷,除了计算机以外,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可以上网,可以说网络已经是无处不在,因此网络...
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社会的缩影,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各自担当自己的角色,维护着相互之间既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而维护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课堂管理。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多种多样,学生群体心理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于...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犯罪、休学、退学、精神失常等心理健康问题呈现高发趋势,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对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规避心理风险,健康成长的切实需要...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加,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群体。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的特征,而随着高考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因此,本研究从高职学生的视...
多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被关注,如何对贫困大学生开展经济和心理的支持,也被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所关注。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表明,在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学生自身的成就动机,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及社会支持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一些理论研...
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找出大学生中在恋爱观方面的缺陷及不足,从而给予相应的建议,引导学生度过恋爱难关。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90后高校学生恋爱现状调查与应对措施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原标题:90后大学生恋爱现状及...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和助人过程。在充满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