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人格对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的影响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7-02-10 共464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4 人格对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的影响。

  从上述的说明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的研究者认为网络社会支持与现实社会支持相互补充,也有部分证据显示两者可能存在正相关。

  而之所以结论是冲突可能是没有考虑到人格的调节。有研究证明人格特质与网络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相关。兴奋性人格特质与网络主观支持、网络客观支持、网络支持利用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幻想性与网络主观支持以及网络支持的利用度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世故性与网络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5) .而Amichai-Hamburger(2002)发现,内向个体与外向个体相比,在网络环境下与陌生人交流比在现实环境下交流时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和更少的焦虑。Amichai-Hamburger etal. (2004) 发现内向与网络中的互动有关,认为内向的个体可能会有较高水平的网络交往,获得较高的网络社会支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内向往往被认为是安静的,喜欢一个人独处的、不喜欢参加较多社会活动的,而外向则是喜欢或乐于与人交往的、开朗的。内向个体与外向个体相比更外向个体有较差的人际交往,获得较少的社会支持。若大学生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高的社交性,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已经满足了他个人心理以及一些行为的需要,所以在网络中他并不太需要这种人际交往。Kraut 提出了两个模型来猜测两者的关系:

  1.4. 1 "富者更富"模型Kraut (2002) 认为人格与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符合"富者更富"模型。该模型认为,具有较强社交动机且现实社会支持较高的个体可能能够在网络交往中获得更高的社会支持。这可能是因为这类群体与他人交往的渴望较高,愿意尝试各种不同的方式与人结交,并在网络交往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因而对网络生活具有较高的评价和满意度,体验到较高的网络社会支持。而且,较高的现实社会支持使他们有较高的交往自尊,促发了他们的网络交往行为。此外,长时间的网络关系维护,使得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慢慢向线下延伸,线上与线下关系交错开展,提高了对两方面支持的感受和认知。

  1.4.2 "社会补偿"模型"社会补偿"模型则认为(Kraut,2002),个性内向且现实社会支持较低的人群可能能够从网络交往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当他们在现实中的关系较少时,就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和维护线上的人际沟通。且网络自身的独特性也为内向个体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可以让他们建立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人际关系、支持性的人际交流;可以让内向者自主选择与和人沟通、自主控制沟通的进程和结束。相反,对于那些已经较多社会联系的个体,花费较多的时间在线上弱联系的维护上,会降低现实生活中较强关系维护的时间,而较弱的线上关系不能满足他们对人际沟通的预期,反而会干扰或妨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以及对现实社会支持的体验与评价。

  另外,不同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个体的网络交往动机和网络交往偏好,进一步影响个体感知到的支持。Hamburger and Ben-Artzi (2000)检验人格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外向和社交网站呈负相关,外向个体较少在网络进行社交活动。综上所述,内向或外向的个体两种社会支持的水平及两种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差别。

  1.5 社会支持与自尊、心理健康的关系

  1.5.1 社会支持与自尊Cooper Smith (1967)认为,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52]

  库利认为,自尊是个体在对社会的认知与适应中逐渐形成的对自我的评价。

  他人对自我来的正向评价和称许、夸奖等对提高个体的自尊心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社会支持与自尊存在密切的联系。

  80 年代国外学者哈特等人对自尊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个体获得的来自重要他人的支持与自尊之间的相关 0.50~0.65 之间,高社会支持对应着高自尊水平,低社会支持对应低自尊水平。彭欣(2003)等人的研究也显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自尊之间存在关系。[53]

  范兴华和方晓义(2004)的研究指出友伴支持对大学生的自尊体验有显著影响。[54]

  刘春梅(2007)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自尊的因素中,有 29.8%是可以由青少年所感知的社会支持系统所解释的。[55]

  苏娟娟、连榕(2004)的研究表明经常接触网络的学生能从网络中感受到平等的社会支持和评价,在网络中体验到成功,能够将网络作为展示个人价值的平台。[56]

  这提示出了不管何种社会支持对自尊可能都存在积极的意义。

  1.5.2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自社会支持提出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一致认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认为社会支持能够减轻心理压力,促进社会适应。如李强,吕勇(2001)等人的研究显示,较高的现实社会支持能够缓解下岗职工对于危险事件的应激反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青年职工的心理健康。关于社会支持对于孤独感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者也达成统一意见,即社会支持在维护降低孤独感体验上起积极作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个体体验到较高的心理压力时,若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较高,个体就能够与别人进行交流,并在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会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面对生活会更加乐观、积极,避免孤独情绪。而低社会支持的个体则相反, 由于得不到别人的关心或他人的支持不足,他们通常会觉得无助,增加了体验到孤独感的可能性。[57]

  玛汀(Martin,P)等人调查了 119 名美国和瑞典的百岁老人或百岁以上的老人的孤独感状况,并分析了他们的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在这一研究中证实了社会支持是预测老人孤独感体验的较好指标;[58]

  Manfusa &Sham 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孤独感与各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59]

  刘玉新在《社会支持与人格对大学生压力的影响》中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地缓解由于孤独感造成的心理困扰和压力。[60]

  北京师范大学王登峰教授的研究也表明:UCLA 孤独量表得分与 SCL-90 人际因子相关最高,而人际因子属于社会支持的重要部分,即表明各社会支持度越高,被试的孤独感就越低。[61]

  李东斌(2008)在调查大学生生活中的他人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时同样得出以下结论,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均能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各社会支持度越高,被试的孤独感就越低。[62]

  大学生总体孤独感、人际孤独感、发展孤独感与自尊、总体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呈负相关,社会孤独感与自尊、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自我孤独感和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各分维度呈负相关。总之,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许多理论认为自尊会提高幸福感。Stats 等 (1995)则发现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水平,自尊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osenberg(1995)针对近两千名的青少年自尊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他们自尊水平与其生活中幸福感水平呈较高的正相关。与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等各项可能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预测变量相比,自尊对于生活满意度的解释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变量。Diener(1995)通过跨文化研究,调查了 31 个国家的一万多名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发现自尊能够解释大约 22%生活满意度的变化。社会支持与自尊显著正相关,而自尊又是预测生活满意度或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那么在反映生活满意度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之间,自尊是否存在一定的中介作用呢?

  1.6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1 缺乏对不同性质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者对于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作用意见比较统一,均认为社会支持能够缓解人们的孤独感体验。但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弱势群体、处境不利群体或特殊职业人群社会支持的作用,如老年人、残障儿童或高中生等群体。申继亮等(2003)[63]以老年人为被试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发现社会支持可以显著负向预测老年人的孤独感体验。李娟(2001)[64]等区分盲童与正常儿童,分别研究两类群体的社会支持是否能预测他们相应的孤独感。研究发现不管是正常儿童或视力存在缺陷的儿童,主观支持均与他们的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刘晶洁(2005)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对警察来说,社会支持同样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他们的孤独感。[65]

  吴福喜等的研究显示在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群中,当他们的社会支持不能满足需要时就会产生孤独感。但从以上的研究可知,以往的研究较多笼统地分析社会支持总体对孤独感的影响,较少探索不同的社会支持类型对孤独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然而,贺寨平 (2001)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并非铁板一块,不同社会支持可能会给孤独感带来不同的程度的影响。[66]

  如对老年人来说,生活满意度与陪伴支持呈显著正相关,而其他支持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1.6.2 对网络社会支持及其与现实社会支持与之间关系研究不足过去研究者较多关注来自现实空间中的社会支持,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便利化,越来越多的人借助网络与人沟通交往,网络已成为人们交往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以往有关网络的研究较多探索网瘾、网络不道德等网络的负面影响上,较少从积极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较少提及网络给使用者提供的社会支持。且很少有人探索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少有的有关两者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

  1.6.3 网络社会支持与现实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交互作用研究相当缺乏虽然前人的研究中有关于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但仅仅考虑了单一形式的社会支持-现实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较少关注网络社会支持在维护心理健全发展上的作用,对两者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共同对于孤独感的影响更是极少提及。仅有梁晓燕博士发现,在网络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可能有现实社会支持充当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两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影响机制仍需要展开相应的研究。

  1.7 研究意义

  1.7.1 理论意义国内关于孤独感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加强。特别是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一方面不仅数量较少、力度尚浅,多局限于定性的分析或简单的描述统计或运用西方研究者设计的量表进行的相关研究。在我国开展大学生孤独感的本土化定量研究是非常迫切而必要的,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的孤独感,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丰富孤独感的理论。

  从社会支持的不同类型分别分析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影响,有利于对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理解。且研究高、低现实社会支持群体的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间的关系,可以补充已有单一考虑现实社会支持对孤独感影响的不足。

  1.7.2 实践意义素来我们都知道为个体提供社会支持能够降低个体的压力感,但已往多对社会支持整体的探讨,具体何种支持在发挥作用或我们应为大学生们提供何种支持却缺乏明确的认知,探索不同社会支持类型对孤独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为他人提供帮助。

  在互联网业飞速发展的今天, 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 他们对网络的理解、应用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空前的发展。了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并在了解网络行为的基础上对网络行为加以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且在过往的研究发现,当大学生遇到困难时,习惯与向周围的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但由于相互间的竞争或利益冲突以及时间或其他原因的限制,他们的需求未能得到及时的满足,不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网络即时性,地域不限性以及广泛性等特点,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使用网络寻求帮助或自我暴露。且隐蔽性的特点能够促进他们更真实地表达自我,有利于不良情绪的疏缓和发泄。同时,通过网络及时与家长、同学、老师沟通,也扩展了现实人际支持的广度,是对现实社会支持的较好延伸和补充,为大学生的建立新的人际、维护已有的社会联系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空间。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