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大学生孤独感、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特点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7-02-10 共258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 实证研究。

  研究 1 大学生孤独感、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特点分析。

  1.1 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

  1.1.1 大学生孤独感总体状况调查分析孤独感的平均分是 43.261,最高分达到了 65 分。表 1-2 显示,有51.2%的学生的孤独感得分超过了常模分数(常模分数为 44 分,),且孤独感偏高的大学生(大于一个标准差以上)共计有 153 人,占总人数的 19.9%,拥有较少孤独感(小于一个标准差以下)的大学生有 140 人,占总人数的 18.2%.也就是说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体会到较高的孤独感,五分之一的大学生体会到很少体会到孤独感,有三分之二的大学生体会到中等偏上水平的孤独感。这些说明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感到了孤独感的痛苦,孟晋(2002)[67]

  也得出类似结论。

  1.1.2 大学生孤独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年级(F=3.321 P<0.05)、上网时间(F=4.282 P<0.01)和人格(T=7.631P<0.01)的主效应显著,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F=4.054 P<0.01),人格与上网时间(F=2.377 P<0.01)、上网时间*性别*人格(F=2.639 P<0.01)交互作用显著。而性别、网龄的主效应不显著,其他变量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1.2.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孤独感差异比较都普遍体验到一定程度的孤独感。虽然男生报告体验到的孤独感平均分高于女生,但进一步独立样本 T 检验显示两者并不存在差异。这与孟晋(2002)的调查结果相同。

  1.2.2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孤独感差异孤独感分数的年级主效应显著,且经过 Scheffe 检验发现大二、大三的学生孤独感最高,其次是大四的学生,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最低。大二、大三学生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大一(P=0.034<0.05)、大四学生(P=0.036<0.05)。

  1.2.3 大学生孤独感的专业差异虽然专业在孤独感的主效应不显著,但 LSD 检验发现理科类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医学类学生(P=0.019<0.05),这可能与理科大学生课业压力较重,不善于与人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有关。

  1.2.5 不同上网时间大学生孤独感的差异每天上网时间越长,体验到的孤独感水平越高,不同上网时间的主效应显著。且把每天上网小于 3 小时的归为网络使用低频组,大于三小时的归为网络使用高频组,进一步 T 检验(表 1-8)发现,两类不同上网时间的大学生体验到的孤独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t=-2.957 p<0.05),上网时间越长网孤独感水平越高,说明上网时间会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

  1.2.6 不同人格大学生的孤独感差异内向个体体验到更高的孤独感,并与外向群体存在显著差异(t=7.631 P<0.05),与国内外的研究一致。个性内向的人在社交场合常过分敏感,害怕负性评价,害怕被拒绝,并认为自己是不可爱、无吸引力的,因而回避交往。然而他们又有交往的愿望,渴望爱与接受,因此难免承受孤独寂寞之苦。

  1.2.7 年级与性别对孤独感的交互作用分析从表 1-1 中可知,以孤独感为因变量,年级、性别为自变量做单变量方差分析,可知年级与性别存在交互作用(F=4.054 P<0.01),从图 1-1 年级、性别对孤独感影响的轮廓图及事后检验可以知,对女大学生来说,大一学生体验到高于其他年级的孤独感,大二、大三、大四孤独感较低,但差异并不显著。而男生大二的孤独感最高,大一孤独感最低,且大一时体验到孤独感显著低于其他年级的孤独感。

  1.2.8 上网时间、性别与人格对孤独感的交互作用从表 1-1 可知,上网时间、性别与人格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2.239,P<0.01)。

  从图 1-2 及事后检验可知,内向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小于 3h 或大于 5h 时孤独感会低于每天上网时间为 3-5h 时体验到的孤独感。事后 LSD 检验发现内向男大学生上网时间大于 5h 时孤独感显著低于其他频率上网时间时的孤独感。对于外向的男大学生来说,上网时间正向作用于孤独感,且上网时间大于 5h 时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其他频率时的孤独感。但外向女大学生在上网时间不同时体验到的孤独感没有显著差异(F=0.501 P=0.682>0.05)。

  1.2 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现状统计。

  1.2.1 现实社会支持现状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大学生报告体验到较高的社会支持(M=94.51),及较高信息支持、陪伴支持和情感支持。且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1)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高的社会支持,尤其是陪伴支持(t=1.990, p<0.05)与信息支持(t=2.323,p<0.05)。 (2)不同年级之间的现实社会支持(F=5.646 P<0.01)及各维度支持存在差异(F信息=5.532P<0.01;F陪伴=3.264 P<0.01;F情感=5.423 P<0.01;F物质=4.806 P<0.01)。事后检验发现,大二、大三学生的现实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大一、大四学生报告获得的社会支持。(3)每天上网时间越长,个体报告体验到的信息支持(F=13.955 P<0.01)、物质支持(F=13.943P<0.01)、情感支持(F=8.986P<0.01)和陪伴支持(F=14.236 P<0.01)都有显著降低。且把且把每天上网小于 3 小时的归低用组,小于 3 小时的归为高使用组,进一步 T 检验发现,两类不同上网时间的大学生体验到的现实社会支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t=-5.527 p<0.05),上网时间越长网孤独感水平越高。(4)以现实社会支持位因变量做单变量方差分析发现,性别与上网时间对现实社会支持存在交互作用(F性别*上网时间=6.116 P=0.000<0.01)。在控制性别后,经事后检验发现,男生的现实社会支持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女生的现实社会支持在上网时间超过 5h 后会显著增加。

  1.3 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描述统计。

  1.3.1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总体现状可以看出个体体验到较高的网络信息支持、网络物质支持、网络情感支持与网络陪伴支持,也就是网络社会支持同现实社会支持一样存在并为大学生体会到。由表 1-12 可知:(1)网络社会支持总分(t=1.976 p<0.05 )、网络信息支持(t=2.421p=0.016<0.05)与网络陪伴支持(t=2.316 p=0.021<0.05)在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男生报告比女生从网络上获得更高的网络信息支持和网络陪伴支持。这可能与男生更喜欢通过网络获得信息和交流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女生较倾向与选择面对面的交流而体验到较少的网络社会支持。网络物质支持与网络情感支持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2)在除了网络信息支持以外,网络社会支持(F=4.800 P=0.003<0.05)、网络物质支持(F=7.712 P=0.000<0.001))、网络陪伴支持(F=3.755 P=0.011<0.05)、网络情感支持(F=2.754 P=0.042<0.05)每天上网时间的主效应显著,即每天上网时间越长,从网络中获得的物质支持、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越高,事后 LSD 检验发现当上网时间超过 5 小时后,大学生体验到的网络社会支持显著提高。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